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同意出錢
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 作者:三斤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結婚得有房子,昨個兒還聽說二狗子過些日子要起房子結婚了。咱們誌勇都是城裏上班的人,怎麽也得在城裏買個房子”蘇老太聽後點點頭附和道“城裏房子多少錢,奶給你買。”
蘇誌勇沒想到事情進展得這麽順利,他奶主動提出給買房子,頓時臉上抑製不住得高興。
“我和美慧也去看了看房子,最便宜的是400塊。”蘇誌勇邊說邊從水壺裏倒了一杯水遞給他奶,儼然一副孝順好孫子的模樣。
蘇老太樂嗬地接過水,剛湊到嘴邊就被大孫子說出的價格震驚到了,手中的水晃動了一下,抖出一些灑在衣服上。
“天啊,400塊!咱們村裏起個好點的房子也才七八十塊,啥房子這麽金貴啊,居然要400塊!”蘇老太放下水杯也沒有心情喝水了,一個勁兒的嘟囔‘怎麽這麽貴’。
村裏起個房子一般也就五六十塊,再好點的八九十塊也夠了,她以為城裏的房子200塊錢怎麽也夠了,再貴些250塊上下也能接受,沒想到孫子說最便宜的都要400塊,這可是把她愁壞了。
別人不知道,她是知道的,家裏這些年的積蓄一共就500來塊,這一下拿出400塊,她心裏怎麽想怎麽不是滋味。
雖然這個家裏她最疼的就是大孫子,但是也得顧及全家的生計,這400塊一拿出去,他們家就剩100來塊了。
雖說快到年底分糧了,但是相比去年,今年少了一個壯勞力,多了兩張嘴,還不知道能不能分到錢呢,要知道之前陳秀娘一天可是能拿到八個工分的。
蘇誌勇看著他奶臉上糾結又不舍的表情就知道她是舍不得了,他腦筋轉得很快,想著怎麽讓他奶痛快地拿出錢來。
既然他奶之前主動說買房子了,那肯定心裏想好要往外拿錢了,隻是現在400塊超出了預期,那她的預期是多少呢。
村裏蓋個好點的房子都得八九十塊,那城裏的房子比村裏的貴他奶肯定也想到了,就是沒有料到會貴出這麽多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差額拉小,他奶說不定能同意拿錢。
對比村裏蓋房子的錢,他奶可能會想貴一半吧,那就是180塊左右,和400塊差220塊,怎麽把這220塊看起來不那麽多呢。
蘇誌勇此刻腦袋轉得飛快,把平時的聰明勁兒都積攢到了此刻。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想到了兩點來縮小差距的地方。
“奶,美慧也覺得房子貴,對我們家來說負擔有些重。然後特意回家和她父母商量了一下,彩禮就不要我們的了,本來她們城裏的彩禮得100多塊呢,美慧他們家說就當他們也為買房出份兒力。”蘇誌勇組織著語言,突出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房子對方會出一份力,出力的方式是彩禮抵了。
“哎呦,城裏的彩禮確實比咱們這兒貴多了,你這對象家還挺明事理的。”蘇老太一聽女方家要把‘天價彩禮’添到房款中去很是高興,這樣一來,房款隻比她原來預期的錢多了50塊,心裏舒服了一些。
“是啊,奶,他們一家都是吃公家飯的,覺悟比較高。”蘇誌勇又暗戳戳地提到對象家的條件,他知道他奶最看重這些了。
蘇老太聽到‘都是吃公家飯’的這幾個字時,眼睛明顯亮了亮。
他們蘇家和她娘家都是地裏刨食的,就特別想和城裏人打好交道,萬一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也方便,之前她能忍陳秀娘十幾年沒給她生出個大胖孫子就是因為陳秀娘有個城裏當老師的哥哥還有工廠工作的嫂子。
自從陳秀娘離開這個家後,他們和城裏的人都沒有關係了,這次誌勇對象家的條件好像比陳秀琨家強多了,這個關係可得穩住。
蘇老太想明白後想點頭答應,又想到旁邊坐著的自家男人,於是向他看去詢問意見。
蘇大力雖然一直沒有出聲,但是他全程都很認真地聽了他們的對話,此時麵對媳婦詢問的眼神,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行,那這錢奶給你出了!”蘇老太接到蘇大力的示意後也沒再猶豫,衝著旁邊的大孫子說道。
“爺奶,還是你們對我好,你們是這個世上最疼我的人了,我以後一定好好孝順你們”蘇誌勇聽後內心狂喜,繼續在他爺奶麵前獻殷勤道。
“你是我們大孫子,老蘇家的香火,我們不疼你疼誰啊。”蘇老太拍著大孫子環著她胳膊的手臂說道。
“快點讓我們抱上重孫子就是最大的孝順了。”蘇大力也難得地說了一句話。
“爺奶,我會努力的。”蘇誌勇得償所願,對方說什麽他都樂意應和。
為免夜長夢多,蘇誌勇打算下午也請假,帶著他爺奶爹娘一起去看房子,然後付錢辦理過戶手續。
“爺奶,要不今天請假吧,我帶你們去看看房子,畢竟是你們出錢幫我買的,去認認門。”蘇誌勇斟酌後說道。
現在也不是農忙時節,很好請假,蘇大力和蘇老太想了想覺得孫子說的有道理,出這麽多錢,肯定要去看看房子什麽樣子,不然總感覺不踏實。
“好啊,我們一起去看看,想想我已經好多年沒有進城了,也不知道現在城裏什麽樣兒了,去見識一下。”蘇老太感歎道,她年輕的時候也愛和村裏的媳婦們一起去城裏逛逛,但是現在年紀大了,就不好意思再去了,怕人家笑說她一把年紀了還瘋跑不安分。
“我就不去了,你帶著滿倉去吧。”蘇大力在孫子走後對蘇老太說道,他本來就不愛出門。
“行,我帶著滿倉去。”蘇老太回道,她其實不在意一起去的人都有誰,相反,自家男人不去,她就是家裏地位最高的人,到時候她有什麽意見都沒人敢反對。
吃完早飯,一行人就出發了,同行的人中多了一個王紅梅,她的說法是‘你們大男人粗心,我也一起跟著吧,不能總讓娘一個人受累張羅’。
蘇誌勇沒想到事情進展得這麽順利,他奶主動提出給買房子,頓時臉上抑製不住得高興。
“我和美慧也去看了看房子,最便宜的是400塊。”蘇誌勇邊說邊從水壺裏倒了一杯水遞給他奶,儼然一副孝順好孫子的模樣。
蘇老太樂嗬地接過水,剛湊到嘴邊就被大孫子說出的價格震驚到了,手中的水晃動了一下,抖出一些灑在衣服上。
“天啊,400塊!咱們村裏起個好點的房子也才七八十塊,啥房子這麽金貴啊,居然要400塊!”蘇老太放下水杯也沒有心情喝水了,一個勁兒的嘟囔‘怎麽這麽貴’。
村裏起個房子一般也就五六十塊,再好點的八九十塊也夠了,她以為城裏的房子200塊錢怎麽也夠了,再貴些250塊上下也能接受,沒想到孫子說最便宜的都要400塊,這可是把她愁壞了。
別人不知道,她是知道的,家裏這些年的積蓄一共就500來塊,這一下拿出400塊,她心裏怎麽想怎麽不是滋味。
雖然這個家裏她最疼的就是大孫子,但是也得顧及全家的生計,這400塊一拿出去,他們家就剩100來塊了。
雖說快到年底分糧了,但是相比去年,今年少了一個壯勞力,多了兩張嘴,還不知道能不能分到錢呢,要知道之前陳秀娘一天可是能拿到八個工分的。
蘇誌勇看著他奶臉上糾結又不舍的表情就知道她是舍不得了,他腦筋轉得很快,想著怎麽讓他奶痛快地拿出錢來。
既然他奶之前主動說買房子了,那肯定心裏想好要往外拿錢了,隻是現在400塊超出了預期,那她的預期是多少呢。
村裏蓋個好點的房子都得八九十塊,那城裏的房子比村裏的貴他奶肯定也想到了,就是沒有料到會貴出這麽多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差額拉小,他奶說不定能同意拿錢。
對比村裏蓋房子的錢,他奶可能會想貴一半吧,那就是180塊左右,和400塊差220塊,怎麽把這220塊看起來不那麽多呢。
蘇誌勇此刻腦袋轉得飛快,把平時的聰明勁兒都積攢到了此刻。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想到了兩點來縮小差距的地方。
“奶,美慧也覺得房子貴,對我們家來說負擔有些重。然後特意回家和她父母商量了一下,彩禮就不要我們的了,本來她們城裏的彩禮得100多塊呢,美慧他們家說就當他們也為買房出份兒力。”蘇誌勇組織著語言,突出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房子對方會出一份力,出力的方式是彩禮抵了。
“哎呦,城裏的彩禮確實比咱們這兒貴多了,你這對象家還挺明事理的。”蘇老太一聽女方家要把‘天價彩禮’添到房款中去很是高興,這樣一來,房款隻比她原來預期的錢多了50塊,心裏舒服了一些。
“是啊,奶,他們一家都是吃公家飯的,覺悟比較高。”蘇誌勇又暗戳戳地提到對象家的條件,他知道他奶最看重這些了。
蘇老太聽到‘都是吃公家飯’的這幾個字時,眼睛明顯亮了亮。
他們蘇家和她娘家都是地裏刨食的,就特別想和城裏人打好交道,萬一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也方便,之前她能忍陳秀娘十幾年沒給她生出個大胖孫子就是因為陳秀娘有個城裏當老師的哥哥還有工廠工作的嫂子。
自從陳秀娘離開這個家後,他們和城裏的人都沒有關係了,這次誌勇對象家的條件好像比陳秀琨家強多了,這個關係可得穩住。
蘇老太想明白後想點頭答應,又想到旁邊坐著的自家男人,於是向他看去詢問意見。
蘇大力雖然一直沒有出聲,但是他全程都很認真地聽了他們的對話,此時麵對媳婦詢問的眼神,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行,那這錢奶給你出了!”蘇老太接到蘇大力的示意後也沒再猶豫,衝著旁邊的大孫子說道。
“爺奶,還是你們對我好,你們是這個世上最疼我的人了,我以後一定好好孝順你們”蘇誌勇聽後內心狂喜,繼續在他爺奶麵前獻殷勤道。
“你是我們大孫子,老蘇家的香火,我們不疼你疼誰啊。”蘇老太拍著大孫子環著她胳膊的手臂說道。
“快點讓我們抱上重孫子就是最大的孝順了。”蘇大力也難得地說了一句話。
“爺奶,我會努力的。”蘇誌勇得償所願,對方說什麽他都樂意應和。
為免夜長夢多,蘇誌勇打算下午也請假,帶著他爺奶爹娘一起去看房子,然後付錢辦理過戶手續。
“爺奶,要不今天請假吧,我帶你們去看看房子,畢竟是你們出錢幫我買的,去認認門。”蘇誌勇斟酌後說道。
現在也不是農忙時節,很好請假,蘇大力和蘇老太想了想覺得孫子說的有道理,出這麽多錢,肯定要去看看房子什麽樣子,不然總感覺不踏實。
“好啊,我們一起去看看,想想我已經好多年沒有進城了,也不知道現在城裏什麽樣兒了,去見識一下。”蘇老太感歎道,她年輕的時候也愛和村裏的媳婦們一起去城裏逛逛,但是現在年紀大了,就不好意思再去了,怕人家笑說她一把年紀了還瘋跑不安分。
“我就不去了,你帶著滿倉去吧。”蘇大力在孫子走後對蘇老太說道,他本來就不愛出門。
“行,我帶著滿倉去。”蘇老太回道,她其實不在意一起去的人都有誰,相反,自家男人不去,她就是家裏地位最高的人,到時候她有什麽意見都沒人敢反對。
吃完早飯,一行人就出發了,同行的人中多了一個王紅梅,她的說法是‘你們大男人粗心,我也一起跟著吧,不能總讓娘一個人受累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