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電話
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 作者:三斤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這樣聽起來不錯,我去和柳紅說一下。”陳秀娘聽了蘇晚晚的主意後心底也悄悄算了一下,覺得這個算工資的方法很好,立馬去和柳紅商量了。
柳紅得知她的月工資在實施了半個多月後轉換成了分成,激動地就差掉眼淚了。
她這段時間一直跟著忙前忙後的,利潤大概多少她也是知道的,不過她還沒有憤憤不平過,畢竟她現在的工資就比她男人廠子裏的領導都高呢。
可是陳秀娘要給自己分成,這樣一算她能拿到的比現在得多一半呢,這放在以前可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雖然自己之前靠著給人牽線搭橋好的時候一個月也能拿到五六十塊錢,但是可不是月月都有的。
當月沒有收入的時候她也心慌,想到這裏她心底暗暗發誓要一輩子跟著陳秀娘幹,至於新交待給她的定製紙杯的事情,自然沒有推辭的道理,樂嗬嗬地應了下來。
——
這些日子陳秀娘的腦子裏全被做生意這件事情占據,完全沒有意識到她已經在京市逗留了半個多月了。
還是家裏的一通電話才讓她想起來,還沒有和家裏報備過留在京市做生意這件事兒。
“哥,我做的糕點很受大家歡迎,你知道我一天能賣出多少糕點嗎”陳秀娘激動地分享著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曆。
電話那頭的人不知道說了句什麽,陳秀娘得意地糾正“才不止,京市不像咱們公社,有好幾個電影院呢,工廠也多,學校也多,我一天就隻能跑兩三個地方”說到這裏,陳秀娘語氣中夾雜著些許遺憾。
“哪有一口氣吃個胖子的,凡事都要慢慢來,你一個人哪裏能做那麽多事兒呢。”電話那頭的陳秀琨耐心地聽完妹妹的嘮叨後開解道。
想了想又嚴肅地叮囑著“得注意身體,千萬不能為了掙錢不管不顧的。”
“不是我一個人,我還找了一個朋友幫忙。雖然忙碌,但是我是真開心啊,一個月算下來得有一千塊呢,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就能給晚晚在京市買個房子了。京市可真大真繁華,咱們晚晚以後要是能留在這裏一定能過得很好......”陳秀娘繼續激動地和哥哥陳秀琨說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也不分前後,沒有邏輯,就是一股腦想說出來。
電話另一頭,陳秀琨依舊耐心地聽著妹妹的‘長篇大論’,嫂子李冬梅更是把耳朵緊緊貼在電話筒的另一端,好奇地聽著那些她不曾接觸過的新鮮事兒。
“哥,我決定暫時不回去了,先做著這攤生意。雖然不知道能不能長久,但是目前看來是不錯的,晚晚也支持我呢,還得麻煩嫂子給我廠子裏的工作辦下停薪留職的手續啊。”最後陳秀娘說出了結論,想繼續待在京市。
李冬梅聽到電話提到自己的名字,也立馬大聲應和道“阿秀,你安心留在那裏,廠裏的手續我給你辦。”
“多謝嫂子,對了,我來了之後光顧著忙活了,還沒見過家良呢,我這周把他叫家裏吃飯,到時候讓他給你們打電話啊。”聽到嫂子的聲音,陳秀娘才想起娘家侄子來。
“嗯,這臭小子,去了京市還沒和我們聯係過呢。”提到兒子,李冬梅嗔怪道。
說到這裏,李冬梅幹脆拿過了陳秀琨手裏的電話,直接和小姑子對話,問了許多京市的事情,兩人又聊了很久。
聽著電話那端不斷傳來的笑聲,陳秀琨心裏很是欣慰。
好似回到了少年時期,妹妹之前是一個人前靦腆,但是家裏很受寵的女孩子。
不過到底後來是遇人不淑,生生在那裏被磋磨了十幾年,尤其是後來遭受背叛,身心俱疲。
隻怪當時的自己沉浸在失意中,自顧不暇,都沒能替她及時討回公道。
還好現在阿秀自己走了出來,生活得有滋有味的,沒人比他這個當哥哥的更高興了。
至於做生意的風險,不能說沒有,不過確實和之前大不一樣了。
夏文平也和他聊過現在的形勢,上麵對做生意管的也沒有那麽嚴了,這是好的信號。
臨掛電話時,陳秀琨還是仔細叮囑著“要注意風聲,有什麽不對的就停停,在外麵要注意安全,別和人起衝突,要是有事兒護好身體,記住不能為了掙錢虧待了身子。”
被哥哥一頓嘮叨,陳秀娘心裏甜甜的,雖然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但是被人關心的滋味真的很不錯,“知道了,哥。”
這次前後陳秀娘和老家通話差不多半個小時,放在之前她可舍不得這麽奢侈,可能她都沒注意到,她的消費觀在不斷改變呢。
很快周末到了,陳秀娘特意給自己和柳紅放了一天假,準備了很多好吃的讓蘇晚晚去學校叫侄子和夏嵐來家裏吃飯。
“秀姨來京市了?你咋不早說呢”夏嵐本來因為蘇晚晚到來高興的心情,這下因為即將吃到的美食更興奮了。
“早說你早去蹭飯了?”蘇晚晚玩笑道,夏嵐隱藏的吃貨屬性在這段大學相處的日子裏早被她發現了。
“知我者晚晚也,哈哈哈哈哈。”夏嵐大方承認道,隨後又交待了句“等我一下,我去宿舍拿個東西。”就急匆匆地跑回了宿舍。
幾分鍾後出現在蘇晚晚麵前的夏嵐手裏多了個精致的小袋子,蘇晚晚看了眼沒多問。
兩人又去中文係找了陳家良一起回家。
到家的時候,陳秀娘正在廚房忙活,沈峰也請了假,在旁邊打下手,沈川則在堂屋的桌子上練毛筆字呢。
是沈峰聽了蘇晚晚的建議,給沈川報的課外班,打發時間用的,也可以磨練下性子。
沈川很喜歡練毛筆字,每天從課外班回來都要再練上幾大張字。
“晚晚,不得不說,你找的這個對象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啊!”看著廚房裏帶著圍裙忙活的沈峰,夏嵐真誠地感歎道。
陳家良聽了夏嵐的話,腳好像有意識似地走向了廚房“姑,我也來幫忙。”
柳紅得知她的月工資在實施了半個多月後轉換成了分成,激動地就差掉眼淚了。
她這段時間一直跟著忙前忙後的,利潤大概多少她也是知道的,不過她還沒有憤憤不平過,畢竟她現在的工資就比她男人廠子裏的領導都高呢。
可是陳秀娘要給自己分成,這樣一算她能拿到的比現在得多一半呢,這放在以前可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雖然自己之前靠著給人牽線搭橋好的時候一個月也能拿到五六十塊錢,但是可不是月月都有的。
當月沒有收入的時候她也心慌,想到這裏她心底暗暗發誓要一輩子跟著陳秀娘幹,至於新交待給她的定製紙杯的事情,自然沒有推辭的道理,樂嗬嗬地應了下來。
——
這些日子陳秀娘的腦子裏全被做生意這件事情占據,完全沒有意識到她已經在京市逗留了半個多月了。
還是家裏的一通電話才讓她想起來,還沒有和家裏報備過留在京市做生意這件事兒。
“哥,我做的糕點很受大家歡迎,你知道我一天能賣出多少糕點嗎”陳秀娘激動地分享著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曆。
電話那頭的人不知道說了句什麽,陳秀娘得意地糾正“才不止,京市不像咱們公社,有好幾個電影院呢,工廠也多,學校也多,我一天就隻能跑兩三個地方”說到這裏,陳秀娘語氣中夾雜著些許遺憾。
“哪有一口氣吃個胖子的,凡事都要慢慢來,你一個人哪裏能做那麽多事兒呢。”電話那頭的陳秀琨耐心地聽完妹妹的嘮叨後開解道。
想了想又嚴肅地叮囑著“得注意身體,千萬不能為了掙錢不管不顧的。”
“不是我一個人,我還找了一個朋友幫忙。雖然忙碌,但是我是真開心啊,一個月算下來得有一千塊呢,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就能給晚晚在京市買個房子了。京市可真大真繁華,咱們晚晚以後要是能留在這裏一定能過得很好......”陳秀娘繼續激動地和哥哥陳秀琨說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也不分前後,沒有邏輯,就是一股腦想說出來。
電話另一頭,陳秀琨依舊耐心地聽著妹妹的‘長篇大論’,嫂子李冬梅更是把耳朵緊緊貼在電話筒的另一端,好奇地聽著那些她不曾接觸過的新鮮事兒。
“哥,我決定暫時不回去了,先做著這攤生意。雖然不知道能不能長久,但是目前看來是不錯的,晚晚也支持我呢,還得麻煩嫂子給我廠子裏的工作辦下停薪留職的手續啊。”最後陳秀娘說出了結論,想繼續待在京市。
李冬梅聽到電話提到自己的名字,也立馬大聲應和道“阿秀,你安心留在那裏,廠裏的手續我給你辦。”
“多謝嫂子,對了,我來了之後光顧著忙活了,還沒見過家良呢,我這周把他叫家裏吃飯,到時候讓他給你們打電話啊。”聽到嫂子的聲音,陳秀娘才想起娘家侄子來。
“嗯,這臭小子,去了京市還沒和我們聯係過呢。”提到兒子,李冬梅嗔怪道。
說到這裏,李冬梅幹脆拿過了陳秀琨手裏的電話,直接和小姑子對話,問了許多京市的事情,兩人又聊了很久。
聽著電話那端不斷傳來的笑聲,陳秀琨心裏很是欣慰。
好似回到了少年時期,妹妹之前是一個人前靦腆,但是家裏很受寵的女孩子。
不過到底後來是遇人不淑,生生在那裏被磋磨了十幾年,尤其是後來遭受背叛,身心俱疲。
隻怪當時的自己沉浸在失意中,自顧不暇,都沒能替她及時討回公道。
還好現在阿秀自己走了出來,生活得有滋有味的,沒人比他這個當哥哥的更高興了。
至於做生意的風險,不能說沒有,不過確實和之前大不一樣了。
夏文平也和他聊過現在的形勢,上麵對做生意管的也沒有那麽嚴了,這是好的信號。
臨掛電話時,陳秀琨還是仔細叮囑著“要注意風聲,有什麽不對的就停停,在外麵要注意安全,別和人起衝突,要是有事兒護好身體,記住不能為了掙錢虧待了身子。”
被哥哥一頓嘮叨,陳秀娘心裏甜甜的,雖然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但是被人關心的滋味真的很不錯,“知道了,哥。”
這次前後陳秀娘和老家通話差不多半個小時,放在之前她可舍不得這麽奢侈,可能她都沒注意到,她的消費觀在不斷改變呢。
很快周末到了,陳秀娘特意給自己和柳紅放了一天假,準備了很多好吃的讓蘇晚晚去學校叫侄子和夏嵐來家裏吃飯。
“秀姨來京市了?你咋不早說呢”夏嵐本來因為蘇晚晚到來高興的心情,這下因為即將吃到的美食更興奮了。
“早說你早去蹭飯了?”蘇晚晚玩笑道,夏嵐隱藏的吃貨屬性在這段大學相處的日子裏早被她發現了。
“知我者晚晚也,哈哈哈哈哈。”夏嵐大方承認道,隨後又交待了句“等我一下,我去宿舍拿個東西。”就急匆匆地跑回了宿舍。
幾分鍾後出現在蘇晚晚麵前的夏嵐手裏多了個精致的小袋子,蘇晚晚看了眼沒多問。
兩人又去中文係找了陳家良一起回家。
到家的時候,陳秀娘正在廚房忙活,沈峰也請了假,在旁邊打下手,沈川則在堂屋的桌子上練毛筆字呢。
是沈峰聽了蘇晚晚的建議,給沈川報的課外班,打發時間用的,也可以磨練下性子。
沈川很喜歡練毛筆字,每天從課外班回來都要再練上幾大張字。
“晚晚,不得不說,你找的這個對象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啊!”看著廚房裏帶著圍裙忙活的沈峰,夏嵐真誠地感歎道。
陳家良聽了夏嵐的話,腳好像有意識似地走向了廚房“姑,我也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