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感應到了她心底的那一絲渴盼,弘昌帝這天晚上來的格外的早。
“好久沒有陪愛妃一道用膳了,難得今兒終於得了閑。”弘昌帝說完笑看了裴嫊一眼,又道:“聽說愛妃今早直睡到巳時六刻方起,可睡飽了?”
裴嫊臉一紅,低聲道:“讓聖上見笑了,臣妾也不知怎的,昨晚隻是想略閉閉眼的,哪知再睜開眼時已經日上三竿了。臣妾正覺得蹊蹺呢,下午想了又想,聽春柳說昨兒換了新製的香餅,許是因為這香的緣故吧,這香名喚靜安,臣妾倒覺得不若叫甜夢更貼切些。”
弘昌帝聽出她聲調中隱隱有一絲嗔怨,不若平日和他說話時那樣平板無波,唇角便不由又彎了幾分。
“這本就是朕命人新製的甜夢香,製香師傅說此香效用是常用夢甜香的三倍,再怎麽難以入眠的人,用了此香也會靜夜安枕,一宿無夢。朕便給這個香賜名靜安,愛妃可還喜歡嗎?”
裴嫊臉色雪白,仿佛有一條蛇正在朝著她噝噝地吐著血紅色的信子一般,“聖上是說這香是,是特意新製的?”
“自然是為了愛妃特意新製的,愛妃這些日子被那驚悸之症所苦,每晚都寢不安枕,日日早上起來眼睛下麵都是一抹青黑,叫朕如何舍得。便命周太醫和製香師傅合了個香方出來,裏頭加了些安神助眠的藥材香料,昨晚一試,果然效用非常。”
弘昌帝微微側頭,“長喜,去給周太醫和製香的安師傅各賞黃金百兩,以賞他們為裴昭容製香有功,有了這香,朕的昭容就可日日安枕無憂了。”
長喜忙答應了一聲,忍不住瞟了一眼裴嫊,心裏有些替她發急。弘昌帝明麵上賞賜周太醫二人,實則內裏全是對裴嫊的寵愛,怎的這位娘娘還這麽木呆呆的站著,好歹也出個聲謝個恩啊。
弘昌帝一臉含笑的看著裴嫊,似是也在等她說些什麽。
“聖上這般體恤昭容娘娘,想是娘娘歡喜的過了,竟都忘了叩謝天恩了。”長喜公公到底還是沒忍住開了口,既提點了裴嫊,又幫她圓了場。
已經被人提點到這個份兒了,裴嫊若還是不開竅,那她也白在公府宮中活了這麽些年了。急忙拜倒在地,“臣妾多謝聖上厚愛,隻是臣妾微賤之軀,如何敢當。”
弘昌帝親自扶了她起來,“愛妃乃是公府千金,何來微賤之語。”
裴嫊正想說自已乃是庶出,突然想到弘昌帝的生母也並不是正宮皇後,雖是皇子之尊,可也不是嫡出,這話便又咽了回去。
弘昌帝的龍爪駕輕就熟的就從她的小臂滑到了她的手背,皺眉道,“愛妃的手怎的還是這麽涼冰冰的,長喜,還不快把那件裘衣拿來給裴昭容。”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見長喜捧著個紫漆雕花大托盤,那上麵盛著一領白色的裘衣。
弘昌帝仍是握著裴嫊的手不放,在榻上坐了,看著那白裘衣笑道:“這領雪貂裘乃是月氏國進貢來的一件寶衣,最是暖和不過,愛妃披上讓朕瞧瞧。”
裴嫊正想尋個由頭好將手從他手中抽回來,當下起身由雲珍、雲香服侍著將那雪貂裘披上。這才發現這的確稱得上是一件寶衣,不但外麵那一層毛色極純,無一根雜毛,更難得的是內裏還有一層細密的絨毛,甫一穿上身,便覺得一團火氣將自已團團裹了起來,冬日裏有這麽一件裘衣,那可真是再也不用怕冷了。
長喜在一邊道,“聽說月氏國的北邊大雪山裏生有一種雪貂,渾身皮毛潔白如雪,最是耐凍,這雪貂皮拿來製成裘衣更是上佳的珍品。最難得的是這件裘衣裏麵還有一層極細的絨毛,乃是用那雪貂腋下的小片細毛連綴而成。”
雖說古語有雲,集腋成裘,可是這麽一件裘衣,那得賠上多少隻雪貂啊!
長喜說的興起,“據說這件雪貂裘最妙的一件好處便是,若是雪天裏穿這件雪貂裘出去,那雪離這裘衣還有寸許遠便即化了,因此這件狐裘還有個好聽的名兒叫做避雪裘,有了這件裘衣,娘娘就再也不用怕這冬日難熬了。”
長喜這句話正正說到裴嫊心坎上去了,她這回再跟弘昌帝謝恩的時候,不僅麵上帶著一絲笑,便是謝恩的那幾句套話聽著也有了那麽幾分真心實意的感激。
弘昌帝重又將她扶起來,臉上笑意更濃,“朕也是昨日將書從愛妃手抽走的時候,這才發現愛妃的手那般的冷,這才想起來愛妃素來是最怕過冬的,剛好今年月氏國新貢上來這件避雪裘,便給你帶了過來。”
“隻這一件裘衣隻怕也不夠,朕明日再命人給你多送幾件來,在你這榻上也鋪上幾張皮子。愛妃再忍一忍,等到了十一月這宮便可以燃起火盆和熏籠了。今年冬天,朕必不會讓愛妃這昭陽殿裏的炭不夠燒的。”
裴嫊本來還在想弘昌帝如何知道她素來最怕過冬,聽見他最後那一句,臉上便有些發紅。沒想到自己舊年借地取暖,姐妹送炭的故事居然傳到了弘昌帝的耳朵裏,真是丟人,臉上便又泛起了一絲紅暈。
佳人如白玉一般的麵頰上淡淡的染上一層粉紅,在燈下看來,便如早春三月裏枝頭初綻的第一枝粉色桃花,看的人心中一片春意盎然。
裴嫊察覺到弘昌帝又要朝她靠過來,連看著她的眼神也有些和往常不一樣。她不及細想,急忙後退一步,幸而弘昌帝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舉動。
但裴嫊的心卻還是提了起來,以她素日的敏感,昨晚弘昌帝碰了她的手,她都一無所覺,若是今晚還點著這靜安香,弘昌帝再對她做些比摸手更過分的事情,可如何是好?
許是她實在太過多想了,不提她入睡前怎麽提心吊膽,這一晚二人仍是同居一室,各睡各床。她睡時穿得整整齊齊的一身中衣,醒來時仍是整整齊齊的,她這才放下一顆心。
這日子越往後過,裴嫊的心便越發放下了。弘昌帝又和之前一樣,對著她時臉上也沒了那虛假的笑容,隻是板著臉說幾句每日必說的套話,然後二人便各自就寢安枕。
裴嫊有時候簡直覺得弘昌帝是拿她這兒當客棧住了,隻是每晚過來睡個覺,用她來打個掩護。既想到了這個份上,就免不了再往遠處多想一想,弘昌帝是因為有了心愛之人鄭修容,這才找了自己當幌子好不去其他妃嬪處,來為心上人守身如玉呢?還是說之前弘昌帝所謂的去平康坊,和韓嫣公子容清廝混等等,都不過是他不去寵幸妃嬪的障眼法而已。
可是,他怎麽就偏偏挑中了自己呢?因為自己是太後的侄女,他再怎麽寵著自己,太後也不會跳出來幹預?還是說,因為後麵幾次她見到弘昌帝的時候她都不曾表現的熱情殷切,又有個不能情緒激動的驚悸之症,如今共居一室更不曾主動爬床,讓弘昌帝覺得住在她這裏會比較——安全,不會被非禮?
不管弘昌帝心中究竟是如何想法,裴嫊卻是覺得如今這種日子倒也不錯,弘昌帝每日早出晚歸,晚上既和她說不了幾句話,偶爾早回來片刻,也不再對她動手動腳,要麽讓她煮一杯茶,要麽讓她撫一曲琴。
至於早上,她更是連弘昌帝麵兒都不用見,弘昌帝早上一大早就起來上朝去了,而她得了弘昌帝的特許可以繼續高眠不起,便也懶得再去起身伺候他。
弘昌帝雖對她再也沒露過笑臉,但卻金口玉言,說話算數,命長喜給裴嫊送過來無數過冬的裘衣、皮襖、皮褥。等到了十一月,更是送來了幾大車的上等的木炭來,就是昭陽殿最下等的宮人都不愁沒得炭燒了。此外各鄰邦小國進貢的各色奇珍異寶,也是隔三差五的便往裴嫊的昭陽殿送。
這一日,鄭修儀來看望裴嫊,進了裴嫊平素起居的內室不覺眼前一亮,隻見滿地鋪了一層雪白的羊羔皮,踩在上麵又暖又軟,最是舒服不過。
紫檀雕芙蓉花炕幾上放著個金盤,裏麵盛著一株好像個牛角一樣的東西,色如黃金,卻是從來也沒見過的。
鄭修儀便笑道:“這盤中盛著什麽好東西,倒是從來不曾見過的。”
裴嫊還不及開口,雲香已搶著答道:“回修儀娘娘,這個物事叫‘辟寒犀’,據說這玩意兒色如黃金,是今年交趾國進貢來的,整個宮裏就隻有這麽一株。”
“怪道我這麽一坐下來,便覺溫溫然有暖氣襲人,原來竟是這辟寒犀之功。”鄭蘊秀仍是笑意融融。
雲珍正奉了茶上來,便笑道:“這諾大的一間屋子,單靠這個取暖哪裏能成,一樣還是要燒炭的。”
雲香卻道:“修儀娘娘瞧瞧這炭盆中的炭可有什麽不一樣的?”
裴嫊眉頭微皺,斥道:“就你是個嘴快話多,還不快將這茶盤拿了下去,這裏留雲珍侍候也就夠了。”
雲香隻得收了茶盤低著頭退了出去,但她那麽一提,鄭蘊秀已經去看擺在近旁那炭盆中燃著的炭條。
卻見諾大一個炭盆子裏隻有一根尺餘長的炭條孤零零地在燃著,色呈青灰,無焰而發光。雖燃了這一條炭,但已是熱氣逼人不可迫近,卻又沒有一丁點嗆人的煙味,真真是冬日取暖最佳用炭了。
雖然此前從沒見過此種炭條,但鄭蘊秀何等人物,一下子就猜出來這必是今冬西涼國進獻來的瑞炭,不過尺餘長的一根炭條就能燒十天以上,有著種種好處,乃是炭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鄭蘊秀目光在室內掃了圈,因著裴嫊怕冷,這屋裏一共放了六個炭盆,每個裏麵都燃著一條瑞炭,那西涼國也隻進貢了百條瑞炭,聖上對她可真是夠大方啊。
但是這些弘昌帝賜給裴嫊的奇珍異寶和擺在西邊琴案上的那張琴一比,在鄭蘊秀眼中瞬間就都不算什麽了。
作者有話要說:居然有97個收藏了,再有三個就可以召喚雙更君啦,謝謝看文留評收藏的親,群麽~
“好久沒有陪愛妃一道用膳了,難得今兒終於得了閑。”弘昌帝說完笑看了裴嫊一眼,又道:“聽說愛妃今早直睡到巳時六刻方起,可睡飽了?”
裴嫊臉一紅,低聲道:“讓聖上見笑了,臣妾也不知怎的,昨晚隻是想略閉閉眼的,哪知再睜開眼時已經日上三竿了。臣妾正覺得蹊蹺呢,下午想了又想,聽春柳說昨兒換了新製的香餅,許是因為這香的緣故吧,這香名喚靜安,臣妾倒覺得不若叫甜夢更貼切些。”
弘昌帝聽出她聲調中隱隱有一絲嗔怨,不若平日和他說話時那樣平板無波,唇角便不由又彎了幾分。
“這本就是朕命人新製的甜夢香,製香師傅說此香效用是常用夢甜香的三倍,再怎麽難以入眠的人,用了此香也會靜夜安枕,一宿無夢。朕便給這個香賜名靜安,愛妃可還喜歡嗎?”
裴嫊臉色雪白,仿佛有一條蛇正在朝著她噝噝地吐著血紅色的信子一般,“聖上是說這香是,是特意新製的?”
“自然是為了愛妃特意新製的,愛妃這些日子被那驚悸之症所苦,每晚都寢不安枕,日日早上起來眼睛下麵都是一抹青黑,叫朕如何舍得。便命周太醫和製香師傅合了個香方出來,裏頭加了些安神助眠的藥材香料,昨晚一試,果然效用非常。”
弘昌帝微微側頭,“長喜,去給周太醫和製香的安師傅各賞黃金百兩,以賞他們為裴昭容製香有功,有了這香,朕的昭容就可日日安枕無憂了。”
長喜忙答應了一聲,忍不住瞟了一眼裴嫊,心裏有些替她發急。弘昌帝明麵上賞賜周太醫二人,實則內裏全是對裴嫊的寵愛,怎的這位娘娘還這麽木呆呆的站著,好歹也出個聲謝個恩啊。
弘昌帝一臉含笑的看著裴嫊,似是也在等她說些什麽。
“聖上這般體恤昭容娘娘,想是娘娘歡喜的過了,竟都忘了叩謝天恩了。”長喜公公到底還是沒忍住開了口,既提點了裴嫊,又幫她圓了場。
已經被人提點到這個份兒了,裴嫊若還是不開竅,那她也白在公府宮中活了這麽些年了。急忙拜倒在地,“臣妾多謝聖上厚愛,隻是臣妾微賤之軀,如何敢當。”
弘昌帝親自扶了她起來,“愛妃乃是公府千金,何來微賤之語。”
裴嫊正想說自已乃是庶出,突然想到弘昌帝的生母也並不是正宮皇後,雖是皇子之尊,可也不是嫡出,這話便又咽了回去。
弘昌帝的龍爪駕輕就熟的就從她的小臂滑到了她的手背,皺眉道,“愛妃的手怎的還是這麽涼冰冰的,長喜,還不快把那件裘衣拿來給裴昭容。”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見長喜捧著個紫漆雕花大托盤,那上麵盛著一領白色的裘衣。
弘昌帝仍是握著裴嫊的手不放,在榻上坐了,看著那白裘衣笑道:“這領雪貂裘乃是月氏國進貢來的一件寶衣,最是暖和不過,愛妃披上讓朕瞧瞧。”
裴嫊正想尋個由頭好將手從他手中抽回來,當下起身由雲珍、雲香服侍著將那雪貂裘披上。這才發現這的確稱得上是一件寶衣,不但外麵那一層毛色極純,無一根雜毛,更難得的是內裏還有一層細密的絨毛,甫一穿上身,便覺得一團火氣將自已團團裹了起來,冬日裏有這麽一件裘衣,那可真是再也不用怕冷了。
長喜在一邊道,“聽說月氏國的北邊大雪山裏生有一種雪貂,渾身皮毛潔白如雪,最是耐凍,這雪貂皮拿來製成裘衣更是上佳的珍品。最難得的是這件裘衣裏麵還有一層極細的絨毛,乃是用那雪貂腋下的小片細毛連綴而成。”
雖說古語有雲,集腋成裘,可是這麽一件裘衣,那得賠上多少隻雪貂啊!
長喜說的興起,“據說這件雪貂裘最妙的一件好處便是,若是雪天裏穿這件雪貂裘出去,那雪離這裘衣還有寸許遠便即化了,因此這件狐裘還有個好聽的名兒叫做避雪裘,有了這件裘衣,娘娘就再也不用怕這冬日難熬了。”
長喜這句話正正說到裴嫊心坎上去了,她這回再跟弘昌帝謝恩的時候,不僅麵上帶著一絲笑,便是謝恩的那幾句套話聽著也有了那麽幾分真心實意的感激。
弘昌帝重又將她扶起來,臉上笑意更濃,“朕也是昨日將書從愛妃手抽走的時候,這才發現愛妃的手那般的冷,這才想起來愛妃素來是最怕過冬的,剛好今年月氏國新貢上來這件避雪裘,便給你帶了過來。”
“隻這一件裘衣隻怕也不夠,朕明日再命人給你多送幾件來,在你這榻上也鋪上幾張皮子。愛妃再忍一忍,等到了十一月這宮便可以燃起火盆和熏籠了。今年冬天,朕必不會讓愛妃這昭陽殿裏的炭不夠燒的。”
裴嫊本來還在想弘昌帝如何知道她素來最怕過冬,聽見他最後那一句,臉上便有些發紅。沒想到自己舊年借地取暖,姐妹送炭的故事居然傳到了弘昌帝的耳朵裏,真是丟人,臉上便又泛起了一絲紅暈。
佳人如白玉一般的麵頰上淡淡的染上一層粉紅,在燈下看來,便如早春三月裏枝頭初綻的第一枝粉色桃花,看的人心中一片春意盎然。
裴嫊察覺到弘昌帝又要朝她靠過來,連看著她的眼神也有些和往常不一樣。她不及細想,急忙後退一步,幸而弘昌帝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舉動。
但裴嫊的心卻還是提了起來,以她素日的敏感,昨晚弘昌帝碰了她的手,她都一無所覺,若是今晚還點著這靜安香,弘昌帝再對她做些比摸手更過分的事情,可如何是好?
許是她實在太過多想了,不提她入睡前怎麽提心吊膽,這一晚二人仍是同居一室,各睡各床。她睡時穿得整整齊齊的一身中衣,醒來時仍是整整齊齊的,她這才放下一顆心。
這日子越往後過,裴嫊的心便越發放下了。弘昌帝又和之前一樣,對著她時臉上也沒了那虛假的笑容,隻是板著臉說幾句每日必說的套話,然後二人便各自就寢安枕。
裴嫊有時候簡直覺得弘昌帝是拿她這兒當客棧住了,隻是每晚過來睡個覺,用她來打個掩護。既想到了這個份上,就免不了再往遠處多想一想,弘昌帝是因為有了心愛之人鄭修容,這才找了自己當幌子好不去其他妃嬪處,來為心上人守身如玉呢?還是說之前弘昌帝所謂的去平康坊,和韓嫣公子容清廝混等等,都不過是他不去寵幸妃嬪的障眼法而已。
可是,他怎麽就偏偏挑中了自己呢?因為自己是太後的侄女,他再怎麽寵著自己,太後也不會跳出來幹預?還是說,因為後麵幾次她見到弘昌帝的時候她都不曾表現的熱情殷切,又有個不能情緒激動的驚悸之症,如今共居一室更不曾主動爬床,讓弘昌帝覺得住在她這裏會比較——安全,不會被非禮?
不管弘昌帝心中究竟是如何想法,裴嫊卻是覺得如今這種日子倒也不錯,弘昌帝每日早出晚歸,晚上既和她說不了幾句話,偶爾早回來片刻,也不再對她動手動腳,要麽讓她煮一杯茶,要麽讓她撫一曲琴。
至於早上,她更是連弘昌帝麵兒都不用見,弘昌帝早上一大早就起來上朝去了,而她得了弘昌帝的特許可以繼續高眠不起,便也懶得再去起身伺候他。
弘昌帝雖對她再也沒露過笑臉,但卻金口玉言,說話算數,命長喜給裴嫊送過來無數過冬的裘衣、皮襖、皮褥。等到了十一月,更是送來了幾大車的上等的木炭來,就是昭陽殿最下等的宮人都不愁沒得炭燒了。此外各鄰邦小國進貢的各色奇珍異寶,也是隔三差五的便往裴嫊的昭陽殿送。
這一日,鄭修儀來看望裴嫊,進了裴嫊平素起居的內室不覺眼前一亮,隻見滿地鋪了一層雪白的羊羔皮,踩在上麵又暖又軟,最是舒服不過。
紫檀雕芙蓉花炕幾上放著個金盤,裏麵盛著一株好像個牛角一樣的東西,色如黃金,卻是從來也沒見過的。
鄭修儀便笑道:“這盤中盛著什麽好東西,倒是從來不曾見過的。”
裴嫊還不及開口,雲香已搶著答道:“回修儀娘娘,這個物事叫‘辟寒犀’,據說這玩意兒色如黃金,是今年交趾國進貢來的,整個宮裏就隻有這麽一株。”
“怪道我這麽一坐下來,便覺溫溫然有暖氣襲人,原來竟是這辟寒犀之功。”鄭蘊秀仍是笑意融融。
雲珍正奉了茶上來,便笑道:“這諾大的一間屋子,單靠這個取暖哪裏能成,一樣還是要燒炭的。”
雲香卻道:“修儀娘娘瞧瞧這炭盆中的炭可有什麽不一樣的?”
裴嫊眉頭微皺,斥道:“就你是個嘴快話多,還不快將這茶盤拿了下去,這裏留雲珍侍候也就夠了。”
雲香隻得收了茶盤低著頭退了出去,但她那麽一提,鄭蘊秀已經去看擺在近旁那炭盆中燃著的炭條。
卻見諾大一個炭盆子裏隻有一根尺餘長的炭條孤零零地在燃著,色呈青灰,無焰而發光。雖燃了這一條炭,但已是熱氣逼人不可迫近,卻又沒有一丁點嗆人的煙味,真真是冬日取暖最佳用炭了。
雖然此前從沒見過此種炭條,但鄭蘊秀何等人物,一下子就猜出來這必是今冬西涼國進獻來的瑞炭,不過尺餘長的一根炭條就能燒十天以上,有著種種好處,乃是炭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鄭蘊秀目光在室內掃了圈,因著裴嫊怕冷,這屋裏一共放了六個炭盆,每個裏麵都燃著一條瑞炭,那西涼國也隻進貢了百條瑞炭,聖上對她可真是夠大方啊。
但是這些弘昌帝賜給裴嫊的奇珍異寶和擺在西邊琴案上的那張琴一比,在鄭蘊秀眼中瞬間就都不算什麽了。
作者有話要說:居然有97個收藏了,再有三個就可以召喚雙更君啦,謝謝看文留評收藏的親,群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