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梁鎮盛產蠶絲,她建這作坊,除了原本餘家的幾個主事,剩下的就是當地民眾,和一些有手藝的流民。


    餘珂本著行善賺錢兩不誤,還能造福當地生產總值,一時想不通何至於遭到這樣的事。


    “你可確定他們是流民,或者,可有聽到他們說了什麽?”


    餘可懷疑是有心人不懷好意,對她打擊報負,或是當地布行作坊惡意競爭。


    就見萬管事,聽著白了臉,一臉的氣憤:


    “這幫流民,不知從哪裏聽到謠言,說我們勝利作坊,每天日金鬥金,給工匠們開的工錢卻隻有九牛一毛,太過黑心,所以他們要自己開作坊,掙多少錢,大家平分多少錢。”


    餘珂聽著這拿來主義,還說得如此義正言辭,冠冕堂皇,有些怒急,


    “可有報官,那些受傷的夥計現在怎樣了?”


    還有就是,這日進鬥金是哪裏傳來的:


    “給我查一下,在那裏的賬房主事是誰?”


    “出事當晚就已報官,有幾個受了重傷,好在性命無虞。那賬房先生奴才也知道,以前是餘家別莊調過去的一個財賬主簿,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餘珂心裏幹著急,氣得思緒混亂,但她沒有柯南的分析力,也沒有屬於自己在外麵的情報人員,一時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看當地官府的辦事情況了,


    “你派人,去當地官府打點一番,看看是否能弄到什麽實情。還有吩咐各地作坊加強看守,高價雇些護衛來。”


    “是……”


    “下去吧。”


    餘珂正常運營才幾月的作坊,發生這樣的事,讓她心裏很憋屈,真是巴不得親自去那邊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狀況,卻礙於自己是個女子之輩,外出不得,施展不開拳腳。


    也隻能在家裏焦急的等消息。


    而餘王氏,早已不懷疑,餘珂的生意頭腦。


    她是日日愁著一雙兒女的婚事,眼看餘珂遲遲不婚動,到是兒子餘玨,已有幾個官家夫人,不知在哪裏見過餘玨。覺得這餘家嫡子長相清俊,也有些才幹,明裏暗裏表示有結親之意。


    雖說姐姐未有著落,弟弟的事不該這般急,但是都到了這個年齡,餘王氏,眼看著餘府周著幾家,不是嫁女,就是娶妻,整日鼓樂聲聲,也有些坐不住了。


    開始經常,邀一些外府夫人上府做客。


    餘家這些年,至餘王氏管家後,或者說,餘珂開始管賬後,家裏的收益是年年增加。


    餘王氏也不再像以前一樣束手縮腳,不僅把府裏裝飾一新,而且,一應生活日常用具,吃喝也比以前高了幾個檔次。


    如今餘王氏生活其實基本順意,她也不多求。


    金朝人講究嫁高娶低,在她看來,兒子若娶親,還是找個宜相處,賢淑穩重,有些擔當的女子才是。


    這日禮部一四品官員的夫人,要領著女兒來到了餘府做客。


    餘珂看此情況,不得已,也得出來做陪。


    餘珂和餘王氏出門相迎,兩人等了一會,才見遠方,一輛青色馬車緩緩駛來。


    不久後,馬車停下,車簾被掀開,一個穿著時下流行的帶福紋冬襖,鵝蛋臉,身形微胖,眉眼和善的婦人率先走出來,邊上緊跟著的嬤嬤把這個婦人扶下來後,


    馬車簾又被打開,一個長相十分肖似其母,但年紀要小上很多的少女,先是睜著好奇的大眼,打量了四周。


    這才整整表情,從車上下來。


    這位夫人看著女兒的一番表現,頗為無耐,搖搖頭。


    “小女被老身驕慣壞了,餘夫人可不要見怪。”


    餘王氏聽著一笑:


    “哪裏的話,令愛靈秀貌美,一看就是個招人疼的乖孩子,我喜歡還來不及呢。”


    天底下,哪有人,不喜歡別人誇讚自己孩子的。孟夫人,聽著餘王氏這麽說,眼裏的笑意就多了,不覺連餘王氏出身不好,這一點也基本忽略了:


    “餘夫人抬愛,這鬼機靈哪當得誇,不定尾馬翹天上呢……”


    話還沒完,就見她身後的女兒,撒嬌似的喊了一聲。


    “好了,不說你了,”孟夫人,打量著餘珂。


    餘珂忙規規矩矩的行禮:


    “小女餘珂,見過夫人。”


    孟夫人瞧著餘珂的禮,更滿意了一些。


    看來,這餘家的女兒,也不像傳聞所言。


    ――看這完美的禮節,也決不是隨隨便便什麽人就能教出來的。


    於是笑著把手腕上的一個翡翠鐲子摘下來,遞向了餘珂:


    “好孩子,拿著吧。”


    “這……”


    餘珂微遲疑,看著這鐲子的成色,明顯十分貴重。


    然後發現餘王氏衝她點頭,餘珂才收下,又行了一禮。


    一旁的孟小姐,看著餘珂這樣,也過向餘王氏見禮。


    餘王氏同樣給了見麵禮,接著把孟家母女迎進了府裏的會客堂。


    各色茶點,水果上齊。


    孟夫人和餘王氏隨意聊著,不覺說到因何來晚的原因。


    “剛來貴府途中,正好遇到後夏使臣入城,京中主道,被人山人海的圍著,這才來得晚了。”


    餘王氏理解的一笑,


    “這上京就是好事者居多,金國使臣入朝,想來,去湊著熱鬧的肯定不少。”


    孟夫人和餘王氏,你來我往的說著話,餘珂開始還認真在一邊旁聽,但看著,有些心不在焉,坐不住的孟小姐,餘珂趁兩個大人不注意,對著孟小姐笑了笑,小聲問:


    “可要出去走走?”


    孟小姐性子一看就是坐不住的,聽了後,眼睛一亮,點頭就同意了,


    餘珂看此,覺得,若是這個女孩嫁給餘玨,沒準兩人還真會誌趣相投呢。


    於是和孟氏,餘王氏說了帶孟小姐在園中轉轉的想法,


    得到兩位許可,這才領著孟小姐來到了,自己的小院。


    正是寒冬,外麵有些冷,不過出來的孟小姐到還比較精神,看著,餘珂院子裏,竟然還有幾株翠綠植物,分外新奇。


    餘珂看此在旁邊解釋:


    “這是從北地弄回來的一種長青樹,這是西北的針青,這是外族引進的萬年綠……”


    孟小姐邊聽邊點頭。


    然後看向一旁,長著十分好看,表情和善的餘珂,不覺親近了幾分:


    “我叫孟清清。”


    餘珂乍聽這一句,一愣後,笑得更燦爛了一些:


    “我叫餘珂,”


    餘珂說完,拉住孟清清的手:


    “我帶你見識樣好東西。”


    說著把孟清清帶到自己屋中,拿出了幾樣她自製的香粉,胭脂,讓孟清清看著。


    孟清清一看就喜歡上了,問她這是從哪裏買的。


    兩人開開心心的說了一會,孟清清看著餘珂開朗熱情,話閘子也打開了,竟說起了來時的路上見聞:


    “我還本以為,那後夏此次派來壓陣的匡遠將軍,定是個五大三粗,麵容讓人望而生畏,起碼也要身高三丈的可怕人物,誰知道,遠遠看來,文文弱弱的很。我看著他穿那一生重甲,都擔心把他壓垮嘍。”


    餘珂聽著嗬嗬而笑,也想起那些民間小故事裏,是如何醜化後夏這個傳奇將軍的:


    “不是說匡遠將軍,有三隻眼,六條胳膊嗎?”


    “拉倒吧,那些寫書的竟騙人。”


    孟清清悶悶不樂,


    “我看那些後夏軍士,除了與我朝軍士盔甲顏色略不同。長相,模樣,跟金朝男子也沒有什麽不同,反而看起來更弱一些。真不知道這些人怎麽就這麽好戰,殘忍呢。”


    “可能和民風有關係吧,而且人不可貌相,沒準那匡遠柔弱的外表下,有顆衣冠禽獸的心呢。”


    而後夏軍士過來後,與金朝不僅談了雙方領土問題,主權相關問題,還商議了,留在金朝那一千俘虜的交涉之事。


    由於後夏和談並不十分強勢,雖然雙方偶爾氣氛緊張,談得到也不是特別劍拔弩張。


    幾天後,等終於把大麵上的問題都談妥後,匡遠看著金朝這方的大司馬:


    “我還有一件事,想請大司馬幫忙。”


    大司馬應了一聲,本來比較放鬆的身體,一瞬又緊崩起,生怕這匡遠此時出什麽妖蛾子。


    不過麵上依然自然:


    “不知將軍有什麽忙,是本將可以效勞的……”


    “大司馬,莫要緊張,我隻是要找一個人,”


    接著匡遠頓了一下,也沒等大司馬多問,


    “是一名女子,叫餘珂,大人可否幫晚輩把此人找到?”


    在坐的許多金朝官員覺得這要求荒唐,有人忍不住道:


    “不瞞將軍,我金朝也是地大物博,人口億萬之多,你說餘珂此名,整個金朝還不知有多少……”


    匡遠表情嚴肅下來,又限製了條件:


    “她應該就在京城,而且……算起來,今年該有十六歲左右,父親當是金朝官員。”


    這範圍可就一下子縮小了,父親是京官,還姓餘,今年十六歲左右,這樣說來,雖然麻煩,但好辦多了。


    “將軍確定所說屬實,還有沒有別的重要信息?”大司馬問完後,又略八卦道:


    “冒昧問一句,將軍為何要找此女,與此女又有何淵源?”


    “少時相逢,久久不忘,所以想把她找來,娶為正室!而且,若大司能給晚輩找到此人,晚輩想,關與剛才,我們在談的東南邊界,定界碑之事,當能順利盡快解訣。”


    不少人聽著‘少時相逢,久久不忘’,渾身冒寒氣,


    這匡遠將軍,也二十有七了吧,他少時相逢之人,那對方肯定還不滿十歲,真不知道為什麽有如此‘深情厚誼’。


    “將軍情深意重另本將動容,不過找起來依然麻煩,而且現在那女子是什麽樣的情況可不好說。”


    大司馬意味深長道,聽著匡遠將軍的意思,也是多年未見此女。


    現在對方是否婚配,或是中間發生變故,例如,這個餘大人,發配遠方,或是此女出現意外,這些都是有些可能的。


    關鍵是,這匡遠如何認識金朝的閨秀,莫不是那姓餘的官員有些問題,隻是既然匡遠這麽明目張膽的提出來,那官員也該不是金朝的暗棋。


    “此事要多麻煩大司馬了。”


    匡遠聽著金朝大司馬答應下來,心裏放下了心。


    ***


    晚上,到達所在驛館的後夏使臣,有一個隨行而來的謀士終是忍不住了:


    “將軍,你何故為了一個女了,答應這樣無理要求,這可有違我們原來的計劃。何況,就算陛下看重您,但您這樣私自決斷,”也太猖狂了吧。


    “無妨!”


    匡遠坐在椅上,喝著下人泡的茶,氣定神閑。


    到是一旁,喬裝過來的一位後夏年輕又深得聖心的臣子,看此情況:


    “子善兄,對一女子癡情如此的作風,不像你啊。你到說說這女子到底有什麽來頭,有何過人之處?”


    匡遠一笑,顯然與此男子,關係不錯。


    但看著男子求知道的強烈眼神,匡遠再次低頭喝茶前,微微道:


    “天機不可泄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閏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閏土並收藏易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