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李強頓時心情大好,他終於可以邁入下個階段,不用在去學校打卡了,和同學幾人分別後一路跑回村裏。


    今天回來早,很多鄉親都還在地裏忙,回家的路也要路過不少別人的地,一路上李強也是不停地回應著。不是他不打招呼,實在是有些人他也記不得名字,感覺是村裏的人,男的就含糊不清的叫叔,女的就叫嬸。


    年齡大的就是爺和奶。好在村裏的人大部分都知道他今年高考,都是先打招呼問他考得怎麽樣,李強都報以微笑還不失禮貌地回複說還行,然後東拉西扯的含糊幾句,在雙方都得到滿意的答複下也是麵帶微笑離去。


    回到家裏,看到母親正在家裏幹著家務活等他回來。王惠蘭知道兒子今天回來早,就沒去地裏,李盛還是在河邊釣著魚。


    考試這三天秦貴也來拉魚了,李強沒起來,他知道自己起來了父母又要擔心,索性就讓他們三個弄。


    這幾天父親還是抽空釣了些魚,主要釣的是秦貴說的鯽魚和鯉魚,這幾天加起來可能有個三四十斤,草魚有一些不多,其他魚也沒有,雖然隻有幾塊錢的進賬,至少生意是做起走了。


    今天秦貴來拉過魚了,那麽就要後天才來,明天他可以釣,收獲應該能好一些。


    放好東西和母親打聲招呼,李強就來到河邊找父親。走到一號釣點附近,就看到河邊坐著認真垂釣地父親,於是幾大步快速跑到河邊,好多天沒釣魚了,他也手癢,還沒到釣位,就張大嘴巴喊道。


    “爸,釣到大的沒”。


    李盛釣的蚯蚓,正在全神貫注的盯著浮漂,釣蚯蚓魚兒吃餌的漂像很多,如果是正規魚還是有一些規律。他現在看著的這個漂像就像大鯽魚吃餌,浮漂微微抖動,過了一會,浮漂就開始挨個下沉,抬竿一拉,中魚了。


    聽到李強的聲音他沒第一時間回複兒子,這裏水淺,釣得也近,大聲說話可能會驚到正在吃餌的魚兒,等到這條大板鯽上岸,李強都走到釣位了,才回複李強道:“大的有一條,是鯉魚,有四五斤重哦,其他的沒怎麽釣到”,說完就把手裏的大鯽魚放進魚簍裏。


    “哦,對了,小強我釣到一條扁扁的魚,頭小小的,大概一斤多,你知道是什麽魚不”。


    李盛也是想起來他剛才釣到的一條沒怎麽見過的魚,連忙給李強說,看他認不認識。


    他今天主釣蚯蚓和穀麥,一直都是上的鯽魚和鯉魚,還有一些大白條這些。有一次把蚯蚓剛扔下水,直接就來了個大黑漂,他還以為又是雜魚來搶食,拉起來一看,錨住了一條魚頭小小身子扁扁的魚。


    他認識鰟鮍,因為那個魚很常見,身子也是扁扁的,但是這個魚他倒不認識,拿在手裏感覺有一斤多,就收下了,想著回去了問李強這是什麽魚,值不值錢,現在李強來了,先問問了解下情況。


    “錨住的?”


    李強通過父親的形容大致猜測應該是釣到鯿魚了,這種魚作為一種雜食性魚類,其食性範圍較廣,他們以前釣魚一般是用玉米作釣為主,餌料為輔,蚯蚓有時候也能釣到,但是不常見。


    今天父親能錨到也是說明這種魚在這條河裏應該不少,這條鯿魚被魚餌吸引,一個走位不慎被鉤子鉤獲。


    一斤多的鯿魚隻能算中等水平,這種魚在自然水域大的能長五六斤,俗稱“鍋蓋鯿”,清蒸和紅燒都很美味,算是難得的小眾魚種。


    這種魚有個特色就是魚刺比較少,幾乎隻有脊背的大刺,對於老人和小孩,還有吃魚怕魚刺的人群來說比較友好。


    他也沒去魚簍裏拿出來看,魚簍裏麵光線不好,魚又多,懶得去弄,等拿回去倒出來就知道了。


    想到鯿魚,李強突然想到可以用嫩玉米來釣,不光是鯿魚,草魚,翹嘴這些都容易釣獲,也是詢問父親現在這個時間還有沒有嫩玉米,畢竟已經是七月了,大部分玉米都已經成熟待收貨,河邊這一排已經看不到一顆嫩玉米了。


    從父親口中得知靠近山上晚種的玉米才剛結穗,過個十來天應該會有,李強就打算等成熟了搞一些來試試。


    他回來的時間早,現在也不過五點鍾左右,李強也沒急著和父親回去吃飯,就和父親在一號釣位釣了起來,他也難得去二號釣位了,又沒打窩子,還熱,就在一號窩子釣點鯽魚玩玩,等吃了晚飯,再去二號釣位守大魚。


    釣了一會,二人感覺時間差不多了,就收拾東西準備回家,臨走的時候李強去二號釣位打了一把窩子,期待晚上能有個好收成,因為他想到了一樣好東西,晚上得拿來試試。


    父子二人回到家時王惠蘭正在弄飯,剛把米下到鍋裏就看他倆回來,也是讓李盛幫她把豬喂了。


    李盛的家庭地位讓他隻能照做,李強則是去魚池倒魚,由於今天秦叔來拉過魚,魚池裏空空蕩蕩的,連小雜魚都很少,這是因為這幾天他們家天天吃魚,讓魚池裏的魚來了個大清洗。


    李強把魚簍裏的魚倒進水池裏,空蕩的魚池瞬間充滿了活力,李盛釣了一條公鯉魚,四五斤的大貨顏色很正,一下就把水池點綴地上了個檔次,李強在想以後魚池裏幹脆都留幾條顏色靚麗鯉魚裝飾算了,平時能觀賞,沒魚吃的時候又能解解饞,一舉兩得。


    他也發現了父親說的魚頭小小的,身子扁扁的那條魚,就是鯿魚。


    因為是錨到的,肚子已經被魚鉤掛穿,現在沒有多少活力了,李強也不準備讓它繼續痛苦,用抄網撈起來,就在旁邊流水處扣鰓打甲處理完畢,拿回廚房準備來一道清蒸鯿魚試試口感。


    正在弄飯的王惠蘭見李強拿著一條處理了的魚進來,雖然不認識這是什麽魚,但看著也不膀大腰粗,一看就不是正經魚,吃了就吃了,也是讓李強自己弄,她弄起其他菜來。


    晚飯就在一桌農家小菜中吃過了,清蒸鯿魚還是美味,就放了一點醬油三人也是吃得一幹二淨。


    中途父母也是問起李強考試情況,能不能上大學,李強告知父母不用急,成績出來了就知道了,為了不讓二人太過期望,他先給父母打了預防針,讓二人不要抱太大希望,畢竟他們鎮每年也隻有幾個人能考上大學,如果沒有意外,那麽他們班上這次高考就隻有一個能考上。


    吃過晚飯,讓母親自己收拾,李強則是去看他弄的好東西,之前裝在罐子裏發酵的穀麥和玉米應該也差不多了。


    取下密封蓋子,一股酒香混合著穀物發酵的酸味傳來,攪拌幾下,沒有腐爛變質的情況,和以後看到的那些發酵玉米沒有太大區別,他的方法是可行的。


    找來這段時間刻意留意的玻璃瓶子,將穀物都裝好,加點發酵的汁水,用瓶塞密封好,就是李強自己製作的“強牌”老罐玉米了。


    他取出一點打算今晚上就試試,拿一根魚竿繼續抽鰱鱅,拿一根掛上老罐玉米,再打點窩子,這魚還不爭先恐後的來。


    這可不比他之前臨時泡的玉米,裏麵都沒啥味,就表麵有個酒香味。這次泡製的玉米李強捏碎一顆聞了的,酒香+玉米味+發酵的酸味,還有父親藥酒裏麵藥材的複合味道,魚兒肯定抵抗不了。


    看到父親有事還在忙,李強迫不及待地就先去河邊了,現在天還沒完全黑,他先去也用不著燈光,就讓父親後麵來。


    來到窩子不急打窩,先把兩根長竿都掛上“強牌”老罐玉米扔到窩子裏,沒到一分鍾,就來了信號,草魚一號率先釣獲一條鯉魚。隨後李強就像開掛一般接連釣獲幾條鯉魚和草魚,差不多窩子裏的魚沒有了,狂口才斷下來。


    他也不慌,出來才不久,天都還沒黑,父親還沒來,時間還早呢,今晚有得釣。


    這會兒停口,他就沒有再用兩根竿釣底,而是選擇讓新的鰱鱅一號抽浮釣鰱鱅,草魚一號掛強牌餌料釣底,這是他驗證可行的最佳釣魚搭配,到目前為止效果不錯,抽了一小會,天色暗了下來,李父也是來到河邊陪兒子一起釣。


    可能是高考結束魚兒們都為李強高興,也可能是強牌飼料太過給力,今晚李強和父親爆簍了。


    釣到後麵,李強父親準備將剛釣上的一條大胖頭裝進魚簍裏,就發現魚簍裏的魚都多到口子處了,隻能給李強說魚簍裝不下了。


    既然魚簍已經裝不下,加上他們兩人也是釣累了,就打上隔夜窩,收拾東西“抬”著魚簍回了家。


    這還是他們釣魚以來第一次爆護,今晚的魚情太好了,這種燜竿釣法都能給他們整的忙不過來。


    李強把這個歸功於窩子打的好,這麽多天持續打窩,魚兒已經形成了慣性,這裏有吃的,加上白天天氣熱氣溫高魚兒也怕曬黑,組隊晚上來覓食,才有了今天的狂口,他猜測以後說不定經常會爆護,這段河目前就他一人作釣,他才釣多少魚,對於這條河來說,小蝦米罷了。


    回家將魚簍放到魚池裏把魚倒出。他也是第一次碰到魚太多造成出口堵魚的情況,不得不人工幹涉魚兒才算有序遊出,倒個魚都花了幾分鍾。


    李強和父親還擔心路上魚太多有魚被壓死了,還好一條條都還活蹦亂跳的,各自找好地盤,把魚池鋪的到處都是。


    他估計這簍魚怎麽說也得大幾十斤,但他家沒這麽大的稱,不然還可以稱一下看看,也算是解鎖一個新的小成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彈殼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彈殼超人並收藏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