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室友
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 作者:三斤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之前就約好了見麵時間,蘇晚晚估摸著時間起床,然後洗漱完就出發了,當然中間還悄悄去自己的空間簡單吃了個早飯。
“晚晚,吃過早飯了嗎?”一見麵夏嵐就拉著蘇晚晚的胳膊關心起來,她本來想把大伯家的早飯帶過來一些,但是現在天氣冷,帶過來就涼了,所以就打消了那個念頭。
“吃了,你呢。”蘇晚晚笑問道。
“嗯嗯,我也吃了,那我今天先帶你去友誼商店逛逛吧,裏麵有很多供銷社沒有的東西。”夏嵐計劃道,其實兩人也不缺什麽東西,純屬閑逛,當然如果有看上的也可以買,大伯母知道自己今天帶朋友玩,特意給了她一些兌換券。
“好啊,昨天我和沈峰也想去,但沒來得及。”蘇晚晚答應道。
“那正好,我們一起去。”
路上,兩人邊走邊閑聊,剛入學,聊的就是學校的話題。
“你們宿舍幾個人啊?人怎麽樣啊?”夏嵐好奇地問道,是不是每個學校的宿舍都一樣呢。
“一共六個人,還有一個人沒來報到,剛剛認識,脾氣秉性還不清楚呢,相處一段時間才能知道。”蘇晚晚解釋道。
“我們宿舍也有六個人,我從來沒有和這麽多人住在一起呢。”夏嵐難得有些擔心地說道,她是一個大大咧咧的性格,可不喜歡和什麽彎彎繞繞的人相處,關係太複雜的話,她可應付不來呢。
“沒事兒,合得來就多說幾句,合不來不理就是了。”蘇晚晚開解道,其實宿舍相處也沒有什麽大事兒,無非就是我和你好,我和你多說兩句,我們一起去吃飯上課,我不和你好就不搭理你。
這個年代應該還沒有什麽校園霸淩的事情出現,再說了,夏嵐這個性格可不是個吃虧的主兒,不會是被欺負的對象。
“嗯,隻能這樣了。”夏嵐附和道。
兩人到達友誼商店後,裏麵擺的東西確實比供銷社的種類多,普遍也精致一些,但是對於蘇晚晚吸引力也不是很大,就是看到一輛女士自行車眼前一亮,現在的自行車雖然她也會騎,但是比較費力。
簡單問了幾句,才知道價格比普通的貴了一倍不止,蘇晚晚按下想買的心情,告訴自己雖然有錢但是不能任性,何況在別人眼中,自己也不具備買車的能力,還是先護好馬甲吧。
兩人溜了一圈也沒買什麽東西,本來夏嵐也是想帶著蘇晚晚來開開眼界的。
逛完商店,時間還早,兩人走在路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蘇晚晚想起來之前想向夏嵐打聽的房子問題,後來臨出口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夏嵐雖然來過京市好多次,但主要還是玩樂,和房子沒多大關係。
還是以後找個休息時間自己看看吧,一開始可以先打聽小胡同的房子,買個小的,再慢慢找靠譜的大院子。
後來夏嵐又帶著蘇晚晚去買了她之前很喜歡吃的零食,聽說這是之前在禦膳房做點心的後代,祖傳的手藝。
“嗯,好吃!”蘇晚晚嚐了口後讚美道,這和她之前買的或者家裏做的味道都不一樣,口感細膩,甜度適中,樣子也好看。
“這是我最喜歡吃的,我猜你也喜歡。”得到了正向的反饋,夏嵐也很開心,把手裏裝點心的紙袋子全都塞到蘇晚晚手裏,不過這點心是現做的才好吃,所以袋子裏總共就剩了兩小塊,點心的個頭也小,蘇晚晚真就一個人解決了。
接下來,夏嵐又帶著蘇晚晚去了幾處好吃的,還有好玩的地方,期間午飯都是在附近供銷社解決的,天快黑的時候兩人才各自回了學校。
一天下來吃了不少零食,蘇晚晚到晚上都不太餓了,就沒有特意吃晚飯,直接回了宿舍。
推開宿舍門,蘇晚晚發現宿舍的氛圍很是奇怪,沒有了昨天的歡聲笑語,大家都獨自躺在自己的床上。
“晚晚,怎麽一天都沒有見到你。”看到進來的人是蘇晚晚,王秀琴率先問候道。
“啊,我今天和朋友出去玩了。”蘇晚晚回道,氣氛雖然奇怪,但是蘇晚晚也沒打算問,這必定不關她的事兒。
雖然她不問,但是架不住大家想吐槽的心思,她還是知道了今天宿舍發生的事情。
原來是新來的室友不滿剩下的鋪位,要換床鋪引起來的爭端。
最初看中的是葛美玲的床鋪,就是她的下鋪,葛美玲回絕了,不過新來的室友不依不饒的,最後還是王秀琴主動提出來可以和她換床鋪才作罷。
雖然換到了下鋪,但是對方在收拾東西的過程中還是不斷說著酸話,讓宿舍的人聽了都不舒服。
由於王秀琴答應換床鋪,所以新來室友的酸話大多是針對葛美玲的,奈何對方沒有提到她的名字,所以她有氣灑不出來。
葛美玲認為她的處境也有一部分是王秀琴造成的,所以有了小情緒。
蘇晚晚聽完前因後果,感歎自己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由換床事件來看,新來的室友可不是省油的燈,看來找房子的事情還是得盡快提上日程,雖然她不懼麻煩,但是也不想招惹麻煩。
新室友很晚才回宿舍,回來不久就熄燈了,所以也沒再惹出什麽事端。
現在上大學還沒有軍訓一說,所以開學就要上課了。
蘇晚晚早早起床洗漱,回到宿舍的時候發現王秀琴居然比她還早就收拾好了,還約著她一起去教室。
她這是被邀請做搭子了嗎,上課搭子,飯搭子,蘇晚晚沒有拒絕,她也沒打算非要做獨行俠。
其他幾人都還沒有收拾好,兩人也沒有等她們,先去了教室。
“哎,你們可真早啊。”王春霞一進教室就看到了坐在前排的蘇晚晚,快步走到蘇晚晚旁邊的座位坐下,跟著她一起來的兩人也坐在了旁邊。
後來人越來越多,教室裏的人們也開始三五成群地聊了起來,都是有一定生活閱曆的人,比後世那些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孩子成熟多了。
“晚晚,吃過早飯了嗎?”一見麵夏嵐就拉著蘇晚晚的胳膊關心起來,她本來想把大伯家的早飯帶過來一些,但是現在天氣冷,帶過來就涼了,所以就打消了那個念頭。
“吃了,你呢。”蘇晚晚笑問道。
“嗯嗯,我也吃了,那我今天先帶你去友誼商店逛逛吧,裏麵有很多供銷社沒有的東西。”夏嵐計劃道,其實兩人也不缺什麽東西,純屬閑逛,當然如果有看上的也可以買,大伯母知道自己今天帶朋友玩,特意給了她一些兌換券。
“好啊,昨天我和沈峰也想去,但沒來得及。”蘇晚晚答應道。
“那正好,我們一起去。”
路上,兩人邊走邊閑聊,剛入學,聊的就是學校的話題。
“你們宿舍幾個人啊?人怎麽樣啊?”夏嵐好奇地問道,是不是每個學校的宿舍都一樣呢。
“一共六個人,還有一個人沒來報到,剛剛認識,脾氣秉性還不清楚呢,相處一段時間才能知道。”蘇晚晚解釋道。
“我們宿舍也有六個人,我從來沒有和這麽多人住在一起呢。”夏嵐難得有些擔心地說道,她是一個大大咧咧的性格,可不喜歡和什麽彎彎繞繞的人相處,關係太複雜的話,她可應付不來呢。
“沒事兒,合得來就多說幾句,合不來不理就是了。”蘇晚晚開解道,其實宿舍相處也沒有什麽大事兒,無非就是我和你好,我和你多說兩句,我們一起去吃飯上課,我不和你好就不搭理你。
這個年代應該還沒有什麽校園霸淩的事情出現,再說了,夏嵐這個性格可不是個吃虧的主兒,不會是被欺負的對象。
“嗯,隻能這樣了。”夏嵐附和道。
兩人到達友誼商店後,裏麵擺的東西確實比供銷社的種類多,普遍也精致一些,但是對於蘇晚晚吸引力也不是很大,就是看到一輛女士自行車眼前一亮,現在的自行車雖然她也會騎,但是比較費力。
簡單問了幾句,才知道價格比普通的貴了一倍不止,蘇晚晚按下想買的心情,告訴自己雖然有錢但是不能任性,何況在別人眼中,自己也不具備買車的能力,還是先護好馬甲吧。
兩人溜了一圈也沒買什麽東西,本來夏嵐也是想帶著蘇晚晚來開開眼界的。
逛完商店,時間還早,兩人走在路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蘇晚晚想起來之前想向夏嵐打聽的房子問題,後來臨出口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夏嵐雖然來過京市好多次,但主要還是玩樂,和房子沒多大關係。
還是以後找個休息時間自己看看吧,一開始可以先打聽小胡同的房子,買個小的,再慢慢找靠譜的大院子。
後來夏嵐又帶著蘇晚晚去買了她之前很喜歡吃的零食,聽說這是之前在禦膳房做點心的後代,祖傳的手藝。
“嗯,好吃!”蘇晚晚嚐了口後讚美道,這和她之前買的或者家裏做的味道都不一樣,口感細膩,甜度適中,樣子也好看。
“這是我最喜歡吃的,我猜你也喜歡。”得到了正向的反饋,夏嵐也很開心,把手裏裝點心的紙袋子全都塞到蘇晚晚手裏,不過這點心是現做的才好吃,所以袋子裏總共就剩了兩小塊,點心的個頭也小,蘇晚晚真就一個人解決了。
接下來,夏嵐又帶著蘇晚晚去了幾處好吃的,還有好玩的地方,期間午飯都是在附近供銷社解決的,天快黑的時候兩人才各自回了學校。
一天下來吃了不少零食,蘇晚晚到晚上都不太餓了,就沒有特意吃晚飯,直接回了宿舍。
推開宿舍門,蘇晚晚發現宿舍的氛圍很是奇怪,沒有了昨天的歡聲笑語,大家都獨自躺在自己的床上。
“晚晚,怎麽一天都沒有見到你。”看到進來的人是蘇晚晚,王秀琴率先問候道。
“啊,我今天和朋友出去玩了。”蘇晚晚回道,氣氛雖然奇怪,但是蘇晚晚也沒打算問,這必定不關她的事兒。
雖然她不問,但是架不住大家想吐槽的心思,她還是知道了今天宿舍發生的事情。
原來是新來的室友不滿剩下的鋪位,要換床鋪引起來的爭端。
最初看中的是葛美玲的床鋪,就是她的下鋪,葛美玲回絕了,不過新來的室友不依不饒的,最後還是王秀琴主動提出來可以和她換床鋪才作罷。
雖然換到了下鋪,但是對方在收拾東西的過程中還是不斷說著酸話,讓宿舍的人聽了都不舒服。
由於王秀琴答應換床鋪,所以新來室友的酸話大多是針對葛美玲的,奈何對方沒有提到她的名字,所以她有氣灑不出來。
葛美玲認為她的處境也有一部分是王秀琴造成的,所以有了小情緒。
蘇晚晚聽完前因後果,感歎自己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由換床事件來看,新來的室友可不是省油的燈,看來找房子的事情還是得盡快提上日程,雖然她不懼麻煩,但是也不想招惹麻煩。
新室友很晚才回宿舍,回來不久就熄燈了,所以也沒再惹出什麽事端。
現在上大學還沒有軍訓一說,所以開學就要上課了。
蘇晚晚早早起床洗漱,回到宿舍的時候發現王秀琴居然比她還早就收拾好了,還約著她一起去教室。
她這是被邀請做搭子了嗎,上課搭子,飯搭子,蘇晚晚沒有拒絕,她也沒打算非要做獨行俠。
其他幾人都還沒有收拾好,兩人也沒有等她們,先去了教室。
“哎,你們可真早啊。”王春霞一進教室就看到了坐在前排的蘇晚晚,快步走到蘇晚晚旁邊的座位坐下,跟著她一起來的兩人也坐在了旁邊。
後來人越來越多,教室裏的人們也開始三五成群地聊了起來,都是有一定生活閱曆的人,比後世那些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孩子成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