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居酒屋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裏麵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飲用。做工的人,下午五點散了工,每每花四塊錢,買兩串雞肉串——這是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串要漲到十塊——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啃了果腹;倘肯多花十塊,便可以買一碟花生米,或者辣白菜,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一兩百塊,那就能買一份帶幾片牛肉卷的壽喜鍋。但這些顧客,多是社畜,大抵沒有這樣闊綽。隻有開奔馳的本地拆遷戶,才踱進店麵隔壁的房子裏,要酒要菜,龍蝦鮑魚,慢慢地坐喝。自從寫起了小說,我就常來這裏,掌櫃說,你樣子太傻心眼太直,怕侍候不了到處挑刺的杠精,還是多看少說罷。
而店裏來的顧客們,都十分關心國家大事,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然他們都能侃侃而談,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爭論吵架麵紅耳赤是少不了的,但今天孔乙己的出現使大家罕見地團結了起來。
孔乙己,日本人,原名西瓜太郎,是站著喝酒而穿西裝的唯一的人。因為愛吃西瓜而日本西瓜太貴,故而移居中國。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西裝,可是又破又皺。他對人說話,總是一副自大的口氣,為了顯示自己是東洋外賓,即使冬天也要喝冰水,以顯示脫亞入歐的決心。因為他喜歡說“こんにちは”打招呼,聽起來像“孔乙己哇”,所以大家叫他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們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了!”他不回答,對櫃裏麵說,“兩瓶清酒,要一碟納豆。”便排出九十塊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們日本要禍害地球了!”
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麽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麽清白?韓國都召見日本大使表示嚴正抗議了,你們管事的更被中日網民吊著打。”
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排幹淨水不能算汙染……幹淨水!……天災的事,能算到我們頭上嗎?”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麽“美國人都同意了”,什麽“工匠精神”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裏議論,福島第一核電站原來質量也還可以,但是日本政府對東電公司監督不力,缺少必要的法製措施和責任追究製度,於是地震海嘯一來,弄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福島核電站事故所用的美國ge製造的沸水堆早就被發現存在安全隱患,東電因為其造價低廉站事故,沒有按規定上報。
事故發生後,日本自衛隊也以太危險為由而拒絕救援。直到今天,福島核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核廢料還未取出,核汙染有可能已經滲透到了地下。幸而日本人甩得一手好鍋,事故雖然發生多年,至今依然無人受到法律追究。而檢方對於訴訟,又被法院宣判無罪了。但他們有一點好,就是鞠躬道歉比別人做得都好。道完歉便一起失蹤,如是幾次,追責都找不到責任人了。
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們真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幹這傷天害理的事嗎?”
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說道,“你們講不講科學,福島核廢水經過幾次過濾,隻有氚還超標,其他都在正常範圍。這些水也不是直排,而是先用海水稀釋100倍氚含量降到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然後再排放。再然後,每年氚排放總量也不高於福島核電站正常工作時的年化總量。再再然後,也不是現在就開始排,而是兩年後開始實施。這個處理方法有啥問題?”
見孔乙己振振有詞,旁人又問道,“往你家水池裏放一滴尿,對水質完全沒有影響,那麽你喝嗎?你的碗盛過粑粑再給你洗幹淨,你還用它吃飯嗎?你們總說核廢水是幹淨的能達到飲用水的標準,你們的首相能當眾喝一口嗎?處理核廢水還有多種方法,可你們卻選擇了最經濟的向大海排放,這不是以鄰為壑嗎?”
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裏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隻好向孩子說話。他問一個小朋友,“學寫字了嗎?”小朋友略略點一點頭。他說,“我便考你一考,氫的同位素有幾個,怎麽寫的?”
小朋友不理會他,uu看書 .ukanshu.co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
見他不肯罷休,小朋友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地答他道,“誰要你個日本人教,不就是氣字頭下邊幾個撒麽?”
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櫃台,點頭說,“對呀對呀!日本政府還製作了一個放射性物質氚的吉祥物,來增進大家對這種元素的親近感。”
大家都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孔乙己剛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櫃上寫字,見大家毫不熱心,便又歎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麽過。
有一天,掌櫃正在慢慢的結賬,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我這假清酒都賣不出去了。”
“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
“他怎麽會來?……他腿殘了。”掌櫃說。
“啥!”
“他總是有疑心病。小區裏有基站,他擔心有輻射,你知道,日本人不愛麻煩人。他自己半夜偷偷摸摸地去拆,一不小心摔斷了腿。”
“後來怎麽樣?”
“到了醫院他拒絕做ct檢查,還是擔心有輻射。”
“後來怎麽樣?”
“他拒絕吃海鮮怕有輻射,後來又不吃魚蝦,一天不勝一天了。”
“還早早立好了遺囑。”
“他說什麽?”
“他愛他的家鄉,但千萬不要把他埋到福島。”
而店裏來的顧客們,都十分關心國家大事,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然他們都能侃侃而談,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爭論吵架麵紅耳赤是少不了的,但今天孔乙己的出現使大家罕見地團結了起來。
孔乙己,日本人,原名西瓜太郎,是站著喝酒而穿西裝的唯一的人。因為愛吃西瓜而日本西瓜太貴,故而移居中國。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西裝,可是又破又皺。他對人說話,總是一副自大的口氣,為了顯示自己是東洋外賓,即使冬天也要喝冰水,以顯示脫亞入歐的決心。因為他喜歡說“こんにちは”打招呼,聽起來像“孔乙己哇”,所以大家叫他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們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了!”他不回答,對櫃裏麵說,“兩瓶清酒,要一碟納豆。”便排出九十塊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們日本要禍害地球了!”
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麽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麽清白?韓國都召見日本大使表示嚴正抗議了,你們管事的更被中日網民吊著打。”
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排幹淨水不能算汙染……幹淨水!……天災的事,能算到我們頭上嗎?”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麽“美國人都同意了”,什麽“工匠精神”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裏議論,福島第一核電站原來質量也還可以,但是日本政府對東電公司監督不力,缺少必要的法製措施和責任追究製度,於是地震海嘯一來,弄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福島核電站事故所用的美國ge製造的沸水堆早就被發現存在安全隱患,東電因為其造價低廉站事故,沒有按規定上報。
事故發生後,日本自衛隊也以太危險為由而拒絕救援。直到今天,福島核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核廢料還未取出,核汙染有可能已經滲透到了地下。幸而日本人甩得一手好鍋,事故雖然發生多年,至今依然無人受到法律追究。而檢方對於訴訟,又被法院宣判無罪了。但他們有一點好,就是鞠躬道歉比別人做得都好。道完歉便一起失蹤,如是幾次,追責都找不到責任人了。
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們真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幹這傷天害理的事嗎?”
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說道,“你們講不講科學,福島核廢水經過幾次過濾,隻有氚還超標,其他都在正常範圍。這些水也不是直排,而是先用海水稀釋100倍氚含量降到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然後再排放。再然後,每年氚排放總量也不高於福島核電站正常工作時的年化總量。再再然後,也不是現在就開始排,而是兩年後開始實施。這個處理方法有啥問題?”
見孔乙己振振有詞,旁人又問道,“往你家水池裏放一滴尿,對水質完全沒有影響,那麽你喝嗎?你的碗盛過粑粑再給你洗幹淨,你還用它吃飯嗎?你們總說核廢水是幹淨的能達到飲用水的標準,你們的首相能當眾喝一口嗎?處理核廢水還有多種方法,可你們卻選擇了最經濟的向大海排放,這不是以鄰為壑嗎?”
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裏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隻好向孩子說話。他問一個小朋友,“學寫字了嗎?”小朋友略略點一點頭。他說,“我便考你一考,氫的同位素有幾個,怎麽寫的?”
小朋友不理會他,uu看書 .ukanshu.co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
見他不肯罷休,小朋友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地答他道,“誰要你個日本人教,不就是氣字頭下邊幾個撒麽?”
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櫃台,點頭說,“對呀對呀!日本政府還製作了一個放射性物質氚的吉祥物,來增進大家對這種元素的親近感。”
大家都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孔乙己剛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櫃上寫字,見大家毫不熱心,便又歎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麽過。
有一天,掌櫃正在慢慢的結賬,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我這假清酒都賣不出去了。”
“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
“他怎麽會來?……他腿殘了。”掌櫃說。
“啥!”
“他總是有疑心病。小區裏有基站,他擔心有輻射,你知道,日本人不愛麻煩人。他自己半夜偷偷摸摸地去拆,一不小心摔斷了腿。”
“後來怎麽樣?”
“到了醫院他拒絕做ct檢查,還是擔心有輻射。”
“後來怎麽樣?”
“他拒絕吃海鮮怕有輻射,後來又不吃魚蝦,一天不勝一天了。”
“還早早立好了遺囑。”
“他說什麽?”
“他愛他的家鄉,但千萬不要把他埋到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