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江山,耶律氏皇帝戎馬一生打拚天下,而蕭氏皇後以血淚和無邊的歲月鑄就繁華盛世。自斷腕太後述律平美名傳後世,這片草原上,蕭氏一族的女子便不再平凡。
公元十世紀中葉,遼上京城中皇權一再易主,如今流轉到皇帝耶律璟手中。然自即位以來,他昏庸無道,日日嗜酒貪睡,以殘殺宮人為樂,不理朝政,以致朝綱紊亂,朝廷眾人惶惶不安;苛捐重稅,百姓在如此統治之下苦不堪言。民心不在,哀鴻遍野,暴動四起,雖是屢遭鎮壓,深受迫害的百姓眼下隻瞧得見一條路,反叛。雖非昔日始皇嬴政之暴行,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契丹貴族之中酒肉言歡,歌舞升平,宮廷內富足奢華,市肆熱鬧非凡,看似平靜的上京城,實則早已波濤暗湧,洶湧澎湃,隻待時機。
應曆十六年,夏日,午後的晴空萬裏無雲,惟烈日高懸,蟬鳴聲陣陣,聲調拖遝的極長,聒噪不已,更給這悶熱的午後添了幾分煩躁。道路兩旁的柳樹枝低垂著,仿佛也生了倦怠之意,不願如平日般擺動著婀娜的身姿。
蕭府,上京城中除卻王爺們的府邸外便是以此最為華貴顯赫。
“燕燕,梳妝好了嗎?萬不可誤了入宮的時辰。”已過不惑之年的蕭思溫聲音鏗鏘有力的在蕭綽門外響起。他挽著夫人,站在蕭綽的門外,他身著深褐朝服長袍,腰間束乳白色鑲玉腰帶,足蹬一雙鑲有彰顯富貴的玉石深黑色官靴,鬢發齊整,略顯滄桑卻不失威嚴,然此時眉眼帶笑。
蕭夫人已年逾四十,即使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那容顏依舊,氣度不凡,與生俱來的皇家風範絲毫不減。
房門被輕輕推開,婢女阿語見老爺夫人進來,頷首弓腰雙手置於腹前,向後退走了幾步。
“父親,母親。”聲音如潺潺溪水般清澈,蕭綽連蹦帶跳地撲到蕭夫人懷中,揚起稚嫩的麵龐,眉眼之間盡是笑意。
蕭思溫和夫人含笑的眼中盡是寵溺,素日不苟言笑的蕭思溫看見小女兒時也笑得慈愛,伸手捋了捋蕭綽的略微淩亂的發絲。蕭夫人扶正了蕭綽的身子,柔聲道;“燕燕,讓母親瞧瞧你有沒有穿戴齊整。”
蕭思溫和蕭夫人見十三歲年紀的小女兒蕭綽,不施粉黛的小臉,清純至極,她眨巴著那雙靈動的眼睛,帶動著卷翹的睫毛。她秀發烏黑,挽著雙髻,兩鬢散落下來幾縷青絲。身著湖青色繡有蝴蝶的長袍,內裏穿一件淺碧色長裙,腕上帶著蕭夫人送她的七彩花蝶手鐲,這模樣不知有多俊俏。
蕭家夫婦最為喜愛這乖巧的小女兒,自降生那日便偏寵她,連蕭綽的小字都是用的蕭夫人原本“燕國公主”的封號。
蕭思溫瞧著蕭綽,將她摟入懷中,蕭夫人掩唇低笑,隨即詢問蕭綽,“不是告訴過雙雙今日要進宮了嗎?你二姐姐在哪?”
蕭綽收斂了笑意,眉頭一蹙,嘟起小嘴,低聲道:“二姐姐,我…我怎麽會知道…她…”
“不用說也知道雙雙又溜出門去了,不等她了,萬不可誤了宮宴,皇上可不是個好相與的。”蕭思溫沉聲道,後吩咐下人備了馬車,一家三口向上京宮城趕去。
在蕭家華麗的馬車裏,蕭綽難抑出府門與進皇宮的興奮,不住地問蕭夫人曾經做公主時在宮裏居住的情景,蕭夫人告訴她的,便是宮廷裏無盡的奢華和萬般的束縛。
蕭綽卻沒有一絲羨慕之意,滿不在乎,稚聲稚氣道,“若丟了自由,草原不屬於自己,天空也不屬於自己,連自己都由不得自己,要這樣的富貴權勢做什麽!”
說罷掀開垂簾,對外麵的街市充滿了好奇,窗外一股熱氣侵襲蕭綽的臉龐,蕭綽連忙撂下垂簾,向車裏放著的用以散熱的冰塊盤挪近了些,眼盯著盤子,小手撥弄著冰塊,神情專注。
企盼一世自由的蕭綽何以知曉這偌大的皇城便是她後日的歸宿,在這裏愛,在這裏恨,在這裏,用無數個日日夜夜為她的摯愛謀一個錦繡江山。
蕭思溫和夫人臉上閃過一絲訝異,更多的是驚喜,二人對視一眼,蕭思溫寬厚的手掌輕拍夫人的手背,看著小小的蕭綽,滿是讚許之意。蕭夫人則垂首輕笑,這麽小的孩子懂得什麽,不過,不過是孩子話罷了!
馬車到東華門門口時,夕陽西墜,白日裏的熱氣消散了不少。遠處紅霞無邊無盡,暈染了大半天空,微風習習,吹拂著柳枝顫顫,帶來絲絲清涼。
蕭綽伸伸懶腰,微闔雙眼,唇角上揚,任由微風輕撫她的臉,她低下身子扯了扯皺起的裙角,抬眼方瞧見宮門口人頭攢動,比之集市更是熱鬧幾分。
蕭綽瞧著遠處幾位與父親穿著同樣的官府長袍的中年男子迎麵走來,蕭夫人輕拍蕭綽的背,低聲道:“沉穩些,這些都是你父親在朝中的同僚。”說罷蕭夫人麵帶得體大方的笑容牽著蕭綽的手,站在蕭思溫的身側。
那幾個中年男子走到蕭思溫麵前,躬身作揖,“下官拜見蕭大人,拜見公主。”蕭思溫扶了扶眼前的幾位,蕭夫人則微笑點頭,隨後遞了個眼神給蕭綽。
蕭綽即刻會意,上前一步,雙手輕握置於腹前,微微一笑,恭敬的向幾位官員行了禮,“蕭綽見過叔叔伯伯,願叔叔伯伯安康。”見禮後又退回蕭夫人身旁,舉止大方得體。
官員們見小小年紀的蕭綽出落的水靈,舉止有禮,也是為了奉承蕭思溫和夫人,連聲稱讚蕭綽,誇讚之言名副其實也好,言過其實也罷,蕭綽笑而不語,隻是聽著。蕭思溫也歡喜,因怕誤了宮宴時辰,與大臣寒暄幾句後,攜妻女進入宮門。
踏入宮門,見一行身著淺灰色宮服長袍的內侍垂首弓腰迎麵而來,站在隊伍最前頭的內侍身著深灰色長袍,腰係有青灰銀邊腰帶,見蕭思溫在前,他率先駐步,俯身作揖,身後的內侍紛紛效仿,領頭的內侍不疾不徐道:“見過蕭大人,見過公主。宮宴在宮帳中舉行,奴才是來迎大人入帳的。”
現下蕭綽明白了幾分,這個人應是內侍中說得上話的管事的。蕭綽不再打量內侍們,隻張望著宮裏的景兒,思索著哪裏好玩。
此時蕭夫人拽著蕭綽的胳膊向前走,蕭綽一時沒反應過來,踉蹌向前了幾步才跟上蕭夫人。蕭夫人的力道大了幾分,蕭綽有些吃痛地看著母親,眼神幽怨。蕭夫人目視前方,麵色平靜,聲音極小但字字落在蕭綽的耳中,“在馬車上是如何囑咐你的,宮裏不是蕭府,收起你的小孩心性,你要記住你是蕭家的女兒。”
蕭綽瞪了母親一眼,撇了撇嘴,一臉不情願。
順著母親的意思,蕭綽不再明目張膽的張望四周,但瞧著比蕭府華美許多的皇宮,仍是難掩驚訝,不由得多瞧了幾眼。
內侍領著蕭家三口正欲穿過長廊進入宮帳時,一陣濃鬱淡雅的花香吸引了蕭綽,蕭綽聞著這花香,卻隻看見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木環繞,仔細一瞧,前方葉片間隙隱約透著姹紫嫣紅來。
蕭綽微微蹙眉,掙開蕭夫人的手,雙手捂著小腹,身子微彎,佯做腹痛狀。她聲音微顫,“母親,我腹痛啊。”
蕭夫人目色微沉,盯著蕭綽,似乎在分辨蕭綽此舉的真假。蕭思溫沉聲,“這可如何是好?”
聽到此言,蕭綽連聲道,“父親,留下一個內侍陪我去茅房,我隨後就到,有內侍在走不丟的。”
為首的內侍趕忙吩咐了一個小侍從跟著蕭綽,蕭夫人一臉難以置信,微微彎腰,低聲湊到蕭綽耳邊,“燕燕,這是皇宮,萬不可胡鬧,母親且信你這一回。”說罷跟蕭思溫一行人離開了。
蕭綽見他們走遠,也不再裝痛,起身雙手叉腰,揚起一個得意的笑臉。小內侍恭謹地站在一旁道,“姑娘,奴才帶您去茅房,在這邊。”
蕭綽攔住他,“小兄弟,我不喜歡用皇宮做的手紙,蕭府的馬車上有手紙,勞煩你跑一趟,我母親可是宮裏的燕國公主,我自然知道茅房在哪,你快去拿吧。”
蕭綽趁他沒抬頭看便隨意指了個方向說那是茅房。小內侍略有遲疑,但被蕭綽推了一把後,小跑著出宮門去了。
公元十世紀中葉,遼上京城中皇權一再易主,如今流轉到皇帝耶律璟手中。然自即位以來,他昏庸無道,日日嗜酒貪睡,以殘殺宮人為樂,不理朝政,以致朝綱紊亂,朝廷眾人惶惶不安;苛捐重稅,百姓在如此統治之下苦不堪言。民心不在,哀鴻遍野,暴動四起,雖是屢遭鎮壓,深受迫害的百姓眼下隻瞧得見一條路,反叛。雖非昔日始皇嬴政之暴行,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契丹貴族之中酒肉言歡,歌舞升平,宮廷內富足奢華,市肆熱鬧非凡,看似平靜的上京城,實則早已波濤暗湧,洶湧澎湃,隻待時機。
應曆十六年,夏日,午後的晴空萬裏無雲,惟烈日高懸,蟬鳴聲陣陣,聲調拖遝的極長,聒噪不已,更給這悶熱的午後添了幾分煩躁。道路兩旁的柳樹枝低垂著,仿佛也生了倦怠之意,不願如平日般擺動著婀娜的身姿。
蕭府,上京城中除卻王爺們的府邸外便是以此最為華貴顯赫。
“燕燕,梳妝好了嗎?萬不可誤了入宮的時辰。”已過不惑之年的蕭思溫聲音鏗鏘有力的在蕭綽門外響起。他挽著夫人,站在蕭綽的門外,他身著深褐朝服長袍,腰間束乳白色鑲玉腰帶,足蹬一雙鑲有彰顯富貴的玉石深黑色官靴,鬢發齊整,略顯滄桑卻不失威嚴,然此時眉眼帶笑。
蕭夫人已年逾四十,即使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那容顏依舊,氣度不凡,與生俱來的皇家風範絲毫不減。
房門被輕輕推開,婢女阿語見老爺夫人進來,頷首弓腰雙手置於腹前,向後退走了幾步。
“父親,母親。”聲音如潺潺溪水般清澈,蕭綽連蹦帶跳地撲到蕭夫人懷中,揚起稚嫩的麵龐,眉眼之間盡是笑意。
蕭思溫和夫人含笑的眼中盡是寵溺,素日不苟言笑的蕭思溫看見小女兒時也笑得慈愛,伸手捋了捋蕭綽的略微淩亂的發絲。蕭夫人扶正了蕭綽的身子,柔聲道;“燕燕,讓母親瞧瞧你有沒有穿戴齊整。”
蕭思溫和蕭夫人見十三歲年紀的小女兒蕭綽,不施粉黛的小臉,清純至極,她眨巴著那雙靈動的眼睛,帶動著卷翹的睫毛。她秀發烏黑,挽著雙髻,兩鬢散落下來幾縷青絲。身著湖青色繡有蝴蝶的長袍,內裏穿一件淺碧色長裙,腕上帶著蕭夫人送她的七彩花蝶手鐲,這模樣不知有多俊俏。
蕭家夫婦最為喜愛這乖巧的小女兒,自降生那日便偏寵她,連蕭綽的小字都是用的蕭夫人原本“燕國公主”的封號。
蕭思溫瞧著蕭綽,將她摟入懷中,蕭夫人掩唇低笑,隨即詢問蕭綽,“不是告訴過雙雙今日要進宮了嗎?你二姐姐在哪?”
蕭綽收斂了笑意,眉頭一蹙,嘟起小嘴,低聲道:“二姐姐,我…我怎麽會知道…她…”
“不用說也知道雙雙又溜出門去了,不等她了,萬不可誤了宮宴,皇上可不是個好相與的。”蕭思溫沉聲道,後吩咐下人備了馬車,一家三口向上京宮城趕去。
在蕭家華麗的馬車裏,蕭綽難抑出府門與進皇宮的興奮,不住地問蕭夫人曾經做公主時在宮裏居住的情景,蕭夫人告訴她的,便是宮廷裏無盡的奢華和萬般的束縛。
蕭綽卻沒有一絲羨慕之意,滿不在乎,稚聲稚氣道,“若丟了自由,草原不屬於自己,天空也不屬於自己,連自己都由不得自己,要這樣的富貴權勢做什麽!”
說罷掀開垂簾,對外麵的街市充滿了好奇,窗外一股熱氣侵襲蕭綽的臉龐,蕭綽連忙撂下垂簾,向車裏放著的用以散熱的冰塊盤挪近了些,眼盯著盤子,小手撥弄著冰塊,神情專注。
企盼一世自由的蕭綽何以知曉這偌大的皇城便是她後日的歸宿,在這裏愛,在這裏恨,在這裏,用無數個日日夜夜為她的摯愛謀一個錦繡江山。
蕭思溫和夫人臉上閃過一絲訝異,更多的是驚喜,二人對視一眼,蕭思溫寬厚的手掌輕拍夫人的手背,看著小小的蕭綽,滿是讚許之意。蕭夫人則垂首輕笑,這麽小的孩子懂得什麽,不過,不過是孩子話罷了!
馬車到東華門門口時,夕陽西墜,白日裏的熱氣消散了不少。遠處紅霞無邊無盡,暈染了大半天空,微風習習,吹拂著柳枝顫顫,帶來絲絲清涼。
蕭綽伸伸懶腰,微闔雙眼,唇角上揚,任由微風輕撫她的臉,她低下身子扯了扯皺起的裙角,抬眼方瞧見宮門口人頭攢動,比之集市更是熱鬧幾分。
蕭綽瞧著遠處幾位與父親穿著同樣的官府長袍的中年男子迎麵走來,蕭夫人輕拍蕭綽的背,低聲道:“沉穩些,這些都是你父親在朝中的同僚。”說罷蕭夫人麵帶得體大方的笑容牽著蕭綽的手,站在蕭思溫的身側。
那幾個中年男子走到蕭思溫麵前,躬身作揖,“下官拜見蕭大人,拜見公主。”蕭思溫扶了扶眼前的幾位,蕭夫人則微笑點頭,隨後遞了個眼神給蕭綽。
蕭綽即刻會意,上前一步,雙手輕握置於腹前,微微一笑,恭敬的向幾位官員行了禮,“蕭綽見過叔叔伯伯,願叔叔伯伯安康。”見禮後又退回蕭夫人身旁,舉止大方得體。
官員們見小小年紀的蕭綽出落的水靈,舉止有禮,也是為了奉承蕭思溫和夫人,連聲稱讚蕭綽,誇讚之言名副其實也好,言過其實也罷,蕭綽笑而不語,隻是聽著。蕭思溫也歡喜,因怕誤了宮宴時辰,與大臣寒暄幾句後,攜妻女進入宮門。
踏入宮門,見一行身著淺灰色宮服長袍的內侍垂首弓腰迎麵而來,站在隊伍最前頭的內侍身著深灰色長袍,腰係有青灰銀邊腰帶,見蕭思溫在前,他率先駐步,俯身作揖,身後的內侍紛紛效仿,領頭的內侍不疾不徐道:“見過蕭大人,見過公主。宮宴在宮帳中舉行,奴才是來迎大人入帳的。”
現下蕭綽明白了幾分,這個人應是內侍中說得上話的管事的。蕭綽不再打量內侍們,隻張望著宮裏的景兒,思索著哪裏好玩。
此時蕭夫人拽著蕭綽的胳膊向前走,蕭綽一時沒反應過來,踉蹌向前了幾步才跟上蕭夫人。蕭夫人的力道大了幾分,蕭綽有些吃痛地看著母親,眼神幽怨。蕭夫人目視前方,麵色平靜,聲音極小但字字落在蕭綽的耳中,“在馬車上是如何囑咐你的,宮裏不是蕭府,收起你的小孩心性,你要記住你是蕭家的女兒。”
蕭綽瞪了母親一眼,撇了撇嘴,一臉不情願。
順著母親的意思,蕭綽不再明目張膽的張望四周,但瞧著比蕭府華美許多的皇宮,仍是難掩驚訝,不由得多瞧了幾眼。
內侍領著蕭家三口正欲穿過長廊進入宮帳時,一陣濃鬱淡雅的花香吸引了蕭綽,蕭綽聞著這花香,卻隻看見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木環繞,仔細一瞧,前方葉片間隙隱約透著姹紫嫣紅來。
蕭綽微微蹙眉,掙開蕭夫人的手,雙手捂著小腹,身子微彎,佯做腹痛狀。她聲音微顫,“母親,我腹痛啊。”
蕭夫人目色微沉,盯著蕭綽,似乎在分辨蕭綽此舉的真假。蕭思溫沉聲,“這可如何是好?”
聽到此言,蕭綽連聲道,“父親,留下一個內侍陪我去茅房,我隨後就到,有內侍在走不丟的。”
為首的內侍趕忙吩咐了一個小侍從跟著蕭綽,蕭夫人一臉難以置信,微微彎腰,低聲湊到蕭綽耳邊,“燕燕,這是皇宮,萬不可胡鬧,母親且信你這一回。”說罷跟蕭思溫一行人離開了。
蕭綽見他們走遠,也不再裝痛,起身雙手叉腰,揚起一個得意的笑臉。小內侍恭謹地站在一旁道,“姑娘,奴才帶您去茅房,在這邊。”
蕭綽攔住他,“小兄弟,我不喜歡用皇宮做的手紙,蕭府的馬車上有手紙,勞煩你跑一趟,我母親可是宮裏的燕國公主,我自然知道茅房在哪,你快去拿吧。”
蕭綽趁他沒抬頭看便隨意指了個方向說那是茅房。小內侍略有遲疑,但被蕭綽推了一把後,小跑著出宮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