齊家的大火無人能救,衝天的烈焰,劈劈啪啪燒了整整三天三夜。章景泰被少良等人安葬後,那小石橋處的炮樓和幾間平房就成了來往村民拉屎尿尿的公共廁所。日子一久,誰家蓋房搭屋壘豬圈,就來平房處拆磚,拆瓦,沒多久那幾間平房就被拆得蕩然無存。那炮樓子之所以能依然屹立不倒,一個是因為確實牢固,堅不可摧;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瘋了的耿三,就是那馬家酒坊裏的耿師傅住了進去。這耿師傅住在了炮樓的二層,每天一大清早就在那槍眼處高喊:“小日本被我打跑了!大家不用捐廢銅爛鐵了!快起來做飯啊!”一時擾得附近村民膩煩無比。有時候有人從小石橋處通過,那耿三忽然從槍眼裏喊道:“不許動!舉起手來!”有人罵道:“這該死的耿三,比那小日本還嚇人。”耿三不種地,也不幹活,每到吃飯的時候,就各家門口晃來晃去,人們有口吃的也就分些給他,打發他早早離去。
自從景泰死後,家裏又被大火燒了個精光,齊寶升也就搬去了縣城,很少再回奈何橋,家裏的田地交給了侄子齊紹賢打理。由於馬根生的媳婦凱芝是齊寶升的親外甥女,所以從這裏論,那紹賢還是根生媳婦的表弟,紹賢還要叫根生表姐夫。在被燒光的齊家空院子裏,齊紹賢又建了三間大瓦房,帶著老婆和十歲的兒子齊崇武住了進去。
白家有白鶴軒和白鶴堂兩兄弟,如今鶴軒與鶴堂都已經各自成家各過各的,家裏的田地兄弟兩個做了均分,每戶幾十畝,家裏的老宅由鶴軒住著,而鶴堂另外有自己的房子。鶴軒和梅花結婚後育有一子,七歲的白敬德。
馬家現在仍然開著酒坊,少良香桂由於年歲以高,已經不再打理,都交給了兒子根生。根生到也勤快,帶著老婆凱芝和十四歲的兒子光複把日子過的也是有聲有色。
如今莊裏和馬根生處的比較好的,當然就是妹夫白鶴軒和那表小舅子齊紹賢。這三人在莊裏代表著齊、白、馬三家,仍然是莊子裏的富戶。三人自幼在白家學堂讀書,年齡又相差不多,雖然都是親戚關係,但三人之間從來都是直呼其名,處的像親兄弟一樣。由於根生家開酒坊,一向比較熱鬧,尤其是根生的媳婦凱芝又特別好客,所以根生家也就成了三個人的常聚之地。
這日本人一走,大黑山的土匪也被剿滅,遠近十裏八村總算是太平了下來。奈何橋裏又一次出現了大批的軍車,不過都是由西向東開過。軍車敞著棚子,大批的軍人站在車上。人們紛紛走到路邊觀看,也有百姓激動地喊著“國軍萬歲”的口號。那白鶴軒還發動學堂裏的孩子們用蠟筆、白紙畫了很多中華民國的國旗,發給眾人舉在手裏。車上的士兵手扶圍欄向百姓揮手致意。一時好不熱鬧。
這天,根生正在家裏忙碌著。紹賢和鶴軒走了進來,紹賢一笑道:“根生,你聽到了沒有,那鐵康達又在路口耍酒瘋呢,今天差點丟了小命。你說他向誰耍不行,非撿硬的捏,看到了國軍的車,指指畫畫,罵罵咧咧,罵國軍不如小日本呢,說什麽為啥子不扔些罐頭來給他品嚐。小日本來了這麽多年,他別的沒記住,到是把扔罐頭這事記住了。”
“後來呢?”根生笑著問道。
“後來,後來軍車停下來,兩個士兵打了他幾個嘴巴,嚇得他尿了一褲子。”鶴軒補充道。
紹賢接著道:“還有呢,這鐵康達害得我真是夠嗆。昨天她娘喚我,說二十裏外小河口村,她娘家有一個古董瓷瓶要賣,讓我去幫著把把關。你知道的,我就喜歡古玩字畫。誰知道去了,發現就是一個醃鹹菜的破罐子。這回來的路上我才知道,原來那戶人家有一個姑娘,被鐵康達的母親看中了,想托人介紹一下。人家想見一見鐵康達,這鐵康達滿臉麻子,又鼻孔朝天,粗俗無比,他不敢露麵。她母親就騙了我前去替他兒子相親。”
“你看到那家女兒了沒有?”鶴軒問道。
“哪裏看到,人家媒人拿了好處,怕我當時知曉實情,鬧將起來,特意讓那家女兒背地裏看了我幾眼。你說我這兒子都已經十歲了,還替人家幹了這麽一檔子事。”紹賢道。
等紹賢說完,鶴軒和根生笑的前仰後合。根生道:“那鐵康達年齡也三十有餘了,就是因為家裏窮,又長得醜,還不踏實過日子,到現在也沒討個老婆。你能幫就幫一下吧,誰叫你長得帥氣呢!”
“關鍵是我擔心,那家姑娘看了你這個冒牌的鐵康達之後,還是沒相中,那恐怕鐵康達再喝醉酒就要罵你了。”鶴軒說完,大家笑個不停。
單說這鐵康達,也是莊裏的一號人物。個頭高大威猛,但大字不識幾個,整天遊手好閑,又愛喝酒鬧事,誰家要是有人結婚娶媳婦,他準去聽牆根,聽了也就罷了,還出來眉飛色舞地亂講。他母親為了湊錢給他娶媳婦,東家幫忙縫補,西家幫忙漿洗,好不容易存點錢,還經常被他拿去買酒。莊裏人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糠大薩”就是外強中幹,不紮實的意思。提起他真是人人頭大。
這一日傳來消息說糠大薩要結婚了,人們一聽都覺得新鮮。結婚當天,那媒婆怕鬧出岔子,特意安排了一場中國最傳統的婚禮,就是給那新娘子蓋上了紅蓋頭,隻等洞房花燭的時候才能由新郎親手來揭開。單說入洞房那晚,莊裏的年輕人為了報複這糠大薩愛聽別人牆根的習慣,這回都跑來聽起了他的牆根。
糠大薩喝得半醉,搖晃著高大的身軀走進洞房。眾人屏住呼吸靜靜地聽著。隻聽到那姑娘道了句:“那天來相親的人不是你!”又聽到康大薩惡狠狠地喊道:“那個人就是我!”然後屋子裏傳出了那姑娘撕扯,哭叫的聲音。就這樣糠大薩在洞房花燭夜強暴了新娘。這生米做成了熟飯,那姑娘也就認了命。本來聽說那姑娘在娘家的時候是一把過日子好手,可這嫁給糠大薩後,卻變化極大,玩起了破罐子破摔,混起日子來。
這一日,根生正在家裏忙。門前停下一輛軍車,跳下來十幾個士兵,根生麵帶笑容迎了出去。這些士兵並未理會根生,隻是徑直地向酒坊走去。
看著櫃子裏擺放的大壇小罐,那當兵的道:“可都是好酒?準備一些我們帶走!”
“都是好酒,各位軍爺隨便拿。”根生應了一句。
隻見那些當兵的七手八腳,每人一壇抱上了車。看他們沒有付錢的意思,根生拉住一個當兵的道:“軍爺,錢還沒付呢。”
“付錢?你都說了隨便拿,哪裏有付錢的道理!”說罷轉身要走。此時被那正提著空瓶來打酒的糠大薩碰上,隻見糠大薩走到近前道:“軍爺,他家不僅酒好,那飯菜也是一絕,這都大中午了,何不吃完再走。”聽他這麽一說,那當兵的看了看根生道:“剛出關,還沒嚐過東北菜,叫兄弟們開開葷也好。你去準備些酒菜來,要正宗的東北菜,好生伺候著。”
根生真是恨透了這糠大薩,不過麵對這些表情冷恨的士兵也無奈地從了。兩大桌酒菜,被這些士兵來了一陣風卷殘雲。那糠大薩就倚著門,手裏拎著酒看著。士兵都吃完了飯,一抹嘴就要上車。根生有些怒了,上前一把拉住一個當兵的衣領道:“拿了酒、吃了飯不給錢也就算罷,連聲客氣話也沒有,你們連日本鬼子都不如!”那當兵的一撤身,甩開了根生的手道:“老子在戰場上流血殺鬼子,生生死死十幾回了,拿了你一點酒算什麽?還沒讓你拿出錢財算是便宜你了!”說罷,那軍車揚長而去。
正當根生滿肚子悶氣的時候,那糠大薩拎著酒,邁著四方步,也就走了出去。根生喊了聲:“鐵康達,你酒錢還沒給呢!”
“老子在戰場上流血殺鬼子,生生死死十幾回了,拿了你一點酒算什麽?還沒讓你拿出錢財算是便宜你了!”糠大薩一邊說,一邊回頭笑著。根生隨手拾起一個木棒,猛的拋了過去。那糠大薩跳了幾下腳,奪過翻滾的木棍,哈哈大笑地跑了個無影無蹤。
幾天後,國軍的五輛大卡車又開進了奈何橋。可是人們發現車子上的士兵並不多,這一開進來,就停在了根生家門口。根生正納悶的時候,有一個國民黨軍官走了進來,後邊還跟著幾個背著槍的士兵。那軍官見到根生道:“如今軍隊兵餉奇缺,你家的糧食被征用了!一共五萬斤,這是借據,請留好,等國家安定後,拿借據去政府領款!”說著將一張蓋有紅印的紙塞給了根生,緊接著幾十個士兵衝進了糧倉。根生還想阻攔,已經被兩個端槍的士兵抵在了牆角。在眾目睽睽之下,倉庫裏的高粱被士兵們搬走了大半。根生大喊道:“這張借據老子就留著,一定找你們狗日的算賬!”
根生氣衝鬥牛,喚來鶴軒與紹賢前來談心解悶。二人聽了根生一番敘述後,也是氣憤無比。鶴軒道:“這國軍如此這般對待百姓,比那日本兵和軍閥還要遭恨,如此下去怎得民心啊?連個章程、法度也沒有,更別提說理的地方去。我看就先忍忍吧,小心弄出事端。”紹賢也應了幾句,就此作罷。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正當根生恨著國民黨士兵的時候,門口又來了一輛軍車。走在前邊帶路的正是多日不敢登門的糠大薩。隻見一個國民黨軍官走下車來,另外十幾個持槍的士兵衝進院內,分兩排列開。那軍官又是徑直走進酒坊,根生以為他還是來拿酒的,跟在後邊,也不做聲。那軍官並沒有去酒櫃看酒,而是在酒坊裏轉了一圈,打量著二十幾個釀酒的夥計。然後喊了聲:“把手裏的活放一放,都出來集合!”夥計們聽後,也就陸續來到了院子裏。
那軍官道:“如今前線緊張,極缺人手,我看你們一個個身強力壯,就不要窩在這裏釀酒了,都到前線去,為國出力!”
“日本人都被打跑了,還去前線做什麽?還要打仗嗎?”根生問道。
“日本人是投降了,不過共產黨又來了。”軍官道。
“共產黨,共產黨是哪國人?”根生問道。那軍官白了根生一眼,並沒有作答。
說是讓夥計們去前線,夥計們哪裏肯去,也就攥著拳頭,厲目橫眉地盯著那軍官。根生道:“這些夥計是幫我釀酒的,他們走了,我的酒坊怎麽辦?況且他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酒坊,酒坊就關門歇一歇吧。誰不是有妻兒老小,我這把子年紀了,還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少廢話,都上車!”說著十幾個士兵用槍托驅趕著眾人。根生擋在前邊道:“軍爺,我們就是普普通通的莊稼人,連槍都沒見過,你叫他們去戰場,還不拖累、影響了你們?”
“少廢話,有他們的活幹就是!”根生話音剛落,那些士兵開始又是推搡夥計們。根生大怒道:“這是什麽國家,這是什麽軍隊,我看是連日本鬼子都不如!”這軍官一聽,繞著根生轉了一圈道:“我看你小子還是根棍兒,本來是打算借你幾個夥計用用,這樣吧,連這小子一並帶走,有勁到戰場上去使!”
鶴軒和紹賢擠進人群,護住根生道:“國民黨抓壯丁是有規定的不抓獨子,你們要是這樣做,我們非得找個地方辯理不可!”那軍官一笑道:“辯理?來,我幫你找地方去辯理。來人!把這兩個小子也帶走!”
十幾個士兵連推帶打地把根生等人逼上了車。那糠大薩多嘴,向根生一笑道:“根生大哥,你就放心地去吧,家裏的酒坊我幫你打理。”根生一聽大罵不止。鶴軒真是聰明,大聲對那軍官道:“你把那小子也帶上,他胳膊粗力氣大,上戰場比我們能幹!如果不帶上他,我們就是拚死也不從!”根生和紹賢也是隨聲附和。隻見那軍官看了糠大薩一眼,那糠大薩一下子變毛變色起來。就聽軍官道:“你!別耍嘴,也上車,快!”話音剛落,那糠大薩道也聽話,乖乖地上了車。
車子啟動,留在後邊的就是孩子哭大人叫。一時奈何橋裏亂作一團。
這車子走村過巷,一開就是三天多。這一日眾人半睡半醒的時候,車子停下,被驅趕了下來。仔細問時才知道來到了吉林長春。
眾人被聚攏在一塊,有人持槍看守著。根生小聲嘀咕道:“無論如何,我們三個人一起來的,一定要一起回去。”那糠大薩見到自己被孤立起來,忙湊過來道:“根生大哥,千萬別拋棄我,我家老婆快生孩子了,我可不想死在外邊。”三人白了他一眼,也就不再說話。
眾人換上了士兵服飾,被編入了部隊,好在根生三人和那糠大薩並沒有分開。幾個人並沒有拿到槍,隻是幫忙搬運東西,推推炮車。一日三餐,夥食還是不錯,大米飯加燉菜,有時候還發點酒給眾人。那糠大薩笑道:“我以為來打仗送死的,沒想到有酒有肉,一日三餐倒也安然,聽說還有軍餉,早知道是這樣我又何苦待在奈何橋那窮山溝溝裏呢!估計那些夥計現在正感謝我鐵康達呢。”
來到長春,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漸進端午了。那糠大薩每日還念叨著要嚐一嚐軍營裏的粽子的時候,感覺氣氛緊張起來,聽說長春城被共軍圍了起來。部隊裏開始還是一日三餐,隻是限起飯量來,後來變成了一日兩餐,再到後來,隻有扛槍打仗的士兵才能夠吃到兩餐,而這些負責搬運東西的腳夫一天才有一頓飯吃。一時糠大薩牢騷滿腹。
這一日,眾人正餓的眼冒金星,就聽到頭頂一陣刺耳的轟鳴聲。抬頭看時,隻見一架偌大的飛機在上空盤旋,沒一會那飛機的屁股處出現了很多黑點,這黑點逐漸變大緩慢地飄落下來。有士兵喊著:“糧食來了,糧食來了!”接下來的幾天這夥食由一餐變成了兩餐,不過也就四五天的功夫,這兩餐又變回了一餐。眾人每天都是豎起耳朵,隻盼望著飛機再來送糧食。就這樣反反複複地過了將近一個月。
這一日,正當幾個人餓的有氣無力的時候,終於頭上又響起了轟鳴聲,糠大薩坐起身子道:“飛機又要下蛋了,這回又可以吃頓飽飯了。”以往飛機送來的糧食都是用降落傘降下,可是這一次大小麻袋直接從天而降,每砸在地上都是一地碎米。這還不說,還砸死了很多士兵和馬匹。後來才聽說,那是因為如果用降落傘投遞糧食,很多都被風吹到了共軍那邊去了,為此才用了這種方式。鶴軒道:“真是天助共軍啊,如此下去,我估計不用打仗,就是餓也把我們餓死。”從這日起,眾人是既盼望著飛機來,但又怕投下來的東西砸到自己,一時無比糾結。
這一日,有人來叫根生幾人,說是到城裏去搬運糧食。根生眾人拖著疲憊的身軀上了卡車。當卡車來到城裏,也就停在了大街馬路上。眾人正納悶哪裏搬糧食的時候,就聽到了頭頂的飛機轟鳴聲。眾人慌忙棄車躲到屋簷下四處正張望的時候,發現城裏的老百姓卻膽子大的很。他們站在漏天地,手裏拿著簸箕、口袋、掃帚,仰頭看著,目光和神情絲毫沒有半點懼意,而是充滿了期盼、愉悅之情,就像等著天上掉餡餅,而餡餅一定會掉下來一樣。半晌過後,就聽有人喊道:“下來了,下來了!”隨即聽到大米袋子砸在地上、建築上、人身上,發出了各種聲音。這手無寸鐵的市民怎麽敢跟部隊搶糧食,那落在地上沒有摔破的麻袋,他們並不動,隻是那些散落在地的大米被他們鏟的鏟,掃的掃,弄了個精光,也有人一邊搶著一邊抓起一把,不管大米還是沙、土就一並吞進嘴裏,看得幾個人目瞪口呆。
掐指算來,幾個人來到長春已經四個月有餘,而長春被共軍圍困也三個多月了。這天深夜,根生幾個人躺在草坪上,無精打采地望著即將大雨傾盆的夜空。鶴軒自語道:“夜深舉目重蒼雲,風雨欲來襲寞君。忽聞簷下啾巢鳥,勾我思鄉一縷魂。”雷聲大作,豆大的雨點像子彈一樣擊打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雨水、淚水堆在臉上,絕望、無奈堵在心頭。
四個人趟在那裏,在一道道閃電裏時隱時現。這個時候一個身穿雨披,腳踩軍靴的人走到近前道:“你們幾個人不怕死嗎?跟我走!”。四個人起身,就像四具僵屍跟在趕屍人身後一樣,隨那人來到了一頂帳篷門口。那人向守在門口的兩個士兵嘀咕了幾句,那兩個士兵也就轉身離去,四人隨之來到了帳篷裏。那人脫下雨披,坐在了桌子後邊,看穿著打扮定是一個身份不俗的軍官。軍官看了一下四人道:“你們到也是莊稼人模樣,想不想回家?”這話音剛落,四個人忽然活了過來,異口同聲道:“想!”那人點了點頭道:“你們幾個都是哪裏來的?”四個人又是異口同音道:“遼西,奈何橋!”
軍官起身來到帳篷口四下裏環顧了一番又坐回了原處道:“明天開卡子,要放一批城裏的百姓出去。我想讓你們換上百姓的服裝,混在人群裏一並和他們出去。你們願意嗎?”“出去後,能回家嗎?”根生問道。軍官一笑道:“出去後,共軍也隻是盤問一番,你們本來就不是什麽當兵的,盡管對他們實話實說,這樣他們會放你們回家的。”“那我們同意,謝謝長官!”四個人答道。那軍官又道:“我放你們出去,但你們也要為我做一點事情,我這裏有封信,你們帶出去後交到共軍負責人手裏。能辦到嗎?”“能辦到,隻要長官放我們回家,就是再危險的事我們都敢做。”根生道。軍官一笑,把信塞進了懷裏道:“那你們跟我走吧!”四個人就像四隻溫順的小狗追著主人一樣,哈著腰,一路小跑地跟在軍官身後。
那軍官把四人安置在一輛吉普車上,親自駕駛著一路開到了城邊,停下車子道:“座位後邊有衣服,你們換上,把原來的軍裝再放回原處。”四個人照做,等換好了衣服,再看四人典型的四個農夫。那軍官拿出信來塞給了根生道:“你們今晚就在此處歇腳,明天會有大批城裏人路過此地,你們到時候混在其中,一起隨他們走就是了,我會在卡子口處送你們一程。”說罷開車消失在風雨之中。
四人趕緊找了一處避雨的地方蹲下身去,彼此並不交流,隻等天明。
雨過天明,果真有大批的人從這裏經過,根生四人隨即混入其中,隨著人流一起向前走去。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卡子口處,昨晚那個軍官果真站在那裏。當根生四人走到近前,那人拍了一下根生的肩膀道:“快點,快點,沿著路一直往前走!一會就要關卡子了,後邊的人快些!”
當拖著沉重的雙腿走出了長春城,四人長舒了一口氣,放眼四野不由得淚流滿麵。藍天白雲之下,那方饑腸轆轆,哀嚎遍野;這方莊稼茂盛,人們正忙碌著秋收。鶴軒回頭望著被甩在身後的長春城自語道:“淚目望春城,朦朧多悲意。饑腸熬日月,一一不由己。”紹賢一時也來了詩興道:“獨霸春城滿腹哀,無糧無米對炊台。這廂喜笑豐收事,一片藍天卻兩拍。”
當到了中午,前邊的人開始擁堵起來,仔細看時發現有身穿土黃色衣服的軍人把走過來的百姓仨一群倆一夥地分開帶走。當輪到了根生四人,那軍人問道:“是城裏的百姓嗎?是一夥的嗎?”“是!是!”四人答道。那軍人草草地搜了四個人的身,然後帶著四個人往前走。
來到了一個大操場內,隻見操場四處蹲滿了百姓。而那人不予理會,把四人帶到了一間房子裏,道了聲:“登記一下。”轉身就走了。坐在辦公桌後邊的人問道:“報上名字,住在哪裏?”四人七嘴八舌地報著自己的名字,又一口同聲道:“住在遼西奈何橋。”那人站起身來道:“你們不是城裏的百姓,你們是當兵的!”話音剛落,從側門闖進兩個端槍的士兵,用槍口對著四人道:“別動!”。那糠大薩鐵康達見狀,哎呀一聲,雙手抱頭,癱軟在地。
四個人被士兵押著,一個一個地分別做了審訊,先叫走的是鐵康達,後是鶴軒、紹賢,最後是根生。當然四人從被抓了壯丁說起,到被國民黨軍官放出卡子,說的口供是一致的。後來那個審問他們的士兵問到根生帶出來的信的時候,根生也就拿了出來。最後那人把信拿走了,把根生四人安置在了大操場。正當四人餓的前心貼後背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喊道:“開飯了!來吃飯!”幾大桶雪白的高粱米飯,兩大桶菠菜湯放在了當央。
一頓狼吞虎咽後,根生吃了四大碗,鶴軒、紹賢吃了三大碗,而那鐵康達吃了六大碗,還喝了兩大碗湯。隻見這糠大薩拍著肚子道:“裝不下了,裝不下了,但嘴還是不飽。”惹的幾個人大笑。糠大薩道:“你們就笑吧,我是不敢笑,我怕一張嘴那高粱米飯噴出來。”說罷幾人又是一頓大笑。
正當幾人打著飽嗝,消化食兒的時候,就聽有人喊道:“齊紹賢,奈何橋的齊紹賢、馬根生、白鶴軒,到這邊來!”三人起身應聲趕了過去,那糠大薩唯恐落了單,也就跟了過去。
四人被領進一間屋子裏,屋子裏有炕,炕邊站著一個軍人。四人不敢抬頭,隻是等著對方審問。那軍人圍著四人轉了一圈後忽然抱住了紹賢道:“兄弟!果真是你,真是想死了哥哥!”四人抬頭看時,隻見此人正是齊寶升的兒子齊斌。
五個人先是坐在炕上聊天,後來幹脆趟下聊。紹賢從九一八開始把奈何橋裏發生的事和所有親人的狀況說了便,還有根生、鶴軒不住地做著補充,有時候糠大薩也插幾句嘴,幾個人有哭有笑,有喜有悲,聊得不亦樂乎。
從齊斌處得知,盧溝橋事變的時候齊斌和馬強在北京也參加了戰鬥。u看書 ww.uukanshu 後來兩個人隨大部隊又去了河南,最後去了西安,西安事變後二人參加了共產黨。早在一年前齊斌就到了長春,一直組織地下活動,而馬強去了錦州。如今齊斌和馬強都是共軍裏的連長。齊斌還著重講了以後真正救中國的就是共產黨,共產黨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
五個人正聊的開心的時候,那糠大薩道:“我說,齊斌哥哥,快要吃晚飯了,趕緊弄點好吃的讓我們填填肚子啊。”眾人大笑後,齊斌出去做安排去了。糠大薩道:“這一會肯定是大魚大肉,好酒管夠,真後悔午飯隻了那麽多。”
齊斌進到屋來,眾人等著上菜。誰知道兩個士兵拎進來了兩個木桶,一桶高粱米飯,一桶菠菜湯,幾碟鹹菜,五個大碗放在了桌子上。四個人看罷就是一愣,糠大薩把臉一沉道:“我說小斌子,你這樣做就太過分了吧!哥幾個以為依仗著你這個共軍連長,能蹭頓有酒有肉的嚼貴兒(東北話就是好吃的飯菜),誰知道你拿這犯人吃的東西來打發我們。”
“康達兄弟,你誤解我了。我們共產黨的部隊是人民的部隊,是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別說我這個連長,就是我們團長、旅長,都是這樣個吃法。”齊斌說著給每個人盛了一大碗,自己也盛了一大碗吃將起來。
看著這桌飯菜,又看著齊斌吃得起勁,根生幾人感觸頗多。高粱米飯嚼在嘴裏,卻香在心裏,一種莫名的輕鬆貫穿全身,一種莫名的希望在內心裏燃起。
次日每人領了一塊大洋,與齊斌道別後,踏上了回鄉的路。
自從景泰死後,家裏又被大火燒了個精光,齊寶升也就搬去了縣城,很少再回奈何橋,家裏的田地交給了侄子齊紹賢打理。由於馬根生的媳婦凱芝是齊寶升的親外甥女,所以從這裏論,那紹賢還是根生媳婦的表弟,紹賢還要叫根生表姐夫。在被燒光的齊家空院子裏,齊紹賢又建了三間大瓦房,帶著老婆和十歲的兒子齊崇武住了進去。
白家有白鶴軒和白鶴堂兩兄弟,如今鶴軒與鶴堂都已經各自成家各過各的,家裏的田地兄弟兩個做了均分,每戶幾十畝,家裏的老宅由鶴軒住著,而鶴堂另外有自己的房子。鶴軒和梅花結婚後育有一子,七歲的白敬德。
馬家現在仍然開著酒坊,少良香桂由於年歲以高,已經不再打理,都交給了兒子根生。根生到也勤快,帶著老婆凱芝和十四歲的兒子光複把日子過的也是有聲有色。
如今莊裏和馬根生處的比較好的,當然就是妹夫白鶴軒和那表小舅子齊紹賢。這三人在莊裏代表著齊、白、馬三家,仍然是莊子裏的富戶。三人自幼在白家學堂讀書,年齡又相差不多,雖然都是親戚關係,但三人之間從來都是直呼其名,處的像親兄弟一樣。由於根生家開酒坊,一向比較熱鬧,尤其是根生的媳婦凱芝又特別好客,所以根生家也就成了三個人的常聚之地。
這日本人一走,大黑山的土匪也被剿滅,遠近十裏八村總算是太平了下來。奈何橋裏又一次出現了大批的軍車,不過都是由西向東開過。軍車敞著棚子,大批的軍人站在車上。人們紛紛走到路邊觀看,也有百姓激動地喊著“國軍萬歲”的口號。那白鶴軒還發動學堂裏的孩子們用蠟筆、白紙畫了很多中華民國的國旗,發給眾人舉在手裏。車上的士兵手扶圍欄向百姓揮手致意。一時好不熱鬧。
這天,根生正在家裏忙碌著。紹賢和鶴軒走了進來,紹賢一笑道:“根生,你聽到了沒有,那鐵康達又在路口耍酒瘋呢,今天差點丟了小命。你說他向誰耍不行,非撿硬的捏,看到了國軍的車,指指畫畫,罵罵咧咧,罵國軍不如小日本呢,說什麽為啥子不扔些罐頭來給他品嚐。小日本來了這麽多年,他別的沒記住,到是把扔罐頭這事記住了。”
“後來呢?”根生笑著問道。
“後來,後來軍車停下來,兩個士兵打了他幾個嘴巴,嚇得他尿了一褲子。”鶴軒補充道。
紹賢接著道:“還有呢,這鐵康達害得我真是夠嗆。昨天她娘喚我,說二十裏外小河口村,她娘家有一個古董瓷瓶要賣,讓我去幫著把把關。你知道的,我就喜歡古玩字畫。誰知道去了,發現就是一個醃鹹菜的破罐子。這回來的路上我才知道,原來那戶人家有一個姑娘,被鐵康達的母親看中了,想托人介紹一下。人家想見一見鐵康達,這鐵康達滿臉麻子,又鼻孔朝天,粗俗無比,他不敢露麵。她母親就騙了我前去替他兒子相親。”
“你看到那家女兒了沒有?”鶴軒問道。
“哪裏看到,人家媒人拿了好處,怕我當時知曉實情,鬧將起來,特意讓那家女兒背地裏看了我幾眼。你說我這兒子都已經十歲了,還替人家幹了這麽一檔子事。”紹賢道。
等紹賢說完,鶴軒和根生笑的前仰後合。根生道:“那鐵康達年齡也三十有餘了,就是因為家裏窮,又長得醜,還不踏實過日子,到現在也沒討個老婆。你能幫就幫一下吧,誰叫你長得帥氣呢!”
“關鍵是我擔心,那家姑娘看了你這個冒牌的鐵康達之後,還是沒相中,那恐怕鐵康達再喝醉酒就要罵你了。”鶴軒說完,大家笑個不停。
單說這鐵康達,也是莊裏的一號人物。個頭高大威猛,但大字不識幾個,整天遊手好閑,又愛喝酒鬧事,誰家要是有人結婚娶媳婦,他準去聽牆根,聽了也就罷了,還出來眉飛色舞地亂講。他母親為了湊錢給他娶媳婦,東家幫忙縫補,西家幫忙漿洗,好不容易存點錢,還經常被他拿去買酒。莊裏人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糠大薩”就是外強中幹,不紮實的意思。提起他真是人人頭大。
這一日傳來消息說糠大薩要結婚了,人們一聽都覺得新鮮。結婚當天,那媒婆怕鬧出岔子,特意安排了一場中國最傳統的婚禮,就是給那新娘子蓋上了紅蓋頭,隻等洞房花燭的時候才能由新郎親手來揭開。單說入洞房那晚,莊裏的年輕人為了報複這糠大薩愛聽別人牆根的習慣,這回都跑來聽起了他的牆根。
糠大薩喝得半醉,搖晃著高大的身軀走進洞房。眾人屏住呼吸靜靜地聽著。隻聽到那姑娘道了句:“那天來相親的人不是你!”又聽到康大薩惡狠狠地喊道:“那個人就是我!”然後屋子裏傳出了那姑娘撕扯,哭叫的聲音。就這樣糠大薩在洞房花燭夜強暴了新娘。這生米做成了熟飯,那姑娘也就認了命。本來聽說那姑娘在娘家的時候是一把過日子好手,可這嫁給糠大薩後,卻變化極大,玩起了破罐子破摔,混起日子來。
這一日,根生正在家裏忙。門前停下一輛軍車,跳下來十幾個士兵,根生麵帶笑容迎了出去。這些士兵並未理會根生,隻是徑直地向酒坊走去。
看著櫃子裏擺放的大壇小罐,那當兵的道:“可都是好酒?準備一些我們帶走!”
“都是好酒,各位軍爺隨便拿。”根生應了一句。
隻見那些當兵的七手八腳,每人一壇抱上了車。看他們沒有付錢的意思,根生拉住一個當兵的道:“軍爺,錢還沒付呢。”
“付錢?你都說了隨便拿,哪裏有付錢的道理!”說罷轉身要走。此時被那正提著空瓶來打酒的糠大薩碰上,隻見糠大薩走到近前道:“軍爺,他家不僅酒好,那飯菜也是一絕,這都大中午了,何不吃完再走。”聽他這麽一說,那當兵的看了看根生道:“剛出關,還沒嚐過東北菜,叫兄弟們開開葷也好。你去準備些酒菜來,要正宗的東北菜,好生伺候著。”
根生真是恨透了這糠大薩,不過麵對這些表情冷恨的士兵也無奈地從了。兩大桌酒菜,被這些士兵來了一陣風卷殘雲。那糠大薩就倚著門,手裏拎著酒看著。士兵都吃完了飯,一抹嘴就要上車。根生有些怒了,上前一把拉住一個當兵的衣領道:“拿了酒、吃了飯不給錢也就算罷,連聲客氣話也沒有,你們連日本鬼子都不如!”那當兵的一撤身,甩開了根生的手道:“老子在戰場上流血殺鬼子,生生死死十幾回了,拿了你一點酒算什麽?還沒讓你拿出錢財算是便宜你了!”說罷,那軍車揚長而去。
正當根生滿肚子悶氣的時候,那糠大薩拎著酒,邁著四方步,也就走了出去。根生喊了聲:“鐵康達,你酒錢還沒給呢!”
“老子在戰場上流血殺鬼子,生生死死十幾回了,拿了你一點酒算什麽?還沒讓你拿出錢財算是便宜你了!”糠大薩一邊說,一邊回頭笑著。根生隨手拾起一個木棒,猛的拋了過去。那糠大薩跳了幾下腳,奪過翻滾的木棍,哈哈大笑地跑了個無影無蹤。
幾天後,國軍的五輛大卡車又開進了奈何橋。可是人們發現車子上的士兵並不多,這一開進來,就停在了根生家門口。根生正納悶的時候,有一個國民黨軍官走了進來,後邊還跟著幾個背著槍的士兵。那軍官見到根生道:“如今軍隊兵餉奇缺,你家的糧食被征用了!一共五萬斤,這是借據,請留好,等國家安定後,拿借據去政府領款!”說著將一張蓋有紅印的紙塞給了根生,緊接著幾十個士兵衝進了糧倉。根生還想阻攔,已經被兩個端槍的士兵抵在了牆角。在眾目睽睽之下,倉庫裏的高粱被士兵們搬走了大半。根生大喊道:“這張借據老子就留著,一定找你們狗日的算賬!”
根生氣衝鬥牛,喚來鶴軒與紹賢前來談心解悶。二人聽了根生一番敘述後,也是氣憤無比。鶴軒道:“這國軍如此這般對待百姓,比那日本兵和軍閥還要遭恨,如此下去怎得民心啊?連個章程、法度也沒有,更別提說理的地方去。我看就先忍忍吧,小心弄出事端。”紹賢也應了幾句,就此作罷。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正當根生恨著國民黨士兵的時候,門口又來了一輛軍車。走在前邊帶路的正是多日不敢登門的糠大薩。隻見一個國民黨軍官走下車來,另外十幾個持槍的士兵衝進院內,分兩排列開。那軍官又是徑直走進酒坊,根生以為他還是來拿酒的,跟在後邊,也不做聲。那軍官並沒有去酒櫃看酒,而是在酒坊裏轉了一圈,打量著二十幾個釀酒的夥計。然後喊了聲:“把手裏的活放一放,都出來集合!”夥計們聽後,也就陸續來到了院子裏。
那軍官道:“如今前線緊張,極缺人手,我看你們一個個身強力壯,就不要窩在這裏釀酒了,都到前線去,為國出力!”
“日本人都被打跑了,還去前線做什麽?還要打仗嗎?”根生問道。
“日本人是投降了,不過共產黨又來了。”軍官道。
“共產黨,共產黨是哪國人?”根生問道。那軍官白了根生一眼,並沒有作答。
說是讓夥計們去前線,夥計們哪裏肯去,也就攥著拳頭,厲目橫眉地盯著那軍官。根生道:“這些夥計是幫我釀酒的,他們走了,我的酒坊怎麽辦?況且他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酒坊,酒坊就關門歇一歇吧。誰不是有妻兒老小,我這把子年紀了,還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少廢話,都上車!”說著十幾個士兵用槍托驅趕著眾人。根生擋在前邊道:“軍爺,我們就是普普通通的莊稼人,連槍都沒見過,你叫他們去戰場,還不拖累、影響了你們?”
“少廢話,有他們的活幹就是!”根生話音剛落,那些士兵開始又是推搡夥計們。根生大怒道:“這是什麽國家,這是什麽軍隊,我看是連日本鬼子都不如!”這軍官一聽,繞著根生轉了一圈道:“我看你小子還是根棍兒,本來是打算借你幾個夥計用用,這樣吧,連這小子一並帶走,有勁到戰場上去使!”
鶴軒和紹賢擠進人群,護住根生道:“國民黨抓壯丁是有規定的不抓獨子,你們要是這樣做,我們非得找個地方辯理不可!”那軍官一笑道:“辯理?來,我幫你找地方去辯理。來人!把這兩個小子也帶走!”
十幾個士兵連推帶打地把根生等人逼上了車。那糠大薩多嘴,向根生一笑道:“根生大哥,你就放心地去吧,家裏的酒坊我幫你打理。”根生一聽大罵不止。鶴軒真是聰明,大聲對那軍官道:“你把那小子也帶上,他胳膊粗力氣大,上戰場比我們能幹!如果不帶上他,我們就是拚死也不從!”根生和紹賢也是隨聲附和。隻見那軍官看了糠大薩一眼,那糠大薩一下子變毛變色起來。就聽軍官道:“你!別耍嘴,也上車,快!”話音剛落,那糠大薩道也聽話,乖乖地上了車。
車子啟動,留在後邊的就是孩子哭大人叫。一時奈何橋裏亂作一團。
這車子走村過巷,一開就是三天多。這一日眾人半睡半醒的時候,車子停下,被驅趕了下來。仔細問時才知道來到了吉林長春。
眾人被聚攏在一塊,有人持槍看守著。根生小聲嘀咕道:“無論如何,我們三個人一起來的,一定要一起回去。”那糠大薩見到自己被孤立起來,忙湊過來道:“根生大哥,千萬別拋棄我,我家老婆快生孩子了,我可不想死在外邊。”三人白了他一眼,也就不再說話。
眾人換上了士兵服飾,被編入了部隊,好在根生三人和那糠大薩並沒有分開。幾個人並沒有拿到槍,隻是幫忙搬運東西,推推炮車。一日三餐,夥食還是不錯,大米飯加燉菜,有時候還發點酒給眾人。那糠大薩笑道:“我以為來打仗送死的,沒想到有酒有肉,一日三餐倒也安然,聽說還有軍餉,早知道是這樣我又何苦待在奈何橋那窮山溝溝裏呢!估計那些夥計現在正感謝我鐵康達呢。”
來到長春,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漸進端午了。那糠大薩每日還念叨著要嚐一嚐軍營裏的粽子的時候,感覺氣氛緊張起來,聽說長春城被共軍圍了起來。部隊裏開始還是一日三餐,隻是限起飯量來,後來變成了一日兩餐,再到後來,隻有扛槍打仗的士兵才能夠吃到兩餐,而這些負責搬運東西的腳夫一天才有一頓飯吃。一時糠大薩牢騷滿腹。
這一日,眾人正餓的眼冒金星,就聽到頭頂一陣刺耳的轟鳴聲。抬頭看時,隻見一架偌大的飛機在上空盤旋,沒一會那飛機的屁股處出現了很多黑點,這黑點逐漸變大緩慢地飄落下來。有士兵喊著:“糧食來了,糧食來了!”接下來的幾天這夥食由一餐變成了兩餐,不過也就四五天的功夫,這兩餐又變回了一餐。眾人每天都是豎起耳朵,隻盼望著飛機再來送糧食。就這樣反反複複地過了將近一個月。
這一日,正當幾個人餓的有氣無力的時候,終於頭上又響起了轟鳴聲,糠大薩坐起身子道:“飛機又要下蛋了,這回又可以吃頓飽飯了。”以往飛機送來的糧食都是用降落傘降下,可是這一次大小麻袋直接從天而降,每砸在地上都是一地碎米。這還不說,還砸死了很多士兵和馬匹。後來才聽說,那是因為如果用降落傘投遞糧食,很多都被風吹到了共軍那邊去了,為此才用了這種方式。鶴軒道:“真是天助共軍啊,如此下去,我估計不用打仗,就是餓也把我們餓死。”從這日起,眾人是既盼望著飛機來,但又怕投下來的東西砸到自己,一時無比糾結。
這一日,有人來叫根生幾人,說是到城裏去搬運糧食。根生眾人拖著疲憊的身軀上了卡車。當卡車來到城裏,也就停在了大街馬路上。眾人正納悶哪裏搬糧食的時候,就聽到了頭頂的飛機轟鳴聲。眾人慌忙棄車躲到屋簷下四處正張望的時候,發現城裏的老百姓卻膽子大的很。他們站在漏天地,手裏拿著簸箕、口袋、掃帚,仰頭看著,目光和神情絲毫沒有半點懼意,而是充滿了期盼、愉悅之情,就像等著天上掉餡餅,而餡餅一定會掉下來一樣。半晌過後,就聽有人喊道:“下來了,下來了!”隨即聽到大米袋子砸在地上、建築上、人身上,發出了各種聲音。這手無寸鐵的市民怎麽敢跟部隊搶糧食,那落在地上沒有摔破的麻袋,他們並不動,隻是那些散落在地的大米被他們鏟的鏟,掃的掃,弄了個精光,也有人一邊搶著一邊抓起一把,不管大米還是沙、土就一並吞進嘴裏,看得幾個人目瞪口呆。
掐指算來,幾個人來到長春已經四個月有餘,而長春被共軍圍困也三個多月了。這天深夜,根生幾個人躺在草坪上,無精打采地望著即將大雨傾盆的夜空。鶴軒自語道:“夜深舉目重蒼雲,風雨欲來襲寞君。忽聞簷下啾巢鳥,勾我思鄉一縷魂。”雷聲大作,豆大的雨點像子彈一樣擊打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雨水、淚水堆在臉上,絕望、無奈堵在心頭。
四個人趟在那裏,在一道道閃電裏時隱時現。這個時候一個身穿雨披,腳踩軍靴的人走到近前道:“你們幾個人不怕死嗎?跟我走!”。四個人起身,就像四具僵屍跟在趕屍人身後一樣,隨那人來到了一頂帳篷門口。那人向守在門口的兩個士兵嘀咕了幾句,那兩個士兵也就轉身離去,四人隨之來到了帳篷裏。那人脫下雨披,坐在了桌子後邊,看穿著打扮定是一個身份不俗的軍官。軍官看了一下四人道:“你們到也是莊稼人模樣,想不想回家?”這話音剛落,四個人忽然活了過來,異口同聲道:“想!”那人點了點頭道:“你們幾個都是哪裏來的?”四個人又是異口同音道:“遼西,奈何橋!”
軍官起身來到帳篷口四下裏環顧了一番又坐回了原處道:“明天開卡子,要放一批城裏的百姓出去。我想讓你們換上百姓的服裝,混在人群裏一並和他們出去。你們願意嗎?”“出去後,能回家嗎?”根生問道。軍官一笑道:“出去後,共軍也隻是盤問一番,你們本來就不是什麽當兵的,盡管對他們實話實說,這樣他們會放你們回家的。”“那我們同意,謝謝長官!”四個人答道。那軍官又道:“我放你們出去,但你們也要為我做一點事情,我這裏有封信,你們帶出去後交到共軍負責人手裏。能辦到嗎?”“能辦到,隻要長官放我們回家,就是再危險的事我們都敢做。”根生道。軍官一笑,把信塞進了懷裏道:“那你們跟我走吧!”四個人就像四隻溫順的小狗追著主人一樣,哈著腰,一路小跑地跟在軍官身後。
那軍官把四人安置在一輛吉普車上,親自駕駛著一路開到了城邊,停下車子道:“座位後邊有衣服,你們換上,把原來的軍裝再放回原處。”四個人照做,等換好了衣服,再看四人典型的四個農夫。那軍官拿出信來塞給了根生道:“你們今晚就在此處歇腳,明天會有大批城裏人路過此地,你們到時候混在其中,一起隨他們走就是了,我會在卡子口處送你們一程。”說罷開車消失在風雨之中。
四人趕緊找了一處避雨的地方蹲下身去,彼此並不交流,隻等天明。
雨過天明,果真有大批的人從這裏經過,根生四人隨即混入其中,隨著人流一起向前走去。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卡子口處,昨晚那個軍官果真站在那裏。當根生四人走到近前,那人拍了一下根生的肩膀道:“快點,快點,沿著路一直往前走!一會就要關卡子了,後邊的人快些!”
當拖著沉重的雙腿走出了長春城,四人長舒了一口氣,放眼四野不由得淚流滿麵。藍天白雲之下,那方饑腸轆轆,哀嚎遍野;這方莊稼茂盛,人們正忙碌著秋收。鶴軒回頭望著被甩在身後的長春城自語道:“淚目望春城,朦朧多悲意。饑腸熬日月,一一不由己。”紹賢一時也來了詩興道:“獨霸春城滿腹哀,無糧無米對炊台。這廂喜笑豐收事,一片藍天卻兩拍。”
當到了中午,前邊的人開始擁堵起來,仔細看時發現有身穿土黃色衣服的軍人把走過來的百姓仨一群倆一夥地分開帶走。當輪到了根生四人,那軍人問道:“是城裏的百姓嗎?是一夥的嗎?”“是!是!”四人答道。那軍人草草地搜了四個人的身,然後帶著四個人往前走。
來到了一個大操場內,隻見操場四處蹲滿了百姓。而那人不予理會,把四人帶到了一間房子裏,道了聲:“登記一下。”轉身就走了。坐在辦公桌後邊的人問道:“報上名字,住在哪裏?”四人七嘴八舌地報著自己的名字,又一口同聲道:“住在遼西奈何橋。”那人站起身來道:“你們不是城裏的百姓,你們是當兵的!”話音剛落,從側門闖進兩個端槍的士兵,用槍口對著四人道:“別動!”。那糠大薩鐵康達見狀,哎呀一聲,雙手抱頭,癱軟在地。
四個人被士兵押著,一個一個地分別做了審訊,先叫走的是鐵康達,後是鶴軒、紹賢,最後是根生。當然四人從被抓了壯丁說起,到被國民黨軍官放出卡子,說的口供是一致的。後來那個審問他們的士兵問到根生帶出來的信的時候,根生也就拿了出來。最後那人把信拿走了,把根生四人安置在了大操場。正當四人餓的前心貼後背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喊道:“開飯了!來吃飯!”幾大桶雪白的高粱米飯,兩大桶菠菜湯放在了當央。
一頓狼吞虎咽後,根生吃了四大碗,鶴軒、紹賢吃了三大碗,而那鐵康達吃了六大碗,還喝了兩大碗湯。隻見這糠大薩拍著肚子道:“裝不下了,裝不下了,但嘴還是不飽。”惹的幾個人大笑。糠大薩道:“你們就笑吧,我是不敢笑,我怕一張嘴那高粱米飯噴出來。”說罷幾人又是一頓大笑。
正當幾人打著飽嗝,消化食兒的時候,就聽有人喊道:“齊紹賢,奈何橋的齊紹賢、馬根生、白鶴軒,到這邊來!”三人起身應聲趕了過去,那糠大薩唯恐落了單,也就跟了過去。
四人被領進一間屋子裏,屋子裏有炕,炕邊站著一個軍人。四人不敢抬頭,隻是等著對方審問。那軍人圍著四人轉了一圈後忽然抱住了紹賢道:“兄弟!果真是你,真是想死了哥哥!”四人抬頭看時,隻見此人正是齊寶升的兒子齊斌。
五個人先是坐在炕上聊天,後來幹脆趟下聊。紹賢從九一八開始把奈何橋裏發生的事和所有親人的狀況說了便,還有根生、鶴軒不住地做著補充,有時候糠大薩也插幾句嘴,幾個人有哭有笑,有喜有悲,聊得不亦樂乎。
從齊斌處得知,盧溝橋事變的時候齊斌和馬強在北京也參加了戰鬥。u看書 ww.uukanshu 後來兩個人隨大部隊又去了河南,最後去了西安,西安事變後二人參加了共產黨。早在一年前齊斌就到了長春,一直組織地下活動,而馬強去了錦州。如今齊斌和馬強都是共軍裏的連長。齊斌還著重講了以後真正救中國的就是共產黨,共產黨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
五個人正聊的開心的時候,那糠大薩道:“我說,齊斌哥哥,快要吃晚飯了,趕緊弄點好吃的讓我們填填肚子啊。”眾人大笑後,齊斌出去做安排去了。糠大薩道:“這一會肯定是大魚大肉,好酒管夠,真後悔午飯隻了那麽多。”
齊斌進到屋來,眾人等著上菜。誰知道兩個士兵拎進來了兩個木桶,一桶高粱米飯,一桶菠菜湯,幾碟鹹菜,五個大碗放在了桌子上。四個人看罷就是一愣,糠大薩把臉一沉道:“我說小斌子,你這樣做就太過分了吧!哥幾個以為依仗著你這個共軍連長,能蹭頓有酒有肉的嚼貴兒(東北話就是好吃的飯菜),誰知道你拿這犯人吃的東西來打發我們。”
“康達兄弟,你誤解我了。我們共產黨的部隊是人民的部隊,是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別說我這個連長,就是我們團長、旅長,都是這樣個吃法。”齊斌說著給每個人盛了一大碗,自己也盛了一大碗吃將起來。
看著這桌飯菜,又看著齊斌吃得起勁,根生幾人感觸頗多。高粱米飯嚼在嘴裏,卻香在心裏,一種莫名的輕鬆貫穿全身,一種莫名的希望在內心裏燃起。
次日每人領了一塊大洋,與齊斌道別後,踏上了回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