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軒正房的東次間,遲姨娘看著手裏的賬冊微微搖頭,彩霞端了茶進來忙道:“姨娘看了半天了歇會子吧,咱們院子裏的石榴樹抽出綠芽了,咱們也去掛幾個荷包祈福吧。”
彩雲也在旁邊笑道:“正是,奴婢這幾日聽風,好像說爺要給清揚園停藥呢,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瑞雪閣的石榴樹上都掛滿了,遠遠看著花紅柳綠的好看極了,姨娘咱們也去祈福。”
遲姨娘合上賬冊看著自己這兩個忠心耿耿的丫頭,嘴角牽出一絲苦笑:“爺若不來,停不停藥,有什麽不同?”
一句話說得彩雲、彩霞都怏怏的,遲姨娘見反覺得好笑,遂道:“爺不來漣漪軒也不是這一日兩日的事,我是商家女自是會計較得失,如今我是遲氏家族最受人敬重的姑奶奶,兄長繼承了家業,娘也受人尊敬,我可不覺得愁苦,我雖用不著倒是要給你們兩去掛兩個才是。”說得兩人訕訕的跟著走了出來。
院裏的石榴樹下綠玉和紫藤都穿著一色的銀紅比甲站在一處掛荷包,遲姨娘見了笑道:“這綠玉和紫藤穿著一樣的衣服背影看越發的像一個人了。”
二人聽到聲音忙轉身行禮,紫藤笑道:“姨娘抬舉奴婢了,奴婢哪有綠玉姐姐好看呢。”
遲姨娘聽了打量綠玉一眼,眉眼彎彎,倒真是出落的眉清目秀便笑道:“綠玉十六了吧,倒真是大姑娘了,前些日子聽說你老子娘求了盧媽媽,說等過了十八就求府裏放人呢,可是家裏有什麽打算了呀。”
一句話說得綠玉紅了臉,指了旁邊的紫藤道:“都是你這小蹄子胡說,惹來姨娘這些不尊的話出來,我隻和你算賬便是。”說完便要打。紫藤見了跑了開去,二人在院子裏追打起來。
魏姨娘難得的走了出來笑道:“原是紫藤的不是,你隻管打,我再不護著她的。”
綠玉聽了越發的追著要打紫藤,紫藤跑不過綠玉,隻得一疊聲的告饒:“綠玉姑娘,綠玉姐姐,綠玉姑奶奶,下次不敢了。”
惹得滿院子的人都笑了起來,魏姨娘難得的跟著嬉笑,遲姨娘看著魏姨娘笑得有幾分明媚的臉道:“妹妹笑起來真好看,該多笑笑才是。”
魏姨娘聽了倒斂了笑容朝著遲姨娘微微施禮道:“姐姐,妹妹不過覺得沒什麽值得笑的事罷。”說完也不理人轉身進了裏屋,紫藤見了忙跟了上去。
遲姨娘歎了口氣,又看了看西廂房,一片安靜,連晃動的影子也不見。
穀雨舉了手裏的荷包笑道:“咱們院子裏倒沒有石榴樹,奴婢看大少爺養拙齋裏有幾顆長得極好,奴婢去那裏掛了給大少奶奶祈福。”
張媽媽聽了笑著啐了她一口道:“你個厚臉皮的,哪有個掛石榴樹荷包倒掛到爺們的院子裏的,你不害臊也不顧著咱們大少奶奶的臉麵嗎。”
穀雨倒不以為意笑道:“有什麽害臊的,隻要能為咱們大少奶奶祈福,便是老爺的外書房我也敢去掛。”
說得屋裏的人都笑了,弄巧笑道:“大少奶奶,日後若穀雨姐姐有錯時,再不必罰她銀子,隻要罰她一天不說話便是,奴婢看她一定極難受。”
喬錦書聽了也笑了,嗔笑著看了弄巧道:“罷了,再不用說別人,除了紫蝶、妙筆,你和纖雲、湘荷也都不差什麽,都是愛說的。”
張媽媽笑道,正是,天天嘰嘰咋咋的,吵得人煩。又看了穀雨道:“出了清揚園,左邊拐角那裏的梧桐樹後麵有幾顆石榴樹長得極好,去那裏掛吧,好好給咱們大少奶奶祈福,兩個不夠,要掛六個才好。”
喬錦書聽了心裏朝天翻了無數白眼,笑道:“我再不信這些的,現在天氣好,你們幾個出去走走倒是正經的,看見有什麽新開的花,給我摘些插瓶吧,讓紫蝶、妙筆伺候著,我也好安靜的看幾頁書。”
穀雨幾個聽了便嬉笑著出門,張媽媽放了軟簾退了出去。
紫蝶在炕沿邊的杌子上坐了做針線,妙筆跪坐在炕上研磨,喬錦書低頭看著書,微風處,拂起鬢角的幾縷秀發,一室的靜逸。
如畫正伺候顧夫人喝藥,細語在旁邊端了水盂伺候著,看見萬媽媽進來,顧夫人漱了口道:“你又這樣風風火火的為什麽事呢?”
萬媽媽行了禮道,外院的小廝來說,大理寺的張大人攜眷祭祖,來拜見咱們家老爺,張夫人帶了小姐也來見夫人。
顧夫人聽了便扶了張媽媽起身道:“總是三品大員的夫人,還是去大廳見吧。”
剛在大廳落座,淡月便進來回稟,張夫人和張小姐求見夫人。
顧夫人頷首道:“請她們進來吧。”
片刻走進來一個三十七八歲的婦人,灰綠滾邊青金色花卉暗紋緞麵圓領袍子,水藍色馬麵裙,麵容溫和,步履從容,身後跟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連枝牡丹刺繡領大紅秋菊提花的對襟小襖,白色撒花百褶裙,柳眉星目,大方端莊。
張夫人帶著女兒叩拜道:“妾身張氏攜小女玉鳳見過襄遠郡主。”顧夫人示意萬媽媽扶起道:“不必行此大禮,遠離京城我早忘了自己的封號了,你們稱我顧夫人便可,坐吧。”
張夫人恭謹道:“是,顧夫人。”說著在左邊上首坐了,張玉鳳緊挨著自己的母親落座。
顧夫人笑吟吟道:“京城此時還是冰天雪地,慶陽已是春天,不知張夫人習慣嗎?”
“妾身夫家便是此處人,妾在慶陽也住了許多年倒覺得比京城舒適呢。”張夫人道。
張玉鳳聽著兩人說話有些坐立不安,顧夫人見了忙道:“玉鳳若是無聊,我叫人請人來陪你說話可好。”
張玉鳳聽了忙起身行了個福禮道:“顧夫人,玉鳳想見喬家大姑娘可以嗎?”
顧夫人聽了有些詫異道:“怎麽?你們認識嗎?”
張玉鳳搖頭道:“不認識,不過我喜歡她,想見見。”
顧夫人聽了有些不解,便看了張夫人。
張夫人溺愛的瞪了張玉鳳一眼道,小女被老爺和我寵壞了,夫人莫怪,說來咱們倒是有些緣分的,喬家的曦園原來是我公公婆婆的屋子,我隨著老爺四處遷徙,玉鳳便一直陪在她祖父祖母身邊替我們盡孝,那喬家大姑娘的閨房原先是玉鳳住的,此次回來玉鳳去看了下,覺得愛護的極好,屋裏的布置也喜歡得緊,必說那喬姑娘一定是個和她一樣心性,便一定要見見,後又聽說喬家姑娘嫁入了府上,今日知道我來,便一定要跟了來。
顧夫人聽了覺得這張家姑娘爽直可愛,心性簡單,心裏喜歡便招手讓她近前,拉她的手笑道:“你說得再沒錯,錦兒和你的性子倒真有些一樣的地方,我讓人帶你去她住的錦繡閣和她說話可好。”
張玉鳳欣喜的點頭,顧夫人便支使淡月帶了她去錦繡閣。
喬錦書聽了湘荷的話,剛想起身去大廳待客,卻見丫鬟打起軟簾一個笑容燦爛,活潑端方的女孩走了進來笑著道:“你便是疏影閣的主人嗎,我可是前主人呢。”
看著這個一臉歡笑的女孩喬錦書沒來由的就喜歡上她,遂笑道:“是張姑娘嗎,我是喬錦書。”
張玉鳳上前拉了手道:“你真好看,我家的嫂嫂們也個個不俗,倒沒有一個及得上你的,我知道你叫錦兒,你叫我玉鳳吧,我今年十七了,你多大?”
喬錦書笑道:“我十五了。”
“那你要叫我姐姐,我以後叫你錦兒妹妹了。”張玉鳳忙道。
喬錦書笑著應了,二人攜手在炕上坐了,喬錦書吩咐穀雨道,去看看小廚房有什麽新做的點心端些來,再去樹根下取一壇子竹葉水出來泡雨前茶。
張玉鳳聽了忙道:“我不愛喝茶,妹妹有花茶嗎?”
“有的,菊花、梅花、荷花,姐姐愛喝哪種?”喬錦書笑道。
“就荷花茶吧,我愛它清淡無味。”張玉鳳道。
端起茶啜了一口張玉鳳有些驚訝的道:“咦,加了蜜糖,怎麽卻沒有搶走荷花的香味呢。”
喬錦書笑道:“別的蜜自然會搶了荷香,這可是我們家自己收的荷花蜜,不但不會搶了荷花的香氣,還越發的添了幾分味呢,姐姐若是喜歡,走的時候帶一壇走吧。”
張玉鳳又啜了一口細細的品嚐了微微頷首道:“果然是妹妹說的一樣,真是極好。”
“慶陽哪裏都好,隻有你家二叔不好。”張玉鳳有些氣鼓鼓的道。
喬錦書不解的問道:“我二叔怎麽得罪姐姐了。”
張玉鳳的丫鬟喜鵲在邊上道:“這倒怪不了喬家二爺,原是我家姑娘連名姓也沒報,便要往曦園裏闖,正好碰上喬家二爺出門,自然嗆上了,後來喬二爺知道了姑娘的身份,還陪了禮,又請了喬太太出來陪著觀看了園子。”
張玉鳳不滿的瞪了喜鵲一眼道:“你們怎麽都和娘說的一樣,他一點沒錯,都是我的錯嗎?”
喬錦書忙拉了張玉鳳的手道:“姐姐別生氣,我二叔這個人不惹他時,是極溫和好說話的,若嗆上了也是個極不講理的,想來說話也定是衝撞了姐姐的。”
張玉鳳這才笑道:“還是妹妹的話我愛聽,娘也是一味的說我的不是,我極不服氣呢。”
聽這話喬錦書思忖這張夫人也是個溫和知禮的,並不以勢壓人,對這家人又多了幾分好感,遂笑道:“既是二叔得罪了姐姐,現在二叔管著我們家的鬆鶴會所呢,便讓他細細的做上一桌全魚宴,給姐姐陪罪,我陪著姐姐去吃怎樣?”
一說到吃的,張玉鳳黝黑的眼眸像星星一樣閃亮,忙連聲應了,惹得屋裏的丫鬟都掩嘴直笑。
緣分總是很奇怪,有人跋山涉水也不可及,有人卻可一見如故。
彩雲也在旁邊笑道:“正是,奴婢這幾日聽風,好像說爺要給清揚園停藥呢,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瑞雪閣的石榴樹上都掛滿了,遠遠看著花紅柳綠的好看極了,姨娘咱們也去祈福。”
遲姨娘合上賬冊看著自己這兩個忠心耿耿的丫頭,嘴角牽出一絲苦笑:“爺若不來,停不停藥,有什麽不同?”
一句話說得彩雲、彩霞都怏怏的,遲姨娘見反覺得好笑,遂道:“爺不來漣漪軒也不是這一日兩日的事,我是商家女自是會計較得失,如今我是遲氏家族最受人敬重的姑奶奶,兄長繼承了家業,娘也受人尊敬,我可不覺得愁苦,我雖用不著倒是要給你們兩去掛兩個才是。”說得兩人訕訕的跟著走了出來。
院裏的石榴樹下綠玉和紫藤都穿著一色的銀紅比甲站在一處掛荷包,遲姨娘見了笑道:“這綠玉和紫藤穿著一樣的衣服背影看越發的像一個人了。”
二人聽到聲音忙轉身行禮,紫藤笑道:“姨娘抬舉奴婢了,奴婢哪有綠玉姐姐好看呢。”
遲姨娘聽了打量綠玉一眼,眉眼彎彎,倒真是出落的眉清目秀便笑道:“綠玉十六了吧,倒真是大姑娘了,前些日子聽說你老子娘求了盧媽媽,說等過了十八就求府裏放人呢,可是家裏有什麽打算了呀。”
一句話說得綠玉紅了臉,指了旁邊的紫藤道:“都是你這小蹄子胡說,惹來姨娘這些不尊的話出來,我隻和你算賬便是。”說完便要打。紫藤見了跑了開去,二人在院子裏追打起來。
魏姨娘難得的走了出來笑道:“原是紫藤的不是,你隻管打,我再不護著她的。”
綠玉聽了越發的追著要打紫藤,紫藤跑不過綠玉,隻得一疊聲的告饒:“綠玉姑娘,綠玉姐姐,綠玉姑奶奶,下次不敢了。”
惹得滿院子的人都笑了起來,魏姨娘難得的跟著嬉笑,遲姨娘看著魏姨娘笑得有幾分明媚的臉道:“妹妹笑起來真好看,該多笑笑才是。”
魏姨娘聽了倒斂了笑容朝著遲姨娘微微施禮道:“姐姐,妹妹不過覺得沒什麽值得笑的事罷。”說完也不理人轉身進了裏屋,紫藤見了忙跟了上去。
遲姨娘歎了口氣,又看了看西廂房,一片安靜,連晃動的影子也不見。
穀雨舉了手裏的荷包笑道:“咱們院子裏倒沒有石榴樹,奴婢看大少爺養拙齋裏有幾顆長得極好,奴婢去那裏掛了給大少奶奶祈福。”
張媽媽聽了笑著啐了她一口道:“你個厚臉皮的,哪有個掛石榴樹荷包倒掛到爺們的院子裏的,你不害臊也不顧著咱們大少奶奶的臉麵嗎。”
穀雨倒不以為意笑道:“有什麽害臊的,隻要能為咱們大少奶奶祈福,便是老爺的外書房我也敢去掛。”
說得屋裏的人都笑了,弄巧笑道:“大少奶奶,日後若穀雨姐姐有錯時,再不必罰她銀子,隻要罰她一天不說話便是,奴婢看她一定極難受。”
喬錦書聽了也笑了,嗔笑著看了弄巧道:“罷了,再不用說別人,除了紫蝶、妙筆,你和纖雲、湘荷也都不差什麽,都是愛說的。”
張媽媽笑道,正是,天天嘰嘰咋咋的,吵得人煩。又看了穀雨道:“出了清揚園,左邊拐角那裏的梧桐樹後麵有幾顆石榴樹長得極好,去那裏掛吧,好好給咱們大少奶奶祈福,兩個不夠,要掛六個才好。”
喬錦書聽了心裏朝天翻了無數白眼,笑道:“我再不信這些的,現在天氣好,你們幾個出去走走倒是正經的,看見有什麽新開的花,給我摘些插瓶吧,讓紫蝶、妙筆伺候著,我也好安靜的看幾頁書。”
穀雨幾個聽了便嬉笑著出門,張媽媽放了軟簾退了出去。
紫蝶在炕沿邊的杌子上坐了做針線,妙筆跪坐在炕上研磨,喬錦書低頭看著書,微風處,拂起鬢角的幾縷秀發,一室的靜逸。
如畫正伺候顧夫人喝藥,細語在旁邊端了水盂伺候著,看見萬媽媽進來,顧夫人漱了口道:“你又這樣風風火火的為什麽事呢?”
萬媽媽行了禮道,外院的小廝來說,大理寺的張大人攜眷祭祖,來拜見咱們家老爺,張夫人帶了小姐也來見夫人。
顧夫人聽了便扶了張媽媽起身道:“總是三品大員的夫人,還是去大廳見吧。”
剛在大廳落座,淡月便進來回稟,張夫人和張小姐求見夫人。
顧夫人頷首道:“請她們進來吧。”
片刻走進來一個三十七八歲的婦人,灰綠滾邊青金色花卉暗紋緞麵圓領袍子,水藍色馬麵裙,麵容溫和,步履從容,身後跟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連枝牡丹刺繡領大紅秋菊提花的對襟小襖,白色撒花百褶裙,柳眉星目,大方端莊。
張夫人帶著女兒叩拜道:“妾身張氏攜小女玉鳳見過襄遠郡主。”顧夫人示意萬媽媽扶起道:“不必行此大禮,遠離京城我早忘了自己的封號了,你們稱我顧夫人便可,坐吧。”
張夫人恭謹道:“是,顧夫人。”說著在左邊上首坐了,張玉鳳緊挨著自己的母親落座。
顧夫人笑吟吟道:“京城此時還是冰天雪地,慶陽已是春天,不知張夫人習慣嗎?”
“妾身夫家便是此處人,妾在慶陽也住了許多年倒覺得比京城舒適呢。”張夫人道。
張玉鳳聽著兩人說話有些坐立不安,顧夫人見了忙道:“玉鳳若是無聊,我叫人請人來陪你說話可好。”
張玉鳳聽了忙起身行了個福禮道:“顧夫人,玉鳳想見喬家大姑娘可以嗎?”
顧夫人聽了有些詫異道:“怎麽?你們認識嗎?”
張玉鳳搖頭道:“不認識,不過我喜歡她,想見見。”
顧夫人聽了有些不解,便看了張夫人。
張夫人溺愛的瞪了張玉鳳一眼道,小女被老爺和我寵壞了,夫人莫怪,說來咱們倒是有些緣分的,喬家的曦園原來是我公公婆婆的屋子,我隨著老爺四處遷徙,玉鳳便一直陪在她祖父祖母身邊替我們盡孝,那喬家大姑娘的閨房原先是玉鳳住的,此次回來玉鳳去看了下,覺得愛護的極好,屋裏的布置也喜歡得緊,必說那喬姑娘一定是個和她一樣心性,便一定要見見,後又聽說喬家姑娘嫁入了府上,今日知道我來,便一定要跟了來。
顧夫人聽了覺得這張家姑娘爽直可愛,心性簡單,心裏喜歡便招手讓她近前,拉她的手笑道:“你說得再沒錯,錦兒和你的性子倒真有些一樣的地方,我讓人帶你去她住的錦繡閣和她說話可好。”
張玉鳳欣喜的點頭,顧夫人便支使淡月帶了她去錦繡閣。
喬錦書聽了湘荷的話,剛想起身去大廳待客,卻見丫鬟打起軟簾一個笑容燦爛,活潑端方的女孩走了進來笑著道:“你便是疏影閣的主人嗎,我可是前主人呢。”
看著這個一臉歡笑的女孩喬錦書沒來由的就喜歡上她,遂笑道:“是張姑娘嗎,我是喬錦書。”
張玉鳳上前拉了手道:“你真好看,我家的嫂嫂們也個個不俗,倒沒有一個及得上你的,我知道你叫錦兒,你叫我玉鳳吧,我今年十七了,你多大?”
喬錦書笑道:“我十五了。”
“那你要叫我姐姐,我以後叫你錦兒妹妹了。”張玉鳳忙道。
喬錦書笑著應了,二人攜手在炕上坐了,喬錦書吩咐穀雨道,去看看小廚房有什麽新做的點心端些來,再去樹根下取一壇子竹葉水出來泡雨前茶。
張玉鳳聽了忙道:“我不愛喝茶,妹妹有花茶嗎?”
“有的,菊花、梅花、荷花,姐姐愛喝哪種?”喬錦書笑道。
“就荷花茶吧,我愛它清淡無味。”張玉鳳道。
端起茶啜了一口張玉鳳有些驚訝的道:“咦,加了蜜糖,怎麽卻沒有搶走荷花的香味呢。”
喬錦書笑道:“別的蜜自然會搶了荷香,這可是我們家自己收的荷花蜜,不但不會搶了荷花的香氣,還越發的添了幾分味呢,姐姐若是喜歡,走的時候帶一壇走吧。”
張玉鳳又啜了一口細細的品嚐了微微頷首道:“果然是妹妹說的一樣,真是極好。”
“慶陽哪裏都好,隻有你家二叔不好。”張玉鳳有些氣鼓鼓的道。
喬錦書不解的問道:“我二叔怎麽得罪姐姐了。”
張玉鳳的丫鬟喜鵲在邊上道:“這倒怪不了喬家二爺,原是我家姑娘連名姓也沒報,便要往曦園裏闖,正好碰上喬家二爺出門,自然嗆上了,後來喬二爺知道了姑娘的身份,還陪了禮,又請了喬太太出來陪著觀看了園子。”
張玉鳳不滿的瞪了喜鵲一眼道:“你們怎麽都和娘說的一樣,他一點沒錯,都是我的錯嗎?”
喬錦書忙拉了張玉鳳的手道:“姐姐別生氣,我二叔這個人不惹他時,是極溫和好說話的,若嗆上了也是個極不講理的,想來說話也定是衝撞了姐姐的。”
張玉鳳這才笑道:“還是妹妹的話我愛聽,娘也是一味的說我的不是,我極不服氣呢。”
聽這話喬錦書思忖這張夫人也是個溫和知禮的,並不以勢壓人,對這家人又多了幾分好感,遂笑道:“既是二叔得罪了姐姐,現在二叔管著我們家的鬆鶴會所呢,便讓他細細的做上一桌全魚宴,給姐姐陪罪,我陪著姐姐去吃怎樣?”
一說到吃的,張玉鳳黝黑的眼眸像星星一樣閃亮,忙連聲應了,惹得屋裏的丫鬟都掩嘴直笑。
緣分總是很奇怪,有人跋山涉水也不可及,有人卻可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