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閣起端卿名字,隻稱佛印,介人都稱為印公。為他是欽賜剃度,好生敬重。原來故宋時最以剃度為重,每度牒一張,要費得千貫錢財方得到手。今日端卿不費分文,得了度牒為僧,若是個真侍者,豈不是千古奇逢,萬分歡喜。隻為佛印弄假成真,非出本心,一時勉強出家,有好幾時氣悶不過,後來隻在相國寺翻經轉藏,精通佛理,把功名富貴之想,化作清淨無為之業。他原是個明悟禪師轉世,根氣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爐點雪。東坡學士他是個用世之人,識見各別。他道:“謝端卿本為上京赴舉,我帶他到大相國寺,教他假充侍者,瞻仰天顏,遂爾披剃為僧,卻不是我連累了他!他今在空門枯淡,必有恨我之意。雖然他戒律精嚴,隻恐體麵上矜持,心中不能無動。”每每於語言之間,微微挑逗。誰知佛印心冷如冰,口堅如鐵,全不見絲毫走作,東坡隻是不信。
後來東坡為吟詩觸犯了時相,連遭謫貶,到哲宗皇帝元佑年間,複召為翰林學士。其時佛印遊方轉來,仍在大相國寺掛錫,年力尚壯。東坡一見,想起初年披剃之事,遂勸佛印:“若肯還俗出仕,下官當力薦清職。”佛印那裏肯依!東坡遂嘲之曰:
不毒不禿,不禿不毒。
轉毒轉禿,轉禿轉毒。佛印笑而不答。
那一日,仲春天氣,學士正在府中閑坐,隻見院子來報:“佛印禪師在門首。”學士聽得,教請入來。須臾之間,佛印入到堂上。見學士敘禮畢,教院子點將茶來。茶罷,學士便令院子於後園中灑掃亭軒,邀佛印同到園中,去一座相近後堂的亭子坐定。院子安排酒果肴饌之類。排完,使院子斟酒。二人對酌,酒至三巡,學士道:“筵中無樂,不成歡笑。下官家中有一樂童,令歌數曲,以助筵前之樂。”道罷,便令院子傳言入堂內去。不多時,佛印驀然耳內聽得有人唱詞,真個唱得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聲清韻美,紛紛塵落雕梁;字正腔真,拂拂風生綺席。若上苑流鶯
巧囀,似丹山彩鳳和鳴。詞歌白雪陽春,曲唱清風明月。
佛印聽至曲終,道:“奇哉!韓娥之吟,秦青之詞,雖不遏住行雲,也解梁塵撲簇。”東坡道:“吾師何不留一佳作?”佛印道:“請乞紙筆。”學士遂令院子取將文房四寶,放在麵前。佛印口中不道,心下自言:“唱卻十分唱得好了,卻不知人物生得如何?”遂拈起筆來,做一詞,詞名《西江月》:
窄地重重簾幕,臨風小小亭軒。綠窗朱戶映嬋娟,忽聽歌謳宛轉。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無緣?分明咫尺遇神仙,隔個繡簾不見。
佛印寫罷,學士大笑曰:“吾師之詞,所恨不見。”令院子向前把那簾子隻一卷,卷起一半。佛印打一看時,隻見那女孩兒半截露出那一雙彎彎小腳兒。佛印口中不道,心下思量:“雖是卷簾已半,奈簾釣低下,終不見他生得如何。”學士道:“吾師既是見了,何惜一詞?”佛印見說,便拈起筆來,又做一詞,詞名《品字令》:
覷著腳,想腰肢如削。歌罷遏雲聲,怎得向掌中托。醉眼不如歸去,
強把身心虛霍。幾回欲待去掀簾,猶恐主人惡。
佛印意不盡,又做四句詩道:
隻聞檀板與歌謳,不見如花似玉眸。
焉得好風從地起,倒垂簾卷上金鉤。
佛印吟詩罷,東坡大笑,教左右卷上繡簾,喚出那女孩兒。從裏麵走出來,看著佛印,道了個深深萬福。那女孩兒端端正正,整容斂袂,立於亭前。佛印把眼一覷,不但唱得好,真個生得好。但見:
娥眉淡掃,蓮臉微勻。輕盈真物外之仙,雅淡有天然之態。衣染
鮫綃,手持象板,呈露筍指尖長;足步金蓮,行動鳳鞋弓校臨溪雙洛
浦,對月兩嫦娥。好好好,好如天上女;強強強,強似月中仙。
東坡喚院子斟酒,叫那女孩兒近前來,“與吾師把盞。”學士道:“此女小字琴娘,自幼在於府中,善知音樂,能撫七弦之琴,會曉六藝之事。吾師今日既見,何惜佳作?”佛印當時已自八分帶酒,言稱告回。琴娘曰:“禪師且坐,再飲幾杯。”佛印見學士所說,便拿起筆來,又寫一詞,詞名《蝶戀花》:(未完待續)
後來東坡為吟詩觸犯了時相,連遭謫貶,到哲宗皇帝元佑年間,複召為翰林學士。其時佛印遊方轉來,仍在大相國寺掛錫,年力尚壯。東坡一見,想起初年披剃之事,遂勸佛印:“若肯還俗出仕,下官當力薦清職。”佛印那裏肯依!東坡遂嘲之曰:
不毒不禿,不禿不毒。
轉毒轉禿,轉禿轉毒。佛印笑而不答。
那一日,仲春天氣,學士正在府中閑坐,隻見院子來報:“佛印禪師在門首。”學士聽得,教請入來。須臾之間,佛印入到堂上。見學士敘禮畢,教院子點將茶來。茶罷,學士便令院子於後園中灑掃亭軒,邀佛印同到園中,去一座相近後堂的亭子坐定。院子安排酒果肴饌之類。排完,使院子斟酒。二人對酌,酒至三巡,學士道:“筵中無樂,不成歡笑。下官家中有一樂童,令歌數曲,以助筵前之樂。”道罷,便令院子傳言入堂內去。不多時,佛印驀然耳內聽得有人唱詞,真個唱得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聲清韻美,紛紛塵落雕梁;字正腔真,拂拂風生綺席。若上苑流鶯
巧囀,似丹山彩鳳和鳴。詞歌白雪陽春,曲唱清風明月。
佛印聽至曲終,道:“奇哉!韓娥之吟,秦青之詞,雖不遏住行雲,也解梁塵撲簇。”東坡道:“吾師何不留一佳作?”佛印道:“請乞紙筆。”學士遂令院子取將文房四寶,放在麵前。佛印口中不道,心下自言:“唱卻十分唱得好了,卻不知人物生得如何?”遂拈起筆來,做一詞,詞名《西江月》:
窄地重重簾幕,臨風小小亭軒。綠窗朱戶映嬋娟,忽聽歌謳宛轉。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無緣?分明咫尺遇神仙,隔個繡簾不見。
佛印寫罷,學士大笑曰:“吾師之詞,所恨不見。”令院子向前把那簾子隻一卷,卷起一半。佛印打一看時,隻見那女孩兒半截露出那一雙彎彎小腳兒。佛印口中不道,心下思量:“雖是卷簾已半,奈簾釣低下,終不見他生得如何。”學士道:“吾師既是見了,何惜一詞?”佛印見說,便拈起筆來,又做一詞,詞名《品字令》:
覷著腳,想腰肢如削。歌罷遏雲聲,怎得向掌中托。醉眼不如歸去,
強把身心虛霍。幾回欲待去掀簾,猶恐主人惡。
佛印意不盡,又做四句詩道:
隻聞檀板與歌謳,不見如花似玉眸。
焉得好風從地起,倒垂簾卷上金鉤。
佛印吟詩罷,東坡大笑,教左右卷上繡簾,喚出那女孩兒。從裏麵走出來,看著佛印,道了個深深萬福。那女孩兒端端正正,整容斂袂,立於亭前。佛印把眼一覷,不但唱得好,真個生得好。但見:
娥眉淡掃,蓮臉微勻。輕盈真物外之仙,雅淡有天然之態。衣染
鮫綃,手持象板,呈露筍指尖長;足步金蓮,行動鳳鞋弓校臨溪雙洛
浦,對月兩嫦娥。好好好,好如天上女;強強強,強似月中仙。
東坡喚院子斟酒,叫那女孩兒近前來,“與吾師把盞。”學士道:“此女小字琴娘,自幼在於府中,善知音樂,能撫七弦之琴,會曉六藝之事。吾師今日既見,何惜佳作?”佛印當時已自八分帶酒,言稱告回。琴娘曰:“禪師且坐,再飲幾杯。”佛印見學士所說,便拿起筆來,又寫一詞,詞名《蝶戀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