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寧九年年初,蕭綽生下第三個女兒,延壽女。


    因為是小女兒,耶律賢對她比對其他的孩子要喜愛得多,蕭綽看著女兒平安出生,一家和樂,心中甚是寬慰。


    蜀王道隱和平王隆先曾一同入宮來探望皇帝一家,當夜皇帝便賜下酒宴。


    這些年,隆先絲毫沒有見老,反而越發精神,好像是一個年富力強的青年才俊,見到這些小皇子小公主甚是喜愛,於是那愛賣弄文采的才情又被勾出來,想感慨兩句。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啊!”


    幾個孩子倒是沒見有什麽反應,他們也聽不懂漢話,原本想要博得孩子們的誇讚的隆先,弄得好生尷尬,道隱率先放聲笑了起來。


    隆先氣得吹胡子瞪眼的,一看蕭綽,正捂著嘴,偷偷笑著,而耶律賢更是不避諱,笑意明顯。


    “平王爺爺,您說得可是漢家詩詞?”耶律隆緒倒是站了起來,揖了一禮,兩眼放光地看著隆先。


    隆先這才來了興趣,便和這隆緒探討了幾句,最後還不住地向耶律賢和蕭綽誇獎,“大皇子聰慧過人,慧眼識人啊!”


    這是在說隆緒聰明,還是在自誇?


    這究竟是在誇誰呢?


    蕭綽斜睨了隆先一眼,看了看隆緒,心中有些感慨。


    去歲不過是讓觀音女和隆緒一同去蕭府陪了蕭夫人幾日,李芷岸和韓德讓念著蕭夫人一人寡居,怕她孤單,便隔個三五日就去瞧瞧,便趕巧了,恰好撞見了。


    韓德讓素來文雅,頗有文學大家的氣度,隻是略略與隆緒攀談了幾句,便讓七歲的隆緒為他深深折服,喜愛上了漢家文化。


    韓德讓讓隆緒和觀音女坐在蕭府的秋千上,便指著院子裏的芍藥花,給他們講了唐朝李隆基與芍藥花的淵源。


    觀音女聽到一半便和蕭繼先去賽馬了,而隆緒卻聽得入迷。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後來,隆緒稍懂事後,便喜歡研究唐朝的曆史,以《貞觀政要》為重。


    這都是韓德讓的啟蒙。


    又是講那芍藥的故事…對於韓德讓,蕭綽心中是有愧的。


    此時道隱不知怎麽的,看著三歲的隆祐和長壽女越發歡喜。


    見到道隱,長壽女僅僅是有禮微笑,而耶律隆祐一見著道隱,就笑開顏,向道隱伸手。


    道隱便說,這孩子和他有緣。


    耶律賢不以為意,隻對著蕭綽笑了笑便了之。


    近些時月,大宋卷土重來,將北漢逼得越來越緊。


    北漢是大遼的屬國,且挨得很近,耶律賢生怕他們的城池失守,會殃及大遼邊境的百姓生活,甚至可能會引發遼宋的戰爭,所以日日憂心此事。


    蕭綽寬慰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何必為還沒發生的事憂心這麽多?倒不如未雨綢繆來得實在。”


    就在年關剛過,大雪還出奇大的一日,有一白發老臣,進宮來見耶律賢。


    此前蕭綽從未見過這老臣,瞧著這老臣,大約六七十歲,精神矍鑠,白須和白發上仍掛著些散雪,他毫不在乎,笑得從容。


    頓時間蕭綽深深感慨,這仙風道骨的老者,活了這麽些歲數,必定是有一番曆練,才有如今的氣度。


    待耶律賢見他行過禮後,便微笑,恭敬上前將這老者攙扶起來,做於暖榻之上。


    蕭綽正驚奇呢,聽著耶律賢吩咐道,“皇後,我與撻烈大人有事要商,你且先行回去吧。”


    蕭綽並不奇怪耶律賢的命令,明擺著這老臣便在他心中要高上一等。


    於是她也不失禮,恭恭敬敬地向耶律賢行了一禮後,又拜過這耶律撻烈。


    耶律撻烈當即點頭讚道,“不驕縱造作,可見皇後確有國母風範。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說著還動輒下榻又回敬蕭綽一禮,蕭綽難辭,隻得受完禮才回去。


    大約半日,耶律賢才從永興宮來到崇德宮,興衝衝的樣子。


    蕭綽隻看了他一眼,便微笑不語,隻等著他開口。


    “這位耶律撻烈,是六院部郎君,加兼政事令,早年間才華埋沒,可他性格沉穩,有誌有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耶律賢興高采烈地說道。


    蕭綽給他倒了一碗熱奶茶,“那麽,此次是否是為了北漢的事,才召他入宮?”


    蕭綽一語中的,一說到此處,耶律賢的神色便凝重起來,端起茶碗,熱氣撲麵。


    二月,天寒冷峭,積雪未融。


    讓耶律賢和蕭綽日日掛懷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宋太宗親自領兵討伐北漢,北漢的劉繼元已經站不住腳,慌了神。


    在大遼得到宋太宗親征的消息時,耶律賢和蕭綽便在思考,該如何應對,是自保還是施援?


    還沒等手中的卷冊捂熱,北漢的使臣到了。


    使臣言明,十萬火急,他們的國主劉繼元聽聞宋大兵壓境,便急急遣他來遼求援,更提及唇亡齒寒一詞。


    唇亡齒寒,這正是耶律賢抉擇不下的關鍵。


    蕭綽和耶律賢彼此相望,便知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


    當天耶律賢便下令,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隨著使臣一同赴北漢救援。


    使臣千恩萬謝,拜別後匆匆出發回國。


    蕭綽和耶律賢日日懸著一顆心,等著戰場上傳來的戰報。


    大遼的實力不容小覷,可這次讓他們十分擔心的是宋太宗。


    此前宋太祖便因病逝而無法完成收複北漢的宏願,到了太祖的弟弟宋太宗這裏,怕是要來個一舉殲滅,可能會傾盡全力。


    宋太宗率軍由東京出發,三月進至鎮州,分兵攻盂縣、沁州、汾州、嵐州等外圍州縣,以牽製這些地區北漢軍對太原的增援。這時,宋將郭進軍已進至石嶺關。


    蕭綽聽了上呈的戰報,站在地圖前,有些後悔,她盯著這地形圖道,“宋太宗此次有備而來,前幾次宋未能得手,皆是因我大遼及時支援,這一次他將北漢圈圍起來,就是為了阻攔我兵相助。想得勝,恐怕…”


    耶律賢默然,他自然是能瞧得出來的,可這趟渾水已經趟了,這個時候怕是撇不清了。


    挨了半月有餘,大約三月中旬,天氣回暖了些,蕭綽終於感受到了陽光的暖意,這才讓耶律賢和孩子們都在崇德宮的庭院裏小坐,看著孩子們嬉戲。


    “皇上,戰場來報。”七良來通傳。


    一聽到這個戰場二字,蕭綽的頭皮發麻,總覺得會聽到些什麽不好的事,這來報信的小兵已經慌張跪地。


    耶律賢大駭,看著眼前風塵仆仆的小兵。


    “皇上,大軍到白馬嶺,與宋兵相遇,隔大澗對峙。耶律敵烈監軍不顧耶律沙都統的反對,貿然渡澗進攻,反遭襲擊,監軍及突呂不部節度使都敏、黃皮室詳穩唐等五員大將,與上萬餘遼軍,全數被殺,其餘逃走。”


    那小兵哭喪著臉,說完了這戰報,而此時耶律賢和蕭綽的臉已經慘白。


    耶律敵烈衝動,沒有考慮周全,不聽耶律沙的勸阻,後續部隊沒有到,他們的兵力不足以與宋軍對抗,才落得這樣淒慘!


    可大遼損失確實太重,那上萬兵卒,和五員大將…


    耶律賢當即召來臣子,商議此事。


    耶律斜軫聽完耶律賢的話,便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皇上,臣請命趕往北漢支援。”


    耶律賢有些猶豫,他的猶豫並非沒有道理,耶律斜軫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原本耶律賢屬意的是耶律休哥,可這一仗讓耶律休哥去,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皇上,臣妾認為北院大王,必會得勝而返。”蕭綽在一旁,堅定地看著耶律斜軫。


    耶律斜軫亦向蕭綽投來一個感激的眼神。


    耶律休哥一直不做聲,此時卻也道,“臣以為,斜軫可擔此大任。”


    蕭綽看著耶律斜軫,想到他們第一次見麵時,他就是立誌要報國。


    “我大遼的好勇士要死也應死在戰場上,為保家衛國,為草原的榮譽…”


    “天下遲早要易主,我正是在等著這樣一位賢君明主,有朝一日我定舍命為君奪天下!”


    這樣壯誌豪情,話音猶然在耳。蕭綽真的感動,多年來,耶律斜軫的真性情,並沒有因為得遇賢君,封官加爵而做絲毫改變。


    耶律賢偏頭一笑,“斜軫可舍得家中新婚妻子獨守空閨?”


    蕭煙終於得償所願,在年末之時,與耶律斜軫成親,算起來,還真是新婚燕爾之時。


    蕭綽突然覺得有些對不起蕭煙,她看了看耶律斜軫,又偏向耶律休哥,“不然…”


    “皇上,國事為先,兒女情長,怎會是大丈夫所為?耶律斜軫請命!”耶律斜軫重重跪倒在地。


    蕭綽沉默,唇角勾起苦澀的弧度,是了,這不正是大義凜然的耶律斜軫嗎!隻聽耳畔耶律賢一聲低低的歎息,大約隻有蕭綽一人聽得見,隨後便聽得,“準奏。”


    當天夜裏,蕭綽便將蕭煙叫進宮來,想加以安撫。


    蕭煙先是沉默,隨後白皙的脖頸揚起,眼睛逐漸彎出一個弧度,她的笑容那樣釋然,那樣的超脫塵俗。


    “小姑姑,煙兒明白您的心。斜軫他憂國憂民,一心請命征戰,我若為一己私心,留下他過安穩日子,那才真的是配不上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離不相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西並收藏將離不相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