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壽身處上位多年,深諳禦下之道,對手下這一幹重臣閣僚心理拿捏得入木三分,自然無往而不利。


    哼哈二將受命而去,必然要把交代的差事辦得漂亮,這點勿需李福壽擔心。


    如今皇家陸軍在北美已經站住了腳跟,挾強盛軍力橫掃西海岸,有其襄助,事半而功倍矣!


    當今世界大勢,在大洋帝國的攪和下已經變得有些麵目全非,而這正是李福壽最滿意的一點。


    今年發動的“羊毛戰爭”,給英語圈國家內部造成了不可彌補的裂痕,大洋帝國與加拿大之間互相嫌棄,花旗國與加拿大之間新仇舊怨(米國入侵加拿大,加拿大民兵燒了白宮),大洋帝國與花旗國之間不共戴天的血仇,花旗國對英國的滿腹怨恨,英國對大洋帝國的警惕和疏遠,這都是李福壽願意看到的好現象。


    若都是團結緊密如一人,那德意奧這些反骨仔還玩個屁呀?


    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哪來的世界格局大改變?


    皇家陸軍在北美大陸摧枯拉朽一般的勝利,別人不清楚,李福壽心裏可是一肚子數,他這是在拿二戰初期的現代化機械軍隊血虐南北戰爭時期的米國民兵,豈有不勝之理?


    每一個皇家陸軍步兵師都配備一個裝甲營,這不但是裝備上的巨大進步,更是步兵師進攻的鐵拳。


    而且,必將深刻影響步兵戰術理論,在步兵師利用汽車、自行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實施快速機動作戰的同時,排隊槍斃那一套陳腐氣十足的戰術怎麽能行得通?


    投放到北美大陸最厲害的裝甲鐵拳是皇家大紅一師,這個師是整個皇家陸軍的實驗性部隊,利用北美大陸的開闊地形演練高機動,大縱深,全地域裝甲打擊戰術理論,已經在攻占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戰役中大獲成功。


    那些配備汽車和自行車的步兵師,都是為了跟上裝甲師的快速運動能力而配置,並非無的放矢。


    皇家大紅一師並非完全體,而是缺一個T2坦克團編製,整個裝甲師裝備的就是野狼輕型坦克和獵豹中型坦克,T2坦克團還留在塔斯馬尼亞島上訓練,沒有完全解密。


    塔斯馬尼亞島上現在有兩個T2坦克團,分別屬於大紅一師和皇家禁衛軍裝甲第4師。


    島上正在組建第3個T2坦克團,這是屬於皇家裝甲龍騎兵師的鐵拳,配屬的132輛T-2坦克正陸續到位,即將成軍。


    下一步,按計劃將為皇家裝甲虎騎兵師配備T-2坦克團,然後是豹騎兵師和狼騎兵師,最終實現四大騎兵師的裝甲化改裝。


    由於戰爭因素


    各項軍事裝備的計劃大大提前,原本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一個T-2坦克團裝備,現在僅需5~6個月左右。


    製約裝備的並非坦克廠家的生產能力,而是軍事預算資金投入。


    T-2裝甲團可是非常燒錢的玩意兒,即便是如今每台坦克的價格降低到4.1萬金洋,裝備一個坦克團也要530多萬金洋,再加上輕型偵查坦克連,後勤連,修理連的重型裝備,一個t2坦克團600萬金洋都打不住,是裝備兩艘“大都會”級戰列艦的價格。


    不是富裕的工業國,真玩不起這些昂貴的玩意兒。


    陸軍部方麵高官有點兒剛剛得到新玩具的小孩心理,普遍想把T-2坦克團拉去北美戰場顯擺一下,被李福壽斷然製止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開什麽玩笑?


    按照北美大陸如今的初級水平,野狼輕型坦克和獵豹中型坦克就足夠清場了,T-2可是為第1次世界大戰準備的主戰陸軍兵器,現在還沒到解密的時候。


    在塔斯馬尼亞島頭寶壟基地,新的35~40噸級坦克研發計劃已經提出來了,具體的戰術指標還沒有最終確定,需要根據北美戰場的實踐,由陸軍部組織專家審定後最終拍板。


    但是這不影響40噸級坦克底盤的開發工作提前展開,有了T2坦克的成功經驗,困擾項目組難題減少了許多,扭力懸掛已經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設計,五對輪同樣可以再顯身手,隻需要在原來基礎上放大並加重負荷即可。


    由於皇家陸軍的順利推進,極大的增強了李福壽的底氣,讓他更有信心實施肢解北美的“C”計劃,而不是此前有所保留的“A”計劃和“B”計劃。


    “C”計劃投入最大,效果當然也最好。


    “A”計劃和“B”計劃都是不考慮占領北美西海岸領土,而是以肢解為主,鼓動並軍事支持加利福利亞,德克薩斯州,俄勒岡州,新墨西哥州等脫離花旗國,獨立建國,形成2~3個依賴大洋帝國軍事實力的西海岸小國家。


    “C”計劃就大膽的多,也更有想象力,若是能夠成功的實施,必將對花旗國造成永久不可逆損害,直接打斷其伸向太平洋的一條腿。


    “C”計劃要分為三大部分,互相連環缺一不可。


    第一部分;


    直接軍事占領西海岸北部人口較少的俄勒岡州,華盛頓州與愛達荷州,以高聳連綿的洛基山脈為界,與花旗國中部和東部形成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有利於內部治理。


    以上三州總人口約178萬,麵積廣大,資源豐富,與中部地區有高聳的洛基山脈相阻隔,安全形勢較佳。


    第二部分;


    軍事占領並促成加利福利亞分裂勢力占據主導地位,於1909年6月前獨立建國,並獲得以大洋帝國,沙俄為首的部分國家率先承認。


    加利福尼亞州是美西海岸經濟重鎮和人口大州,其經濟產出占據全美的13.4%,總人口552萬,城市化比率45%。


    以舊金山和洛杉磯為主形成兩大都市區經濟高度發達,教育,醫療,科學研究,石油業,農牧業,工業,船舶製造,貿易和運輸業都是當今世界頂級水平。


    其位於太平洋鐵路最西端,是全米麵向太平洋貿易最重要的樞紐港和貨物集散地,是花旗國兩洋戰略的核心之一,不容有失。


    第三部分;


    部分軍事占領並促成德克薩斯州分裂建國,時間不晚於1909年12月,並獲得以大洋帝國,沙俄為首的部分國家率先承認。


    德州被稱之為“孤星之州”,素來民風彪悍。曾經屬於墨西哥,該州分裂勢力非常猖獗,能夠得到大部分德州民眾的認同,因此一直不安穩,總是鬧著要獨立。


    德州獨立最大的軟肋是軍事力量,因為花旗國各州隻有民兵,聯邦軍歸屬於聯邦政府所有,隻聽從華盛頓的指揮,在軍隊的清剿下,任何民兵力量都是毛毛雨。


    曆史上在1836年3月2日,德州宣布脫離墨西哥獨立,1845年並入了美國,但在花旗國南北戰爭的時候,德州又獨立了。


    34年的時間兩度獨立,由此可以看出;


    隻要一有機會,德州分裂勢力就會站出來興風作浪。


    1861年德州成為了德克薩斯共和國,但在9年以後的1870年的時候又再次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裏麵自然掃不了花旗國暗搓搓小手段,又打又壓又拉,無所不用其極。


    因為德州是被迫成為了花旗國的一個州,所以德州人對花旗國的認同感不強,再加上德州人普遍認為聯邦政府占了德州的便宜,但並沒有給德州人什麽好處,因此滿腹牢騷,總想著鬧獨立。


    德州人是有底氣說這種話的,德州人口486萬,麵積69.6萬平方公裏,麵積比英國本土大二倍。


    佛羅裏達州是米國人口第一大州和經濟第一大州,德州是美國人口第二大州和經濟第二大州,再加上以西雅圖為首的北部三州,若是分裂出去,以上西部五州經濟總產出占據花旗國23.6%,人口14.9%,是普遍富裕的州,遠強於中部各農業州。


    若是以內華達山脈為界,將西部七州全部獨立分裂出來(加上內華達州和猶它州),經濟產出占據全米1/4以上,人口接近1/5。因為內華達山脈的天然阻隔,安全形勢堪稱完美。


    要達到上述目的


    皇家陸軍必須組成強有力的軍事打擊集團,向東越過內華達山脈,攻擊並占領太平洋鐵路沿線地區,攻擊並占領工業企業集中的五大湖地區,攻擊並占領哥倫比亞特區,攻擊並占領首府華盛頓,逼迫花旗國承認戰敗並割地賠款。


    必要的時候


    可以炸毀白宮,林肯紀念堂,獨立紀念碑等一係列代表美利堅國家精神的象征性建築物,徹底摧毀其抵抗意誌,迫其投降做出重大讓步。


    必要的時候


    可以支持南部分裂勢力建國,據分析,這些舉措可能遭到以英國法國為首的國際勢力強烈反對……


    英國願意看到花旗國部分州脫離聯邦獨立,願意看到花旗國實力被大幅削弱,成為一隻跛腳鴨。


    卻不願意看到大洋帝國的軍事占領,更不會樂意見到大洋帝國割裂太平洋沿岸北部州,將軍事實力投放到北美洲,成為加拿大的危險鄰居。


    德意誌帝國作為世界上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列強,願意看到英語圈中的兩大勢力(大洋帝國和花旗國)大打出手,形成不可彌補的深刻裂痕,卻不願意看到大洋帝國越過內華達山脈攻擊花旗國腹心地帶,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因為在花旗國,德裔移民已經超過愛爾蘭移民成為最大的主流族群,他們普遍居住在中部州和以底特律為核心的五大湖地區,是米國崛起工業力量的中堅,這些移民密切了德美兩國間聯係,是利益關切所在。


    法國人同樣如此,他們在路易斯安那地區和北美東部沿海具有重要利益,當然不願意大洋帝國把手伸進來。


    所以,“C”計劃的核心是先一步支持加利福尼亞獨立建國,後一步支持德克薩斯和其他分裂勢力獨立建國。


    軍事占領以西雅圖為首的北部三州之地,能否最後割裂出來尚在兩說之間?


    這需要綜合考慮國際形勢和戰爭走勢,花旗國最終的抵抗意誌和大洋帝國自身情況,進行全麵考量。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退一步采取後備方案,策動北部三州之地獨立建國,是李福壽的心理底線。


    這是因為北美在太平洋沿岸隻有三個州,分別是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


    這三個州無論如何都要肢解出來,將花旗國伸向太平洋的一條腿打斷,徹底斷送其“兩洋戰略”,打擊並削弱其成為世界大國的底蘊,將太平洋變成大洋帝國的內湖,從此可以縱橫馳騁。


    為達到上述戰略目的,李福壽不惜和英國人翻臉。


    李福壽不會允許花旗國在太平洋沿岸有任何一個小港口,這是底線。


    “羊毛戰爭”的第1個戰略目的就是肢解並獨立太平洋沿岸三州,這是重中之重,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切實要拿在手上的好處。


    第2個戰略目的就是趁機獲取巴拿巴地區,並且接手正在進行中的巴拿馬運河工程,占據這一利益攸關的海運咽喉要道,確立世界大國的布子。


    第3個戰略目的就是獲取阿根廷以南火地島,以及南美洲最南端部分土地,牢牢控製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兩大戰略要道(巴拿馬運河與合恩角)。


    沒有大洋帝國允許,花旗國連一張紙片都進不了太平洋。


    第四個戰略目的嘛……有點兒不好說。


    本著賊不空手的打算,李福壽準備狠狠敲詐一筆戰爭賠款,反正老美人傻錢多,底子足夠厚,絕對能夠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李福壽已經做好打算了,在戰爭明朗化的情況下,他不介意拽著歐洲列強進來分一杯羹,搞一場八國聯軍進華盛頓,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存心想看一看;


    在赤裸裸的利益麵前,誰能忍得住貪婪?


    當今世界列強大哥不說二哥,全都是強盜的稟性,在花旗國肥一波之後,會不會有世界列強從此就會盯上它呢?


    嗬嗬嗬……這會是個很有意思的曆史變化。


    對李福壽而言;


    如今大洋帝國不需要更多的擴張領土,隻需要保持目前的戰略格局即可,足以支撐起世界大國的框架了。


    一戰之前是搶地盤兒,二戰之後是交朋友,這中間的時間自然是一步一步的夯實統治基礎,不管咋樣,先把華人移民給充實嘍,以後就會成為自古以來神聖的國土。


    主體民族是基礎,統一的文化和血脈是橋梁,隻要牢牢的貫徹這兩點核心政策,就不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帝國雖大,那也沒有一英寸是多餘的土地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澳洲風雲187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葡萄無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葡萄無牙並收藏澳洲風雲187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