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來客
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 作者:三斤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此,陳秀娘還列了一張購物清單,什麽衣服,布料,特產,都快寫滿了一張紙。
還是蘇晚晚看了後提醒現在的天氣,什麽烤鴨之類的買了帶回去也可能壞了不能吃了。
陳秀娘聽後果斷劃掉了那些不能保存的,雖然現在不缺錢了,也不能明知道壞了還要買回去充場麵。
耽擱了一會兒,陳秀娘急匆匆拉上了壯勞力外甥,擔心東西太多拿不了,為此還決定去借一輛自行車。
著急忙慌地出門,和正要敲門的陳秀琨夫婦撞了個正著。
“哥,嫂子,你,你們咋來了”陳秀娘看著眼前的人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
“姑姑,我也來了”身後的陳家玉探頭出來大聲說道。
“哈哈哈哈哈”幾個大人聽了笑出聲來。
後麵跟著的陳家良聽後急忙從門內竄出,“爸!媽!小妹!”真是又驚又喜。
“來看看你們”陳秀琨看著妹子和兒子也很高興,眉眼帶笑地說著。
身後的李冬梅也想說兩句,但是又累又渴,決定等吃飽喝足後再說。
陳秀娘看著三人風塵仆仆的樣子,尤其是小外甥女,很心疼,雖然因為好奇,精神頭不錯地左右查看,但小小的臉上還是帶著疲憊,時不時秀氣地打個哈欠。
她趕緊把幾人迎進了屋裏,進門後陳秀娘順手想接過兩人手中拎著的東西,嘴裏嗔怪道,“哥嫂,你們大老遠還提著這麽多東西來幹啥”
陳秀琨躲開了陳秀娘的手,手裏的袋子蠻重的,沒道理妹子替哥哥拿“不是啥值錢的東西,都是家那邊山裏的特產,讓你們嚐嚐家裏的味道”
聽到動靜的蘇晚晚從屋裏走出來,同舅舅舅媽問好後就乖巧地開始端茶倒水。
同時身後還多了一個小跟屁蟲,蘇晚晚捏捏表妹的小臉蛋,從櫃子裏拿出今早新做的糕點,不忘帶她先去洗了手。
陳秀娘則進了廚房開始鼓搗,兩天兩夜的火車坐下來真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何況哥嫂都是四十多歲的人。
路上肯定沒吃好睡好,快速開始和麵做麵條。
“晚晚,快讓你媽別忙活了,我們火車上吃過飯了”陳秀琨喝了口杯子裏的溫水,嗓子舒服許多。
一旁的李冬梅也附和道,估摸著時間再等等就要午飯了。
“我媽高興的,我去幫忙,十多分鍾的事兒,舅舅舅媽,你們和表哥好久沒見了,說說話”蘇晚晚沒有答應。
她是坐過這個年代的火車的,車上雖然有賣吃的,但是味道一言難盡。
而且天氣熱,車上氣味不好,很難說能吃飽喝足,看著幾人臉上的樣子就知道這一路的辛苦。
蘇晚晚走進廚房幫著摘菜洗菜,陳秀娘看了一眼也沒說啥,利落地進行手中的動作,這一會兒她都把麵和好了。
“這孩子”陳秀琨看著外甥女的背影,失笑道。
轉而看向兒子,“嗯,高了也壯了”,順手捏了捏兒子的手臂,相比之前,手臂微微鼓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陳家良許久不見父親,也很激動,聽到這話,臉微微紅。
“快過來,讓我好好看看”現在隻有一家四口,李冬梅沒再克製自己,拉過兒子的手認真地看著,仔細地詢問這不到半年的生活。
陳秀琨閑下來,目光轉向了自家妹子現在住的房子,雖然電話中一直說他們過得很好,現在看到了才有實感。
房子整體的裝修之前沒有見過,但看起來很舒服,襯得房間很亮堂。
再看家具,也很用心,簡單又大方,市麵上也沒看到過,大城市就是不一樣。
再往外看,院子方方正正的,東西廂房的屋子也多,窗戶不同於現在人家的,都很大,陽光最大限度照進來。
陳秀琨看得都有些心癢,想著自己家的窗戶是不是也能改改。
這邊,陳秀娘也已經把麵擀好切了出來。
鍋裏倒油,放入蔬菜熗鍋。
為了節省時間,直接把熱水瓶裏的水倒到鍋裏。
這樣不到一分鍾,鍋裏的水就又開了,蔬菜在翻滾的水花中不停地翻轉。
蘇晚晚從櫃子裏拿出兩個雞蛋磕到了鍋裏,陳秀娘放入麵條。
“好了,快去和你舅他們說會兒話吧,一會兒端麵我再喊你”陳秀娘把蘇晚晚趕回了堂屋。
一旁安靜吃糕點的陳家玉看到表姐回來,笑嘻嘻地坐到了她旁邊的位置。
蘇晚晚也順手摸了摸小姑娘的頭,叮囑她少吃點點心,一會兒有香噴噴的麵條吃。
這兩天小家玉過得很難,即使家裏光景不好的那幾年,也沒有像火車上這樣吃不好。
聽到姑姑在做香噴噴的麵條,聯想到之前姑姑在家時做飯的手藝,不禁咽了咽口水,聽話地收回了再拿一塊點心的手,乖乖等著吃飯。
蘇晚晚毫不吝嗇地進行了表揚,然後和旁邊的陳秀琨夫婦嘮嗑“舅舅,舅媽,沒想到你們能來京市,我媽昨天還念叨著回去呢”
“你舅舅尋思著你媽生意忙,不一定能回去。一放假就惦記著呢,這不,眼瞅著假期快結束了,叫著我就來了”李冬梅調笑道。
“還好和你們趕上了,我說提前打個電話吧,你舅非說不用”
舅舅的心理她懂,無非就是不想麻煩她們,打個電話肯定是要去接人的,現在的火車也不準點,有的一等就得等一上午。
陳秀琨聽了她們本來也打算回老家的話,心裏也暗自慶幸,妹子萬一早兩天從京市出發,他們就錯過了。
“晚晚”廚房陳秀娘已經把麵盛好了。
堂屋蘇晚晚聽了要去幫忙,旁邊的陳家良快一步走了出去“我來”
麵上桌後,小家玉一馬當先地坐到了吃飯的桌子旁,“哇,好香啊!”
陳秀娘憐愛地看著小外甥女“快吃吧,鍋裏還有”轉頭對著大人道“哥嫂,你們也快吃吧,吃完再敘舊”
陳秀琨夫婦聽了也不再客氣,大快朵頤地吃了起來。
他們火車上吃飯了,但是總不像在家那樣一日三餐,何況火車上的吃食貴多了。
他們第一天也是自己帶的雞蛋包子,第二天才在車上買了米飯炒菜,對付了兩頓。
下火車後又緊鑼密鼓地打聽著地址坐車過來,確實沒吃早飯。
又一次嚐到陳秀娘的手藝,李冬梅都快感動哭了,太好吃了。
要知道,自從自家小姑子來了京市,家裏的夥食水平簡直一落千丈。
雖然自己平時也幫著做飯,但主要還是洗菜切菜,一段時間不做飯,讓她本來勉強的廚藝雪上加霜。
還是蘇晚晚看了後提醒現在的天氣,什麽烤鴨之類的買了帶回去也可能壞了不能吃了。
陳秀娘聽後果斷劃掉了那些不能保存的,雖然現在不缺錢了,也不能明知道壞了還要買回去充場麵。
耽擱了一會兒,陳秀娘急匆匆拉上了壯勞力外甥,擔心東西太多拿不了,為此還決定去借一輛自行車。
著急忙慌地出門,和正要敲門的陳秀琨夫婦撞了個正著。
“哥,嫂子,你,你們咋來了”陳秀娘看著眼前的人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
“姑姑,我也來了”身後的陳家玉探頭出來大聲說道。
“哈哈哈哈哈”幾個大人聽了笑出聲來。
後麵跟著的陳家良聽後急忙從門內竄出,“爸!媽!小妹!”真是又驚又喜。
“來看看你們”陳秀琨看著妹子和兒子也很高興,眉眼帶笑地說著。
身後的李冬梅也想說兩句,但是又累又渴,決定等吃飽喝足後再說。
陳秀娘看著三人風塵仆仆的樣子,尤其是小外甥女,很心疼,雖然因為好奇,精神頭不錯地左右查看,但小小的臉上還是帶著疲憊,時不時秀氣地打個哈欠。
她趕緊把幾人迎進了屋裏,進門後陳秀娘順手想接過兩人手中拎著的東西,嘴裏嗔怪道,“哥嫂,你們大老遠還提著這麽多東西來幹啥”
陳秀琨躲開了陳秀娘的手,手裏的袋子蠻重的,沒道理妹子替哥哥拿“不是啥值錢的東西,都是家那邊山裏的特產,讓你們嚐嚐家裏的味道”
聽到動靜的蘇晚晚從屋裏走出來,同舅舅舅媽問好後就乖巧地開始端茶倒水。
同時身後還多了一個小跟屁蟲,蘇晚晚捏捏表妹的小臉蛋,從櫃子裏拿出今早新做的糕點,不忘帶她先去洗了手。
陳秀娘則進了廚房開始鼓搗,兩天兩夜的火車坐下來真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何況哥嫂都是四十多歲的人。
路上肯定沒吃好睡好,快速開始和麵做麵條。
“晚晚,快讓你媽別忙活了,我們火車上吃過飯了”陳秀琨喝了口杯子裏的溫水,嗓子舒服許多。
一旁的李冬梅也附和道,估摸著時間再等等就要午飯了。
“我媽高興的,我去幫忙,十多分鍾的事兒,舅舅舅媽,你們和表哥好久沒見了,說說話”蘇晚晚沒有答應。
她是坐過這個年代的火車的,車上雖然有賣吃的,但是味道一言難盡。
而且天氣熱,車上氣味不好,很難說能吃飽喝足,看著幾人臉上的樣子就知道這一路的辛苦。
蘇晚晚走進廚房幫著摘菜洗菜,陳秀娘看了一眼也沒說啥,利落地進行手中的動作,這一會兒她都把麵和好了。
“這孩子”陳秀琨看著外甥女的背影,失笑道。
轉而看向兒子,“嗯,高了也壯了”,順手捏了捏兒子的手臂,相比之前,手臂微微鼓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陳家良許久不見父親,也很激動,聽到這話,臉微微紅。
“快過來,讓我好好看看”現在隻有一家四口,李冬梅沒再克製自己,拉過兒子的手認真地看著,仔細地詢問這不到半年的生活。
陳秀琨閑下來,目光轉向了自家妹子現在住的房子,雖然電話中一直說他們過得很好,現在看到了才有實感。
房子整體的裝修之前沒有見過,但看起來很舒服,襯得房間很亮堂。
再看家具,也很用心,簡單又大方,市麵上也沒看到過,大城市就是不一樣。
再往外看,院子方方正正的,東西廂房的屋子也多,窗戶不同於現在人家的,都很大,陽光最大限度照進來。
陳秀琨看得都有些心癢,想著自己家的窗戶是不是也能改改。
這邊,陳秀娘也已經把麵擀好切了出來。
鍋裏倒油,放入蔬菜熗鍋。
為了節省時間,直接把熱水瓶裏的水倒到鍋裏。
這樣不到一分鍾,鍋裏的水就又開了,蔬菜在翻滾的水花中不停地翻轉。
蘇晚晚從櫃子裏拿出兩個雞蛋磕到了鍋裏,陳秀娘放入麵條。
“好了,快去和你舅他們說會兒話吧,一會兒端麵我再喊你”陳秀娘把蘇晚晚趕回了堂屋。
一旁安靜吃糕點的陳家玉看到表姐回來,笑嘻嘻地坐到了她旁邊的位置。
蘇晚晚也順手摸了摸小姑娘的頭,叮囑她少吃點點心,一會兒有香噴噴的麵條吃。
這兩天小家玉過得很難,即使家裏光景不好的那幾年,也沒有像火車上這樣吃不好。
聽到姑姑在做香噴噴的麵條,聯想到之前姑姑在家時做飯的手藝,不禁咽了咽口水,聽話地收回了再拿一塊點心的手,乖乖等著吃飯。
蘇晚晚毫不吝嗇地進行了表揚,然後和旁邊的陳秀琨夫婦嘮嗑“舅舅,舅媽,沒想到你們能來京市,我媽昨天還念叨著回去呢”
“你舅舅尋思著你媽生意忙,不一定能回去。一放假就惦記著呢,這不,眼瞅著假期快結束了,叫著我就來了”李冬梅調笑道。
“還好和你們趕上了,我說提前打個電話吧,你舅非說不用”
舅舅的心理她懂,無非就是不想麻煩她們,打個電話肯定是要去接人的,現在的火車也不準點,有的一等就得等一上午。
陳秀琨聽了她們本來也打算回老家的話,心裏也暗自慶幸,妹子萬一早兩天從京市出發,他們就錯過了。
“晚晚”廚房陳秀娘已經把麵盛好了。
堂屋蘇晚晚聽了要去幫忙,旁邊的陳家良快一步走了出去“我來”
麵上桌後,小家玉一馬當先地坐到了吃飯的桌子旁,“哇,好香啊!”
陳秀娘憐愛地看著小外甥女“快吃吧,鍋裏還有”轉頭對著大人道“哥嫂,你們也快吃吧,吃完再敘舊”
陳秀琨夫婦聽了也不再客氣,大快朵頤地吃了起來。
他們火車上吃飯了,但是總不像在家那樣一日三餐,何況火車上的吃食貴多了。
他們第一天也是自己帶的雞蛋包子,第二天才在車上買了米飯炒菜,對付了兩頓。
下火車後又緊鑼密鼓地打聽著地址坐車過來,確實沒吃早飯。
又一次嚐到陳秀娘的手藝,李冬梅都快感動哭了,太好吃了。
要知道,自從自家小姑子來了京市,家裏的夥食水平簡直一落千丈。
雖然自己平時也幫著做飯,但主要還是洗菜切菜,一段時間不做飯,讓她本來勉強的廚藝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