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新世紀
大洋帝國已建成了優勢工業領域和農業領域,並且下大力氣發展大化工產業,繼續在全國各地實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建造鐵路、公路、橋梁、涵洞和更多的碼頭,新建水庫電站,火力發電廠,全麵推廣交流電聯網成片,以推動經濟繼續高速發展。
截止1899年末
大洋帝國範圍內人口合計4671萬人,領土1150萬平方公裏,國民經濟產出總值19.1億金洋,價值47.6億美元,這一水平在世界上什麽位置呢?
經濟總量47.6億美元,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7位,基本上真實的反映了大洋帝國的經濟實力。
1900年世界GDP排名中
排名第一的是花旗國,以05.67億美元居首,人口7600萬。
、英國,161億美元,.8億人。
、德意誌帝國,156億美元,5600萬人。
4、沙俄帝國,77億美元,1.億人。
5、法國,59億美元,900萬人。
6、大清國,5億美元,4億人。
7、大洋帝國,47.6億美元,4671萬人。
8、奧匈帝國,6億美元。4700萬人。
9、意大利王國,億美元,50萬人。
10、扶桑國,1億美元,400萬人。
大洋帝國人均產值約105美元,法國人均產值約151美元,花旗國人均產值約70美元,德意誌帝國人均產值約78美元,沙俄帝國人均產值約6美元,清國1美元,意大利68美元,扶桑國44美元。
從這個人均水平來看,大約是花旗國和德國三分之一強一點,法國人的七成左右,比沙俄與意大利都強的多,是扶桑國的兩倍半。
乍一看,好像不怎麽樣,這麽多年的工業效果一般般。
實際上是不能這麽算的,大洋帝國工業發展的非常好,在1897年基本上已經快追平了法國人均國民產值,位居德美英法之後,躋身於世界排行前5的先進行列。
但是在1898年,一下子入手了呂宋群島這麽大一塊土地,附帶著900餘萬年均十五六美元的窮人,這幾乎占到整個帝國人口的1/4,一下子就把人均水平拉低了。
1898年最低的時候,大洋帝國人均國民產值隻有90~9美元之間,這是沒奈何的事。
要麽你不要擴張,規規矩矩的安心發展。
要麽就接受人均國民產值被嚴重拉低的現象,呂宋群島如今還有高達570餘萬人口,人均產出也隻有4~5美元,怎麽可能不拉低人均水平?
經過十幾年辛辛苦苦發展,好不容易將莫桑比克發展起來了,基本上能夠達到人均國民產值55~60美元的樣子,差不多是澳洲本土的三分之一水準。
這下子……又來一個呂宋群島大累贅,自然人均國民產出值高不起來。
僅僅隔一年,呂宋群島人均收入從1898年的1~14美元,一下子跳到1899年的人均4~5美元,主要原因在於居住在鄉村收入低的土著少了,大多在城市中從事商業的華裔比例就高了,這一減一增,反映在數據上就漲了一大塊。
客觀的分析;
澳洲本土00餘萬人口和索馬裏州170萬人口的平均國民產值,是高於法國經濟發達地區,香格裏拉與婆羅洲大致與法國落後農業地區相等,經濟水平發展的都很不錯,尤其是巴厘巴板大石化產業後勁十足,已經開始初露猙容。
拖後腿的就是莫桑比克地區700多萬人口和呂宋群島的570萬人口,這兩個地區還都是人口密集區,拉胯的程度相當大。
好在莫桑比克地區有了布爾戰爭的大額訂單強烈刺激,大部分訂單集中在1899年底發出,若體現收益得等到1900年度才看得出來。
這就好像原本經濟發展的不錯,現在又在屁股後麵猛推一把,1900年度的財報必然能夠放個大衛星,實現經濟總量,國民人均收入水平和財政稅收三豐收的目標,比上一個年度大大跨進一步。
至與呂宋群島的經濟,從引進優質煙苗引導農民栽種,培訓養護技術,這需要一個過程,至少一季兩季收獲之後才能見到成效。
栽種蔗糖,果樹同樣如此,對地力和輪種的要求相當高,尤其是果樹的嫁接,授粉等等專業種植技術要求就更高了,想要學得好,學得精,沒有三年五年的鑽研找不著廟門兒。
就以種植葡萄為例,雖然同樣的優質葡萄苗都可以結出葡萄,但有的人技術學得好,又勤勞,經常在地裏施肥澆水鋤草,學到了種植葡萄訣竅,選擇粗幹掛果,將一些貧弱枝全都剪去,長出來的葡萄自然質優量多。
有的人學習技術不走心,懶於田間管理,像土著一樣靠天收,長出來的農作物自然質次量少,收益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因此,呂宋群島的經濟發展急不得,得按照科學規律一步一步的來。
莫桑比克地區經濟發展經過十幾年磨合,才有了如今逐漸走上快速發展軌道的好態勢,否則,即便是機遇擺在麵前,也抓不住。
因為你生產不出英國人急需要的產品,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機遇溜走,一點辦法也沒有。所謂厚積薄發,概莫如是也!
在考慮綜合經濟指標的時候,不能不考慮貿易順差。
在這一指標上
大洋帝國的表現相當出色,從1887年開始,對外貿易連年出現順差,從起初的每年600多萬美元規模,便增長到數千萬美元,截止1899年,年度貿易順差達到.億美元的規模,累計貿易順差共5.54億美元,外貿表現十分強勁。
世界各國中,唯有英德兩國外貿表現更佳,英國累計貿易順差67億美元,德國累計貿易順差8億美元,分別居於第一和第二位。
英國那自然不用說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棉紡織業世界排行第一,艦船製造及相關機械產業排行世界第一,重工業領域多年的積累,各項指標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造就了大英帝國厚重的底蘊。
曆年累積下來,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德意誌帝國新近崛起不久,那是從德皇威廉一世在1871年整合了德意誌民族後,致力於國內經濟發展,在機械工業,光學,電力,造船,鋼鐵冶煉,化工各領域迅猛發展,用短短的8年時間完成了超越英國,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由於時日尚短,所以累計貿易順差8億美元,這一指標遠遜於英國。
但是要看到德國追趕的勢頭極猛,在1897、 1898、1899三個年度,德國外貿順差已經超越了英國,達到了年均.5億美元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大洋帝國作為後起之秀,起初的出口貿易以昆士蘭伯爵領的名義,後期轉換成昆士蘭州,到1891年立國之後,才以大洋王國的名義實施對外貿易。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起步晚,底子薄,經濟規模小,是早中期大洋帝國對外貿易的特點,但是進入世紀末,大洋帝國對外貿易發展十分迅猛,貿易順差也大幅增長。
在1899年,大洋帝國對外貿易達到7.4億美元,年度貿易順差1.44億美元,僅次於德英兩國,位居世界第三。
大洋帝國最大的進口貿易是石油化工領域,其次是各種機器設備,機床,發電站設備等等,汽油,柴油、煤油以及各種化工產品大多美歐進口。
僅柴油一項,便高達數百萬桶。
如今隨著巴厘巴板石油化工業的崛起,年產量已達到000萬桶規模,各種石油化工產品,瀝青,汽油,柴油,煤油全麵取代進口,在為帝國節省了一大筆進口開支之後,還可以部分用於出口。
這一進一出,在1900年將會呈現貿易順差的大幅增長,前景喜人。
而排行世界首位的工業強國花旗國,貿易領域的表現差強人意,
其1860年之前,一直是入超大於出超。
1866-1875年間,外貿也經常出現逆差,從1876~1894年間大體順差,但是順差金額不大,也就是數千萬美元至1億多美元之間。
相比較花旗國巨大的經濟體量,這點兒順差就是毛毛雨。
近0年來,由於大力發展工業,花旗國製成品進口額的比重由58%下降為47%。原料出口比重則由70%下降為40%。
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的出口比重由16%上升到48%,是實現貿易逆差到順差轉變的關鍵。
由於曆年累計的逆差,美國至今仍然是一個債務國。到1899年,外債高達4億美元。
這可是一筆巨款,債主是歐洲英法德荷等國和大洋帝國,估計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能還完並且盈餘。
當今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通貨膨脹的說法。
世界列強中,
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大洋國,扶桑國不約而同的把貨幣與黃金掛鉤,等價的貨幣能夠兌換等價的黃金,幣值穩定的出奇,幾十年都不帶變動一下。
所以,各國列強爭相將巨額款項借給清朝,利息不過是4厘或者4厘5,還款期長達50年,為此不惜爭的頭破血流,甚至發出戰爭威脅,總是逃不過“利益”二字。
花旗國曆年累計的4億美元巨額貿易逆差,即便以其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的地位,償還起來絕非易事。
有一個民間說法,可以鮮明的說明印證此事。
1900年的一美元購買力,相當於0年後的0倍,期間美元貨幣名義貶值六成,實際上還不止。
這中間曾發生過什麽?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00年,一美元可以購買一雙男士皮鞋,到了190年,一美元隻能買一條圍裙。(未完待續)
大洋帝國已建成了優勢工業領域和農業領域,並且下大力氣發展大化工產業,繼續在全國各地實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建造鐵路、公路、橋梁、涵洞和更多的碼頭,新建水庫電站,火力發電廠,全麵推廣交流電聯網成片,以推動經濟繼續高速發展。
截止1899年末
大洋帝國範圍內人口合計4671萬人,領土1150萬平方公裏,國民經濟產出總值19.1億金洋,價值47.6億美元,這一水平在世界上什麽位置呢?
經濟總量47.6億美元,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7位,基本上真實的反映了大洋帝國的經濟實力。
1900年世界GDP排名中
排名第一的是花旗國,以05.67億美元居首,人口7600萬。
、英國,161億美元,.8億人。
、德意誌帝國,156億美元,5600萬人。
4、沙俄帝國,77億美元,1.億人。
5、法國,59億美元,900萬人。
6、大清國,5億美元,4億人。
7、大洋帝國,47.6億美元,4671萬人。
8、奧匈帝國,6億美元。4700萬人。
9、意大利王國,億美元,50萬人。
10、扶桑國,1億美元,400萬人。
大洋帝國人均產值約105美元,法國人均產值約151美元,花旗國人均產值約70美元,德意誌帝國人均產值約78美元,沙俄帝國人均產值約6美元,清國1美元,意大利68美元,扶桑國44美元。
從這個人均水平來看,大約是花旗國和德國三分之一強一點,法國人的七成左右,比沙俄與意大利都強的多,是扶桑國的兩倍半。
乍一看,好像不怎麽樣,這麽多年的工業效果一般般。
實際上是不能這麽算的,大洋帝國工業發展的非常好,在1897年基本上已經快追平了法國人均國民產值,位居德美英法之後,躋身於世界排行前5的先進行列。
但是在1898年,一下子入手了呂宋群島這麽大一塊土地,附帶著900餘萬年均十五六美元的窮人,這幾乎占到整個帝國人口的1/4,一下子就把人均水平拉低了。
1898年最低的時候,大洋帝國人均國民產值隻有90~9美元之間,這是沒奈何的事。
要麽你不要擴張,規規矩矩的安心發展。
要麽就接受人均國民產值被嚴重拉低的現象,呂宋群島如今還有高達570餘萬人口,人均產出也隻有4~5美元,怎麽可能不拉低人均水平?
經過十幾年辛辛苦苦發展,好不容易將莫桑比克發展起來了,基本上能夠達到人均國民產值55~60美元的樣子,差不多是澳洲本土的三分之一水準。
這下子……又來一個呂宋群島大累贅,自然人均國民產出值高不起來。
僅僅隔一年,呂宋群島人均收入從1898年的1~14美元,一下子跳到1899年的人均4~5美元,主要原因在於居住在鄉村收入低的土著少了,大多在城市中從事商業的華裔比例就高了,這一減一增,反映在數據上就漲了一大塊。
客觀的分析;
澳洲本土00餘萬人口和索馬裏州170萬人口的平均國民產值,是高於法國經濟發達地區,香格裏拉與婆羅洲大致與法國落後農業地區相等,經濟水平發展的都很不錯,尤其是巴厘巴板大石化產業後勁十足,已經開始初露猙容。
拖後腿的就是莫桑比克地區700多萬人口和呂宋群島的570萬人口,這兩個地區還都是人口密集區,拉胯的程度相當大。
好在莫桑比克地區有了布爾戰爭的大額訂單強烈刺激,大部分訂單集中在1899年底發出,若體現收益得等到1900年度才看得出來。
這就好像原本經濟發展的不錯,現在又在屁股後麵猛推一把,1900年度的財報必然能夠放個大衛星,實現經濟總量,國民人均收入水平和財政稅收三豐收的目標,比上一個年度大大跨進一步。
至與呂宋群島的經濟,從引進優質煙苗引導農民栽種,培訓養護技術,這需要一個過程,至少一季兩季收獲之後才能見到成效。
栽種蔗糖,果樹同樣如此,對地力和輪種的要求相當高,尤其是果樹的嫁接,授粉等等專業種植技術要求就更高了,想要學得好,學得精,沒有三年五年的鑽研找不著廟門兒。
就以種植葡萄為例,雖然同樣的優質葡萄苗都可以結出葡萄,但有的人技術學得好,又勤勞,經常在地裏施肥澆水鋤草,學到了種植葡萄訣竅,選擇粗幹掛果,將一些貧弱枝全都剪去,長出來的葡萄自然質優量多。
有的人學習技術不走心,懶於田間管理,像土著一樣靠天收,長出來的農作物自然質次量少,收益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因此,呂宋群島的經濟發展急不得,得按照科學規律一步一步的來。
莫桑比克地區經濟發展經過十幾年磨合,才有了如今逐漸走上快速發展軌道的好態勢,否則,即便是機遇擺在麵前,也抓不住。
因為你生產不出英國人急需要的產品,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機遇溜走,一點辦法也沒有。所謂厚積薄發,概莫如是也!
在考慮綜合經濟指標的時候,不能不考慮貿易順差。
在這一指標上
大洋帝國的表現相當出色,從1887年開始,對外貿易連年出現順差,從起初的每年600多萬美元規模,便增長到數千萬美元,截止1899年,年度貿易順差達到.億美元的規模,累計貿易順差共5.54億美元,外貿表現十分強勁。
世界各國中,唯有英德兩國外貿表現更佳,英國累計貿易順差67億美元,德國累計貿易順差8億美元,分別居於第一和第二位。
英國那自然不用說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棉紡織業世界排行第一,艦船製造及相關機械產業排行世界第一,重工業領域多年的積累,各項指標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造就了大英帝國厚重的底蘊。
曆年累積下來,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德意誌帝國新近崛起不久,那是從德皇威廉一世在1871年整合了德意誌民族後,致力於國內經濟發展,在機械工業,光學,電力,造船,鋼鐵冶煉,化工各領域迅猛發展,用短短的8年時間完成了超越英國,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由於時日尚短,所以累計貿易順差8億美元,這一指標遠遜於英國。
但是要看到德國追趕的勢頭極猛,在1897、 1898、1899三個年度,德國外貿順差已經超越了英國,達到了年均.5億美元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大洋帝國作為後起之秀,起初的出口貿易以昆士蘭伯爵領的名義,後期轉換成昆士蘭州,到1891年立國之後,才以大洋王國的名義實施對外貿易。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起步晚,底子薄,經濟規模小,是早中期大洋帝國對外貿易的特點,但是進入世紀末,大洋帝國對外貿易發展十分迅猛,貿易順差也大幅增長。
在1899年,大洋帝國對外貿易達到7.4億美元,年度貿易順差1.44億美元,僅次於德英兩國,位居世界第三。
大洋帝國最大的進口貿易是石油化工領域,其次是各種機器設備,機床,發電站設備等等,汽油,柴油、煤油以及各種化工產品大多美歐進口。
僅柴油一項,便高達數百萬桶。
如今隨著巴厘巴板石油化工業的崛起,年產量已達到000萬桶規模,各種石油化工產品,瀝青,汽油,柴油,煤油全麵取代進口,在為帝國節省了一大筆進口開支之後,還可以部分用於出口。
這一進一出,在1900年將會呈現貿易順差的大幅增長,前景喜人。
而排行世界首位的工業強國花旗國,貿易領域的表現差強人意,
其1860年之前,一直是入超大於出超。
1866-1875年間,外貿也經常出現逆差,從1876~1894年間大體順差,但是順差金額不大,也就是數千萬美元至1億多美元之間。
相比較花旗國巨大的經濟體量,這點兒順差就是毛毛雨。
近0年來,由於大力發展工業,花旗國製成品進口額的比重由58%下降為47%。原料出口比重則由70%下降為40%。
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的出口比重由16%上升到48%,是實現貿易逆差到順差轉變的關鍵。
由於曆年累計的逆差,美國至今仍然是一個債務國。到1899年,外債高達4億美元。
這可是一筆巨款,債主是歐洲英法德荷等國和大洋帝國,估計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能還完並且盈餘。
當今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通貨膨脹的說法。
世界列強中,
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大洋國,扶桑國不約而同的把貨幣與黃金掛鉤,等價的貨幣能夠兌換等價的黃金,幣值穩定的出奇,幾十年都不帶變動一下。
所以,各國列強爭相將巨額款項借給清朝,利息不過是4厘或者4厘5,還款期長達50年,為此不惜爭的頭破血流,甚至發出戰爭威脅,總是逃不過“利益”二字。
花旗國曆年累計的4億美元巨額貿易逆差,即便以其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的地位,償還起來絕非易事。
有一個民間說法,可以鮮明的說明印證此事。
1900年的一美元購買力,相當於0年後的0倍,期間美元貨幣名義貶值六成,實際上還不止。
這中間曾發生過什麽?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00年,一美元可以購買一雙男士皮鞋,到了190年,一美元隻能買一條圍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