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擺在李福壽麵前的情況就是~非洲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反正大家都去搶,你不搶也沒人說你風格高,形象好,說話聲音動聽。
歐洲各強國偶爾會同情弱者,前提是歐洲白人國家。
這兩年與荷蘭人爭搶東印度群島殖民地,昆士蘭當政者留給歐洲各強國的印象屬實不好,覺得昆士蘭伯爵就是一個土地充滿貪婪占有欲望的新興東方貴族,而且吃相不好看。
尤其美國的報刊雜誌評論顯得尖酸刻薄,帶著一股濃濃的醋味兒,對昆士蘭伯爵的所作所為指手畫腳,顯得特別惡心。
歐洲輿論稍好一些,但是少不了各種挖苦,對於這些歐洲報刊流露出來高高在上的嘲諷,李福壽渾不在意。
所謂的印象既不能當錢花,又不能填飽肚子,關鍵時候屁事兒也不頂,還需要靠實力說話,印象再壞又能壞到哪裏去?
他現在就要撈實惠的,放到自己碗裏的才香。
李福壽計劃占領的4塊非洲土地各有其妙用,他當然不會和盤對格倫-約翰遜教授托出,反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隨他去想好了。
非洲之角的索馬裏地區毫無疑問,重要性在於扼守紅海與阿拉伯海關鍵的曼德海峽,如果說蘇伊士運河是咽喉,那麽曼德海峽就是屁眼兒,一出一進同樣重要。
馬達加斯加島是位於印度洋西部的非洲島國,隔莫桑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
馬達加斯加島全島由火山岩構成,作為世界第四大的島嶼,島嶼居民膚色偏淺,是東印度群島移民後裔與阿拉伯人和當地黑人的混血,與對麵的莫桑比克黑人完全不同。
島上占主導地位的是馬達加斯加王國,該國的國王在十幾年前的叛亂中被勒死,現由王後主政,國內分成幾大勢力互相攻訐止,亂成了一鍋粥。
部分法國冒險家一直對該島懷有企圖,在1883年曾經組織了規模達1700人的部隊進攻該島,法軍炮轟馬任加港,並在塔馬塔夫港登陸,馬達加斯加人民在麵臨侵略時終於驚醒過來,奮起抗戰,多次打敗了法蘭西殖民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並非法國政府主導的殖民行動,而是由法國退役軍官和部分商人出資,進行的一次有意思的冒險活動,這種活動在非洲就大陸屢見不鮮,非洲早已經成為歐洲冒險家的樂園。
咳咳……現在應該再加上昆士蘭。
李福壽如今有點兒島嶼收集癖,掌控著世界第二大島嶼香格裏拉島(伊利安島),世界第三大島嶼婆羅洲的五分之二領土,當然不會對世界第四大島嶼馬達加斯加放手啦!
別看現在這座島嶼一無所有,關鍵得看是什麽人在經營。
生產力極其落後,文化原始的非洲人,給一塊寶地也發展不起來,馬達加斯加就是這樣的情況。
這裏環境優美,植物茂盛,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非常適合作為農墾種植園發展,也可以作為與非洲發展貿易的中間節點,為貨輪和軍艦進行補給,保持在非洲的軍事存在。
重要的是,馬達加斯加島可以作為攻略莫桑比克的大本營,這裏有足夠的糧食產出和足夠大的地方,有優良的港口條件和相近的氣候,可以讓部隊士兵更好地適應非洲環境,好處多到數不勝數。
海峽對岸的莫桑比克就是資源豐富的大陸地區,也是李福壽眼饞的地方,這裏有黃金有象牙,有豐富的礦產和取之不竭的勞動力,為什麽不能納入囊中呢?
不管是索馬裏還是幾內亞,抑或再加上馬達加斯加,對整個黑非洲都不具有強有力的影響力,基本上都屬於邊邊角角的地方。
莫桑比克不同,這裏位於東非腹心位置,距離南非不遠,水量水量豐沛的密西比河流域植被茂盛,是傳統資源豐饒的地區,盛產黃金和象牙,在非洲大陸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若與西非地區相比較,差不多就是現在炙手可熱的剛果河流域,同樣是麵積非常大,人口眾多資源豐富。
至於小小的幾內亞地區,也沒有表麵上這麽簡單。
李福壽看中它純粹有三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一是因為幾內亞位於非洲西部大西洋海岸邊,有優良的港口條件,向北3000多公裏就進入地中海。
隻要得到幾內亞,就等於在大西洋沿岸獲得一個穩定的基地,具有極大的潛在戰略意義。
想一想吧,一個華人主導的勢力,在距離歐洲不遠的西非地區取得一塊立足地,其重要意義怎麽評估都不為過。
若非現在被著英國人的虎皮,幾乎沒可能染指幾內亞。
其二,幾內亞雖然地方不大,卻是被稱作“地理奇跡”的地區,其鋁、鐵礦儲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儲量居世界第一。
此外還有鑽石、黃金、銅、鈾、鈷、鉛、鋅等,水利資源豐富,是西非三大河流發源地,區域內河網密布,具有發展水運的先天條件,素有“西非水塔”之稱。
非洲普遍缺乏的降水在這裏泛濫成災,可耕地600萬公頃,其中99%未開墾,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第三個就是幾內亞人口少,目標小。
掐指算一算,整個幾內亞境內沒有什麽大勢力,都是零散的土著部落,總人口不超過10萬人,幾內亞在西部非洲不顯山不露水,沒人知道這裏土地下蘊藏著如此豐富的資源,是個幾乎被人遺忘的角落。
控製了這裏,加上澳大利亞豐富的鐵礦資源,李福壽可以說占有了全世界六成以上的鐵礦資源,八成以上的鋁礦資源,等於攥住了世界工業資源的***,重要性絕不遜於索馬裏地區,甚至猶有過之。
連續幾天
李福壽與格倫-約翰遜教授就非洲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大致的行動框架。
該計劃將分成三步走,被稱為“光明傳播者”行動,具體內容就是殖民索馬裏,幾內亞,馬達加斯加和莫桑比克。
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第一步就是通過外交和經濟手段拿下幾內亞,然後直接軍事占領索馬裏沿岸,具體位置就在吉布提地區。
針對第一步行動,昆士蘭州將派遣出以格倫-約翰遜教授為首的代表團,包含唐紹儀等一眾軍政隨員前往歐洲,重點是倫敦和馬德裏兩地,進行相關的遊說活動。
所謂的遊說活動,思想偏狹的會理解為單方麵的行賄或利益誘惑,李福壽更願意把它稱之為播撒光明的行動努力之一。
代表團在倫敦自不消說,將會通過各方麵關係接觸殖民部大臣格列佛勳爵,因為昆士蘭並非國家政體,也沒有可能參加柏林會議,相關占領區需要通過大英帝國殖民部傳達到歐洲各國,從而得到認可和尊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當然了,這部分地區將會劃入大英帝國殖民地範圍,實質上是由昆士蘭人在經營,這沒有什麽大問題。
殖民部大臣格列佛勳爵與昆士蘭伯爵李福壽有數次通信聯係,憑借著李福壽的薄麵,格倫-約翰遜教授當麵見到格列佛勳爵問題不大,想必格列佛勳爵大人也會很喜歡澳洲帶去的禮物~3萬盎司黃金和一份股權轉讓書。
3萬盎司黃金價值11.8萬英鎊,這些亮閃閃的昂貴金屬非常惹人喜愛,是澳洲特產之一。
這份股權轉讓書含5%的股份,是福臨門燃氣灶具公司在英國組建的銷售公司,每年可以產生穩定的50餘萬英鎊收入,5%的股權就是每年2.5萬英鎊,這會將雙方的利益緊緊的綁在一起。
這筆豐厚的額外收入,即便是尊貴的殖民部大臣格列佛勳爵也不能忽視,必然會有所回報。
對索馬裏地區的軍事占領不會有什麽問題,所要麵對的,隻是一些手拿長矛的土著部落武士,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幾內亞倒是有一些問題,這裏從15世紀就是葡萄牙人的地盤,後來被西班牙人滲透,現在法國人對該地區也有想法,這讓葡萄牙人深感頭疼。
雞肋之地,食之難咽棄之可惜,就是當前最鮮明的寫照。
格倫約翰遜的代表團需要前往裏斯本,就幾內亞問題與葡萄牙王國斡旋,爭取用經濟手段解決,實在不行再動用軍事手段,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光明傳播者”行動的第二步目標是馬達加斯加島,必須經過戰爭手段才能摧毀馬達加斯加王國虛弱的統治,實現對該島的完全掌控,該目標隻要在未來三年內達成就可以了。
第3步目標就是莫桑比克地區,應該是在入手馬達加斯加島以後挑起紛爭,一步步的打擊和蠶食葡萄牙人勢力,該目標在未來10年內達成就可以了。
議定之後
格倫-約翰遜教授與一眾赴歐隨員便進行了準備工作,這將是一次長達半年甚至更久的跨洲遠行,於情於理都要留足與親人告別的時間。
與此同時
駐查亞普拉的香格裏拉師主力部隊接到緊急軍令,命令其即刻組織一支1500人規模的精幹遠征隊伍,目標萬裏之遙外的非洲之角,具體內容隻有師長弗裏茨知曉,被列入高度軍事機密範疇。
相對而言,作為澳洲和婆羅洲兩個方向的總預備隊,至今仍舊超編的香格裏拉師兵力充裕,派出這支1500人規模的團級遠征部隊之後,部隊規模差不多恢複到6500~6700人的正常編製。
歐洲各強國偶爾會同情弱者,前提是歐洲白人國家。
這兩年與荷蘭人爭搶東印度群島殖民地,昆士蘭當政者留給歐洲各強國的印象屬實不好,覺得昆士蘭伯爵就是一個土地充滿貪婪占有欲望的新興東方貴族,而且吃相不好看。
尤其美國的報刊雜誌評論顯得尖酸刻薄,帶著一股濃濃的醋味兒,對昆士蘭伯爵的所作所為指手畫腳,顯得特別惡心。
歐洲輿論稍好一些,但是少不了各種挖苦,對於這些歐洲報刊流露出來高高在上的嘲諷,李福壽渾不在意。
所謂的印象既不能當錢花,又不能填飽肚子,關鍵時候屁事兒也不頂,還需要靠實力說話,印象再壞又能壞到哪裏去?
他現在就要撈實惠的,放到自己碗裏的才香。
李福壽計劃占領的4塊非洲土地各有其妙用,他當然不會和盤對格倫-約翰遜教授托出,反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隨他去想好了。
非洲之角的索馬裏地區毫無疑問,重要性在於扼守紅海與阿拉伯海關鍵的曼德海峽,如果說蘇伊士運河是咽喉,那麽曼德海峽就是屁眼兒,一出一進同樣重要。
馬達加斯加島是位於印度洋西部的非洲島國,隔莫桑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
馬達加斯加島全島由火山岩構成,作為世界第四大的島嶼,島嶼居民膚色偏淺,是東印度群島移民後裔與阿拉伯人和當地黑人的混血,與對麵的莫桑比克黑人完全不同。
島上占主導地位的是馬達加斯加王國,該國的國王在十幾年前的叛亂中被勒死,現由王後主政,國內分成幾大勢力互相攻訐止,亂成了一鍋粥。
部分法國冒險家一直對該島懷有企圖,在1883年曾經組織了規模達1700人的部隊進攻該島,法軍炮轟馬任加港,並在塔馬塔夫港登陸,馬達加斯加人民在麵臨侵略時終於驚醒過來,奮起抗戰,多次打敗了法蘭西殖民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並非法國政府主導的殖民行動,而是由法國退役軍官和部分商人出資,進行的一次有意思的冒險活動,這種活動在非洲就大陸屢見不鮮,非洲早已經成為歐洲冒險家的樂園。
咳咳……現在應該再加上昆士蘭。
李福壽如今有點兒島嶼收集癖,掌控著世界第二大島嶼香格裏拉島(伊利安島),世界第三大島嶼婆羅洲的五分之二領土,當然不會對世界第四大島嶼馬達加斯加放手啦!
別看現在這座島嶼一無所有,關鍵得看是什麽人在經營。
生產力極其落後,文化原始的非洲人,給一塊寶地也發展不起來,馬達加斯加就是這樣的情況。
這裏環境優美,植物茂盛,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非常適合作為農墾種植園發展,也可以作為與非洲發展貿易的中間節點,為貨輪和軍艦進行補給,保持在非洲的軍事存在。
重要的是,馬達加斯加島可以作為攻略莫桑比克的大本營,這裏有足夠的糧食產出和足夠大的地方,有優良的港口條件和相近的氣候,可以讓部隊士兵更好地適應非洲環境,好處多到數不勝數。
海峽對岸的莫桑比克就是資源豐富的大陸地區,也是李福壽眼饞的地方,這裏有黃金有象牙,有豐富的礦產和取之不竭的勞動力,為什麽不能納入囊中呢?
不管是索馬裏還是幾內亞,抑或再加上馬達加斯加,對整個黑非洲都不具有強有力的影響力,基本上都屬於邊邊角角的地方。
莫桑比克不同,這裏位於東非腹心位置,距離南非不遠,水量水量豐沛的密西比河流域植被茂盛,是傳統資源豐饒的地區,盛產黃金和象牙,在非洲大陸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若與西非地區相比較,差不多就是現在炙手可熱的剛果河流域,同樣是麵積非常大,人口眾多資源豐富。
至於小小的幾內亞地區,也沒有表麵上這麽簡單。
李福壽看中它純粹有三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一是因為幾內亞位於非洲西部大西洋海岸邊,有優良的港口條件,向北3000多公裏就進入地中海。
隻要得到幾內亞,就等於在大西洋沿岸獲得一個穩定的基地,具有極大的潛在戰略意義。
想一想吧,一個華人主導的勢力,在距離歐洲不遠的西非地區取得一塊立足地,其重要意義怎麽評估都不為過。
若非現在被著英國人的虎皮,幾乎沒可能染指幾內亞。
其二,幾內亞雖然地方不大,卻是被稱作“地理奇跡”的地區,其鋁、鐵礦儲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儲量居世界第一。
此外還有鑽石、黃金、銅、鈾、鈷、鉛、鋅等,水利資源豐富,是西非三大河流發源地,區域內河網密布,具有發展水運的先天條件,素有“西非水塔”之稱。
非洲普遍缺乏的降水在這裏泛濫成災,可耕地600萬公頃,其中99%未開墾,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第三個就是幾內亞人口少,目標小。
掐指算一算,整個幾內亞境內沒有什麽大勢力,都是零散的土著部落,總人口不超過10萬人,幾內亞在西部非洲不顯山不露水,沒人知道這裏土地下蘊藏著如此豐富的資源,是個幾乎被人遺忘的角落。
控製了這裏,加上澳大利亞豐富的鐵礦資源,李福壽可以說占有了全世界六成以上的鐵礦資源,八成以上的鋁礦資源,等於攥住了世界工業資源的***,重要性絕不遜於索馬裏地區,甚至猶有過之。
連續幾天
李福壽與格倫-約翰遜教授就非洲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大致的行動框架。
該計劃將分成三步走,被稱為“光明傳播者”行動,具體內容就是殖民索馬裏,幾內亞,馬達加斯加和莫桑比克。
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第一步就是通過外交和經濟手段拿下幾內亞,然後直接軍事占領索馬裏沿岸,具體位置就在吉布提地區。
針對第一步行動,昆士蘭州將派遣出以格倫-約翰遜教授為首的代表團,包含唐紹儀等一眾軍政隨員前往歐洲,重點是倫敦和馬德裏兩地,進行相關的遊說活動。
所謂的遊說活動,思想偏狹的會理解為單方麵的行賄或利益誘惑,李福壽更願意把它稱之為播撒光明的行動努力之一。
代表團在倫敦自不消說,將會通過各方麵關係接觸殖民部大臣格列佛勳爵,因為昆士蘭並非國家政體,也沒有可能參加柏林會議,相關占領區需要通過大英帝國殖民部傳達到歐洲各國,從而得到認可和尊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當然了,這部分地區將會劃入大英帝國殖民地範圍,實質上是由昆士蘭人在經營,這沒有什麽大問題。
殖民部大臣格列佛勳爵與昆士蘭伯爵李福壽有數次通信聯係,憑借著李福壽的薄麵,格倫-約翰遜教授當麵見到格列佛勳爵問題不大,想必格列佛勳爵大人也會很喜歡澳洲帶去的禮物~3萬盎司黃金和一份股權轉讓書。
3萬盎司黃金價值11.8萬英鎊,這些亮閃閃的昂貴金屬非常惹人喜愛,是澳洲特產之一。
這份股權轉讓書含5%的股份,是福臨門燃氣灶具公司在英國組建的銷售公司,每年可以產生穩定的50餘萬英鎊收入,5%的股權就是每年2.5萬英鎊,這會將雙方的利益緊緊的綁在一起。
這筆豐厚的額外收入,即便是尊貴的殖民部大臣格列佛勳爵也不能忽視,必然會有所回報。
對索馬裏地區的軍事占領不會有什麽問題,所要麵對的,隻是一些手拿長矛的土著部落武士,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幾內亞倒是有一些問題,這裏從15世紀就是葡萄牙人的地盤,後來被西班牙人滲透,現在法國人對該地區也有想法,這讓葡萄牙人深感頭疼。
雞肋之地,食之難咽棄之可惜,就是當前最鮮明的寫照。
格倫約翰遜的代表團需要前往裏斯本,就幾內亞問題與葡萄牙王國斡旋,爭取用經濟手段解決,實在不行再動用軍事手段,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光明傳播者”行動的第二步目標是馬達加斯加島,必須經過戰爭手段才能摧毀馬達加斯加王國虛弱的統治,實現對該島的完全掌控,該目標隻要在未來三年內達成就可以了。
第3步目標就是莫桑比克地區,應該是在入手馬達加斯加島以後挑起紛爭,一步步的打擊和蠶食葡萄牙人勢力,該目標在未來10年內達成就可以了。
議定之後
格倫-約翰遜教授與一眾赴歐隨員便進行了準備工作,這將是一次長達半年甚至更久的跨洲遠行,於情於理都要留足與親人告別的時間。
與此同時
駐查亞普拉的香格裏拉師主力部隊接到緊急軍令,命令其即刻組織一支1500人規模的精幹遠征隊伍,目標萬裏之遙外的非洲之角,具體內容隻有師長弗裏茨知曉,被列入高度軍事機密範疇。
相對而言,作為澳洲和婆羅洲兩個方向的總預備隊,至今仍舊超編的香格裏拉師兵力充裕,派出這支1500人規模的團級遠征部隊之後,部隊規模差不多恢複到6500~6700人的正常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