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極,我想你給我的應該不是驚喜,而是驚嚇,你居然叫我建造一條長達半光月的直線超級粒子加速器?


    你想幹什麽需要用到這麽長的超級粒子加速器,光在裏麵都要飛半個月才能到頭啊!粗略估算一下這玩意啟動時的能耗就能直接吃幹抹淨一個a型恒星戴森球!


    你應該知道最近剛剛發生的銀河會戰中星耀帝國的艦隊損失慘重,急需補充損失的艦隊,那麽你就不應該提出這麽離譜的建設需求。”莫妮卡看到星極提出來的建設需求後,扶著額頭說道。


    “莫妮卡主腦,容我慢慢解釋,如果這一項粒子加速實驗成功的話,星耀帝國的科技將會躍升到一個新的台階,其價值比建造上百萬艘戰艦還要龐大。


    它是下一個科技台階的鑰匙,如果掌握了這把鑰匙,我們就相當於掌握了在宇宙中永恒存續下去的終極辦法。


    甚至於,主腦你所期望的逆反時間,時間機器,其原理也有可能隱藏在其中。”星極說道。


    “不用向我畫大餅,我想知道你到底在探究什麽。”莫妮卡說道。


    “回主腦,我是在探究空間,或者說,空間與我們常規認知的物質與能量的關係。”星極說完後,開始了她漫長的解釋。


    在了解最先進的暗物質科技後,我們才發現暗物質科技似乎是一個“殘缺”的科技樹,因為暗物質隻表現出引力,所以對暗物質的利用僅限於對它引力特性的利用。


    無論是暗物質武器,還是暗物質能量反應堆,亦或者是暗物質護盾,它們都隻能在引力上做文章,雖然通過各種辦法能夠將暗物質科技的殺傷力提升到超群的程度,但它仍舊被局限在了“物質”的範疇之內。


    物質,從生物誕生一開始就被生物所接觸,生物所在的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組成生物的,也是物質,維持生物生存的,也是物質。


    在自己母行星上茹毛飲血的遠古文明時期,從生物發現或者點亮的那第一把篝火開始,物質與能量就與生物產生了難解難分的關係。


    化學能時代,生物通過探究組成物質的分子鏈的關係,知曉了如何將一部分物質轉化成能量,這是時代的開端。


    隨後,質能公式的發現,讓生物知曉了物質與能量之間互相轉化的具體比例,由質能公式再進行推導,就延伸出來了直接利用原子能的核裂變與核聚變科技。


    質能公式表達出來的世界並不完美,因為在各種實際觀測與理論推測中,物質是由四大基本力與一些基本粒子組成的“聚合體”,質能公式表達出來的物質屬性,不過是龐大物質世界的一點點皮毛。


    再之後,就是對於組成物質的四大基本力與基本粒子的關係推導與演算,這個推導與演算的最終成果,就是大一統理論。


    大一統理論將電磁力,引力,強核力,弱核力四大基本力,再加上組成宇宙所有物質的61種基本粒子統合在一起,將物質的組成徹底搞明白,也代表了文明對於物質屬性的徹底掌握。


    從大一統理論上,可以延伸出反物質科技,負物質科技,暗物質科技,其實按照這種分類來說,核裂變與核聚變科技應該叫做正物質科技。


    正,反,負,暗四個大一統理論框架下的科技樹,代表了可觀測狀態中物質的所有狀態。


    反物質是物質四大基本力中除了質量之外有一個或者多個屬性是“反狀態”的物質。


    粒子有自己的各種屬性,例如粒子自旋啊,粒子電性啊之類的基礎屬性,這些基礎屬性中有一個與正物質是“反”過來的,那麽這種物質就可以被稱為反物質了。


    絕大部分的反物質是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因為粒子的很多基礎屬性對於宏觀世界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它們對宏觀世界所能產生的影響太小了,就算是反著的,也沒啥影響。


    當然,粒子屬性中有一類屬性對於宏觀世界影響極為重要,那就是粒子自身的質量與能量。


    在星耀帝國的理論框架中,廣義反物質就是各種基本屬性有一項以上“反”著來的物質,而狹義反物質,就是各種粒子基本屬性中,質量為負,能量為負的物質。


    狹義反物質能與正物質發生湮滅反應,由於質量為負,能量為負,狹義反物質能和質量為正,能量為正的正物質完全湮滅,不釋放任何一丁點能量。


    在狹義反物質中又有一類極為特殊的反物質,那就是質量為負,但是能量為正或為零的物質,這類物質與正物質發生湮滅反應的時候,會將自身與正物質的物質結構完全摧毀,但是雙方蘊含的能量卻實打實的完全釋放出來。


    這類質量為負,能量為正或為零的“反物質”,被星耀帝國的理論框架獨立了出來,叫做[ 負物質 ],這也是星耀帝國負物質科技樹的由來。


    負物質實際上就是一種反物質,但隻有這種能夠與正物質發生反應,並伴隨著劇烈能量釋放的反物質,才有實用價值,所以負物質被獨立出來,並生根發芽長出了茂盛的科技樹。


    負物質科技樹之後,就是暗物質科技樹了,暗物質是一類殘缺的物質,它們沒有任何實體結構,沒有任何能量,隻在宏觀上表現出引力的特征。


    就是因為暗物質這個極為單一的特性,讓其的利用極為困難,想要用暗物質發展出和負物質一樣繁盛的科技樹,簡直難如登天。


    其實回望整個文明科技的發展曆程,也有很多科技樹像是暗物質科技這樣從下往上延伸出來,但是難以利用的科技樹。


    比如說從發現質能公式,到點亮核聚變反應堆中間的核裂變科技,核裂變利用重原子核裂解來獲取能量,這類方法不但危險,並且效率十分的底下。


    在核聚變科技完成後,核裂變科技便光速退出了曆史舞台,被埋藏在科技樹的角落中積灰。


    也比如說反物質科技,因為廣義反物質複雜且繁多的類型大多無用,這麽多的反物質中能夠利用的反物質也隻有那一兩種。


    能夠利用的反物質被稱為狹義反物質,反物質中最好用的反物質被挑出來獨立成了負物質科技樹,反物質科技樹也變得默默無聞,被雪藏在了科技樹的角落。


    核裂變,反物質都是難以利用的科技,但它們是下一層次科技的前置科技,或者說中間過渡科技,那麽暗物質科技是否也是一種過渡科技呢?


    但是很可惜,到達暗物質科技這一層次後,大一統理論便抵達了終點,物質的所有屬性都已經被文明所掌握了,從物質層麵上再取得突破,文明已經無從下手。


    銀河係中絕大多數文明,就連有著幾百萬年曆史的墮落帝國,都卡在了暗物質科技樹上,再也無法前進一步。


    盡管銀河係中有維度科技與靈能科技的影子,但所有文明的理論科技層次都無法觸及到這兩種科技的影子,這兩種科技對於銀河文明來說,更像是可以被現實實現的幻想,而非是科研出來的成果。


    科技突破明明近在眼前,但卻難如登天,這是讓所有銀河文明的頂層科學家所抓狂的事實。


    科技樹的下一步,究竟在那?


    然後星極,給出了這個答案,那就是空間。


    星極在與華耀星際共和國的接觸過程中,知道了曲率引擎的存在,曲率引擎無法是在恒星係的引力井內航行的,主要是因為恒星的引力將這一片空間扭曲,變得不是那麽穩定。


    即便是將恒星的引力屏蔽,空間的扭曲仍舊存在,所以能夠推測出,引力對空間施加的影響是固定的。


    隻要引力施加了影響,空間就會產生變化,即便是撤銷了引力,空間產生的變化依舊存在,隻是會隨著時間的消逝,空間慢慢的將引力產生的變化愈合磨平。


    引力扭曲空間,就算引力撤銷了,空間的扭曲也不會馬上恢複,這有點像什麽?物質的慣性啊。


    慣性是物質保持原來狀態的一種基本屬性,你推動一個小方塊需要對它施加力,當你克服小方塊保持在原地的慣性之後,它就會動起來。


    如果沒有任何其他力影響小方塊,那麽這個小方塊將永遠的直線勻速運動下去,這就是物質的慣性。


    空間在被引力施加影響前,和被引力施加影響後的狀態,和那個小方塊極其的相似,這就表明了空間和物質有一定的相似性,空間也具有某些物質才具有的屬性。


    其實在了解空間的物質屬性後,很多東西都想得通了,相對論中表明引力吸引其他東西的原因,是引力將空間“壓塌”了,物體隨著被壓塌的空間向引力中心墜落。


    如果空間什麽都沒有,那為什麽會被“壓塌?”如果空間是另外一種物質,那麽就可以解釋空間為何被“壓塌”了,因為空間本身就是一種物質啊,它能夠被引力所影響啊。


    理解空間是一種物質或許很困難,但其實做幾個比喻就大概能夠理解了。


    比如說,在水裏生活了一輩子的魚,在它被撈起來之前,會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在水裏麵嗎?


    人類也花了好幾千年的時間,才發現自己身邊隨時可以呼吸的空氣並不“空”,是由一堆亂七八糟的氣體組成的。


    空間,或者說宇宙中隨處可見的真空,它真的“真空”嗎?即便是河係之間的超級真空地區,仍舊也有少量原子存在。


    在這些真空當中,還時時刻刻的在發生真空量子漲潮,有無數的正物質反物質在一瞬間生成,然後又一瞬間湮滅。


    真空並不空,它仍舊有物質,那承載這些物質的,就隻能是空間了。


    空間與物質的關係,更像是魚和水之間的關係,人類和空氣之間的關係,但又有些許的不同。


    從超空間引擎與空間碎片來看,物質與空間之間的綁定關係十分密切,空間可以沒有物質,但物質一定不能沒有空間,脫離了空間的物質會直接湮滅變成能量。


    魚脫離了水就無法存活,人沒了空氣就無法呼吸,物質也是如此。


    星極的發現,就像是魚發現了水是一種物質,人類發現空氣是一團混合物一樣,她發現了空間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物質。


    既然空間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物質,那自然就可以通過經驗學進行常規推導了,空間,也可以在某種情況下變成能量,這並不是沒有案例。


    超空間引擎從超空間亂流中脫離出來的時候,會帶下來維度空間碎片,這些空間碎片會被本維度快速同化轉變成能量,這就是空間的能量轉化。


    從空間碎片轉化釋放出來的巨量能量來看,空間蘊含的能量可能比想象中的要龐大的多,如果能夠對其加以利用,那麽其將會是比零點反應堆還要強勁無數倍的能量來源。


    並且這個能量來源來自於空間本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空間能夠被引力所影響,而暗物質科技就是在引力的精細操作上做文章,那麽基本可以確定,暗物質科技就是空間科技的前置科技了,在精密熟練掌握引力操作之後,才有可能對空間本身進行操作。


    “星耀帝國的暗物質科技已經走的足夠遠了,我有非常大的把握弄出來空間能源核心,理論輸出應該能超過現在的零點能反應堆的數千倍,支撐人類聯邦那些維度吞能巨獸都綽綽有餘。


    不過在這之前我仍舊需要進行一個實驗,我將其命名為空能公式實驗,空能公式是我根據質能公式來進行命名的公式,顧名思義就是空間與能量之間的轉化關係,和質能公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空間的能量轉化是十分龐大的,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把自己炸了,所以空間能量的轉化需要十分精密的數據,現階段下很難觀測到空間精密的轉化成能量,自然也就無法推導出空能公式了。


    而這座半光月長的直線超級粒子加速器,就是空能公式實驗的場所,我打算直接用超級加速的基本粒子擊穿空間,然後就能觀測到粒子能級空間的能量轉化了。


    隻要這座超級粒子加速器建成並運行,我有把握在兩年內把空能公式推導出來,空間能量核心指日可待。”星極拍著胸脯說道。


    “我實在想不出超級粒子加速器和擊穿空間有什麽關係......”莫妮卡說道。


    “空間是一種物質,既然是物質,那必然有自己的能量承載上限,隻要我們用足夠的能量把空間撐爆,它自然會轉化成能量或者其他東西,那一樣也可以通過觀測數據推算出來。


    超級粒子加速器是在小範圍內實現最高單位能級的最佳方式,畢竟在現在星耀帝國的科技實力支持下,估計宇宙創世大爆炸時期的那個能級都能摸到門檻。


    要是這個能級都擊穿不了空間,那也就隻能認命了。”星極攤手說道。


    “空間科技和逆轉時間......有關聯嗎?”莫妮卡問道。


    “空間,維度,時間,這些都是相當模糊的概念,我並不知曉空間科技是否能打開時間機器的大門。


    但從現在來看,空間科技提供的空間能源是在不使用靈能的前提下驅動維度科技的唯一方法,而維度又和時間有關,我隱約覺得這三者之間應該有什麽聯係。


    至少掌握空間科技之後,才有可能涉足時間,這是我們唯一的前進方向了。”星極歎息道。


    “......唯一前進的方向麽......你的建設請求我批準了,星耀帝國當中將會調用600顆工業行星進行超級粒子加速器建設,預計建設時間是五年。”莫妮卡說道。


    “這會對對抗索林蟲群有影響嗎?畢竟天災的威脅才是最大的。”星極問道。


    “並不影響,星耀帝國的工業體係在長期以來都是嚴重產能過剩的狀態,即便是剩下來的900多顆工業行星,也足以支撐前線戰局。


    蜚的實力超出我的預料太多了,現在的星耀帝國,並沒有殺死它的能力,隻能依照2403提出來的想法,和索林蟲群打陣地戰和消耗戰了。”莫妮卡歎息道。


    “武器麽......我看過銀河會戰的作戰記錄,索林蟲群幾乎有所有種類武器的應對方法,確實挺難纏的,現在銀河中各個文明的武器係統都暴露的差不多了,隻能跟它們打消耗了。


    不過在知曉空間的物質屬性之後,我有一個很大膽的空間武器想法,它應該隻需要暗物質科技就能強行做出來,並不需要空能公式。


    既然超級粒子加速器的建設需要五年,那麽我就先去進行這款空間武器的論證和設計了。”星極說道。


    “我期待你的好消息,星極。”莫妮卡說道。


    隨後,星極退出了虛擬世界,莫妮卡則分出了一部分精力,開始超級粒子加速器的建設準備工作,而在另一個實體會議室裏麵,莫妮卡與江風正在和華耀的外交官進行交談。


    ps:本章隻講清楚了本書的科技發展邏輯與下一層級科技的開端:空能公式,本來是想將本書中的宇宙物質,能量,空間三者間的關係講清楚的,但這樣做好像就會有些臃腫了,就放到之後有機會再說吧。


    在這裏附上一張本書現階段的完整科技樹圖。


    現階段下的科技架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海天啟:直麵終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頭鷹Owl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頭鷹Owls並收藏星海天啟:直麵終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