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出主意
穿到七零:帶著母親進城了 作者:三斤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小玲這時也轉頭看到了蘇晚晚,對上蘇晚晚的眼睛後她不自覺地走了過來。
“晚晚,你回來了怎麽也不去找我啊?”蘇小玲兩隻手捏在一起看著蘇晚晚問道,語氣聽起來還有些委屈。
去年蘇家的事兒發生得太突然了,等她聽說趕去蘇家的時候蘇晚晚已經和秀娘嬸子離開村子了,她當時還偷偷地大哭了一場,以為再也見不到蘇晚晚了。
今天再次見到好友,她特別開心,開心過後想到蘇晚晚回來村子後居然沒有去找她,又有點難過,心想著是不是好友在公社遇到更好的玩伴就把她忘了。
蘇晚晚對原主的閨蜜沒有什麽感情,不過印象中兩人的關係很好,所以她也隻能耐心地應對。
“我這不剛回來,一直在收拾房間,還沒顧得上呢。”蘇晚晚聽出了蘇小玲語氣中的不高興隨口解釋道,小姑娘可能以為好友進城後就不和她好了吧。
“好吧,那我原諒你了。”蘇小玲聽到了好友的解釋後眼睛一亮,也大度地表示不再計較,隨後她又問道關心的事情“晚晚,你和沈峰談對象了?”
“是啊,你聽誰說的呀?”蘇晚晚大方地承認道,她感歎村裏傳播消息的速度可真快啊。
“聽我哥說的呀,上午他也去山上打獵了,你可能沒注意到他。回家後他就把山上遇到野豬攻擊的事情說了,然後又說了你和沈峰的事情。”蘇小玲回道,哥哥蘇小明在外麵是個不愛說話的性子,在人群中很難被注意到。
“恭喜啊,晚晚,你們很般配,沈峰的這次見義勇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村子裏之前傳的那些謠言肯定會不攻自破的。”蘇小玲沒等蘇晚晚回應繼續說道,她們之前約定如果誰有了喜歡的人要第一時間讓對方知道,雖然這消息不是好友親口說的,但是她依然替好友感到開心,並且真誠地送上祝福。
雖然之前村裏很多說沈峰壞話的,但是她並不相信那些說辭,起碼他把弟弟養得很好,也沒有在村裏做過什麽壞事。
尤其是這次山上他不計前嫌救了說過他壞話的村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勇敢、善良且有肚量的人。
“謝謝。”蘇晚晚聽到別人對她和沈峰的祝福,打心底裏高興,她把蘇小玲迎進了院子裏。
兩人坐在院子的石凳上說話,“晚晚,我也談對象了,也是我們村的。”坐在沈家院子裏的石凳上,蘇小玲扭捏地對蘇晚晚說出了自己的秘密,這件事她還沒有告訴過別人,蘇晚晚是第一個知道的,她迫切需要一個人和她分享這份喜悅。
“是誰啊?”蘇晚晚順著蘇小玲的話問道,原主記憶中蘇小玲好像比較喜歡讀書好的人,一直對村子裏的男人們不感興趣的,村裏有誰讀書好呢,可別是......
“是城裏來的葉知青,他講衛生、愛幹淨、還會作詩......”蘇小玲甜蜜地說著她和葉知青之間發生的事情,如數家珍地說著對方的優點,完全沒有注意到蘇晚晚臉上複雜的表情,她以為也會收到好友的祝福。
蘇晚晚聽到蘇小玲的話就頭皮發麻,果然被她猜中了。
她對‘知青’這兩個字比較敏感,後世年代文和電視劇中描寫了很多男知青的形象,如果不是極品優質男主角,就是極品鳳凰男二號或者極品軟飯男三號了,而且前者隻有一個,後者卻有很多個。
剛剛聽了小玲的描述,她感覺葉知青很有軟飯男的嫌疑,農活幹不好,整天扮演著讀書人的樣子念兩句酸詩勾引村裏沒見過世麵的姑娘,讓她們心甘情願地幫他幹活,還給他送吃的。
“你們確定關係了?”蘇晚晚問道,既然是原主的閨蜜,她理應關心一下的,而且這是救女子於水火的事情,她也很樂意做的。
“算是吧,我收了他寫的詩,他收了我的雞蛋,這應該就是處對象了吧。”蘇小玲感覺兩人的相處特別浪漫,她第一次收到男人寫的詩,但是她文化低,寫不出回詩,隻能回了雞蛋這種俗物給他,幸好葉知青顧及她的麵子沒有拒絕。
蘇晚晚心裏翻了個白眼,真是個傻姑娘,但是她知道現階段的她們根本聽不進勸去,為了讓她受的傷害小一些,隻得采取緩兵之計。
“我感覺還差一點,你得讓他明確地說出處對象的話來,也不能偷摸著來往,你們可是光明正大的關係。而且聽了你剛剛說的話,葉知青的家是南方城市的,離我們這兒太遠了,生活飲食習慣肯定有很大的不同,你們一定要足夠了解對方後才能更進一步,最好是接觸兩年,如果都能適應彼此的習慣,再談婚論嫁也不遲,否則就是對彼此感情的不負責任。”蘇晚晚井井有條地給蘇小玲分析道。
她懷疑葉知青不隻勾引了小玲一個女孩子,葉知青應該不會為了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如果因為公布關係的要求而遠離小玲最好,如果不遠離,也不能讓他占了便宜。
小玲乍一聽到蘇晚晚的話,臉哄一下得就紅了“晚晚,你在說什麽啊,我們這剛剛確定關係,離結婚還早呢。”
“那就好,記得,要徹底了解清楚才行......”蘇晚晚見蘇小玲隻注意到結婚的事情,又把之前說的強調了一遍,明年的九十月份高考的消息應該就能放出來了,那時候村裏的知青們不得瘋狂地學習爭取考上大學回到城裏,相信精明的葉知青就不會再纏著小玲了。
兩人聊了許久,直到沈峰都回來了,小玲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談話。
蘇小玲感覺蘇晚晚有些不一樣了,她說的好多話自己都不太明白,但是仔細琢磨又很有道理的樣子,難道這就是上學的緣故,她的命真好,爹娘離婚後跟著她娘還上了高中,聽說秀娘嬸子都是公社燈具廠的正式工了,真了不起啊。
走在回家路上的蘇小玲決定聽從好友的話,給她和葉知青足夠的時間了解和適應對方,要慎重地對待這份感情,不能操之過急。
“晚晚,你回來了怎麽也不去找我啊?”蘇小玲兩隻手捏在一起看著蘇晚晚問道,語氣聽起來還有些委屈。
去年蘇家的事兒發生得太突然了,等她聽說趕去蘇家的時候蘇晚晚已經和秀娘嬸子離開村子了,她當時還偷偷地大哭了一場,以為再也見不到蘇晚晚了。
今天再次見到好友,她特別開心,開心過後想到蘇晚晚回來村子後居然沒有去找她,又有點難過,心想著是不是好友在公社遇到更好的玩伴就把她忘了。
蘇晚晚對原主的閨蜜沒有什麽感情,不過印象中兩人的關係很好,所以她也隻能耐心地應對。
“我這不剛回來,一直在收拾房間,還沒顧得上呢。”蘇晚晚聽出了蘇小玲語氣中的不高興隨口解釋道,小姑娘可能以為好友進城後就不和她好了吧。
“好吧,那我原諒你了。”蘇小玲聽到了好友的解釋後眼睛一亮,也大度地表示不再計較,隨後她又問道關心的事情“晚晚,你和沈峰談對象了?”
“是啊,你聽誰說的呀?”蘇晚晚大方地承認道,她感歎村裏傳播消息的速度可真快啊。
“聽我哥說的呀,上午他也去山上打獵了,你可能沒注意到他。回家後他就把山上遇到野豬攻擊的事情說了,然後又說了你和沈峰的事情。”蘇小玲回道,哥哥蘇小明在外麵是個不愛說話的性子,在人群中很難被注意到。
“恭喜啊,晚晚,你們很般配,沈峰的這次見義勇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村子裏之前傳的那些謠言肯定會不攻自破的。”蘇小玲沒等蘇晚晚回應繼續說道,她們之前約定如果誰有了喜歡的人要第一時間讓對方知道,雖然這消息不是好友親口說的,但是她依然替好友感到開心,並且真誠地送上祝福。
雖然之前村裏很多說沈峰壞話的,但是她並不相信那些說辭,起碼他把弟弟養得很好,也沒有在村裏做過什麽壞事。
尤其是這次山上他不計前嫌救了說過他壞話的村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勇敢、善良且有肚量的人。
“謝謝。”蘇晚晚聽到別人對她和沈峰的祝福,打心底裏高興,她把蘇小玲迎進了院子裏。
兩人坐在院子的石凳上說話,“晚晚,我也談對象了,也是我們村的。”坐在沈家院子裏的石凳上,蘇小玲扭捏地對蘇晚晚說出了自己的秘密,這件事她還沒有告訴過別人,蘇晚晚是第一個知道的,她迫切需要一個人和她分享這份喜悅。
“是誰啊?”蘇晚晚順著蘇小玲的話問道,原主記憶中蘇小玲好像比較喜歡讀書好的人,一直對村子裏的男人們不感興趣的,村裏有誰讀書好呢,可別是......
“是城裏來的葉知青,他講衛生、愛幹淨、還會作詩......”蘇小玲甜蜜地說著她和葉知青之間發生的事情,如數家珍地說著對方的優點,完全沒有注意到蘇晚晚臉上複雜的表情,她以為也會收到好友的祝福。
蘇晚晚聽到蘇小玲的話就頭皮發麻,果然被她猜中了。
她對‘知青’這兩個字比較敏感,後世年代文和電視劇中描寫了很多男知青的形象,如果不是極品優質男主角,就是極品鳳凰男二號或者極品軟飯男三號了,而且前者隻有一個,後者卻有很多個。
剛剛聽了小玲的描述,她感覺葉知青很有軟飯男的嫌疑,農活幹不好,整天扮演著讀書人的樣子念兩句酸詩勾引村裏沒見過世麵的姑娘,讓她們心甘情願地幫他幹活,還給他送吃的。
“你們確定關係了?”蘇晚晚問道,既然是原主的閨蜜,她理應關心一下的,而且這是救女子於水火的事情,她也很樂意做的。
“算是吧,我收了他寫的詩,他收了我的雞蛋,這應該就是處對象了吧。”蘇小玲感覺兩人的相處特別浪漫,她第一次收到男人寫的詩,但是她文化低,寫不出回詩,隻能回了雞蛋這種俗物給他,幸好葉知青顧及她的麵子沒有拒絕。
蘇晚晚心裏翻了個白眼,真是個傻姑娘,但是她知道現階段的她們根本聽不進勸去,為了讓她受的傷害小一些,隻得采取緩兵之計。
“我感覺還差一點,你得讓他明確地說出處對象的話來,也不能偷摸著來往,你們可是光明正大的關係。而且聽了你剛剛說的話,葉知青的家是南方城市的,離我們這兒太遠了,生活飲食習慣肯定有很大的不同,你們一定要足夠了解對方後才能更進一步,最好是接觸兩年,如果都能適應彼此的習慣,再談婚論嫁也不遲,否則就是對彼此感情的不負責任。”蘇晚晚井井有條地給蘇小玲分析道。
她懷疑葉知青不隻勾引了小玲一個女孩子,葉知青應該不會為了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如果因為公布關係的要求而遠離小玲最好,如果不遠離,也不能讓他占了便宜。
小玲乍一聽到蘇晚晚的話,臉哄一下得就紅了“晚晚,你在說什麽啊,我們這剛剛確定關係,離結婚還早呢。”
“那就好,記得,要徹底了解清楚才行......”蘇晚晚見蘇小玲隻注意到結婚的事情,又把之前說的強調了一遍,明年的九十月份高考的消息應該就能放出來了,那時候村裏的知青們不得瘋狂地學習爭取考上大學回到城裏,相信精明的葉知青就不會再纏著小玲了。
兩人聊了許久,直到沈峰都回來了,小玲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談話。
蘇小玲感覺蘇晚晚有些不一樣了,她說的好多話自己都不太明白,但是仔細琢磨又很有道理的樣子,難道這就是上學的緣故,她的命真好,爹娘離婚後跟著她娘還上了高中,聽說秀娘嬸子都是公社燈具廠的正式工了,真了不起啊。
走在回家路上的蘇小玲決定聽從好友的話,給她和葉知青足夠的時間了解和適應對方,要慎重地對待這份感情,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