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休絮煩。王員外揀了吉日,做下一身新衣,送來穿著。張權將廷秀打扮起來,真個’人是衣妝,佛是金妝‘,廷秀穿了一身華麗衣服,比前愈加豐采,全不像貧家之子。當下廷秀拜別母親,作辭兄弟。陳氏又將言訓誨,教他孝順親熱,謙恭下氣。廷秀唯唯。雖然不是長別,母子未免流淚。張權親自送到王家。隻見廳上大排著筵席,親朋滿座。見說到了,盡來迎接。到廳與眾親戚作揖過了,先引去到拜過家廟,然後請王員外夫婦到廳上坐了,廷秀上前四雙八拜,又與趙昂夫婦對拜,又到裏邊與玉姐相見。其餘內外男女親戚,一一拜見已畢,入席飲酒。就改名王廷秀。與玉姐兩下同年,因小兩個月,排行三官。廷秀在席上謙恭揖讓,禮數甚周,親友無不稱讚。內中止有趙昂夫婦心中不悅。當日大吹大擂,鼓樂喧天,直至更餘而散。
次日,張權同著次子來謝過了王員外,依先到大廳上去做生活。王員外數日內便聘了個先生到家,又對張權說道:“二令郎這樣青年美質,豈可將他埋沒,何不教他同廷秀一齊讀書,就在這裏吃現成茶飯?”張權道:“隻是又來相擾,小子心上不安。”王員外道:“如今已是一家,何出此言!”自此文秀也在王家讀書。張權另叫副手相幫,不題。且說文秀弟兄棄書原不多時,都還記得。那先生見二子聰明,盡心指教。一年之間,三場俱通。此時王員外家火已是做完,張權趁了若幹工銀。王員外分外又資助些銀兩,依舊在家開店過日。雖然將上不足,也還比下有餘。
且說王員外次女玉姐,年已一十五歲,未有親事,做媒的絡繹不絕。王員外因是愛女,要揀個有才貌的女婿,不知說過多少人家,再沒有中意的。看見廷秀勤謹讀書,到有心就要把他為婿。還恐不能成就,私下詢問先生。先生極口稱讚二子文章,必然是個大器。王員外見先生讚得太過,隻道是麵諛之詞,反放心不下。即討幾篇文字,送與相識老學觀看,所言與先生相合。心下喜歡,來對渾家商議。徐氏也愛廷秀人材出眾,又肯讀書,一力攛掇。王員外主意已定,央族弟王三叔往張家為媒。王三叔得了言語,一徑來到張家,把王員外要贅廷秀為婿的話,說與張權。張權推托門戶不當,不肯應承。王三叔道:“此是家兄因愛令郎才貌,異日定有些好處,故此情願。又非你去求他,何必推辭。”張權方才依允。王三叔回覆了王員外,便去擇選吉日行聘。不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單表趙昂夫妻初時見王員外承繼張廷秀為子,又請先生教他讀書,心中已是不樂,隻不好來阻當。今日見說要將玉姐贅他為婿,愈加妒忌。夫妻兩個商議了一番,要來攔阻這事。當下趙昂先走入來見王員外道:“有句話兒,本不該小婿多口。隻是既在此間,事同一體,不得不說,又恐說時,反要招怪。不敢啟齒。”王員外道:“我有甚差誤處,得你點撥,乃是正理,怎麽怪你!”趙昂道:“便是小姨的親事。向來有多少名門舊族求親,嶽父都不應承;如何卻要配與三官?我想他是個小戶出身,嶽父承繼在家,不過是個養子,原不算十分正經,無人議論。今若贅做女婿,豈不被人笑話!”王員外笑道:“賢婿,這事不勞你過憂,我自有主見在此。常言道:’會嫁嫁對頭,不會嫁嫁門樓。‘我為這親事,不知揀過多少子弟,並沒有一個入眼。他雖是小家子出身,生得相貌堂堂,人材出眾,況且又肯讀書,做的文字人人稱讚,說他定有科甲之分。放著恁般目知眼見的到不嫁,難道到在那些酒包飯袋裏去搜覓?若揀個好的,也還有指望。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的蠢材,豈不反誤了終身!如今縱有人笑話,不過是一時。倘後來有些好處,方見我有先見之明。”趙昂聽說,嗬嗬的笑道:“若論他相貌,也還有幾分可聽。若說他會做文字,人人稱讚,這便差了。且不要論別處,隻這蘇州城裏有無數高才絕學,朝吟暮讀,受盡了燈窗之苦,尚不能勾飛黃騰達。他才開荒田,讀得年把書,就要想中舉人進士!嶽父你且想,每科普天下隻中得三百個進士,就如篩眼裏隔出來一般,如何把來看的恁般容易?這些稱讚文字的,皆欺你不曉得其中道理,見你這樣認真,難好敗興,把湊趣的話兒哄你。如何便信以為實!”(未完待續)
次日,張權同著次子來謝過了王員外,依先到大廳上去做生活。王員外數日內便聘了個先生到家,又對張權說道:“二令郎這樣青年美質,豈可將他埋沒,何不教他同廷秀一齊讀書,就在這裏吃現成茶飯?”張權道:“隻是又來相擾,小子心上不安。”王員外道:“如今已是一家,何出此言!”自此文秀也在王家讀書。張權另叫副手相幫,不題。且說文秀弟兄棄書原不多時,都還記得。那先生見二子聰明,盡心指教。一年之間,三場俱通。此時王員外家火已是做完,張權趁了若幹工銀。王員外分外又資助些銀兩,依舊在家開店過日。雖然將上不足,也還比下有餘。
且說王員外次女玉姐,年已一十五歲,未有親事,做媒的絡繹不絕。王員外因是愛女,要揀個有才貌的女婿,不知說過多少人家,再沒有中意的。看見廷秀勤謹讀書,到有心就要把他為婿。還恐不能成就,私下詢問先生。先生極口稱讚二子文章,必然是個大器。王員外見先生讚得太過,隻道是麵諛之詞,反放心不下。即討幾篇文字,送與相識老學觀看,所言與先生相合。心下喜歡,來對渾家商議。徐氏也愛廷秀人材出眾,又肯讀書,一力攛掇。王員外主意已定,央族弟王三叔往張家為媒。王三叔得了言語,一徑來到張家,把王員外要贅廷秀為婿的話,說與張權。張權推托門戶不當,不肯應承。王三叔道:“此是家兄因愛令郎才貌,異日定有些好處,故此情願。又非你去求他,何必推辭。”張權方才依允。王三叔回覆了王員外,便去擇選吉日行聘。不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單表趙昂夫妻初時見王員外承繼張廷秀為子,又請先生教他讀書,心中已是不樂,隻不好來阻當。今日見說要將玉姐贅他為婿,愈加妒忌。夫妻兩個商議了一番,要來攔阻這事。當下趙昂先走入來見王員外道:“有句話兒,本不該小婿多口。隻是既在此間,事同一體,不得不說,又恐說時,反要招怪。不敢啟齒。”王員外道:“我有甚差誤處,得你點撥,乃是正理,怎麽怪你!”趙昂道:“便是小姨的親事。向來有多少名門舊族求親,嶽父都不應承;如何卻要配與三官?我想他是個小戶出身,嶽父承繼在家,不過是個養子,原不算十分正經,無人議論。今若贅做女婿,豈不被人笑話!”王員外笑道:“賢婿,這事不勞你過憂,我自有主見在此。常言道:’會嫁嫁對頭,不會嫁嫁門樓。‘我為這親事,不知揀過多少子弟,並沒有一個入眼。他雖是小家子出身,生得相貌堂堂,人材出眾,況且又肯讀書,做的文字人人稱讚,說他定有科甲之分。放著恁般目知眼見的到不嫁,難道到在那些酒包飯袋裏去搜覓?若揀個好的,也還有指望。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的蠢材,豈不反誤了終身!如今縱有人笑話,不過是一時。倘後來有些好處,方見我有先見之明。”趙昂聽說,嗬嗬的笑道:“若論他相貌,也還有幾分可聽。若說他會做文字,人人稱讚,這便差了。且不要論別處,隻這蘇州城裏有無數高才絕學,朝吟暮讀,受盡了燈窗之苦,尚不能勾飛黃騰達。他才開荒田,讀得年把書,就要想中舉人進士!嶽父你且想,每科普天下隻中得三百個進士,就如篩眼裏隔出來一般,如何把來看的恁般容易?這些稱讚文字的,皆欺你不曉得其中道理,見你這樣認真,難好敗興,把湊趣的話兒哄你。如何便信以為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