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許卓然轉頭對劉辰龍說道:“劉書記啊,其實我原本也不是這麽堅持的人,隻不過有一件事給我的教訓太大了呀,到現在都十多年了,想起來還是禁不住後怕不已!”
劉辰龍很感興趣地“哦”了一聲,追問道:“什麽事啊?”
許卓然搖了搖頭,說道:“那是93年的時候,我還在市檢察院刑事訴訟檢察處當處長,當時省公安廳的那位徐誌剛處長在市公安局當局長,而省院的顧成兵副處長則是市檢察院分管刑訴工作的副檢察長!”
劉辰龍倒是聽說過這段恩怨,自那天徐誌剛跟顧成兵開吵之後,省裏市裏人多嘴雜,總是會有人把當年的那段典故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劉辰龍雖然不是很八卦,但聽來聽去也差不多明白了是怎麽回事,隻是沒想到許卓然也是當事人之一。
許卓然又接著說道:“當時有一樁案子,公安局送過來報捕……”
他看了一眼劉辰龍,說道:“說實在的,那件案子比現在汪董事長這樁案,證據上要充分多了,至少在公安局送過來的卷宗裏是這樣!”
劉辰龍微皺眉,問道:“是什麽案子?”
許卓然露出回憶的神色:“那是一樁殺人案,死者是一個小學老師,剛裝修了房子,準備等第二年女朋友從外地調回來就結婚,結果裝修完後的一段時間裏,學校發現他一直沒去上課,就上他家去找他,結果發現他被人用斧頭砍死在了家裏!”
許卓然喝了口茶,接著說道:“公安機關在給死者做過法醫鑒定後,發現死者的傷口是由一種木匠所用的斧頭造成的,又在那個老師的鄰居口中知道,那個老師出事前曾與木匠因為薪酬問題發生過爭吵,那個木匠還曾對死者說過狠話,說死者不給足夠錢就要讓他過不了日子!”
“於是這個木匠成了當然的第一嫌疑人,而且公安局在現場提取到的除了死者外的唯一的指紋又正好跟他完全吻合,在當時公安局送過來的卷宗裏,這位木匠也對於自己的罪行完全承認,可以說我當時都認為是完全可以批捕的!”
劉辰龍聽得入神,給許卓然添了茶,問道:“後來呢?”
許卓然說道:“但細心的顧檢發現這件案子還有疑點,首先這件案子的凶器沒有找到,如果照公安局送上來的卷宗來看,那個木匠對於自己的罪行是供認不諱的,而且口供裏的時間、地點以及一些犯罪現場的細節部分都跟實際發生的情況完全一致,但卻就是不說出或者說是說不出凶器在哪裏,這一點就於情理不合,非常有問題!”
劉辰龍點頭道:“不錯!”
許卓然又接著說道:“而且公安局關於那個木匠的用來比對的清晰指紋是在衣櫃內側提取出來的,那當然可以解釋成是殺人後翻箱倒櫃找財物,但也完全可能是木匠在做家具時留下的,因為這個衣櫃本來就是這個木匠做的,而且完成後基本就沒有怎麽使用,留下木匠的指紋非常正常!以此來作為證據,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劉辰龍說道:“對啊,那麽這案子應該很明顯了!”
許卓然望定劉辰龍,苦笑道:“劉書記,你這是旁觀者清了!”
他長歎道:“所以說人的主觀取向是很可怕的,當時一切的證供其實都是對那個木匠不利的,這個木匠親口說過威脅死者的話,而且死者確實還欠著他最後一筆做家具的錢,有著足夠的犯罪的動機;在凶案發生當天,那個木匠跟妻子吵了架,跑出去了,沒有人看見他去了哪裏,根本沒有不在場的證據;所以現在分析起來這些疑點當然好象很明顯,但在當時看來,卻是完全可以忽略的。畢竟凶器找不到可以說是他當時太恐懼自己也忘了丟在哪裏,而指紋就更是可以爭議的了!”
許卓然笑了笑說:“而且還有很關鍵的一點,發生這樣的凶案市領導很重視,都是領導督辦、限時破案,所以當時公安局很急,一捉到那個木匠就把影響造出去了,說什麽反應神速,及時破案,市裏的媒體都報了,搞得我們也跟著急了。反過來想想,人的情緒真的很容易影響人的判斷力,至少在當時,整個檢委會在討論這件案子的時候,隻有顧檢堅持認為證據不足,其他人都覺得完全可以批捕起訴!”
劉辰龍這才有點明白為什麽許卓然在“六?二四事件”工作組的會上如此旗幟鮮明地強調不能帶著主觀意向去辦案,原來是有過經驗教訓的。
許卓然又接著說道:“比如說我,當時在檢委會上就一直認定這個木匠就是凶手,我們不能因為還有一些疑點就任由凶手逍遙法外,我是正規學法律出身的,但當時的我一直覺得,我們要的不應該是表麵上的公平,而是要為死者求一份真正的公平,這些疑點完全是可以解釋的!我們不能因此放過凶手,否則就是對不起死者的在天之靈!”
劉辰龍沉默著,思考著許卓然的話。
許卓然又說了下去:“當時市檢察院的倪檢作風不霸道,還是比較尊重分管副檢察長的意見的,所以這件案子終究退回去補充偵查了,記得當時公安局的徐局長很生氣,說我們檢察院是故意在找碴,不過終究還是顧及了檢察院的麵子,退補後做了些文字修飾工作,又把卷宗遞上來了!”
他頓了一下,看著劉辰龍苦笑道:“劉書記,想起那個時候我真是有愧啊,當時我們刑事檢察處跟公安局方麵原本一向配合得不錯,我跟市局管偵查的陳副局長是同學,聽他抱怨了幾次,對顧檢也有了不滿情緒,而且當時顧檢跟徐局長因為一些私人上的事情,本來就有些不對勁,所以我當時還在檢委會上跟顧檢爭執過,埋怨他因私廢公,不顧大局,還說……還說……”
他低下臉去:“還說顧檢太霸道了,一點也不民主!”
他沉默了一陣,才說道:“其實顧檢對我可以說是一直青眼有加的,當時我也是現在這麽一副說話很直的臭脾氣,容易得罪人,是以正規法律本科畢業卻在刑訴處裏幹了將近十年還是個檢察員,直到顧檢上任了,才把我一步步提撥到處長的位置,當時恐怕他都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的居然會是我……”
“後來大家七嘴八舌,都勸顧檢,他也沒辦法,就通過了對那個木匠的逮捕決定,當時市裏也是一再要求從快從重,於是我們不到半個月就連起訴書都做好了,要不是……要不是……”
許卓然轉頭對劉辰龍說道:“劉書記啊,其實我原本也不是這麽堅持的人,隻不過有一件事給我的教訓太大了呀,到現在都十多年了,想起來還是禁不住後怕不已!”
劉辰龍很感興趣地“哦”了一聲,追問道:“什麽事啊?”
許卓然搖了搖頭,說道:“那是93年的時候,我還在市檢察院刑事訴訟檢察處當處長,當時省公安廳的那位徐誌剛處長在市公安局當局長,而省院的顧成兵副處長則是市檢察院分管刑訴工作的副檢察長!”
劉辰龍倒是聽說過這段恩怨,自那天徐誌剛跟顧成兵開吵之後,省裏市裏人多嘴雜,總是會有人把當年的那段典故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劉辰龍雖然不是很八卦,但聽來聽去也差不多明白了是怎麽回事,隻是沒想到許卓然也是當事人之一。
許卓然又接著說道:“當時有一樁案子,公安局送過來報捕……”
他看了一眼劉辰龍,說道:“說實在的,那件案子比現在汪董事長這樁案,證據上要充分多了,至少在公安局送過來的卷宗裏是這樣!”
劉辰龍微皺眉,問道:“是什麽案子?”
許卓然露出回憶的神色:“那是一樁殺人案,死者是一個小學老師,剛裝修了房子,準備等第二年女朋友從外地調回來就結婚,結果裝修完後的一段時間裏,學校發現他一直沒去上課,就上他家去找他,結果發現他被人用斧頭砍死在了家裏!”
許卓然喝了口茶,接著說道:“公安機關在給死者做過法醫鑒定後,發現死者的傷口是由一種木匠所用的斧頭造成的,又在那個老師的鄰居口中知道,那個老師出事前曾與木匠因為薪酬問題發生過爭吵,那個木匠還曾對死者說過狠話,說死者不給足夠錢就要讓他過不了日子!”
“於是這個木匠成了當然的第一嫌疑人,而且公安局在現場提取到的除了死者外的唯一的指紋又正好跟他完全吻合,在當時公安局送過來的卷宗裏,這位木匠也對於自己的罪行完全承認,可以說我當時都認為是完全可以批捕的!”
劉辰龍聽得入神,給許卓然添了茶,問道:“後來呢?”
許卓然說道:“但細心的顧檢發現這件案子還有疑點,首先這件案子的凶器沒有找到,如果照公安局送上來的卷宗來看,那個木匠對於自己的罪行是供認不諱的,而且口供裏的時間、地點以及一些犯罪現場的細節部分都跟實際發生的情況完全一致,但卻就是不說出或者說是說不出凶器在哪裏,這一點就於情理不合,非常有問題!”
劉辰龍點頭道:“不錯!”
許卓然又接著說道:“而且公安局關於那個木匠的用來比對的清晰指紋是在衣櫃內側提取出來的,那當然可以解釋成是殺人後翻箱倒櫃找財物,但也完全可能是木匠在做家具時留下的,因為這個衣櫃本來就是這個木匠做的,而且完成後基本就沒有怎麽使用,留下木匠的指紋非常正常!以此來作為證據,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劉辰龍說道:“對啊,那麽這案子應該很明顯了!”
許卓然望定劉辰龍,苦笑道:“劉書記,你這是旁觀者清了!”
他長歎道:“所以說人的主觀取向是很可怕的,當時一切的證供其實都是對那個木匠不利的,這個木匠親口說過威脅死者的話,而且死者確實還欠著他最後一筆做家具的錢,有著足夠的犯罪的動機;在凶案發生當天,那個木匠跟妻子吵了架,跑出去了,沒有人看見他去了哪裏,根本沒有不在場的證據;所以現在分析起來這些疑點當然好象很明顯,但在當時看來,卻是完全可以忽略的。畢竟凶器找不到可以說是他當時太恐懼自己也忘了丟在哪裏,而指紋就更是可以爭議的了!”
許卓然笑了笑說:“而且還有很關鍵的一點,發生這樣的凶案市領導很重視,都是領導督辦、限時破案,所以當時公安局很急,一捉到那個木匠就把影響造出去了,說什麽反應神速,及時破案,市裏的媒體都報了,搞得我們也跟著急了。反過來想想,人的情緒真的很容易影響人的判斷力,至少在當時,整個檢委會在討論這件案子的時候,隻有顧檢堅持認為證據不足,其他人都覺得完全可以批捕起訴!”
劉辰龍這才有點明白為什麽許卓然在“六?二四事件”工作組的會上如此旗幟鮮明地強調不能帶著主觀意向去辦案,原來是有過經驗教訓的。
許卓然又接著說道:“比如說我,當時在檢委會上就一直認定這個木匠就是凶手,我們不能因為還有一些疑點就任由凶手逍遙法外,我是正規學法律出身的,但當時的我一直覺得,我們要的不應該是表麵上的公平,而是要為死者求一份真正的公平,這些疑點完全是可以解釋的!我們不能因此放過凶手,否則就是對不起死者的在天之靈!”
劉辰龍沉默著,思考著許卓然的話。
許卓然又說了下去:“當時市檢察院的倪檢作風不霸道,還是比較尊重分管副檢察長的意見的,所以這件案子終究退回去補充偵查了,記得當時公安局的徐局長很生氣,說我們檢察院是故意在找碴,不過終究還是顧及了檢察院的麵子,退補後做了些文字修飾工作,又把卷宗遞上來了!”
他頓了一下,看著劉辰龍苦笑道:“劉書記,想起那個時候我真是有愧啊,當時我們刑事檢察處跟公安局方麵原本一向配合得不錯,我跟市局管偵查的陳副局長是同學,聽他抱怨了幾次,對顧檢也有了不滿情緒,而且當時顧檢跟徐局長因為一些私人上的事情,本來就有些不對勁,所以我當時還在檢委會上跟顧檢爭執過,埋怨他因私廢公,不顧大局,還說……還說……”
他低下臉去:“還說顧檢太霸道了,一點也不民主!”
他沉默了一陣,才說道:“其實顧檢對我可以說是一直青眼有加的,當時我也是現在這麽一副說話很直的臭脾氣,容易得罪人,是以正規法律本科畢業卻在刑訴處裏幹了將近十年還是個檢察員,直到顧檢上任了,才把我一步步提撥到處長的位置,當時恐怕他都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的居然會是我……”
“後來大家七嘴八舌,都勸顧檢,他也沒辦法,就通過了對那個木匠的逮捕決定,當時市裏也是一再要求從快從重,於是我們不到半個月就連起訴書都做好了,要不是……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