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釣獲青魚
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 作者:彈殼超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成孝把大魚拉到水麵後,也沒有急著讓李盛給他抄魚,而是學著李強剛才的樣子,溜起魚來。
等到大魚被嗆了好幾口水,掛在魚鉤上也不再有大動作,李成孝才小心翼翼地收攏著魚線,把大魚往岸邊拖。
他一邊把魚往李盛站立的方向帶,一邊緊張的和李盛說道:“盛兒,把魚抄仔細了啊!”
“二伯您就放心吧,跑不了”
李盛一口回應。
他剛才看到李成孝把魚拉到水麵時,就已經把抄網提前放到水裏了。
這段時間以來,李盛幫著兒子李強,已經不知道抄了多少條大魚,早就把抄魚這項技能練就得爐火純青。
不需要二伯李成孝提醒。
李盛看到大魚進入了他的抄網範圍之內,趁著大魚沒有發力,把水下的抄網微微抬起,順著大魚前進的方向,直接把魚抄進網裏。
李成孝見大魚已經成功上岸,顧不上休息,魚竿一放,急匆匆地就跑到河邊查看情況。
一邊跑,一邊對著一旁的李強說道:“小強,誰說的蚯蚓釣不上大魚啊,哈哈哈。”
“二爺爺厲害。”
李強也沒有去和二爺爺爭論,給二爺爺比了一個大拇指,便收拾起釣具。
他隻是說蚯蚓不容易釣上大魚,又不是說蚯蚓釣不到大魚,這二爺爺好歹算半個新手,有新手光環在,釣上大魚很正常。
不管是不是新手,李成孝反正已經釣上大魚了。
看到抄網裏活蹦亂跳的大魚,李成孝笑嗬嗬就對李盛說道:“盛兒,這是草魚吧!”
“應該是吧!”
李盛剛把魚鉤取下,看著抄網裏青黑色的大魚,他也有點拿不準。
“什麽叫應該,草魚你還不認識?”
“認識倒是認識,可這條魚,隻是看著跟草魚差不多,又有點不同啊!”
“不同?”
李成孝重新打量了一番抄網裏的大魚,也沒看出所以然。
他已經幾十年沒釣過魚了,年輕的時候也沒有釣到過太多大魚,除了常規的魚種,其他的,他是一個都不認識。
李盛也覺得很奇怪。
他這段時間和兒子李強一起,釣過不少的草魚,對草魚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可抄網裏的這條“草魚”,他還是第一次見。
就在李成孝和李盛二人還分不清釣上來的到底是不是草魚時,釣位上看熱鬧的李強也來到了河邊,隻是看了一眼抄網裏的大魚,李強就心裏有數了。
剛才大魚被拉到河麵時,由於光線的問題,雖然河水清澈,李強也看不太清二爺爺魚鉤上掛著的,具體是什麽魚,隻是看著大概像是一條草魚。
等到父親李盛把魚撈起來,李強在岸上看到了大魚的側身,又覺得不太像草魚。
這下走近看清楚了大魚全貌,才知道二爺爺解鎖了新品種,趕緊和二人說道。
“二爺爺,爸,這不是草魚,而是青魚。”
“青魚?”二爺李成孝搶了個先。
“對,青魚。”
李強給二爺爺點點頭,才繼續說道。
“二爺爺,這青魚雖然長得很像草魚,但和草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魚種,這條七八斤左右的青魚,不算大。”
“這還不算大啊!”
李成孝又一次被驚訝住了,就連旁邊的李盛也覺得兒子說得有點誇張了。
剛才李強說筷子長的小翹嘴是小魚,他是知道的。
可這七八斤的大魚擺在麵前,李強還說是小魚,算是又刷新了他對魚兒的認識。
“對,這還算是小的,據我所知,這種魚長到百斤也不是不可能。”
“一百斤的魚!我這輩子都還沒見過。”
李成孝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須,有些難以置信。
驚訝過後,李成孝又像是想到了什麽,對著李強說道。
“小強,這青魚應該也能賣錢吧。”
“能。”
李強笑著回應了一句,便接著說道。
“但是能賣多少錢我也不知道,之前沒賣過,估計就和草魚價格差不多吧!”
“還行還行,隻要能賣錢就行。”
李成孝也沒問李強草魚什麽價格。
他隻是來釣魚的,並不是想搶李強家生意,李強把魚賣多少錢他不關心,隻要釣上的魚能賣錢,他就很開心了。
李盛聽到兒子說青魚隻值草魚的錢,雖然覺得有些便宜了,也沒說什麽。
家裏的生意都是李強做主,他也隻是幫幫忙,具體怎麽把魚賣出去,他也不知道。
既然能賣錢,個頭也不會因為“太小”放回水裏,李盛就沒讓青魚再受無水之苦,把魚放到了魚簍裏,等下帶回去。
李強也在想這條青魚怎麽處理。
他也是頭一次在河裏碰到青魚,具體能賣多少錢,還是要看市場方麵能給出多少的價格。
青魚可不比之前的“鍋蓋鯿”。
“鍋蓋鯿”雖然也隻是鯿魚,刺多肉也不肥,但是勝在長相奇特,所以人們願意花錢吃個“新鮮”。
可這青魚,實在是長得太像草魚了,不認識的人,都會以為青魚就是草魚,價格自然就高不到哪裏去了。
思前想後。
李強還是決定這條青魚不交給秦貴拿去賣,而是拿來送人。
這想法還是他多次給王大爺送魚後,得了好處,才漸漸摸索出的道理。
要是放到重生前,他都幾十歲的人了,到死都還沒明白“禮多人不怪”的含義。
他明天要去給張誌傑推薦的職工食堂送魚,難免會和管事的陳主任打招呼。
張誌傑也說了,他送去的魚,做出來的菜,要盡量讓大部分職工滿意,這樣才能慢慢地用魚肉來替換豬肉。
要是管事的人不上心,或者故意使絆子,讓廚師把魚弄得難吃得要死,那他這門發財的生意豈不是黃了。
李強從鎮上回來的時候也在想,明天去見陳主任時,要不要塞紅包。
但是他後麵又否決了這個想法。
並不是他摳門不想拿錢,隻是李強覺得這樣做的話,萬一有一天陳主任被查,他也許會被牽連到。
而且他背靠張誌傑,沒必要去冒這個風險,就送一些村裏的土貨去,誰也不好說什麽。
可是他家除了魚,就沒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山貨了。
於是李強下午才專門釣翹嘴和鯿魚,就是想著這兩種魚集市上都沒怎麽賣過,肉質細嫩,拿來送人,別人也不常見,說不定就稀罕。
隻是這兩種魚不怎麽耐運輸,稍微缺氧就會死掉,李強也把握不準他送到的時候,到底是死魚還是活魚。
他剛才還在想,晚上再來試試能不能釣到大鯰魚,鯰魚不擔心運輸問題,這樣問題就簡單了許多。
現在有了這條七八斤的大青魚,晚上能不能釣到大鯰魚,李強也不那麽著急了。
就算他晚上“空軍”,他也已經有了保底的“土貨”。
等到大魚被嗆了好幾口水,掛在魚鉤上也不再有大動作,李成孝才小心翼翼地收攏著魚線,把大魚往岸邊拖。
他一邊把魚往李盛站立的方向帶,一邊緊張的和李盛說道:“盛兒,把魚抄仔細了啊!”
“二伯您就放心吧,跑不了”
李盛一口回應。
他剛才看到李成孝把魚拉到水麵時,就已經把抄網提前放到水裏了。
這段時間以來,李盛幫著兒子李強,已經不知道抄了多少條大魚,早就把抄魚這項技能練就得爐火純青。
不需要二伯李成孝提醒。
李盛看到大魚進入了他的抄網範圍之內,趁著大魚沒有發力,把水下的抄網微微抬起,順著大魚前進的方向,直接把魚抄進網裏。
李成孝見大魚已經成功上岸,顧不上休息,魚竿一放,急匆匆地就跑到河邊查看情況。
一邊跑,一邊對著一旁的李強說道:“小強,誰說的蚯蚓釣不上大魚啊,哈哈哈。”
“二爺爺厲害。”
李強也沒有去和二爺爺爭論,給二爺爺比了一個大拇指,便收拾起釣具。
他隻是說蚯蚓不容易釣上大魚,又不是說蚯蚓釣不到大魚,這二爺爺好歹算半個新手,有新手光環在,釣上大魚很正常。
不管是不是新手,李成孝反正已經釣上大魚了。
看到抄網裏活蹦亂跳的大魚,李成孝笑嗬嗬就對李盛說道:“盛兒,這是草魚吧!”
“應該是吧!”
李盛剛把魚鉤取下,看著抄網裏青黑色的大魚,他也有點拿不準。
“什麽叫應該,草魚你還不認識?”
“認識倒是認識,可這條魚,隻是看著跟草魚差不多,又有點不同啊!”
“不同?”
李成孝重新打量了一番抄網裏的大魚,也沒看出所以然。
他已經幾十年沒釣過魚了,年輕的時候也沒有釣到過太多大魚,除了常規的魚種,其他的,他是一個都不認識。
李盛也覺得很奇怪。
他這段時間和兒子李強一起,釣過不少的草魚,對草魚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可抄網裏的這條“草魚”,他還是第一次見。
就在李成孝和李盛二人還分不清釣上來的到底是不是草魚時,釣位上看熱鬧的李強也來到了河邊,隻是看了一眼抄網裏的大魚,李強就心裏有數了。
剛才大魚被拉到河麵時,由於光線的問題,雖然河水清澈,李強也看不太清二爺爺魚鉤上掛著的,具體是什麽魚,隻是看著大概像是一條草魚。
等到父親李盛把魚撈起來,李強在岸上看到了大魚的側身,又覺得不太像草魚。
這下走近看清楚了大魚全貌,才知道二爺爺解鎖了新品種,趕緊和二人說道。
“二爺爺,爸,這不是草魚,而是青魚。”
“青魚?”二爺李成孝搶了個先。
“對,青魚。”
李強給二爺爺點點頭,才繼續說道。
“二爺爺,這青魚雖然長得很像草魚,但和草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魚種,這條七八斤左右的青魚,不算大。”
“這還不算大啊!”
李成孝又一次被驚訝住了,就連旁邊的李盛也覺得兒子說得有點誇張了。
剛才李強說筷子長的小翹嘴是小魚,他是知道的。
可這七八斤的大魚擺在麵前,李強還說是小魚,算是又刷新了他對魚兒的認識。
“對,這還算是小的,據我所知,這種魚長到百斤也不是不可能。”
“一百斤的魚!我這輩子都還沒見過。”
李成孝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須,有些難以置信。
驚訝過後,李成孝又像是想到了什麽,對著李強說道。
“小強,這青魚應該也能賣錢吧。”
“能。”
李強笑著回應了一句,便接著說道。
“但是能賣多少錢我也不知道,之前沒賣過,估計就和草魚價格差不多吧!”
“還行還行,隻要能賣錢就行。”
李成孝也沒問李強草魚什麽價格。
他隻是來釣魚的,並不是想搶李強家生意,李強把魚賣多少錢他不關心,隻要釣上的魚能賣錢,他就很開心了。
李盛聽到兒子說青魚隻值草魚的錢,雖然覺得有些便宜了,也沒說什麽。
家裏的生意都是李強做主,他也隻是幫幫忙,具體怎麽把魚賣出去,他也不知道。
既然能賣錢,個頭也不會因為“太小”放回水裏,李盛就沒讓青魚再受無水之苦,把魚放到了魚簍裏,等下帶回去。
李強也在想這條青魚怎麽處理。
他也是頭一次在河裏碰到青魚,具體能賣多少錢,還是要看市場方麵能給出多少的價格。
青魚可不比之前的“鍋蓋鯿”。
“鍋蓋鯿”雖然也隻是鯿魚,刺多肉也不肥,但是勝在長相奇特,所以人們願意花錢吃個“新鮮”。
可這青魚,實在是長得太像草魚了,不認識的人,都會以為青魚就是草魚,價格自然就高不到哪裏去了。
思前想後。
李強還是決定這條青魚不交給秦貴拿去賣,而是拿來送人。
這想法還是他多次給王大爺送魚後,得了好處,才漸漸摸索出的道理。
要是放到重生前,他都幾十歲的人了,到死都還沒明白“禮多人不怪”的含義。
他明天要去給張誌傑推薦的職工食堂送魚,難免會和管事的陳主任打招呼。
張誌傑也說了,他送去的魚,做出來的菜,要盡量讓大部分職工滿意,這樣才能慢慢地用魚肉來替換豬肉。
要是管事的人不上心,或者故意使絆子,讓廚師把魚弄得難吃得要死,那他這門發財的生意豈不是黃了。
李強從鎮上回來的時候也在想,明天去見陳主任時,要不要塞紅包。
但是他後麵又否決了這個想法。
並不是他摳門不想拿錢,隻是李強覺得這樣做的話,萬一有一天陳主任被查,他也許會被牽連到。
而且他背靠張誌傑,沒必要去冒這個風險,就送一些村裏的土貨去,誰也不好說什麽。
可是他家除了魚,就沒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山貨了。
於是李強下午才專門釣翹嘴和鯿魚,就是想著這兩種魚集市上都沒怎麽賣過,肉質細嫩,拿來送人,別人也不常見,說不定就稀罕。
隻是這兩種魚不怎麽耐運輸,稍微缺氧就會死掉,李強也把握不準他送到的時候,到底是死魚還是活魚。
他剛才還在想,晚上再來試試能不能釣到大鯰魚,鯰魚不擔心運輸問題,這樣問題就簡單了許多。
現在有了這條七八斤的大青魚,晚上能不能釣到大鯰魚,李強也不那麽著急了。
就算他晚上“空軍”,他也已經有了保底的“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