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任何地區


    經濟發展都是政黨的重中之重,能夠影響選民的關鍵性因素,新南威爾士州長本-斯蒂文斯交出的答卷顯然不合格,悉尼在第2次工業革命發展的浪潮中被遺忘,墮落的速度太快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新南威爾士州長選舉在1886年底決出了勝負,上一任州長本-斯蒂文斯因為政策極不得人心,在競選中慘敗,拱手讓出了州長寶座。


    在競選中獲勝的是“民主自由黨”的州長候選人克倫威爾,在競選中得到致公黨的鼎力支持,雙方形成了相對緊密的政治聯盟,在州長競選中一舉翻盤,贏得了州長和議會多數黨席位。


    1887年4月


    民主自由黨以微弱多數的優勢,通過了該黨提出的種族平等待遇法案,取消了前任政府歧視華裔移民的種種政策,為敞開懷抱迎接華人移民做好了準備。


    1887年5月底


    新南威爾士州議會再次以微弱多數通過提案,推翻前任州政府以莫須有罪名指責致公黨法案,恢複致公黨合法地位,這是致公黨與民主自由黨締結同盟的前提條件,克倫威爾州長竭盡全力履行了自己的政治承諾。


    但是在新南威爾士州白人保守勢力依然強大,營造寬鬆平等移民環境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短時間看不出急轉彎掉頭的跡象,自然無法吸引有更好選擇的華裔移民。


    華人喜歡紮堆抱團的特點,在新南威爾士州體現的分外明顯。


    很多人寧願去人滿為患的北侖市,去伯爵領地的南方各城鎮,也不願去對華人敵意明顯的悉尼。


    誰願意沒事找氣受啊?


    短時間內


    悉尼的壞名聲影響難以消除,給本屆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提出一個大難題。


    昆士蘭州長換屆競選,在1887年6月下旬結束,李福壽已毫無爭議的絕對優勢競選連任州長,開始了昆士蘭州長的第2個任期。


    維多利亞州長競選在1888年4月份結束,現任白人極端保守派州長傑夫-布裏傑斯在一眾金礦場主鼎力支持下,險勝對手,獲得州長競選連任。


    維多利亞州的情況與新南威爾士州不一樣,該州經濟七成以上依靠金礦,憑借上天賦予的豐富資源,維多利亞州可以活得很滋潤,民眾生活水平沒有顯著降低,這是傑夫-布裏傑斯州長能夠競選連任的大前提。


    既然在台上執政的依然是那一票人,那麽政策就不會有什麽太大改變。


    維多利亞州依然頑固執行歧視華裔移民政策,成為最後一塊難啃的堅固堡壘,也是白人保守派的大本營。


    縱觀這兩年零十個月的澳洲政壇風雨,昆士蘭州在向南突破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短時間還看不出顯著改變。


    對於昆士蘭州最重要的改變契機,是即將於1889年舉行的新南威爾士州議員中期選舉,這是必須要打贏的一場硬仗。


    昆士蘭伯爵大人麵積達22萬多平方公裏的采邑封地中,位於昆士蘭州的隻有3萬多平方公裏,處於昆士蘭州南方的鍋底的位置,剩下的19萬平方公裏都在新南威爾士州。


    從朱雀市繼續向南,就進入新南威爾士州範圍,如今南方城市已經發展到24座,計有連雲港鎮,淮安市(升格),揚州市(升格),金陵市一直抵達鬆江市,


    從鬆江市向南方經過姑蘇市(升格),杭州市(升格),寧波鎮,溫州鎮,福州市(升格),廈門市(升格),汕頭鎮,潮州鎮,佛山鎮,鬆樹市(升格),珠海(升格),威斯康星市(升格),五羊市(升格),茂名鎮,愛丁堡市(升格),北海鎮,新羅西斯克市(升格),直至位於康士比高原上的北侖市(升格),隔著狹窄的海灣與悉尼遙相對望。


    這一長串閃耀的新興城市名稱,最後是高達336萬多人的華人移民,其中有接近一半居民在平等法案中獲得投票權,這已經是新南威爾士州擁有投票權的白人居民人數的三倍還多,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民主自由黨人並不是傻瓜,無論州長克倫威爾也好,新進當選的州議員也好,願意竭盡全力推動平等法案過會,背後是紅堡大力推動的金元攻勢,還有共享江山的慷慨承諾。


    所謂共享江山,也就是致公黨在州議員中期換屆選舉崛起之後,與民主自由黨結成更加緊密的政治同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然了,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大筆的英鎊攻勢。


    這其中的重重黑幕不足為外人道,可以說李福壽從1886年9月份結束了在非洲的視察,返回澳洲本土開始,攻略新南威爾士州就是紅堡核心的政治訴求。


    整個昆士蘭勢力全部發動起來,參與到這一重要戰役中去。


    幫助克倫威爾打贏新南威爾士州長競選隻是第一步,最艱難的是推動平權法案在州議會通過,這背後有昆士蘭竭盡全力攻略的因素,一個州議員,一個州議員的去攻略。


    要錢的給錢,要權的給權,要美色的給美色,什麽也不要的就挖掘黑料,各種脅迫不一而足……


    否則,人家為什麽要給你平權?


    為什麽明知道華人移民勢力強大,今後昆士蘭州就有可能是華人的天下,哦……不,一定是華人移民的天下,這些當政的民主自由黨議員還要自費武功?


    隻有簡單的三個字;錢,權,利。


    誰也不知道昆士蘭伯爵大人在這場澳洲政治風雲中花費了多少金錢,這有可能是永遠的謎團。


    事實上,就是眾多的民主自由黨議員吃了春藥一般,陸續在州議會提出一個又一個有利於昆士蘭州的議案,有的通過了,有的被否決,在至關重要的平權法案被通過之後,大勢已經無法改變。


    所以,一切的契機都在1889年州議員中期換屆選舉,這一次將有1/2的州議員換屆選舉。


    保守估計;


    致公黨幾乎能夠全得新南威爾士州北方選區州議員換屆席位,在122個換屆州議員席位中,因為人口占比極高,北方選區有多達87個,致公黨至少能得到其中72到75席,還有可能更多。


    這在新南威爾士州全部244個州議員席位中,大約是1/3弱一些,若是聯合民主自由黨的席位,已經超過了2/3的大多數,有能力推行通過任何法案。


    這就是紅堡努力兩年多的政治果實,每一步行動方案,都是李福壽與幾位資深政事參議反複研討的結果,當真是來之不易。


    每多一個議員席位,就多一份話語權,就多一份政治力量。


    1888年11月初的一天


    紅河穀市


    紅堡,淩霄閣


    這裏正在舉行一場政事參議高層會議,除了無法到會的人以外,其他人悉數到場,幾乎匯集了決策層核心。


    分別是議長兼政務司長辛長君,政事參議兼紅河穀市長潘守道,政事參議兼布裏斯班市長吳學文(新晉,原香格裏拉大總管),政事參議兼鬆江市長羅前進(新晉),政事參議兼蘭芳國總理範阿生,政事參議兼秘書處長範仲齋,政事參議兼經濟司長,紅河穀實業總公司總裁胡朝山(新晉),政事參議兼內政司長何守田(新晉,原布裏斯班市長),政事參議兼交通司長賈東河(新晉,原澳洲十九世紀聯合航運公司總裁),政事參議兼金融司長,匯通銀行總裁凱斯特納(新晉),政事參議兼工業司長,通用機械公司總裁侯廣德(新晉),政事參議兼移民事務司長,諾曼底進出口公司總裁朱偉(新晉),政事參議兼監察司長,秘書處副處長田山(新晉),政事參議兼陸軍總參謀長康拉德-阿登納少將(新晉),政事參議兼海軍總參謀長何方少將(新晉),政事參議兼海軍司令耿寶貴少將(新晉),共有16位高層政事參議與會,大佬濟濟一堂。


    “全體起立,恭迎伯爵大人。”


    伴隨著清朗的聲音響起,一眾正在竊竊私語的大佬們立刻肅聲站立,帶著尊敬的眼神看著身材高大的李福壽腳步輕鬆的大步走了進來,一時間鴉雀無聲。


    李福壽神情和煦的對眾人點點頭說道;“唔,大家都到齊了,看起來兵強馬壯啊,閑話就不多聊了,直接談正事,那就都坐下來開會吧。”


    “多謝伯爵大人恩典。”眾人齊齊回答。


    “嗯。”


    李福壽走到會議長桌的上首位置,站定以後左右看了看,抬起手微微下壓說道;“都坐吧。”然後率先坐了下來。


    眾人在伯爵大人坐定之後,這才紛紛的坐了下來。


    紅堡為了應對日益擴大的地盤和紛繁事務,對行政機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製,成立了以行政司為首的九司製度,相關事務各有統屬,責權明晰。


    司法和外交屬於紅堡直屬,是相對獨立的機構,此外還有安全處,政情處和警政處等強力機構,亦屬於紅堡直屬。


    這保證了伯爵大人對包括軍隊、警察、司法和安全等暴力機關的掌控,從繁雜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能夠有精力規劃戰略性事務,是一次成功的行政機構改製。


    值得慶幸的是,李福壽精心培養的一大批出色人才承擔了重任,能夠為領袖分憂。


    環顧左右


    李福壽眼中閃過一絲不為人察覺的欣慰,頗有一種辛勤耕耘多年的豐收感覺,吾道不孤啊!


    他開口說道;


    “諸位,當今世界正處於第2次工業革命浪潮方興未艾時期,歐陸處於這一浪潮的最前沿,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科研發明層出不窮,社會處於蓬勃發展和急劇變革之中。


    眾所周知


    伴隨著第2次工業革命浪潮襲來,新思想、新思維與舊有觀念產生激烈的碰撞,傳統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在歐美乃至世界各地引起動蕩的國際風雲,潮起潮落,波瀾不停。


    這兩年來,歐陸諸強互動頻頻,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問題。


    1887年2月,英國和意大利王國互換照會,3月奧匈帝國也以照會形式加入,三國訂立了《第一次地中海協定》,承諾共同維護地中海現狀。


    這是針對俄國試圖維護在保加利亞傳統利益的有力回擊,表明歐洲強國在此問題上結成統一聯盟,在繼任保加利亞大公問題上,優先照顧以英國為首的西歐關切。


    沙俄帝國再次輸掉了這一局,影響力被排除在保加利亞之外,這是亞曆山大三世沙皇絕對無法容忍的羞辱,在大國對峙中,“巴爾幹火藥桶”再次進入高危狀態。


    通過一係列眼花繚亂的外交動作,德國首相俾斯麥在巴爾幹和近東問題(英法重兵對峙)上表現出的合作態度,令倫敦非常滿意,作為交換,英國在德意奧三國同盟續簽條約上保持沉默,由此掃除了最大障礙。


    1887年5月,《德意奧三國同盟》續簽條約,在歐洲大陸繼續保持對法國的戰略性包圍高壓態勢。


    此後不久,法國政府認識到與俄國結盟政策的非現實性和危險性。


    法國的結盟願望越迫切,俄國的要價也就越高。


    一旦不能滿足俄國的要求,反而會招致兩國間無謂的怨恨,要知道沙俄毛熊的胃口向來是非常大的,絕不是幾十億法郎的貸款可以填飽,這更有可能會誘使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


    若法國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就需要承受與所有歐洲國家對抗的後果,代價太大了,大到法國根本支付不起。


    麵對困局


    巴黎選擇退一步和解,於1887年5月解除了布郎熱的職務,法德危機趨於緩解,法國跳出了德國首相俾斯麥設置的外交困局,另一方麵從蘇伊士運河區單方麵撤軍(部分),以緩和與英國矛盾。


    進入1888年


    在歐洲大陸的戰略態勢中,法國拉攏丹麥艱難的對抗德意奧三國同盟,並繼續在沙俄大撒法郎貸款,以贏取對方的歡心。


    英國暗中支持法俄接觸,以維護歐洲大陸均衡態勢,這將是今後數年國際最主要矛盾,也是歐洲基本的戰略態勢。”


    說到這裏


    李福壽停頓了一下,他希望更多的人關心國際局勢,擁有全局性的戰略眼光,隻有這樣才能清晰地找準定位,而不至於盲人摸象,坐井觀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澳洲風雲187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葡萄無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葡萄無牙並收藏澳洲風雲187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