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得弘昌帝寵愛的裴昭容都開了口,弘昌帝還能有什麽不答應的,便笑道:“去宮外的街市上觀燈自是不成的,不過去朝陽門的城樓上略看一看倒是不妨的。”
眾妃得了弘昌帝這句話,俱各歡喜不已,隻聽弘昌帝又道,“用罷酒宴,眾位愛妃們不妨回去再重新裝扮一番,穿得暖和些,城門樓上可比這殿內冷的多了。”
因此裴嫊才會又回到她的昭陽殿,重新臨鏡梳妝一番,隻是思量了一番,還是沾了一點碧玉瓶中的梔子香露抹在腕上。
春櫻手中捧著一件雪白的裘衣走了進來,準備服侍她披上,待裴嫊看得清楚,不由皺眉道:“不是讓你去取那件白狐裘嗎,怎麽把這件拿來了?”
春櫻笑道,“方才長喜公公命人給奴婢遞了句話,說白日裏聖上無意中說起還從沒見娘娘穿過這避雪裘呢。”
這哪裏是長喜善意的提醒,分明就是弘昌帝自已的意思。裴嫊再沒說什麽,任由春櫻給她披上這件避雪裘。坐上弘昌帝特賜的軟轎,往朝陽門而去。
裴嫊方一登上城樓,便見弘昌帝朝她招了招手,“愛妃怎麽才來,朕可等了你半天了。”
裴嫊看一眼立在弘昌帝身側的鄭蘊秀,心道:“明明佳人在側,還說這話出來給誰聽,也不怕阿秀惱了你。”
見裴嫊磨磨蹭蹭的走到身前,弘昌帝一把將她攬到自己身側。她和鄭蘊秀,兩人一左一右,正把弘昌帝夾在中間,由著他左擁右抱。
察覺到裴嫊輕微的掙紮,弘昌帝正欲鬆開攬著她手,鼻端忽然飄入一縷鬱鬱清香,那手反而又摟得緊了緊,身子也側了過來。俯耳在裴嫊耳邊道:“愛妃今晚怎麽沒用那寞香?”
裴嫊早在換上這梔子香露時就想好了說辭,當下道:“臣妾每年上元節都是用此種香露的,已成積年的舊習,一時便忘了用那寞香,還請聖上恕罪?”
弘昌帝將她的手腕舉到麵前,那股馥鬱的花香更是濃鬱,“愛妃這回用的莫非是梔子香露,聞著倒像是春日裏梔子花的香氣,馥鬱清幽,香雅宜人。”
裴嫊點點頭,“聖上敏慧,正是用梔子花製成的。”
“方才鄭修儀說她曾在幼年時去朱雀大街賞過上元節的花燈會,不知愛妃幼時可曾也在上元節出外賞玩過?”
裴嫊有些詫異他怎麽又問了這個問題,方才不是問過了嗎。裴嬿說的清清楚楚,她們姐妹從來就沒在上元節這天出來逛過燈市,這位皇帝大人鼻子倒是挺好使的,怎麽耳朵卻有點背。
裴嫊躊躇了一下,在實話實說和欺君罔上之間還是選擇了欺君,“正如嬿妹妹方才所言,家母為我們安全計,從不許我們姐妹出去觀燈的。”
弘昌帝一下子鬆開她的袖子,轉頭去和鄭蘊秀說話了,“修儀可還記得是哪一年上元節出外觀燈的?”
“那年是隆興二十二年,因為適逢庚辰之變,臣妾便是想忘也忘不了。”鄭蘊秀溫婉的聲音裏也透出一絲感慨。
“庚辰之亂,當時確是亂了好一陣子,修儀沒在那場動亂中受傷吧?”
“臣妾當時和家人被亂兵衝散,幸虧得遇一位公子相救,倒沒受什麽傷,後來又找到了家人。”
“哦,修儀可知道你那位救命恩人姓甚名誰,若也是一位王孫公子,倒是一樁天作之合?”
慌得鄭蘊秀急忙福身道:“當時臣妾還不到十歲,隻是一個小小女童。那位公子雖戴著麵具,看其身形似乎已經及冠,想必早已娶妻生子,不過是偶然相遇施以援手,並不是什麽天作之合。”
弘昌帝忙將她扶起來,“朕不過一句玩笑而已,愛妃不必緊張,不知愛妃可還記得那位恩人當時戴著何種麵具?”
“這,當時亂糟糟的一片,臣妾受了些驚嚇,心中慌亂不已,隻記得那人是戴了麵具的,但到底戴的是什麽圖案的麵具卻實是記不清了。”
裴嫊在一旁聽著,想不到隆興二十二年的上元節,她和鄭蘊秀竟然同在朱雀大街觀看過花燈,遭逢庚辰之亂都和家人失散,最後幸得人相救複又骨肉團圓。
隻是阿秀怎麽會忘記她的救命恩人戴的麵具呢?因為裴嫊自己可是記得清清楚楚那天救了她的那位阿兄穿了一件墨藍色的織錦棉袍,戴著一個昆侖奴的麵具。推已及人,裴嫊懷疑鄭蘊秀多半是怕說出來反惹弘昌帝的猜疑這才說自己記不得了。
一時三人之間都沒再說什麽,隻是默默看著城樓下如星河般璀璨的燈市,不時有遊人的笑鬧之聲傳來,越發襯得這城樓之上有些冷清。
過了良久,弘昌帝忽然側頭看著裴嫊,輕聲問道:“愛妃為何要在上元節這天特意用這梔子香露,可有他意?”
裴嫊不明白他怎麽又繞回到她身上的香露了,隻得道:“不過是舊日的習慣罷了,並沒有什麽深意的。”
“此時正是冬月,若用那寞香,不是更應時令嗎?”
看來是蒙混不過去了,裴嫊隻好答道,“臣妾素來畏冷,最怕過冬,故而在這冬日裏用這春日花香,乃是提醒自己冬日雖寒然春日亦不遠矣。”
“冬日雖寒然春日亦不遠矣。”弘昌帝喃喃地重複了一遍這句話,不知想到了什麽,仰首看向夜空,目光幽遠,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上元節過後,因著那領月氏國進貢來的避雪裘,裴嫊這後宮第一寵妃的位子在其他嬪禦的口中就更是鐵板釘釘了。雖然弘昌帝自那之後也時常會去鄭修儀的南熏殿小坐片刻,但因從不留宿,也無厚重賞賜,看在眾人眼裏也隻當是去與她談論些琴棋書畫罷了,倒並沒有把對裴嫊的妒意分出些來給她。
裴嫊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她巴不得弘昌帝最好整晚都住在南熏殿再也不要過來的好。
裴嫊一想起來那晚弘昌帝那炙熱灼人的目光就覺得後怕,她在淨室裏方沐浴完畢,從浴桶中出來,隨意披了件浴袍,撩開一道簾子,正要往外走,正撞上弘昌帝走了進來。
一見到她,他的步子立時就停住了,灼熱的目光在她身上流轉不休,從上看到下,再從下看到上,簡直像要用目光把她扒光了似的。幸而弘昌帝最後什麽都沒有做,忽然轉身就走了出去,一夜都沒有回來。
裴嫊也是一夜無眠,這一次弘昌帝因著對裴氏女的嫌惡忍住了不動她,但是下一次呢,她還能不能幸運的再逃過一次?
第二天裴嫊才知道弘昌帝那晚在甘露殿臨幸了一個從沒侍寢過的寶林。
裴嫊覺得她是永遠也不會搞明白弘昌帝的心思了,心上的佳人近在眼前,他怎麽就能忍得住隻是隔個幾天去看一會子,和佳人說幾句閑話就又回到這昭陽殿了呢?寧願在甘露殿隨意的臨幸一個不知名的宮人,也不去南熏殿一親心上人的芳澤?
鄭蘊秀入宮也已經有三年了,居然連像她這樣名義上的侍寢都沒有過一次。裴嫊隻覺得這是弘昌帝關心則亂,太過謹小慎微。其實即便是偶爾的在南熏殿住上一晚,有她這隻大大的出頭鳥在,也不會招來別人的嫉恨。
就拿得了他臨幸的那位宋寶林來說,雖說第二日惹得一眾妃嬪紛紛感歎這個小小的寶林有些能耐,竟然能夠虎口奪食,硬生生從裴嫊手裏把弘昌帝給分出來一晚。
可是等過了幾天,見弘昌帝再沒召這位寶林伴駕,仍是夜夜宿在昭陽殿,便再也沒興致去議論這位宋寶林,都道是那晚弘昌帝和裴昭容之間發生了些什麽,二人鬧了些小別扭,這才讓他人有機可乘,偏偏這宋寶林運氣好,被選中了送去甘露殿。
她們卻沒想到,這位宋寶林的運氣可比她們想的要更好的多。
兩個月後,被人冷落,乏人問津的宋寶林忽然又一下子成了後宮眾人口中談論最多的一個名字。原因無他,這位宋寶林居然被診出了喜脈。
隻承寵了一次就有了身孕,這份運氣那可真是滿天下也找不出幾個來啊!立時便有人誇她福氣好,一舉就得了龍胎,不像某些人,霸著聖上都半年多了,一點動靜也沒有。
這些話傳到裴嫊耳朵裏,她也不過一曬而過,這些女人啊,若是自己真有了動靜,隻怕第一個著急上火,嘴上冒泡的就是她們。
這起子閑言碎語可不值當她去費心,她有更值得琢磨的事去費她的腦子,比方說弘昌帝對宋寶林這一胎的態度就很是奇怪,有違常理,很是值得她去好生探究一番。
長喜來報喜時,她正陪著弘昌帝在手談,弘昌旁聽到宋寶林被診出有了兩個月的喜脈,薄唇沒有上翹,反倒是劍眉先皺了起來,“那日的避子湯她喝了沒有?”
“回聖上,小奴親眼看著宋寶林把一碗藥全都喝下去了的。她說這是天意,上天護佑著這位小皇子,這才——”
“什麽天意,不過是人為罷了,朕知道了,你下去罷。”弘昌帝冷冷道。
長喜有些遲疑,“聖上不去瞧瞧宋寶林嗎,她方才話裏話外都想見聖上一麵。”
弘昌帝冷笑,“朕又不是太醫,他見朕做什麽,命太醫好生照顧著她也就是了。”
裴嫊萬萬想不到弘昌帝對待他的子嗣居然是如此奇怪的態度。先是賜了宋寶林避子湯,不想讓她有孕,在得知她有孕後又表現的如此冷淡,甚至連她的品級也沒有升上一級。
按理說他現在最缺的不就是一個兒子嗎,當初他能坐上這把龍椅,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就是因為他是僅存的皇子中唯一一個健康的男性繼承人嗎?隻有他有了兒子,這大周江山才能代代相傳下去。
甚至他都頒下聖旨,誰若是誕下皇子,便可立為中宮皇後。難道說正是因為這個,他不想身份低微的宋寶林有朝一日可能會被立為皇後,這才對她的身孕毫無喜色。而他心目中的皇後人選另有其人,是德妃亦或是鄭蘊秀?
想來那宋寶林也是為了這道旨意,不甘放過好容易才得的侍寢良機,才會偷偷用了探喉催吐之法將那避子湯嘔吐出來,以期博上一博,沒想到還真讓她給一舉坐胎。
隻不知這於她而言究竟是幸還是不幸,裴嫊想到之前幾位有孕的妃嬪,連同出身高貴的德妃在內無一能將龍胎保住,甚至有的還一屍兩命。越發疑惑弘昌帝為什麽要下這麽一道聖旨,究竟是為了鼓勵妃嬪們為他生出個兒子來呢還是刺激女人們對懷有他子嗣的嬪禦下黑手呢?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看文留評收藏的親們,一一獻吻!
——by被excel搞得頭昏腦脹爬上來更新的小綠
眾妃得了弘昌帝這句話,俱各歡喜不已,隻聽弘昌帝又道,“用罷酒宴,眾位愛妃們不妨回去再重新裝扮一番,穿得暖和些,城門樓上可比這殿內冷的多了。”
因此裴嫊才會又回到她的昭陽殿,重新臨鏡梳妝一番,隻是思量了一番,還是沾了一點碧玉瓶中的梔子香露抹在腕上。
春櫻手中捧著一件雪白的裘衣走了進來,準備服侍她披上,待裴嫊看得清楚,不由皺眉道:“不是讓你去取那件白狐裘嗎,怎麽把這件拿來了?”
春櫻笑道,“方才長喜公公命人給奴婢遞了句話,說白日裏聖上無意中說起還從沒見娘娘穿過這避雪裘呢。”
這哪裏是長喜善意的提醒,分明就是弘昌帝自已的意思。裴嫊再沒說什麽,任由春櫻給她披上這件避雪裘。坐上弘昌帝特賜的軟轎,往朝陽門而去。
裴嫊方一登上城樓,便見弘昌帝朝她招了招手,“愛妃怎麽才來,朕可等了你半天了。”
裴嫊看一眼立在弘昌帝身側的鄭蘊秀,心道:“明明佳人在側,還說這話出來給誰聽,也不怕阿秀惱了你。”
見裴嫊磨磨蹭蹭的走到身前,弘昌帝一把將她攬到自己身側。她和鄭蘊秀,兩人一左一右,正把弘昌帝夾在中間,由著他左擁右抱。
察覺到裴嫊輕微的掙紮,弘昌帝正欲鬆開攬著她手,鼻端忽然飄入一縷鬱鬱清香,那手反而又摟得緊了緊,身子也側了過來。俯耳在裴嫊耳邊道:“愛妃今晚怎麽沒用那寞香?”
裴嫊早在換上這梔子香露時就想好了說辭,當下道:“臣妾每年上元節都是用此種香露的,已成積年的舊習,一時便忘了用那寞香,還請聖上恕罪?”
弘昌帝將她的手腕舉到麵前,那股馥鬱的花香更是濃鬱,“愛妃這回用的莫非是梔子香露,聞著倒像是春日裏梔子花的香氣,馥鬱清幽,香雅宜人。”
裴嫊點點頭,“聖上敏慧,正是用梔子花製成的。”
“方才鄭修儀說她曾在幼年時去朱雀大街賞過上元節的花燈會,不知愛妃幼時可曾也在上元節出外賞玩過?”
裴嫊有些詫異他怎麽又問了這個問題,方才不是問過了嗎。裴嬿說的清清楚楚,她們姐妹從來就沒在上元節這天出來逛過燈市,這位皇帝大人鼻子倒是挺好使的,怎麽耳朵卻有點背。
裴嫊躊躇了一下,在實話實說和欺君罔上之間還是選擇了欺君,“正如嬿妹妹方才所言,家母為我們安全計,從不許我們姐妹出去觀燈的。”
弘昌帝一下子鬆開她的袖子,轉頭去和鄭蘊秀說話了,“修儀可還記得是哪一年上元節出外觀燈的?”
“那年是隆興二十二年,因為適逢庚辰之變,臣妾便是想忘也忘不了。”鄭蘊秀溫婉的聲音裏也透出一絲感慨。
“庚辰之亂,當時確是亂了好一陣子,修儀沒在那場動亂中受傷吧?”
“臣妾當時和家人被亂兵衝散,幸虧得遇一位公子相救,倒沒受什麽傷,後來又找到了家人。”
“哦,修儀可知道你那位救命恩人姓甚名誰,若也是一位王孫公子,倒是一樁天作之合?”
慌得鄭蘊秀急忙福身道:“當時臣妾還不到十歲,隻是一個小小女童。那位公子雖戴著麵具,看其身形似乎已經及冠,想必早已娶妻生子,不過是偶然相遇施以援手,並不是什麽天作之合。”
弘昌帝忙將她扶起來,“朕不過一句玩笑而已,愛妃不必緊張,不知愛妃可還記得那位恩人當時戴著何種麵具?”
“這,當時亂糟糟的一片,臣妾受了些驚嚇,心中慌亂不已,隻記得那人是戴了麵具的,但到底戴的是什麽圖案的麵具卻實是記不清了。”
裴嫊在一旁聽著,想不到隆興二十二年的上元節,她和鄭蘊秀竟然同在朱雀大街觀看過花燈,遭逢庚辰之亂都和家人失散,最後幸得人相救複又骨肉團圓。
隻是阿秀怎麽會忘記她的救命恩人戴的麵具呢?因為裴嫊自己可是記得清清楚楚那天救了她的那位阿兄穿了一件墨藍色的織錦棉袍,戴著一個昆侖奴的麵具。推已及人,裴嫊懷疑鄭蘊秀多半是怕說出來反惹弘昌帝的猜疑這才說自己記不得了。
一時三人之間都沒再說什麽,隻是默默看著城樓下如星河般璀璨的燈市,不時有遊人的笑鬧之聲傳來,越發襯得這城樓之上有些冷清。
過了良久,弘昌帝忽然側頭看著裴嫊,輕聲問道:“愛妃為何要在上元節這天特意用這梔子香露,可有他意?”
裴嫊不明白他怎麽又繞回到她身上的香露了,隻得道:“不過是舊日的習慣罷了,並沒有什麽深意的。”
“此時正是冬月,若用那寞香,不是更應時令嗎?”
看來是蒙混不過去了,裴嫊隻好答道,“臣妾素來畏冷,最怕過冬,故而在這冬日裏用這春日花香,乃是提醒自己冬日雖寒然春日亦不遠矣。”
“冬日雖寒然春日亦不遠矣。”弘昌帝喃喃地重複了一遍這句話,不知想到了什麽,仰首看向夜空,目光幽遠,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上元節過後,因著那領月氏國進貢來的避雪裘,裴嫊這後宮第一寵妃的位子在其他嬪禦的口中就更是鐵板釘釘了。雖然弘昌帝自那之後也時常會去鄭修儀的南熏殿小坐片刻,但因從不留宿,也無厚重賞賜,看在眾人眼裏也隻當是去與她談論些琴棋書畫罷了,倒並沒有把對裴嫊的妒意分出些來給她。
裴嫊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她巴不得弘昌帝最好整晚都住在南熏殿再也不要過來的好。
裴嫊一想起來那晚弘昌帝那炙熱灼人的目光就覺得後怕,她在淨室裏方沐浴完畢,從浴桶中出來,隨意披了件浴袍,撩開一道簾子,正要往外走,正撞上弘昌帝走了進來。
一見到她,他的步子立時就停住了,灼熱的目光在她身上流轉不休,從上看到下,再從下看到上,簡直像要用目光把她扒光了似的。幸而弘昌帝最後什麽都沒有做,忽然轉身就走了出去,一夜都沒有回來。
裴嫊也是一夜無眠,這一次弘昌帝因著對裴氏女的嫌惡忍住了不動她,但是下一次呢,她還能不能幸運的再逃過一次?
第二天裴嫊才知道弘昌帝那晚在甘露殿臨幸了一個從沒侍寢過的寶林。
裴嫊覺得她是永遠也不會搞明白弘昌帝的心思了,心上的佳人近在眼前,他怎麽就能忍得住隻是隔個幾天去看一會子,和佳人說幾句閑話就又回到這昭陽殿了呢?寧願在甘露殿隨意的臨幸一個不知名的宮人,也不去南熏殿一親心上人的芳澤?
鄭蘊秀入宮也已經有三年了,居然連像她這樣名義上的侍寢都沒有過一次。裴嫊隻覺得這是弘昌帝關心則亂,太過謹小慎微。其實即便是偶爾的在南熏殿住上一晚,有她這隻大大的出頭鳥在,也不會招來別人的嫉恨。
就拿得了他臨幸的那位宋寶林來說,雖說第二日惹得一眾妃嬪紛紛感歎這個小小的寶林有些能耐,竟然能夠虎口奪食,硬生生從裴嫊手裏把弘昌帝給分出來一晚。
可是等過了幾天,見弘昌帝再沒召這位寶林伴駕,仍是夜夜宿在昭陽殿,便再也沒興致去議論這位宋寶林,都道是那晚弘昌帝和裴昭容之間發生了些什麽,二人鬧了些小別扭,這才讓他人有機可乘,偏偏這宋寶林運氣好,被選中了送去甘露殿。
她們卻沒想到,這位宋寶林的運氣可比她們想的要更好的多。
兩個月後,被人冷落,乏人問津的宋寶林忽然又一下子成了後宮眾人口中談論最多的一個名字。原因無他,這位宋寶林居然被診出了喜脈。
隻承寵了一次就有了身孕,這份運氣那可真是滿天下也找不出幾個來啊!立時便有人誇她福氣好,一舉就得了龍胎,不像某些人,霸著聖上都半年多了,一點動靜也沒有。
這些話傳到裴嫊耳朵裏,她也不過一曬而過,這些女人啊,若是自己真有了動靜,隻怕第一個著急上火,嘴上冒泡的就是她們。
這起子閑言碎語可不值當她去費心,她有更值得琢磨的事去費她的腦子,比方說弘昌帝對宋寶林這一胎的態度就很是奇怪,有違常理,很是值得她去好生探究一番。
長喜來報喜時,她正陪著弘昌帝在手談,弘昌旁聽到宋寶林被診出有了兩個月的喜脈,薄唇沒有上翹,反倒是劍眉先皺了起來,“那日的避子湯她喝了沒有?”
“回聖上,小奴親眼看著宋寶林把一碗藥全都喝下去了的。她說這是天意,上天護佑著這位小皇子,這才——”
“什麽天意,不過是人為罷了,朕知道了,你下去罷。”弘昌帝冷冷道。
長喜有些遲疑,“聖上不去瞧瞧宋寶林嗎,她方才話裏話外都想見聖上一麵。”
弘昌帝冷笑,“朕又不是太醫,他見朕做什麽,命太醫好生照顧著她也就是了。”
裴嫊萬萬想不到弘昌帝對待他的子嗣居然是如此奇怪的態度。先是賜了宋寶林避子湯,不想讓她有孕,在得知她有孕後又表現的如此冷淡,甚至連她的品級也沒有升上一級。
按理說他現在最缺的不就是一個兒子嗎,當初他能坐上這把龍椅,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就是因為他是僅存的皇子中唯一一個健康的男性繼承人嗎?隻有他有了兒子,這大周江山才能代代相傳下去。
甚至他都頒下聖旨,誰若是誕下皇子,便可立為中宮皇後。難道說正是因為這個,他不想身份低微的宋寶林有朝一日可能會被立為皇後,這才對她的身孕毫無喜色。而他心目中的皇後人選另有其人,是德妃亦或是鄭蘊秀?
想來那宋寶林也是為了這道旨意,不甘放過好容易才得的侍寢良機,才會偷偷用了探喉催吐之法將那避子湯嘔吐出來,以期博上一博,沒想到還真讓她給一舉坐胎。
隻不知這於她而言究竟是幸還是不幸,裴嫊想到之前幾位有孕的妃嬪,連同出身高貴的德妃在內無一能將龍胎保住,甚至有的還一屍兩命。越發疑惑弘昌帝為什麽要下這麽一道聖旨,究竟是為了鼓勵妃嬪們為他生出個兒子來呢還是刺激女人們對懷有他子嗣的嬪禦下黑手呢?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看文留評收藏的親們,一一獻吻!
——by被excel搞得頭昏腦脹爬上來更新的小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