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蟾與桂偶同圓;冬景嚴凝,玉體與香肩共暖。受物外無窮快樂,享人


    間不盡歡娛。


    倏忽間過了三年,生下一男一女。鄭信自思:“在此雖是朝歡暮樂,作何道理,發跡變態?”遂告道:“感荷娘娘收留在此,一住三年,生男育女。若得前途發跡,報答我妻,是吾所願。”日霞仙子見說,淚下如雨道:“丈夫你去,不爭教我如何。兩個孩兒卻是怎地。”鄭信道:“我若得一官半職,便來取你們。”仙子道:“丈夫你要何處去?”鄭信道:“我往太原投軍。”仙子見說,便道:“丈夫,與你一件物事,教你去投軍,有分發跡。”便叫青衣,取那張神臂克敵弓,便是今時踏凳弩,分忖道:“你可帶去軍前立功,定然有五等諸侯之貴。這一男一女,與你扶養在此。直待一紀之後,奴自遣人送還。”鄭信道:“我此去若有發跡之日,早晚來迎你母子。”仙子道:“你我相遇,亦是夙緣。今三年限滿,仙凡路隔,豈複有相見之期乎。”說罷,不覺潸然下淚。鄭信初時求去,聽說相見無期,心中感傷,亦流淚不已,情願再住幾時。仙子道:“夫妻緣盡,自然分別。妾亦不敢留君,恐誤君前程,必遭天譴。”即命青衣置酒餞別。飲至數杯,仙子道:“丈夫,你先前攜來的劍,和那一副盔甲,權留在此。他日這兒女還你,那時好作信物。”鄭信道:“但憑賢妻主意。”仙子又親勸別酒三杯,取一大包金珠相贈,親自送出宮門。約行數裏之程,遠遠望見路口,仙子道:“丈夫,你從此出去,便是大路。前程萬裏,保重,保重。”鄭信方欲眷戀,忽然就腳下起陣狂風,風定後已不見了仙子。但見:


    青雲藏寶殿,薄霧隱回廊。靜聽不聞消息之聲,回視已失峰巒之勢。


    日霞宮想歸海上,神仙女料返蓬萊。多應看罷僧繇畫,卷起丹青一幅圖。


    鄭信抱了一張神臂弓,呆呆的立了半晌,沒奈何,隻得前行。到得路口看時,卻是汾州大路,此路去河東太原府不遠。那太原府主,卻是種相公,諱師道,見在出榜招軍。鄭信走到轅門投軍,獻上神臂弓。種相公大喜,分付工人如法製造數千張,遂補鄭信為帳前管軍指揮。後來收番累立戰功;都虧那神臂弓之用。十餘年間,直做到兩川節度使之職。思念日霞公主恩義,並不婚娶。


    話分兩頭,再說張俊卿員外,自從那年鄭信下井之後,好生思念。每年逢了此日,就差主管備下三牲祭禮,親到井邊祭奠,也是不忘故舊之意。如此數年,未嚐有缺。忽一日祭奠回來,覺得身子困倦,在廳屋中,少憩片時,不覺睡去。夢見天上五色雲霞,燦爛奪目,忽然現出一位紅衣仙子,左手中抱著一男,右手中抱著一女,高叫:“張俊卿,這一對男女,是鄭信所生,今日交付與你,你可好生撫養。待鄭信發跡之後,送至劍門,不可負吾之托。”說罷,將手中男女,從半空裏撇下來。員外接受不迭,驚出一身冷汗,驀然醒來,口稱“奇怪。”尚未轉動,隻見門公報道:“方才有個白須公公,領著一男一女,送與員外,說道:’員外在古井邊,曾受他之托。‘又有送這個包裹,這一口劍,說是兩川節度使的信物在內,教員外親手開看。男女不知好歹,特來報知。”


    張員外聽說,正符了夢中之言,打開包裹看時,卻是一副盔甲在內,和這口劍。收起,親走出門前看時,已不見了白須公公,但見如花似玉的一雙男女,約莫有三四歲長成。問其來曆,但雲:“娘是日霞公主,教我去跟尋鄭家爹爹。”再叩其詳,都不能言。張員外想道:“鄭信已墮井中,幾曾出來?那裏又有兒女,莫非是同名同姓的?”又想起嶽廟九夢,分明他有五等諸侯之貴,心中委決不下。且收留著這雙男女,好生撫養,一麵打探鄭信消息。光陰如箭,看看長大。張員外把作自己親兒女看成,男取名鄭武,女取名彩娘。張員外自有一子,年紀相方,叫做張文。一文一武,如同胞兄弟,同在學堂攻書。彩娘自在閨房針指。又過了幾年,並不知鄭信下落。(未完待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世恒言(全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馮夢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馮夢龍並收藏醒世恒言(全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