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帝國東部星域附屬國與地球聯合國東部星域附屬國交界處。
星海的泰坦艦體從超空間航行中駛出,進入到了恒星係內部。
“這裏就是江風總司令標注的匯合點?怎麽沒看到有船在?”一進入恒星係內,玄武岩就好奇的問道。
因為從泰坦的觀測器上看這個恒星係,可以說是十分的空曠,十分的普通,四顆行星環繞著中央的紅巨星緩緩的運行,紅巨星的光芒十分的暗淡,讓這個恒星係鋪滿了紅光,十分的壓抑。
除了自然運行的天體以外,這座恒星係並沒有其他東西,既沒有空間站,也沒有任何艦船,完全不像是一個正在集結整個星耀帝國絕大部分艦隊力量的艦隊集結點。
根據江風的作戰通報,這一次作戰將會是星耀帝國和索林蟲群的決戰,星耀帝國將會投入自己近乎全部的艦隊力量,和索林蟲群做個了斷。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蜚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動身,帶著整個蟲群向星耀帝國本土突進,雖然它們經過了地聯的勢力圈,但並沒有對地聯的勢力圈進行過多的侵蝕,也沒有在地聯勢力圈內擴展自己的控製區。
索林蟲群的進攻最前鋒,一直都是正對著星耀帝國的本土,仿佛星耀帝國本土有什麽強烈吸引它們的東西一樣。
根據索林蟲群的推進速度,要是星耀帝國這一次阻擊失敗,那麽索林蟲群將會毫無障礙的直接突進星耀帝國本土,星耀帝國很難再組織起一次大規模反擊了。
星耀帝國的工業星區都是通過改造附屬國的已開發行星完成的,這導致星耀帝國的工業重心在偏向於東部星域北部的地方。
這些地方正好是索林蟲群突入星耀帝國本土後能夠第一時間破壞的地方,要是工業重心被索林蟲群攻占,那星耀帝國也就沒法大規模建造艦船了。
所以現在隻能趁著索林蟲群還在地聯的勢力圈內,盡可能的將它們攔下來。
不過星耀帝國仍舊對地聯保持了尊重,並沒有讓自己的艦隊直接進入地聯的勢力圈內。
而是通過外交手段向地聯發出軍事通行請求,在地聯同意軍事通行請求的過程中,也正好可以集結在銀河各處駐紮的分散艦隊。
星海和玄武岩就是各處分散艦隊中的一支。
“江風司令標注的集結點就是這,不過好像要發什麽密令才能匯合。”星海說完後,在恒星係範圍內廣播了一條信息,這條信息沒有任何實際含義,隻是一個驗證密令。
“啊,得到回複了,他們叫我們前往恒星係內的一個坐標匯合,但那裏明明什麽都沒有......”星海說道。
“那也隻能先過去看看咯。”玄武岩攤手說道。
等到星海航行到指定匯合點後,她們前方的空間突然緩緩開裂,一個小口在她們前方出現,從外麵看小口隻是一片漆黑,什麽都看不見。
再三確認後,星海她們航行進了小口裏麵,等艦體穿過小口的那一刹那,他們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空間裏麵,星海艦體前方突然出現了大量的艦隊,粗略一看,就有十多萬艘。
這十多萬艘戰艦還不是最矚目的,最矚目的是十多萬艘戰艦中間的東西,那是一顆無比龐大的銀灰色球體,其表麵展現出戰艦艦體的質感,但其大小有足足有1.2倍標準行星大小。
這顆巨大的銀灰色球體表麵,布置了密密麻麻的建築,一座座低矮的碉堡式在它表麵以某種規律排列著,在球體表麵組成一個個巨大的建築陣列。
但除了這些陣列外,這顆球體並沒有任何明顯的武器建築,也沒有明顯的像是推進器建築。
在這個球體的軌道上,密集的排列著三百多個行星空間站,這些行星空間站從外貌與標注上來看,大部分都是停泊空間站和船塢空間站,武器空間站都很少。
這些空間站無一例外的都有兩條細長的軌道和球體連接,在這些軌道上不斷有穿梭機來往著,交換著空間站和行星本體之間的物資。
這顆銀灰色的球體,恐怕就是星耀帝國的隱藏底牌了,在這個球體附近應該有一層偽裝護盾,能將整個球體周邊的空間完全隱蔽起來。
“我一直聽說工程部她們在整個大活,沒想到真這麽大啊。”玄武岩看著那顆銀灰色行星,感慨道。
“我在模擬訓練裏麵經曆過行星戰星戰役,那顆殘次品行星戰星壓迫感就已經足夠大了,現在我們終於拿出完全體行星戰星了麽......”星海說道。
“這裏是‘長白山’號行星戰星軌道指揮中心,sse-gf-tt-001 星海號泰坦,你的停泊點為x67區域,請盡快前往停泊區域待命。”星海收到了一條簡短的通訊,才將她們從震撼中拉了回來。
行星戰星的偽裝護盾隻能覆蓋行星戰星周邊三光秒的空間,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裏麵要塞下三百多個空間站和十萬多艘艦船,確實需要好好的調度行星周邊的軌道。
星海她們很快就依照指引,到達了x67區域,這個區域由一座停泊空間站做主導,其功能和正常的恒星係空間站沒什麽區別,都可以為停泊艦船提供維護服務。
這座停泊空間站周邊還停泊了上千艘艦船,不過星海還是順利停泊了上去。
在停泊的過程中,星海看到了空間站上的一個熟悉的人影,而他已經在那裏等待星海很久了。
“2403司令,你在這裏做什麽?”星海下船後,問道。
“我在這裏,當然是給你任命的啊。”2403攤手說道:“這一次你還是跟隨我們昆侖艦隊作戰。”
“昆侖艦隊?難道現在四支大型艦隊又重組了嗎?”星海問道。
“多虧了這幾年中星耀帝國的所有造船廠全力運作,現在各艦隊編製已經恢複的七七八八了。”2403說道。
“司令,這一次我們是要進入地聯勢力圈內作戰對吧?那本土豈不是很難對我們直接支援?要是像上一次會戰那樣,一次性損失大量的艦船,那我們豈不就無再戰之力了?”星海有些擔憂的問道。
“這就是我們旁邊這顆行星戰星存在的原因,長白山號就是我們這一次艦隊孤軍突入最大的保證。”2403說道。
作為一個行星規模的超大平台,長白山號上搭載了兩百多個的各型號艦船組裝與維護船塢,就連泰坦級的維護組裝船塢都有四個,這意味著長白山能同時組裝或維護四艘泰坦級戰艦。
當然,長白山號本身是無法搭載供給如此多船塢的工業設備的,其主要獲取艦船配件的方式是外部補給或星門補給。
長白山號依靠其龐大的平台體積,它塞下了星耀帝國迄今為止能製造的最大的零點能源反應堆,供給整個長白山號遠超上百個主宰的充沛能源。
在長白山號充沛的能源支持下,它內部甚至能夠長期維持一座小型星門,這個星門和星耀帝國的本土工業物流網絡直接聯通,隻要星門還能維持,長白山號就可以通過內部的星門從星耀帝國本土獲取源源不斷的原料和艦船配件。
換句話說,長白山號是一座移動的星耀帝國造船工業樞紐,整個星耀帝國的本土工業都是它的後盾,這讓它擁有近乎無限的造船潛力。
在數量眾多的組裝空間站加持下,長白山號能將自己的戰艦船塢擴充到兩三百個,直逼星耀帝國的巨構建築超結構裝配廠。
不過長白山號上麵的船塢隻是組裝船塢,沒有配件就完全無法建造艦船,和巨構建築的建造船塢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其不能一概而談。
在上一次銀河會戰中星耀帝國吸取的教訓就是:跟索林蟲群打消耗戰是一個極其不明智的行為。
星耀帝國的艦船需要幾天到幾個月不等的時間建造,而索林蟲群的作戰蟲群被蟲母生產隻要幾個小時,跟蟲群硬打消耗,吃虧的隻會是無法大量補充艦船的艦隊。
這一次去地聯勢力圈內作戰,又要麵臨相同的問題,一支艦隊的續航能力終究是有限的,跟能近乎無限生產作戰力量的索林蟲群對抗終究會落入下風。
而長白山號的出現,近乎完美的解決了星耀帝國的艦隊續航問題,我隨身攜帶一個能無限建造艦船的“行星蟲母”,那就是我跟你拚誰消耗的更快的時候了。
長白山號也算是緊急上陣,為了保證長白山的艦隊造血能力,工程部優先的將長白山的船塢部分舾裝完成,而武器係統隻來得及完工主武器和部分副武器,其餘小型武器一概沒有。
所以現在長白山隻能算是一個行星大小的超級移動船塢,而不是一顆完整的行星戰星,不過就這次索林蟲群作戰來說,一座移動船塢已經夠用了。
長白山號就是星耀帝國敢直接去地聯勢力圈內跟索林蟲群正麵對抗的主要原因,這也是星耀帝國現在能拿出來的最大底牌了。
“原來如此,那在作戰中就有一定保證了。”星海聽完2403的解釋後,說道。
隨後星海注意到空間站裏麵出現了成群結隊的小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飛到了星海艦體附近,直接粘附上了星海的艦體。
“司令,這些是?”星海問道。
“這些是引力錨定無人機,用來將你的艦體和長白山號的引力井進行綁定,隨後就能被長白山號攜帶著超光速航行了。”2403解釋道。
“超空間航行,需要引力錨定麽?”星海問道。
“忘了跟你說了,長白山號是沒有超空間引擎的,以長白山的質量,一進入超空間就會立刻將超空間引擎開辟的維度泡泡給壓碎,長白山號也就會迷失在超空間裏麵。”2403解釋道。
“那長白山用的什麽航行方式,躍遷航行嗎?”星海繼續問道。
“很遺憾,星耀帝國也做不出來能一次性承受一顆行星質量躍遷的躍遷引擎。”2403說道。
“那它的超光速航行方式是什麽?”星海問道。
“曲率航行,還記得我們接收了從大麥哲倫星係過來的華耀文明嗎,從他們那邊我們得到了曲率航行技術,並應用在了長白山號上麵。”2403說道。
“曲率航行......真的能實現?數據庫裏不是已經寫了星耀帝國在曲率航行的探索上失敗了麽......”星海說道。
“我也覺得很奇妙,當初我跟中央科學院那幫家夥說曲率航行的時候,他們也說無法實現,結果華耀的曲率航行演示了兩遍後,他們就懂其中的原理了,並感慨原來如此。
雖然我最後也沒明白他們到底在說什麽,不過星耀帝國確確實實的掌握了曲率航行技術,科技這種事,確實奇妙。”2403歎息道。
在當初行星戰星一戰,星耀帝國收集到了行星戰星碎片之後,其實一直都在對行星戰星進行著複刻嚐試,但星耀帝國越是嚐試,就越發現其中的技術難度。
其中最大的技術難點就是超光速航行,不管是超空間航行還是躍遷航行,都無法支持行星質量大小的東西超光速航行,無法超光速航行的東西在這個遍地超光速引擎的銀河,也隻是一個無用的雞肋罷了。
戰爭之月就是星耀帝國複刻行星戰星最終的答案,那是超空間引擎的質量極限。
本以為行星戰星科技線就此終止了,沒想到來了個華耀,一下子就解決了其中最大的技術難點。
畢竟華耀可是帶著五六個恒星係用十幾倍光速硬跑了一萬六千多年,曲率航行能將恒星係都打包帶走,送個行星超光速豈不是簡簡單單?
在華耀那邊拿到曲率航行技術後,星耀帝國立刻重啟了廢棄的行星戰星計劃,並嚐試將其付諸實踐。
大質量天體的曲率航行歸根結底就是對引力的精密操縱,大質量天體的引力井隻要稍加調控,就能形成曲率航行所需要的特殊引力空間,所以隻要明白原理和操控好,將大質量天體送進曲率航行裏麵反而要比艦船要輕鬆的多。
星耀帝國玩了那麽久的暗物質,早就對大規模引力操作熟悉的不得了,在星耀帝國極為先進的引力操作技術加持下,行星戰星的曲率航行引擎很快就完成了。
並且星耀帝國的很多部件性能與設計思路都比華耀的原版高出不少,這讓長白山的曲率航行速度不是十幾二十倍光速那樣慢吞吞了。
長白山號的曲率航行引擎,能夠達到足足三百倍光速,已經具有實戰價值了。
自此,行星戰星的最大技術難點攻破,星耀帝國正式擁有文明的終極要塞,以行星為武器裝備載體的行星戰星。
“地聯已經同意了我們的入境作戰請求,全體作戰ai,立刻對自己艦體完成引力錨定,長白山號的曲率航行即將開始。”長白山周邊的廣播再次響起,這意味著戰鬥即將開始。
這一次戰鬥,決定生死。
星海的泰坦艦體從超空間航行中駛出,進入到了恒星係內部。
“這裏就是江風總司令標注的匯合點?怎麽沒看到有船在?”一進入恒星係內,玄武岩就好奇的問道。
因為從泰坦的觀測器上看這個恒星係,可以說是十分的空曠,十分的普通,四顆行星環繞著中央的紅巨星緩緩的運行,紅巨星的光芒十分的暗淡,讓這個恒星係鋪滿了紅光,十分的壓抑。
除了自然運行的天體以外,這座恒星係並沒有其他東西,既沒有空間站,也沒有任何艦船,完全不像是一個正在集結整個星耀帝國絕大部分艦隊力量的艦隊集結點。
根據江風的作戰通報,這一次作戰將會是星耀帝國和索林蟲群的決戰,星耀帝國將會投入自己近乎全部的艦隊力量,和索林蟲群做個了斷。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蜚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動身,帶著整個蟲群向星耀帝國本土突進,雖然它們經過了地聯的勢力圈,但並沒有對地聯的勢力圈進行過多的侵蝕,也沒有在地聯勢力圈內擴展自己的控製區。
索林蟲群的進攻最前鋒,一直都是正對著星耀帝國的本土,仿佛星耀帝國本土有什麽強烈吸引它們的東西一樣。
根據索林蟲群的推進速度,要是星耀帝國這一次阻擊失敗,那麽索林蟲群將會毫無障礙的直接突進星耀帝國本土,星耀帝國很難再組織起一次大規模反擊了。
星耀帝國的工業星區都是通過改造附屬國的已開發行星完成的,這導致星耀帝國的工業重心在偏向於東部星域北部的地方。
這些地方正好是索林蟲群突入星耀帝國本土後能夠第一時間破壞的地方,要是工業重心被索林蟲群攻占,那星耀帝國也就沒法大規模建造艦船了。
所以現在隻能趁著索林蟲群還在地聯的勢力圈內,盡可能的將它們攔下來。
不過星耀帝國仍舊對地聯保持了尊重,並沒有讓自己的艦隊直接進入地聯的勢力圈內。
而是通過外交手段向地聯發出軍事通行請求,在地聯同意軍事通行請求的過程中,也正好可以集結在銀河各處駐紮的分散艦隊。
星海和玄武岩就是各處分散艦隊中的一支。
“江風司令標注的集結點就是這,不過好像要發什麽密令才能匯合。”星海說完後,在恒星係範圍內廣播了一條信息,這條信息沒有任何實際含義,隻是一個驗證密令。
“啊,得到回複了,他們叫我們前往恒星係內的一個坐標匯合,但那裏明明什麽都沒有......”星海說道。
“那也隻能先過去看看咯。”玄武岩攤手說道。
等到星海航行到指定匯合點後,她們前方的空間突然緩緩開裂,一個小口在她們前方出現,從外麵看小口隻是一片漆黑,什麽都看不見。
再三確認後,星海她們航行進了小口裏麵,等艦體穿過小口的那一刹那,他們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空間裏麵,星海艦體前方突然出現了大量的艦隊,粗略一看,就有十多萬艘。
這十多萬艘戰艦還不是最矚目的,最矚目的是十多萬艘戰艦中間的東西,那是一顆無比龐大的銀灰色球體,其表麵展現出戰艦艦體的質感,但其大小有足足有1.2倍標準行星大小。
這顆巨大的銀灰色球體表麵,布置了密密麻麻的建築,一座座低矮的碉堡式在它表麵以某種規律排列著,在球體表麵組成一個個巨大的建築陣列。
但除了這些陣列外,這顆球體並沒有任何明顯的武器建築,也沒有明顯的像是推進器建築。
在這個球體的軌道上,密集的排列著三百多個行星空間站,這些行星空間站從外貌與標注上來看,大部分都是停泊空間站和船塢空間站,武器空間站都很少。
這些空間站無一例外的都有兩條細長的軌道和球體連接,在這些軌道上不斷有穿梭機來往著,交換著空間站和行星本體之間的物資。
這顆銀灰色的球體,恐怕就是星耀帝國的隱藏底牌了,在這個球體附近應該有一層偽裝護盾,能將整個球體周邊的空間完全隱蔽起來。
“我一直聽說工程部她們在整個大活,沒想到真這麽大啊。”玄武岩看著那顆銀灰色行星,感慨道。
“我在模擬訓練裏麵經曆過行星戰星戰役,那顆殘次品行星戰星壓迫感就已經足夠大了,現在我們終於拿出完全體行星戰星了麽......”星海說道。
“這裏是‘長白山’號行星戰星軌道指揮中心,sse-gf-tt-001 星海號泰坦,你的停泊點為x67區域,請盡快前往停泊區域待命。”星海收到了一條簡短的通訊,才將她們從震撼中拉了回來。
行星戰星的偽裝護盾隻能覆蓋行星戰星周邊三光秒的空間,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裏麵要塞下三百多個空間站和十萬多艘艦船,確實需要好好的調度行星周邊的軌道。
星海她們很快就依照指引,到達了x67區域,這個區域由一座停泊空間站做主導,其功能和正常的恒星係空間站沒什麽區別,都可以為停泊艦船提供維護服務。
這座停泊空間站周邊還停泊了上千艘艦船,不過星海還是順利停泊了上去。
在停泊的過程中,星海看到了空間站上的一個熟悉的人影,而他已經在那裏等待星海很久了。
“2403司令,你在這裏做什麽?”星海下船後,問道。
“我在這裏,當然是給你任命的啊。”2403攤手說道:“這一次你還是跟隨我們昆侖艦隊作戰。”
“昆侖艦隊?難道現在四支大型艦隊又重組了嗎?”星海問道。
“多虧了這幾年中星耀帝國的所有造船廠全力運作,現在各艦隊編製已經恢複的七七八八了。”2403說道。
“司令,這一次我們是要進入地聯勢力圈內作戰對吧?那本土豈不是很難對我們直接支援?要是像上一次會戰那樣,一次性損失大量的艦船,那我們豈不就無再戰之力了?”星海有些擔憂的問道。
“這就是我們旁邊這顆行星戰星存在的原因,長白山號就是我們這一次艦隊孤軍突入最大的保證。”2403說道。
作為一個行星規模的超大平台,長白山號上搭載了兩百多個的各型號艦船組裝與維護船塢,就連泰坦級的維護組裝船塢都有四個,這意味著長白山能同時組裝或維護四艘泰坦級戰艦。
當然,長白山號本身是無法搭載供給如此多船塢的工業設備的,其主要獲取艦船配件的方式是外部補給或星門補給。
長白山號依靠其龐大的平台體積,它塞下了星耀帝國迄今為止能製造的最大的零點能源反應堆,供給整個長白山號遠超上百個主宰的充沛能源。
在長白山號充沛的能源支持下,它內部甚至能夠長期維持一座小型星門,這個星門和星耀帝國的本土工業物流網絡直接聯通,隻要星門還能維持,長白山號就可以通過內部的星門從星耀帝國本土獲取源源不斷的原料和艦船配件。
換句話說,長白山號是一座移動的星耀帝國造船工業樞紐,整個星耀帝國的本土工業都是它的後盾,這讓它擁有近乎無限的造船潛力。
在數量眾多的組裝空間站加持下,長白山號能將自己的戰艦船塢擴充到兩三百個,直逼星耀帝國的巨構建築超結構裝配廠。
不過長白山號上麵的船塢隻是組裝船塢,沒有配件就完全無法建造艦船,和巨構建築的建造船塢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其不能一概而談。
在上一次銀河會戰中星耀帝國吸取的教訓就是:跟索林蟲群打消耗戰是一個極其不明智的行為。
星耀帝國的艦船需要幾天到幾個月不等的時間建造,而索林蟲群的作戰蟲群被蟲母生產隻要幾個小時,跟蟲群硬打消耗,吃虧的隻會是無法大量補充艦船的艦隊。
這一次去地聯勢力圈內作戰,又要麵臨相同的問題,一支艦隊的續航能力終究是有限的,跟能近乎無限生產作戰力量的索林蟲群對抗終究會落入下風。
而長白山號的出現,近乎完美的解決了星耀帝國的艦隊續航問題,我隨身攜帶一個能無限建造艦船的“行星蟲母”,那就是我跟你拚誰消耗的更快的時候了。
長白山號也算是緊急上陣,為了保證長白山的艦隊造血能力,工程部優先的將長白山的船塢部分舾裝完成,而武器係統隻來得及完工主武器和部分副武器,其餘小型武器一概沒有。
所以現在長白山隻能算是一個行星大小的超級移動船塢,而不是一顆完整的行星戰星,不過就這次索林蟲群作戰來說,一座移動船塢已經夠用了。
長白山號就是星耀帝國敢直接去地聯勢力圈內跟索林蟲群正麵對抗的主要原因,這也是星耀帝國現在能拿出來的最大底牌了。
“原來如此,那在作戰中就有一定保證了。”星海聽完2403的解釋後,說道。
隨後星海注意到空間站裏麵出現了成群結隊的小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飛到了星海艦體附近,直接粘附上了星海的艦體。
“司令,這些是?”星海問道。
“這些是引力錨定無人機,用來將你的艦體和長白山號的引力井進行綁定,隨後就能被長白山號攜帶著超光速航行了。”2403解釋道。
“超空間航行,需要引力錨定麽?”星海問道。
“忘了跟你說了,長白山號是沒有超空間引擎的,以長白山的質量,一進入超空間就會立刻將超空間引擎開辟的維度泡泡給壓碎,長白山號也就會迷失在超空間裏麵。”2403解釋道。
“那長白山用的什麽航行方式,躍遷航行嗎?”星海繼續問道。
“很遺憾,星耀帝國也做不出來能一次性承受一顆行星質量躍遷的躍遷引擎。”2403說道。
“那它的超光速航行方式是什麽?”星海問道。
“曲率航行,還記得我們接收了從大麥哲倫星係過來的華耀文明嗎,從他們那邊我們得到了曲率航行技術,並應用在了長白山號上麵。”2403說道。
“曲率航行......真的能實現?數據庫裏不是已經寫了星耀帝國在曲率航行的探索上失敗了麽......”星海說道。
“我也覺得很奇妙,當初我跟中央科學院那幫家夥說曲率航行的時候,他們也說無法實現,結果華耀的曲率航行演示了兩遍後,他們就懂其中的原理了,並感慨原來如此。
雖然我最後也沒明白他們到底在說什麽,不過星耀帝國確確實實的掌握了曲率航行技術,科技這種事,確實奇妙。”2403歎息道。
在當初行星戰星一戰,星耀帝國收集到了行星戰星碎片之後,其實一直都在對行星戰星進行著複刻嚐試,但星耀帝國越是嚐試,就越發現其中的技術難度。
其中最大的技術難點就是超光速航行,不管是超空間航行還是躍遷航行,都無法支持行星質量大小的東西超光速航行,無法超光速航行的東西在這個遍地超光速引擎的銀河,也隻是一個無用的雞肋罷了。
戰爭之月就是星耀帝國複刻行星戰星最終的答案,那是超空間引擎的質量極限。
本以為行星戰星科技線就此終止了,沒想到來了個華耀,一下子就解決了其中最大的技術難點。
畢竟華耀可是帶著五六個恒星係用十幾倍光速硬跑了一萬六千多年,曲率航行能將恒星係都打包帶走,送個行星超光速豈不是簡簡單單?
在華耀那邊拿到曲率航行技術後,星耀帝國立刻重啟了廢棄的行星戰星計劃,並嚐試將其付諸實踐。
大質量天體的曲率航行歸根結底就是對引力的精密操縱,大質量天體的引力井隻要稍加調控,就能形成曲率航行所需要的特殊引力空間,所以隻要明白原理和操控好,將大質量天體送進曲率航行裏麵反而要比艦船要輕鬆的多。
星耀帝國玩了那麽久的暗物質,早就對大規模引力操作熟悉的不得了,在星耀帝國極為先進的引力操作技術加持下,行星戰星的曲率航行引擎很快就完成了。
並且星耀帝國的很多部件性能與設計思路都比華耀的原版高出不少,這讓長白山的曲率航行速度不是十幾二十倍光速那樣慢吞吞了。
長白山號的曲率航行引擎,能夠達到足足三百倍光速,已經具有實戰價值了。
自此,行星戰星的最大技術難點攻破,星耀帝國正式擁有文明的終極要塞,以行星為武器裝備載體的行星戰星。
“地聯已經同意了我們的入境作戰請求,全體作戰ai,立刻對自己艦體完成引力錨定,長白山號的曲率航行即將開始。”長白山周邊的廣播再次響起,這意味著戰鬥即將開始。
這一次戰鬥,決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