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4-01-23
“那看你要多少了。”程沅珈也不希望七皇子為了災情的事情而為難。
柳少蘊眼神一亮,頓覺有門,道:“要實行我的計劃,起碼要十萬石白靈米,不知是否能提供?”
“十萬石?”程沅珈一愣,道:“給你十萬石你就能渡過這場災禍?”
“雖然有點吃緊,但勉強夠用了,就是要多點炒作的手段。”柳少蘊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道:“我並不是要用白靈米去救濟百姓,而是用這米去換取那些囤積米糧的地主手裏的餘糧。開始,我用一鬥白靈米換取二十鬥普通米,每戶僅限換取十鬥,一百石後,以一鬥換取五十鬥,依然每戶限換十鬥,五百石後,以一鬥換取一百鬥,還是每戶限換十鬥……”
“我明白了,你是用這種方法,把他們手裏的餘糧都挖出來。”程沅珈笑道:“以你這麽做法,使勁的折騰,十萬石米最多能讓你換到兩三百萬石米。的確是個好辦法。不過就算三百萬石米,對這次受災的地域來說也是不夠用的吧。”
“的確不夠用,如果要想讓全國的百姓都能順利渡過,起碼也要二十萬石白靈米。如果這米如同普通的米般可以種植,我也不怕數量大些,可這米恐怕你自己都沒多少了吧。”齊王為難道:“我們也不敢白要你的米,隻要你開個價,我盡力支付。”
程沅珈沉吟了一會兒道:“這米我倒是有很多,但我也要時間調動,一時之間也沒法給你們太多。而且我知道,皇上這次為了救災可是下了聖旨的。如果齊王你能把這次機會讓給七皇子,我就免費提供你們五十萬石白靈米。”
齊王大喜,道:“這有何難,能讓七弟一個人獨占此功,恐怕對他以後的道路更有好處。”
柳少蘊本就是七皇子的幕僚,對程沅珈的建議當然是舉雙手讚成,更對她巨大的手筆為之驚歎。原本他認為能弄到數萬石白靈米已經是極限,可這位女財神倒好,眼都不眨的就送出了五十萬石。
七皇子對程沅珈更是感激莫名。從閩州回來後,兩人都刻意避開那個讓他們覺得尷尬的話題,不過好在兩人的感情倒是一直保持升溫的狀態,現在幾乎是每三四天就要見一次麵,每次見麵摟摟抱抱卿卿我我都免不了。所以這次程沅珈主動要求為七皇子鋪路,七皇子也不拒絕。
四人對這個大計劃的細節再做了點商討後,開始分頭行動。
齊王負責調集人手,同時向禦林軍求助,在京城幾個大的廣場上,設定了換米的場所。柳少蘊負責利用他的交際網,向外散播神米出世,可用普通米換取的信息。七皇子則入宮,向皇上擔起救災的任務,結果當然是龍顏大悅,當場承諾,如果七皇子能讓全國渡過這次災厄,他就立七皇子為皇儲。而程沅珈,表麵上說是去調集白靈米了,實際上呢,依然在家裏喝茶看書。
神米的事情本來就一年前就鬧得滿城風雨,可是當時因為根本沒多少人真正品嚐過此米的味道,最終還是漸漸淡去不了了之。可是今年不一樣了,京城裏都在瘋傳神米的主人願意用神米來交換普通的白米,這讓那些覺得遺憾的人都有了了卻一件憾事的計劃。
因為神米隻能一鬥一鬥的交換,而且一鬥神米要用一百鬥白米來交換,除了真的很有餘糧的大貴族和一些富商外,沒有什麽小老百姓來糟蹋自己的糧食。誰都沒想到這是某人救災計劃的一部分,隻當是神米的主人因為存糧不多,而稍微放出來點罷了。
兩天後,情況開始有變,那些換到白靈米的貴族富商,在嚐到了甜頭後,要求大量交換。可交換的攤子卻不約而同的都收攤了,說是交換已經結束,下次趕早。要知道這次交換,都是一鬥一鬥換的,最多的也就換到了七八十鬥,這怎麽夠吃呢。於是,很多已經換到了大貴族大富商紅著眼四處找人,那些因為隻是想看看情況再說,沒有動手的人也著急了,也開始拚命打聽。
這時候,七皇子站了出來,聲稱已經與神米的主人達成協議,可以大量供應神米,但還是要以白米來交換,每一石神米,需一百五十石白米來交換,這是神米主人定出的價格,他也沒辦法。於是在京城郊外的一座空閑的大糧倉裏,神米和白米的交換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一百多車的白米被拉進糧倉,隻能拉走一車的白靈米,換到的人還不覺得自己吃虧,興高采烈的回家去了。僅僅一天,這個空閑了很久的大糧倉就已經滿到再也裝不下,七皇子隻得宣布,這次換米結束,下次換米的時間請等候通知。
接下來的三個月中,七皇子帶著他的換米大軍,光顧了京城周圍數十個大糧倉,而且每次都把糧倉塞得滿到不能再滿才離去。京城裏的貴族富商手裏的餘糧在前一個月的交換中,就已經告罄,所以他不得不走得遠些,以求把各地方的私人存糧都吸收過來。
在這個過程中,七皇子對程沅珈的能力是敬佩得五體投地。其實每次在哪個糧倉交換,都是程沅珈在交換前一天通知他,隻要他過去,裏麵就已經碼放好了足夠換滿整個糧倉的白靈米。在事先,即沒有車輛進出,也沒有人員出入,這米就已經到位了。
當然,在交換的過程中,也有些無良奸商用摻了沙子的米魚目混珠,都被程沅珈派來協助換糧的墜兒揪出來,趕了出去。
在七皇子主持換糧的時候,齊王也開始組織手裏的人手,把已經換到的大量白米送到全國各地的各個災區。雖然這也是屬於官方的撥糧,但因為是齊王直接用自己的人手安排的,地方官員是眼睜睜看著米糧從自己的麵前過,一點油水都沒撈到。
齊王畢竟隻是個皇子,手裏並沒有多少可調動的人手,無奈他隻好向謙親王求助。謙親王倒好,大筆一揮,讓各地方駐軍直接協助,一下子解決了全部的問題。
在七皇子,齊王,謙親王以及程沅珈的通力協作下,五十萬石白靈米共籌集到了近八千萬石糧食,一下子就解決了大部分災民的口糧問題,再加上國庫裏尚存的兩千萬石存糧,堅持到下個收成已經不成問題。
僅僅用五十萬石白靈米,就把那些大地主的存糧榨得差不離,程沅珈也不得不讚歎,口腹之欲真是強大。要知道她當初種這些米一來是手下的奴仆沒事做,她給他們找點活幹而已,二來是覺得這米對普通人的效果還真的不錯,種著也不算浪費。至於五十萬石白靈米,僅僅相當於一個郡一年的儲存量罷了,她還真沒放在心上。以她兩千年的積累,區區五十萬石米,根本解決不了她爆倉的問題。
存糧的問題解決後,皇帝臉上的愁雲消散了很多,說話覺得底氣也足了。他不知道七皇子是怎麽說服神米的主人,居然放出了這麽多神米為國家消災,但這次畢竟是七皇子的大功,這讓他為了封賞一時又起了心思。
原本他也想按照事先的約定,將七皇子立為太子的,可是一想到程沅珈喜歡的正是七皇子,讓程沅珈看到有成為皇後的希望,就更不會投入自己的懷抱,他就猶豫了。
最終,七皇子還是沒有等到立儲的消息,等來的僅僅是一卷將他封為敦王的聖旨,並給他分封了一塊還算不錯的封地。
對此,齊王和柳少蘊都很氣憤,沒想到皇帝居然會反悔,而謙親王更是指著皇帝的鼻子,說他把皇家的麵子都丟光了。群臣更是憤慨,紛紛上表要求皇上將七皇子立為太子。可是不管怎麽說,皇帝就是沒有立儲的意思。
七皇子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隻是要求搬出皇宮。既然已經封王,他也的確不應該再居住在皇宮裏。對這個兒子有點愧疚的皇帝當即把京城中一處大宅院賞賜給了他,並親自書寫了門頭牌匾。
至此,七皇子有了自己的宅院,以及屬於自己的封號――敦王。
程沅珈對七皇子並沒有如願被立為皇儲多少有點怨懟,不過也沒有太在意,反正隻要七皇子沒有被指定婚事就行了。
更新時間:2014-01-23
“那看你要多少了。”程沅珈也不希望七皇子為了災情的事情而為難。
柳少蘊眼神一亮,頓覺有門,道:“要實行我的計劃,起碼要十萬石白靈米,不知是否能提供?”
“十萬石?”程沅珈一愣,道:“給你十萬石你就能渡過這場災禍?”
“雖然有點吃緊,但勉強夠用了,就是要多點炒作的手段。”柳少蘊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道:“我並不是要用白靈米去救濟百姓,而是用這米去換取那些囤積米糧的地主手裏的餘糧。開始,我用一鬥白靈米換取二十鬥普通米,每戶僅限換取十鬥,一百石後,以一鬥換取五十鬥,依然每戶限換十鬥,五百石後,以一鬥換取一百鬥,還是每戶限換十鬥……”
“我明白了,你是用這種方法,把他們手裏的餘糧都挖出來。”程沅珈笑道:“以你這麽做法,使勁的折騰,十萬石米最多能讓你換到兩三百萬石米。的確是個好辦法。不過就算三百萬石米,對這次受災的地域來說也是不夠用的吧。”
“的確不夠用,如果要想讓全國的百姓都能順利渡過,起碼也要二十萬石白靈米。如果這米如同普通的米般可以種植,我也不怕數量大些,可這米恐怕你自己都沒多少了吧。”齊王為難道:“我們也不敢白要你的米,隻要你開個價,我盡力支付。”
程沅珈沉吟了一會兒道:“這米我倒是有很多,但我也要時間調動,一時之間也沒法給你們太多。而且我知道,皇上這次為了救災可是下了聖旨的。如果齊王你能把這次機會讓給七皇子,我就免費提供你們五十萬石白靈米。”
齊王大喜,道:“這有何難,能讓七弟一個人獨占此功,恐怕對他以後的道路更有好處。”
柳少蘊本就是七皇子的幕僚,對程沅珈的建議當然是舉雙手讚成,更對她巨大的手筆為之驚歎。原本他認為能弄到數萬石白靈米已經是極限,可這位女財神倒好,眼都不眨的就送出了五十萬石。
七皇子對程沅珈更是感激莫名。從閩州回來後,兩人都刻意避開那個讓他們覺得尷尬的話題,不過好在兩人的感情倒是一直保持升溫的狀態,現在幾乎是每三四天就要見一次麵,每次見麵摟摟抱抱卿卿我我都免不了。所以這次程沅珈主動要求為七皇子鋪路,七皇子也不拒絕。
四人對這個大計劃的細節再做了點商討後,開始分頭行動。
齊王負責調集人手,同時向禦林軍求助,在京城幾個大的廣場上,設定了換米的場所。柳少蘊負責利用他的交際網,向外散播神米出世,可用普通米換取的信息。七皇子則入宮,向皇上擔起救災的任務,結果當然是龍顏大悅,當場承諾,如果七皇子能讓全國渡過這次災厄,他就立七皇子為皇儲。而程沅珈,表麵上說是去調集白靈米了,實際上呢,依然在家裏喝茶看書。
神米的事情本來就一年前就鬧得滿城風雨,可是當時因為根本沒多少人真正品嚐過此米的味道,最終還是漸漸淡去不了了之。可是今年不一樣了,京城裏都在瘋傳神米的主人願意用神米來交換普通的白米,這讓那些覺得遺憾的人都有了了卻一件憾事的計劃。
因為神米隻能一鬥一鬥的交換,而且一鬥神米要用一百鬥白米來交換,除了真的很有餘糧的大貴族和一些富商外,沒有什麽小老百姓來糟蹋自己的糧食。誰都沒想到這是某人救災計劃的一部分,隻當是神米的主人因為存糧不多,而稍微放出來點罷了。
兩天後,情況開始有變,那些換到白靈米的貴族富商,在嚐到了甜頭後,要求大量交換。可交換的攤子卻不約而同的都收攤了,說是交換已經結束,下次趕早。要知道這次交換,都是一鬥一鬥換的,最多的也就換到了七八十鬥,這怎麽夠吃呢。於是,很多已經換到了大貴族大富商紅著眼四處找人,那些因為隻是想看看情況再說,沒有動手的人也著急了,也開始拚命打聽。
這時候,七皇子站了出來,聲稱已經與神米的主人達成協議,可以大量供應神米,但還是要以白米來交換,每一石神米,需一百五十石白米來交換,這是神米主人定出的價格,他也沒辦法。於是在京城郊外的一座空閑的大糧倉裏,神米和白米的交換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一百多車的白米被拉進糧倉,隻能拉走一車的白靈米,換到的人還不覺得自己吃虧,興高采烈的回家去了。僅僅一天,這個空閑了很久的大糧倉就已經滿到再也裝不下,七皇子隻得宣布,這次換米結束,下次換米的時間請等候通知。
接下來的三個月中,七皇子帶著他的換米大軍,光顧了京城周圍數十個大糧倉,而且每次都把糧倉塞得滿到不能再滿才離去。京城裏的貴族富商手裏的餘糧在前一個月的交換中,就已經告罄,所以他不得不走得遠些,以求把各地方的私人存糧都吸收過來。
在這個過程中,七皇子對程沅珈的能力是敬佩得五體投地。其實每次在哪個糧倉交換,都是程沅珈在交換前一天通知他,隻要他過去,裏麵就已經碼放好了足夠換滿整個糧倉的白靈米。在事先,即沒有車輛進出,也沒有人員出入,這米就已經到位了。
當然,在交換的過程中,也有些無良奸商用摻了沙子的米魚目混珠,都被程沅珈派來協助換糧的墜兒揪出來,趕了出去。
在七皇子主持換糧的時候,齊王也開始組織手裏的人手,把已經換到的大量白米送到全國各地的各個災區。雖然這也是屬於官方的撥糧,但因為是齊王直接用自己的人手安排的,地方官員是眼睜睜看著米糧從自己的麵前過,一點油水都沒撈到。
齊王畢竟隻是個皇子,手裏並沒有多少可調動的人手,無奈他隻好向謙親王求助。謙親王倒好,大筆一揮,讓各地方駐軍直接協助,一下子解決了全部的問題。
在七皇子,齊王,謙親王以及程沅珈的通力協作下,五十萬石白靈米共籌集到了近八千萬石糧食,一下子就解決了大部分災民的口糧問題,再加上國庫裏尚存的兩千萬石存糧,堅持到下個收成已經不成問題。
僅僅用五十萬石白靈米,就把那些大地主的存糧榨得差不離,程沅珈也不得不讚歎,口腹之欲真是強大。要知道她當初種這些米一來是手下的奴仆沒事做,她給他們找點活幹而已,二來是覺得這米對普通人的效果還真的不錯,種著也不算浪費。至於五十萬石白靈米,僅僅相當於一個郡一年的儲存量罷了,她還真沒放在心上。以她兩千年的積累,區區五十萬石米,根本解決不了她爆倉的問題。
存糧的問題解決後,皇帝臉上的愁雲消散了很多,說話覺得底氣也足了。他不知道七皇子是怎麽說服神米的主人,居然放出了這麽多神米為國家消災,但這次畢竟是七皇子的大功,這讓他為了封賞一時又起了心思。
原本他也想按照事先的約定,將七皇子立為太子的,可是一想到程沅珈喜歡的正是七皇子,讓程沅珈看到有成為皇後的希望,就更不會投入自己的懷抱,他就猶豫了。
最終,七皇子還是沒有等到立儲的消息,等來的僅僅是一卷將他封為敦王的聖旨,並給他分封了一塊還算不錯的封地。
對此,齊王和柳少蘊都很氣憤,沒想到皇帝居然會反悔,而謙親王更是指著皇帝的鼻子,說他把皇家的麵子都丟光了。群臣更是憤慨,紛紛上表要求皇上將七皇子立為太子。可是不管怎麽說,皇帝就是沒有立儲的意思。
七皇子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隻是要求搬出皇宮。既然已經封王,他也的確不應該再居住在皇宮裏。對這個兒子有點愧疚的皇帝當即把京城中一處大宅院賞賜給了他,並親自書寫了門頭牌匾。
至此,七皇子有了自己的宅院,以及屬於自己的封號――敦王。
程沅珈對七皇子並沒有如願被立為皇儲多少有點怨懟,不過也沒有太在意,反正隻要七皇子沒有被指定婚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