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冬梅堅持下,晚飯沈家兄弟還是在陳家吃的。


    “阿秀,你回來了,你的點心鋪子還開著嗎?”李冬梅好奇地問道,她一直對自家妹子的生意很感興趣。


    “嗯,有紅姐看著,我們計劃除夕那天關門休息,畢竟過年買點心的人也多了。”陳秀娘邊吃邊回道。


    “那忙得過來嗎?”陳秀琨關心道。


    “招了幾個臨時工,忙得過來。”陳秀娘輕鬆地說道。


    “現在回城的人多了,咱們這裏也有很多擺攤的,或打臨工的。”陳秀琨點點頭回應。


    “是啊,不過我聽說有的臨時工會不老實,偷偷拿東西回家,阿秀,你們做點心的,小心被順走。”李冬梅想起之前辦公室裏的八卦,提醒道。


    “臨時工之前都是紅姐在招,都是她們附近認識的信得過的人,後來有晚晚還有小嵐她們學校的學生勤工儉學,大多數還是信得過的。”陳秀娘解釋道。


    “我們節日也會給她們打包一些點心帶回去,平時點心做多了也會分給她們,偷拿的情況暫時沒發現。”


    確實,大多數都是信得過的,大庭廣眾下即使有個別心思不正的也沒有作案時間。


    另外還有陳江海這個警察局的隔三岔五的去,相信很少人起歪心思了。


    聽後陳家夫婦也鬆口氣,平時他們在家聽到什麽擺攤的商販因為爭地盤幹起來了,或者哪家生意紅火的鋪子被偷了,都會擔心自家妹子的生意。


    見到人了,就忍不住把之前擔心的問題都問問。


    兩家人吃完飯就各自散去了,雖然快過年了,李冬梅還是正常上班的。


    於是置辦年貨的重擔陳秀娘主動承擔起來,然後把任務分給休息的幾個人。


    這天,蘇晚晚和沈峰拿了一些從京市帶回來的特產,去看望王哥,順便在那裏完成肉食采辦的任務。


    “小峰,稀客啊,你什麽時候回來的。”王哥正在院子裏盤貨,看到門外的人大吃一驚。


    “兩天前,忙著收拾家裏,收拾好就來您這裏了。”沈峰邊說邊領著蘇晚晚進門,然後把手裏的特產遞了過去。


    王哥也不客氣地接過,然後看到他身後的蘇晚晚,眼前一亮,熱情地招呼道“這就是弟妹吧,久聞大名啊。”


    “王哥,您說笑了,我哪有什麽大名,相反您的名字才是如雷貫耳,一直為咱們公社的民生謀福利。”蘇晚晚謙虛道。


    “弟妹說話可太有意思了,快進來,今天我做東,正好今天才收了一批新鮮的山貨。”聽了蘇晚晚的一番話,王哥很是受用。


    蘇晚晚和沈峰相視一笑,這幾天的采辦任務看來一下就能完成了。


    提著從王哥那裏買來的野雞野兔,還有新鮮豬五花肉回到陳家,兩人獲得了高度表揚。


    臘月二十九的時候,幾人商量著回老家祭拜。


    因為蘇晚晚,沈峰訂婚了,所以這次沈峰先跟著去陳家村,然後再帶著蘇晚晚去蘇家莊。


    幸好兩家離得不是很遠,沈峰找了一輛拖拉機,一天來回不成問題。


    拖拉機進了陳家村的時候惹來村口幾個坐著曬太陽的村民的張望。


    陳秀琨已經好多年沒回過村子了,每年都是直接祭拜完回家,也和村子裏的人斷了來往。


    乍一看那些蒼老的麵容,回憶了許久才想起來是哪個。


    “大周叔,三大伯,曬太陽呢。”陳秀琨衝著認識的兩人打招呼。


    拖拉機開進村子裏速度就慢了下來,被叫的兩人跟著拖拉機走著。


    “你是大順家的小子吧?”大周叔原本看著一拖拉機六七個人都是生麵孔,直到聽到陳秀琨的聲音,打眼看過去是有些眼熟。


    陳秀琨見老人跟著走過來,示意拖拉機停下,他下車來寒暄。


    拖拉機載著另外幾人在陳秀娘的指引下,來到村子靠近西邊的一戶人家停下。


    房子看過去就是久不住人的荒廢模樣,從木頭門看過去裏麵是幹枯的雜草。


    陳秀娘看到姑娘時住過的家,一時紅了眼眶。


    李冬梅嫁進陳家後隻是逢年過節住過幾天,倒是沒有多大感觸,扶著小姑子安慰了一番。


    幾個小的更是印象不深了,隻是按照來之前說的把車上的工具拿下去,先把院子裏的雜草清理一下。


    院子不大,大概有三四十平方,陳秀琨回來時他們就已經把表麵的雜草清理完了。


    這次主要是回來祭拜,所以幾人也沒進屋,就坐在幾個石墩上休息了下。


    原定是祭拜完去蘇家莊沈峰家吃飯的,畢竟那邊的房子才空置了一年多,之前沈峰還回去收拾過,臨時做一頓飯還是可以的。


    意外的是他們祭拜回來後,陳江海站在門口。


    陳秀娘驚訝地看著他“你怎麽在這裏?”


    轉而一想,他之前說過回家過年,不過出現在這裏看樣子是在等他們,還是很奇怪。


    “阿秀,我聽二弟他們說你們回來了,想著中午了,你們這裏也做不了飯,所以請你們回家吃頓飯。”


    “阿秀,這位是?”陳秀琨上前一步問道,心裏奇怪怎麽自家妹子會和眼前的男人熟悉的。


    而且對麵的男人看起來氣勢十足,穿著齊整,不像是村裏人。


    不怪他認不出來,陳江海二十多年前就去當兵了,中間也沒回來過幾次。


    “您是阿秀的大哥吧?我是陳江海,村東陳大斧家的老大。”陳秀娘還沒來的及回答,就被陳江海搶了話去。


    “啊,斧頭叔那個當兵的兒子啊,我聽阿秀提過你,說你幫了她不少忙。”一聽名字,陳秀琨就想起來了,前不久才從自家妹子口中聽過的。


    “出門在外,老鄉就是親人,互幫互助都是應該的,我還在她那兒蹭了好多頓飯呢,聽說你們回村來,我想著投桃報李,也請你們一家人去吃頓飯呢。”


    “這......”麵對眼前人過分的熱情,他一時沒想到合適的話拒絕。


    “大過年的都忙,我們就不過去添麻煩了。”陳秀娘不好意思地拒絕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斤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斤魚並收藏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