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著自己身上清幽的蘭花香,顧瀚揚蹙了眉,眼裏閃過一絲涼薄。


    進了錦繡閣見張媽媽帶了值夜的丫鬟在等著,便道:“你們大少奶奶呢。”


    張媽媽幾個有些緊張的蹲身行禮道:“大少奶奶有些累,便先睡了。”


    顧瀚揚道:“叫纖雲、弄巧進來伺候沐浴。”


    出浴室顧瀚揚轉進裏間,看見床上的被子動了一下,便往床邊走去道:“聽見爺進來還不起身伺候,隻管躺著做什麽。”


    喬錦書聽見便納納的坐起來道:“爺。”


    見她局促的樣子顧瀚揚也不點破她隻道:“睡吧,明日還要回門,不可起晚了。”


    沐浴後清新的味道夾雜著暖暖的氣息傳過來,讓人格外安心,喬錦書聞著便有些昏昏欲睡,側了身朝向那暖暖的氣息,嘴裏軟語道:“爺,錦兒睡了。”


    聞聲顧瀚揚側目而視,見那小東西已經朝著自己這邊睡著了,方才那話估計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麽,閉了眼安然入睡。


    早晨,紫蝶正伺候著喬錦書梳洗,妙筆進來道:“大少爺,錦大少奶奶,三位姨娘在外麵等著請安。”


    喬錦書方想起自己昨日吩咐穀雨的事,便看著顧瀚揚笑道:“昨日她們原本就要來請安的,是我有些累,便讓她們今日來。”


    顧瀚揚微微頷首道:“時辰還早,你換好衣服我們就出去吧。”


    聽見顧瀚揚要陪自己一起去,喬錦書心裏便有了幾分歡喜,笑著行禮道:“是。”


    二人在錦繡閣正廳坐了,喬錦書便讓紫蝶傳了三位姨娘進來。


    看著三人魚貫而入,前麵一位明眸善睞,嘴唇微豐,豐姿綽約,中間一位眉清目秀,淡雅宜人,走在最後麵的低眉順目,初看毫不起眼,再看卻發現如路邊的野花,帶著幾分原野的美,清新自然。


    遲姨娘走在最前麵進了錦繡閣大廳,看見坐在大少爺身邊的錦大少奶奶,精致的眉眼,仿若天成,隻覺美得讓人挪不開眼,心中暗歎道:“這大約就是低頭間的溫柔便足以傾國傾城吧。恭謹的上前蹲身行禮道:“妾遲氏給大少爺、錦大少奶奶請安。”


    中間那位亦上來道:“婢妾魏氏給大少爺、錦大少奶奶請安,最後麵的那位還是低眉順眼的上前行禮道:“婢妾許氏給大少爺、錦大少奶奶請安。”


    喬錦書看著三人,知道最前麵的便是貴妾遲氏了,後麵的兩位則是侍妾魏氏和侍妾許氏,笑著側身看了顧瀚揚一眼,見他微微點頭,便道:“三位姨娘免禮。”


    “我新來初到倒沒有什麽說的,隻是這清揚園是大少爺休憩之所,希望這裏簡單、安靜讓大少爺在外奔波勞累之餘可以好好休息。”喬錦書微笑道。


    三人聽了俱是一怔,暗忖道,這新來的錦大少奶奶雖說年紀小,倒不可小覷。


    喬錦書說完朝紫蝶點點頭,紫蝶便捧了三個錦盒遞給三人。


    “隻是些小東西,三位姨娘留著玩吧。”喬錦書笑道。


    三人俱道謝了告退。


    喬錦書緊跟在顧瀚揚身後去了曉荷院請安,顧夫人笑著道:“今天早早的,你二叔就陪著你弟弟一起來接了,快些去吧,別失禮了才是。”


    二人忙應了出門上車。


    喬錦書看見一身緗色雙鶴起舞勾蓮暗紋長衫的喬楠柏和棗紅妝花袷衣的喬仲青不覺笑得眉眼彎彎。


    喬楠柏長身玉立,背了手有些戲謔的道:“錦兒幾日不見倒不知道叫人了呢,說著卻拿眼梭那顧瀚揚。”


    喬錦書見了哪裏不知道自己二叔的意圖,不由得內心好笑,自己的二叔比顧瀚揚還小四、五歲呢,便彎腰施禮道:“二叔。”又招呼道,仲青弟弟。


    顧瀚揚哪裏不知道這喬楠柏是故意討這口頭便宜罷了,現如今是三朝回門的好日子,又是在自家的門口,兩家的下人都看著呢,少不得要讓他如意了,便瞪了喬楠柏一眼,咬牙拱手道:“二叔。”


    喬楠柏見他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知道他是不舒爽極了,便格外開心道:“侄婿不必多禮,我大哥大嫂等了多時,快上車吧。”


    等上了車,顧瀚揚坐在喬錦書身邊搖頭道:“你這個二叔不是個省心的。”


    喬錦書也忍禁不住的笑了,道:“我爹日常總說二叔小時候是個極淘氣的,可是後來二叔一直病著,我倒沒見過,但二叔卻是極疼我的。”


    顧瀚揚看著車簾認真道:“爺知道。”


    想著當初若不是二叔拿了自己的性命相脅,自己哪有如今的地位尊嚴,喬錦書眼眶就有些泛紅。


    “咳。”輕輕假咳了一聲顧瀚揚道:“如今可別哭紅了眼,不然你那不省心的二叔以為我欺負了你,不知道又有什麽千奇百怪的主意等著爺呢。”


    說得喬錦書笑了。


    一行人到了曦園門前下了車,見喬管家帶了乳娘抱著饅頭、包子在門口迎著呢,看見他們忙見了禮。


    喬錦書見了道:“天氣雖說不冷,可這風裏卻有些子涼意了,讓弟弟們在這裏站著豈不是容易著涼。”


    喬管家躬身鄭重道:“老爺、太太說了,他們再小也是姑奶奶的弟弟,按禮必得到這裏接他們的長姐。”


    喬錦書心裏一暖,喬管家引了眾人去了墨韻堂見喬楠楓。


    喬楠楓正在墨韻堂正廳和韓家二少爺韓文昊說話,顧瀚揚攜喬錦書上前給喬楠楓行大禮參拜,一家人坐了寒暄。


    喬楠楓道:“你韓伯父知道你今日回門,特地打發文昊過來幫忙。”因為慶陽原來就有凡是嫁了的女兒回門,有那通家之好的會派了子女來充作兄弟姐妹的習慣,大家也不以為意。


    一時喬錦書心裏著急著要去留韻館見吳氏,喬仲青見了忙道:“我陪著姐姐去吧。”韓文昊頓了一下也道:“那我也送錦兒妹妹到垂花門。”三人起身告辭。


    顧瀚揚深深的看了三人的背影低頭沉思片刻,便又和喬楠楓、喬楠柏說一些慶陽生意場上的是,那喬楠柏雖說是初涉生意場,但說起來倒頗有見地。顧瀚揚也暗自點頭忖道,錦兒這二叔雖說有時沒個正形卻是個重情義有見識的,倒比喬楠楓更上一層,在錦兒的弟弟未長成之時喬家隻怕都要依靠他了。


    十月的曦園,綠草青青,滿園芳華。


    喬錦書走在石子甬道上,下人們跟在身後,喬仲青和韓文昊走在她邊上,喬仲青指了院子裏和喬錦書說著什麽,韓文昊在邊上也不時插上一兩句,三人說笑著,微風輕拂,陣陣青草味道中夾雜著若有若無的花香,下人們三三兩兩在園中穿梭忙碌著。


    想著如今家裏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再沒有背後的陰損算計,二叔病也好了,弟弟們頑皮可愛,喬錦書不由得滿心歡喜,又想起自己卻又不能和家人過這簡單快樂的日子,要在顧家小心謹慎,步步為營,一時又難過起來。


    韓文昊看著喬錦書一時歡喜一時難過,心裏也忽高忽低,嘴裏有一搭沒一搭和喬仲青說些學堂的事,到了垂花門前,喬仲青便在前麵引路,韓文昊止步和喬錦書道別,看著喬錦書轉身要走,終是鼓氣勇氣道:“錦兒妹妹,現在弟弟們還小,我們兩家既是通家之好,若有個為難的事隻管讓人帶信到韓家,我和哥哥雖不成器總還是有些用的。”


    看著眼前還是一樣斯文清秀的臉,眼裏卻分明訴說著情深難舍,喬錦書心一沉,原以為韓文昊也不過是和自己一樣存了些好感,動過些小兒女私念罷了,誰知他卻是情誼深長,如今自己已經嫁了,這樣的念頭總會是害人害己的,萬萬不能讓韓文昊存了這樣的念想。


    遂抬起那雙清澈無波的眼睛看著韓文昊道:“錦兒昨日看書,看到一句話深以為然。”


    韓文昊聽了深深凝視著喬錦書道:“什麽好句子,讓錦兒妹妹如此念念不忘?”


    “如果牽掛亦會成為一種負累,不如相忘於江湖。”喬錦書靜靜的道。


    看著芙蓉花開處,那一身嫣紅的女子軟語輕聲,卻如暮鼓晨鍾,韓文昊猛然驚醒,遂垂了眼忍了滿心難舍深情道:“錦兒,文昊懂了,以後絕不會這般魯莽。”


    顧瀚揚遠遠看著垂花門外,芙蓉花邊站著的那兩個年齡相仿的身影,覺得極是礙眼,便走了上前道:“錦兒,這裏風涼,有什麽話等下吃飯的時候再說吧,此刻不宜讓娘久等。”


    看著突然出現的顧瀚揚不知怎麽的,喬錦書就是覺得有些心虛,緋紅了臉道:“是,爺,這就去了。”


    留韻館的丫鬟,看見喬錦書過來,都忙不迭的迎了上來,一個轉身進了屋裏,片刻功夫就見吳氏帶了錢媽媽、春分急步下了台階迎到了院子裏,喬錦書忙上前行禮,穀雨等也蹲身給吳氏行禮。


    吳氏牽了喬錦書的手細細打量道:“錦兒,可回來了。”錢媽媽也在旁邊高興的道:“太太這一早上便坐臥不寧的,那吃的糕點都換了幾茬了。”


    喬錦書歡喜的任由吳氏牽著自己的手,去了留韻館的東次間,吳氏把喬錦書拉在自己身邊坐了,看著自己從小嬌養的女兒,已經梳了婦人頭卻還是滿臉稚氣的樣子,心裏酸酸的,眼淚不由自主就落了下來。


    “娘,你看見錦兒便哭,不是錦兒不在的這幾天爹欺負娘了吧,若這樣,錦兒等下就找爹論理去。”喬錦書故意笑道。


    吳氏被喬錦書嘔得笑了,點了一指道:“你這孩子都是大人了,說話還是這麽三不著四的,真是像你二叔。”


    見說起二叔,喬錦書便把方才喬楠柏嘔著顧瀚揚喊二叔的事說了,一屋子人又都笑了。


    乳娘也把饅頭、包子放到炕上,看著已經會爬會站的弟弟錦兒歡喜得不得了,抱了他們便親,饅頭倒還乖巧隻是任著喬錦書親,包子卻也學著去親喬錦書臉,塗了喬錦書一臉的口水,自己還嗬嗬傻笑。


    把個喬錦書樂得不得了,忙要穀雨把自己帶來的小玩意拿出來,自己拿了一個項圈先遞給饅頭玩,正準備拿了另一個給包子,就聽見包子在旁邊牽了自己的衣襟含混不清的說著:“包包,要。”


    喬錦書驚異的道,弟弟們會說話了呀。包子的乳娘道:“正是呢,三少爺可聰明了,凡是他想要的東西,便指了說,包包要,再沒有人舍得不拿給他的。”


    吳氏也高興的笑道:正是那日送你走了,我和你爹說起你正難過呢,誰知他們兩像知道什麽一樣,饅頭突然扯了我的衣服喊娘,包子也跟著學,再叫他們喊爹又都抱著你爹喊爹,把你爹歡喜得什麽似的,這才好些了。


    喬錦書想著,自己離了家爹娘一定是難過的,特別是娘不知道怎樣的難舍呢,如今有了弟弟承歡膝下,倒安慰許多。


    一時下人回稟午膳好了,一家人便去纖絮閣吃飯。男女隔著屏風分開坐了,自然又是歡歡喜喜。


    席間,喬錦書看見宋姨娘好像安分了許多,穿衣也沒有那麽張揚,眉宇間添幾分柔順,心裏暗道,如果這樣娘也省事許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藥香書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維C樂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維C樂樂並收藏藥香書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