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萬萬不可。”


    皇後柳眉一擰,她怎麽可以讓自己的親生女兒去冒險。


    “有何不可?!”


    請康直起身來,目光淩厲的看向皇後。


    “皇上,臣妾也知道您這樣賜婚,必是有您的道理,但是就算賜婚,也不用非得寶佳吧,寶屏不也是皇上的親生女兒?”


    皇後說完,看著靖康馬上要發作,


    “皇上您聽臣妾說,寶屏今年已快雙十年華,至今未嫁,雖然看得皮實了一些,但她皇家公主的身份卻是貨真價實,正正經經的皇家公主,如何就配不得重梟了。”


    靖康聽著,想起那有些呆傻,三歲據說還不會走路,讓他引以為恥辱的女兒:


    “寶屏,”靖康說著指指自己的頭,“現在可好點了。”


    皇後聽了,一幅讓皇上大可放心的表情,


    “就是話少點,其它沒有太大問題。”


    呆呆的可以坐一整天不說一句話,可不就是話少。


    “容朕再想想。”


    靖康想著,反正讓天下人知道重梟娶了一位公主就好,這公主,到底怎樣,寶屏長年養在深宮中,誰又知道她怎樣。


    而皇後的眼神也陰沉下來,想到當年重政宇對她的冷心冷肺,她又憑什麽把唯一的女兒,嫁給他的兒子。


    ………………


    重梟自然不知道皇上和皇後,想把誰賜給他,當是他還是收到消息,大司馬在找一個叫餘珂的女子。


    重梟想到,忽然來到這邊的餘珂,派人打聽了一番,才知道,原來找餘珂不是大司馬,竟是後夏的匡遠將軍。


    ――怎麽會是這個人,


    打聽來的消息,匡遠似乎一心想找出某個叫餘珂的女子,重梟想,除非把餘珂弄到偏遠地方,在這裏,那些人遲早也會找上來的。


    想到這裏,重梟這晚來到餘珂住處,勸說餘珂明日跟他一起回京。


    餘珂剛剛躺下,重梟就進了她屋子。


    不過,這樣的突然襲擊已不是一次兩次,餘珂淡定的把睡袍整了整,想起餘老爺囑咐她的話:


    “我爹說讓我在這裏避避風呢,現在還不能回去。”


    重梟看著餘珂懵懂的樣子,看來,她是怎麽來這裏的,餘珂現在還不知曉呢。


    “無事,你隻需跟本王回去就可,本王會護著你,”不會讓任何人把餘珂帶走。


    餘珂想到那晚餘老爺問她的話:


    “你可知道匡遠將軍是誰?”


    重梟一愣:


    “後夏國將軍,怎麽了,你有見過他?”


    “我一介平民,哪見得到人家。我隻是覺得我來這裏,肯定跟他脫不了幹係,但我真不認識他啊。”


    餘珂嘟囔著,不知道跟重梟回去,還是繼續留在這裏。


    ***


    搖遠的西大陸,一片一望無跡的黑色土地上建著一座非常古老的神廟,樣式極其老舊,足見其歲月悠久。


    一座建在很深的地下,其中的一間地底密室。


    不知什麽石質的牆,散著微微的光亮,青色的詭異地麵,光可鑒人,此刻這裏,左右兩側的石椅上,坐著不少人。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相同的就是,他們都穿著幾盡罩住全身的鬥篷,麵色都天然的泛著一股病態青氣。


    “紅雪,你把此去東大陸的事,跟教眾說說。”


    坐在密室中央首坐上一個,麵目十分蒼老,渾身散著黑氣的老人,幹巴巴如屍體的嘴翕合幾下。


    就見左側中間,一個年齡也不過十□□,臉色白得過分,唇豔如朱,長得病態又透著妖氣的男子,起身到了一聲“是”,然後環視眾人。


    “如當年屍陰老祖所說,對我族大有作用的紅魔劍已出現,但持劍者在東陸身份不凡,又武功高強,所以希望族老多派幾個屍術高強之人,協同紅雪搶奪紅魔劍。”


    周圍之人聽著,麵麵相覷,低聲討論了一會。


    就聽為首做為族老的老人聽後,沉默的點點頭。看著紅雪欲言又止的臉:


    “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紅雪略為難的思考一會:


    “族老,我在東大陸,見到了玉家的嫡係繼承人了。”


    “什麽?”


    就見邊上一個模樣一看就不好相處,長臉,法令紋很深的婦人吃驚站起:


    “這玉家是打算把勢力徹底往東部發展嗎?連家族繼承人都派到了那邊。”


    “陰珠長老莫急,那人雖然帶著玉家繼承人特有的天玉指環,但我幾經觀察,她的存在,可能就連玉家人也是不知曉的。”


    紅雪說著自己的猜想。


    玉家隻有純正血脈才會稱為嫡係,而也隻有幾個天姿十分高的後輩,才會被賜於繼承人指環。


    “你怎麽知道玉家人不知道她的存在,難不成你不知這些古老氏族對新生兒是如何看重?怎麽會有逃到其它地方的純正血脈,而族人不知。”


    有人提出質疑。


    紅雪搖搖頭:


    “長老,她不是純正血脈,她身體裏的天皇血脈甚至還要比她玉家人的血脈要濃。”


    “什麽,你說天皇血脈!”


    有人高呼…………


    而除了屍陰宗,一處靈氣,寶氣充沛,布滿著珍奇異草,仿若仙山一樣的地方,燦燦霞光中,山上各處,仙宮林立,仙殿處處。


    某處,散著瑩瑩光彩的玉製宮殿裏,走進來一個身穿白衣,麵貌俊俏的侍者。


    “長老,東大陸傳來求救信,請您過目?”


    一個三十多歲,長得仙風道骨,但氣勢十分強大的男人,拆開信後,看了一會,臉色漸陰沉:


    “由我玉氏一手打造的天九國,竟然被一個凡夫俗子打到無還手之力。”


    接著想到,天九國幾個豬玀一般的皇朝祭司:


    “真是一群廢物。”


    ***


    餘珂還是沒和重梟一起回京,而是在這裏住了幾日後,被皇後的一道意旨喧回了皇城。


    餘珂生平第二次來到皇宮。


    不過見皇後的地方,不是在皇後的風棲宮,而是在宮裏的一處偏僻小花園。


    餘珂跟著內侍七拐八拐的來到這裏,已經有些暈頭轉向,這才停下。


    打量了一下四周,發現這裏,亭台水榭,溫池假山打造精心,又栽種著各種奇花異草,在這樣的季節,竟然也長得十分嬌豔。


    “餘姑娘稍等。”內侍說完,匆匆離去。


    而餘珂定下神來,眼觀鼻,鼻觀心站在一旁,靜靜等待。


    貞靜皇後進來後,就見到穿著風塵仆仆的餘珂,一臉謹小慎微的樣子。


    餘珂聽到響動,急忙跪行大禮,“臣女參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起來吧,見到本宮無須多禮。”


    皇後坐到宮人抬過來的玉榻之上,一張臉長相嬌美,依然帶著風情,姿色半點不減當年。


    餘珂謝恩後這才起身。心裏卻想著貞靜快四十了,看起來竟然才三十出頭,她又是皇上十分器重的大司馬的親妹妹,無怪這些年來,聖寵不衰,正宮地位穩如泰山。


    “抬起頭來。”貞靜道。


    餘珂垂目抬臉,


    皇後看著餘珂雖然有些不修邊幅,但是模樣確實可人,甚至並不下當年京城第一美人梁麗珠。


    但就是不知道這個少女,是不是匡遠要找的餘珂。


    皇後不動聲色,又問了一些,諸如餘珂身子有沒有養好,家中父母身體怎樣的話,過了一會,才讓餘珂回去。


    餘珂莫名其妙,但麵上不敢表露半分,謝了恩,被皇後宮裏的侍女領著出了這裏。


    “是她嗎?”


    就見皇後突然問道。


    另一個低沉的男人接著道


    “匡遠將軍,這位是你心裏的佳人嗎?”


    話音一落,就見園中靠西,一片長得蔥鬱的青木後,走出兩個男子,一個正是皇後的兄長大司馬,另一個青年,長相算不得出眾,但身上英氣迫人,可不就是後夏的匡遠。


    匡遠看著餘珂走遠的方向,搖搖頭:


    “不瞞大司馬,記憶有些模糊了,還真不好判斷是不是她。”


    匡遠說到這裏,話音一轉:


    “大司馬,不是說,從境外回來的女子,過幾天也要到嗎?”


    “最多十日吧,不過,我也把話說在前頭,未婚女子到也罷了,但若已婚婦人,本將還是勸將軍放下執念。”


    大司馬現在也有些後悔了,這匡遠,為了找個女人,竟然連遠嫁的已婚婦人都不放過,非分讓他找來。


    雖說,這些女子,以後是順利嫁給匡遠,還是偷偷被搶強而去,都和他關係不大,他也隻需盡快完成皇命,做好兩國和談,但他現在總感覺到一絲危險,這個男人可能所圖甚大。


    突然,一個宮裏的內侍,跑到這裏,給三人行過禮後:


    “稟皇後娘娘,大司馬,匡遠將軍,皇上要在神光殿為兩位回來的小戰神接風洗塵,特讓奴才過來通報一聲。”


    “知道了,你先下去。”皇後無甚精神道。


    當晚,被無數夜明珠照得白亮的大殿,絲竹靡靡,一群長相美豔的宮廷舞妓在中間看台上,扭著水蛇一樣的腰肢,跳著金朝特色舞蹈。


    宮侍傳動間,一盤盤佳肴被端到這些被宴請過來的重臣桌前。


    上首的靖康看著這歌舞生平,幾杯美酒下肚後,頭腦微醺,看著下麵,不斷對他暗送秋波的歌姬,正有些飄飄欲仙。


    “父皇,兒臣敬您一杯,望父皇龍體康健。”


    太子這幾年來,十分不得靖康寵,這天看著靖康心情好,鼓足勇氣,來到靖康麵前,對著靖康一臉討好的笑意。


    靖康的好事被人打斷,心裏火氣噌的上來,又聽著太子,哪壺不開,提哪壺,竟然說什麽望他龍體康健,在靖康聽來,簡直就像太子在咒他一樣。


    由其是太子那一臉上不得台麵的假笑:


    “看看你什麽樣子,哪有點國之儲君的樣子,下去下去。”


    靖康像趕蒼蠅似的道,就差說太子礙著他的眼了。


    這讓太子臉上的笑都掛不住了。


    不過太子也算臉皮厚的,想了想又道:


    “父皇您龍體欠安,是兒臣做事欠考慮,兒臣自罰一杯。”


    說著就抬杯自飲。


    卻見靖康把他的酒杯,打到地上:


    “喝,你就知道喝,看你那點出息,哪裏像朕的兒子。”


    靖康火氣甚大的說著,就差一句,讓太子滾下去的話了。


    太子在大廳廣眾之下,被如此對待,真有些下不了台,於是看向坐在靖康邊上的皇後,投去求助眼神,


    “株兒,你父皇心情不好,你莫要惹他生氣了。”貞靜淡漠的說著。


    心裏卻想著,為何不是小七,她的棋兒坐上這太子之位呢,也不至於讓她因為這個無用的兒子,一直臉上無光。


    太子悻悻的退回到原位,臉色很難看,由其是身邊幾個弟弟投來的,讓他覺得完全是‘嘲諷’的目光,太子藏在桌下的手,緊緊的握了起來。


    “唉,皇弟竟要把寶蓮嫁給宋將軍,果真是器重萬分啊!不過,也無怪皇上這樣,定北將軍的外祖是皇上當年的恩師,母親更是皇弟青梅竹馬,念念不忘的少時玩伴,還差點就嫁於聖上為後,這樣說起來,皇上對定北將軍,堪比親子的對待,到也並不意外。”


    也不知怎的,太子突然想起,上次去長公主拜訪時,長公主無意中說出的這些話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閏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閏土並收藏易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