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秦叔到來
重生1988:這條河被我承包了 作者:彈殼超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鈴聲響起開始上課,李強照著陳雯雯的樣子拿出相應的書本放在桌上。
學校的老師他也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名字這些更是忘得一幹二淨,就記得他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劉剛老師,記得住他一個是他帶了他們三年,第二個是他高考沒考上也是劉老師通知的他,在去拿結業證的時候,劉老師還安慰他這次不行下屆再來,可惜他已經沒了鬥誌。
聽了一上午,李強還是精神奕奕得,好久沒有上過課了,聽起來甚是有趣,同桌的陳雯雯見李強聽得如癡如醉,不甘心地掐了自己本來就沒多少肉的大腿提提神,早上她還想李強是不是起了花花腸子想著風花雪月,沒想到上課這麽認真,她也是暗罵自己管太多,瞎操心。
中午李強就在學校和侯子文隨便吃了一點午飯。
侯子文倒是出手闊綽還吃了一份紅燒肉,李強也是毫不客氣夾著猴子碗裏的就吃,好兄弟的就是他的,大不了後麵送魚給他吃。
這個時候的午飯要麽自己帶,要麽就在食堂拿錢吃,吃一頓普通的也就一毛兩毛錢,天氣熱了自己帶飯菜容易壞,吃了拉肚子。
好在出門的時候母親給了他一塊錢說是這周的夥食費,他也沒裝大款什麽的就請同桌吃飯,人得有自知之明,他現在都還用著父母的辛苦錢,沒必要去裝,等到他自己掙到錢了,要怎麽花都可以。
吃完飯沒怎麽休息又是下午的課了,李強中午跟猴子吃飯才知道,他們學校高三沒有體育課,一天都是文化課,中午也不休息,可不把他當人看,好在農村學生多,下午五點半放學後就不上課了,還沒變態到還要上晚自習。
下午的課李強就沒了興致,上課不比釣魚自由自在,得固定坐在凳子上聽,中午又犯困,整個下午都是迷迷糊糊的,就一節劉老師的課他強打精神假裝聽了聽,其他的是啥也記不住,就想睡覺。
一旁的陳雯雯見李強與上午判若兩人,也是不知道說什麽,一天也沒和李強說一句話。
熬到放學,鈴聲一響,李強收拾好東西就準備回家了。
今天他還有大事,秦叔要來拿魚,出門時忘了跟父母說,也不知道他們記不記得,李小龍靠不靠譜。
想著事,李強也不耽誤,和陳雯雯、侯子文打聲招呼就快速地跑出教室,侯子文還笑著說他趕著去拉屎還是怎麽滴這麽慌,李強也不解釋,留下一句你吃不吃就在同學們的爆笑中瀟灑離去。留下侯子文獨自在位子上淩亂。
陳雯雯本來還想和李強討論一下習題這些,這不馬上高考了,同桌的時間越來越短暫,哪個少女不懷春,她也想多和李強聊聊天。
以前他們偶爾也會在放學收拾書包的時候簡單討論一番,今天李強表現得也是格外奇怪,下午打瞌睡,放學又跑得飛快,莫不是家裏有什麽事情。
李強一路小跑來到村口小賣部,平時走路要四五十分鍾的路程,他用二十分鍾就趕回來了,就擔心第一筆生意出什麽意外。
來到小賣部,見李小龍又在和村子裏的其他小孩玩打紙板,也是跑過去問李小龍有沒有接到電話。
李小龍和一眾小孩見李強過來,也是強哥強哥地喊道,並告知李強他也不知道,要問他媽。
李家村很多人都沾親帶故的,李強家又很是得李二爺照顧,再加上李強自己也長得不孬,人又老實巴交的,還是讀書人,村裏的人都還是比較喜歡他,比他小的孩子也愛找他帶著玩。
聽到李小龍這麽說,李強先是心頭一沉,難道是秦叔看他還是個窮小子變卦了。連忙走進小賣部找到坐在櫃台前剝著瓜子看著黑白電視機的李小龍母親鄧美麗詢問道。
“鄧嬸,下午有沒有找我的電話”。
“是小強啊,這麽早就放學了,下午是有人打電話來,說五六點鍾左右要來找你,還要去你家,沒說什麽事。我說你不在,讓他到我小賣部來我讓小龍帶他去,現在還沒來呢”。
正在看電視的鄧美麗見是李強進來很是客氣,抓了一把瓜子讓李強吃,她是村長家的大兒媳婦,村長是李二爺的哥哥,她也知道家裏二爺幫襯李強家,就沒把李強當外人。
李強一聽有人給他打了電話,不用猜就知道是秦叔,就放下心來,隻要沒變卦就行,至於還沒來很正常,這個時候的時間哪能說得準,交通不便,有條件的出門還能看表,沒條件的隻能看天,沒來正好,他等著一起回家裏去。
“小強這電話裏的人找你啥事呢?這也沒高考不得是學校來的人吧”。
剝著瓜子,鄧美麗的好奇心也上來了,倒不是她有什麽壞心思,實在是她一天看著店,有時候也沒啥人,就想著過路的人打聽些花花新聞增加一些談資。
“沒啥事,我家魚塘魚缺氧要翻,爸媽他們忙沒時間去賣,喊了魚販子來弄一些賣了”。
李強半真半假的說給鄧美麗聽,他知道鄧嬸也沒有什麽壞心思,家裏經常來小賣部買東西鄧嬸也沒克扣。他也沒打算瞞多久,隻是盡可能的讓他生意能先做一段時間,後麵有人效仿他也能占個先機。
聽到李強家是魚塘要翻打算賣魚,鄧美麗也沒了興趣,天氣熱了,魚塘翻塘是再正常不過了,不是啥新鮮事,還打趣李強說給她家拿條魚吃吃,就招呼李強一起看電視,轉身繼續嗑著她的瓜子去了。
李強進門的時候就瞄到這台老古董了,正播著他沒看過的電視劇,他也沒興趣,黑白的畫麵看著就沒啥興趣。
但是沒辦法,雖然是個黑白電視,但現在有這玩意的家庭在農村也還不多,他家就沒有,很多人吃完飯或者沒事做,就到小賣部這裏坐著看電視,現在是飯點,倒是沒有人。
等了幾分鍾,李強也看了一會黑白電視,還跟鄧嬸有一出沒一出的聊著,幹等著也沒啥事,隻能看看電視打發下時間,不可能掏出課本看書吧。
好在沒等多久,一聲喇叭傳來,隨後一輛摩托車駛進小院,車上的人也沒戴頭盔,李強一眼就認出是秦叔,連忙出來打著招呼。
秦貴一看李強也在,還是很高興的,他也擔心李強不靠譜放他鴿子。所以今天他裝魚的桶都沒拿,準備先來看看,真有魚的話第二天一早就來裝魚。
這也是正常的,魚不比雞鴨鵝,溫度越高越容易死掉,買魚賣魚一般都是在早上。
李強剛開始看秦叔摩托車上就帶著裝雞鴨鵝的竹籠,沒帶裝魚的桶,還有點不放心,經過秦叔的一番解釋也是表示理解,隨即給鄧嬸和小龍這些村裏的小孩打了招呼,就坐著秦叔的摩托車回到家。
好在他們村也比較平,摩托車就算行駛在泥巴路上也沒多少顛簸,一路上李強和秦貴聊著天,問秦叔一輛摩托車多少錢,得知一輛摩托車新的要五六千塊,舊的也得一兩千,隻能暗暗吞著口水,直呼好家夥。
也就幾分鍾,摩托車就跑到李強家裏。父母已經在家裏,李盛還是雷打不動的坐在門口編著魚簍,看樣子已經是馬上要完工了,估計昨晚是加了班的,母親已經在淘米洗菜了。
看到李強坐著摩托車回來,都知道是收魚的來了,他兩下午也很擔心,說好的今天下午要來收魚,夫妻倆今天地裏都沒去,就等著貴客上門呢。
等到太陽都要下山了還沒有動靜,還以為秦老板變卦了,這下看到李強和秦老板一起回來,那是相當激動,生意還能做。
李強下了車去放書包,李盛則是掏出平日不常抽的煙遞給秦老板,他也不擅長交際,遞個煙聊兩句就是極限了,好在屋裏的王惠蘭端出茶水給秦貴喝,算是給他解放出來。夫妻倆非常客氣,他們家裏平時來人也少,這又是兒子談好的第一門生意,他們倆都很重視。
寒暄一陣,李強也放好書包出來,帶著秦叔就往魚池去看魚。
既然今天不帶魚走,那就不著急,先看了再說。把秦叔帶到魚池,經過一天的沉澱和溪水的衝刷,魚池已變得清澈日通溪流一般,野生魚警惕性強,有人靠近,瞬間魚池炸開了窩,好在淤泥已經衝刷完了,下麵都是砂石,就算渾濁了魚群也看得很是清楚。
“行啊李強,這麽大的草魚也能捕到”,秦貴一眼就看到魚池裏的大草魚,十多斤的草魚也不常見,很多大家庭就愛買這種大草魚,肉厚,吃起來過癮,但是沒有十多斤的鰱魚來得好,肉還不夠肥。
一旁的王惠蘭還想給秦老板炫耀一下魚池裏的大魚是她丈夫李盛釣的,被李強給拉住了。
他連忙讓王惠蘭去把飯蒸上,不是李強耍心眼,主要還是這時候你給別人說你是釣的魚來賣,很多人是不信的,能釣這麽多魚,那大家都去釣了,但是你說你是用網捕撈的,別人信,因為網肯定比釣容易,而且一張大網幾百塊,普通人也沒這個勇氣投資買來捕魚。
旁邊的李盛和李強的想法一樣,他最開始也不信李強能釣這麽多的魚。等到他親自看到並參與後,才知道這並不是不可能。
魚看得差不多了,李強也是和秦叔商量起來,他給秦叔說了一下有哪些魚大概有多少斤,問他能不能收。
秦貴本來是沒抱多少希望的,他都打算白跑一趟然後再去經常合作的村子讓人明天一早打魚。
池塘養的魚雖然口感沒有野生魚這麽好,勝在供應穩定。這下看到李強有這麽多魚,他也放下心來,心想小夥子還是靠譜。
這池子裏的魚他也看了,都是野生魚,警惕性強,皮毛靚麗,又大小不一,唯一規格差不了多少的就隻有鯽魚了,都是土黃色的大板鯽,一個個肥碩無比,鯉魚也是以公鯉魚為主,一條條顏色亮麗,活力十足,絕對是搶手貨,明天鎮上居民的餐桌上估計得有一道紅燒大鯉魚了。
和李強定下草魚、鯽魚和鯉魚他都要的約定,又讓他們後麵繼續撈,賣完後還得要。
談好後他也是詢問李強怎麽沒有鰱鱅這些,這兩種魚價格更高,又好賣,秦貴也想進一些野生鰱鱅魚賣一賣。
對此李強隻能略顯尷尬地說沒碰到這兩種魚的魚群,後麵會有的。他也沒法說是他餌料不行,沒釣上來吧。
秦貴見今天來的目的已達到,約好明天早上5點來稱魚,就準備離開。
李強拉住了他,這個時間也是飯點,來都來了不吃了再走在農村說不過去,就準備去弄點魚吃招待秦叔,秦貴看推脫不了,隻能作罷,到前院和李盛聊起天來。
李強撈了一些鯽魚和一條鯉魚,準備用昨天的豆腐做一道鯽魚豆腐湯,再整個紅燒大鯉魚。
這兩種魚池子裏多,又值不了幾個錢,做起來還簡單,拿來簡單招待秦叔正合適。把魚殺好,王惠蘭用一口鍋蒸著米飯弄著青菜,李強則把另一口平日裏煮豬食的鍋洗幹淨,弄起了魚。
不到半小時,一桌豐盛的晚飯就搞好了。
四人圍坐一桌開始吃起來。李盛非要拉著秦貴喝兩杯,李強本來是不讓的,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是在以後大家的常識,架不住秦貴自己也饞了,就要了一小杯,二人就著紅燒大鯉魚喝了起來。
李強煮魚的做法和他多年以後的一樣,舍得放料,所以弄出來色香味俱全,幾人也是吃得賓主盡歡,中途李父還想多喝,李強已安全為由製止了二位的雅興,天色已晚,秦貴還拉著這麽多家禽,喝多了容易誤事。
送別了秦叔,李強幫著父母收拾完,又把父親給他編的魚簍看了一下就睡覺了。
不愧是老師傅,整個魚簍有一米長,三十公分寬,半米左右高,兩層結構,底下用厚實的竹塊做底,裏麵用細密的竹片一層一層十字堆疊,嚴絲合縫,沒有一點大的毛刺。
外麵再用寬一些的竹片依次堆疊,再加上一根布袋,既保證了魚簍的細密性,又保證了魚簍的堅固。用李父的話說,這魚簍裝個三四十斤的魚都沒有問題,還能裝點水保證魚不死自己扛著帶回來。
有了這樣的好裝備,李強也是對下次釣魚充滿了期待,就看什麽時候能爆簍了。
學校的老師他也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名字這些更是忘得一幹二淨,就記得他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劉剛老師,記得住他一個是他帶了他們三年,第二個是他高考沒考上也是劉老師通知的他,在去拿結業證的時候,劉老師還安慰他這次不行下屆再來,可惜他已經沒了鬥誌。
聽了一上午,李強還是精神奕奕得,好久沒有上過課了,聽起來甚是有趣,同桌的陳雯雯見李強聽得如癡如醉,不甘心地掐了自己本來就沒多少肉的大腿提提神,早上她還想李強是不是起了花花腸子想著風花雪月,沒想到上課這麽認真,她也是暗罵自己管太多,瞎操心。
中午李強就在學校和侯子文隨便吃了一點午飯。
侯子文倒是出手闊綽還吃了一份紅燒肉,李強也是毫不客氣夾著猴子碗裏的就吃,好兄弟的就是他的,大不了後麵送魚給他吃。
這個時候的午飯要麽自己帶,要麽就在食堂拿錢吃,吃一頓普通的也就一毛兩毛錢,天氣熱了自己帶飯菜容易壞,吃了拉肚子。
好在出門的時候母親給了他一塊錢說是這周的夥食費,他也沒裝大款什麽的就請同桌吃飯,人得有自知之明,他現在都還用著父母的辛苦錢,沒必要去裝,等到他自己掙到錢了,要怎麽花都可以。
吃完飯沒怎麽休息又是下午的課了,李強中午跟猴子吃飯才知道,他們學校高三沒有體育課,一天都是文化課,中午也不休息,可不把他當人看,好在農村學生多,下午五點半放學後就不上課了,還沒變態到還要上晚自習。
下午的課李強就沒了興致,上課不比釣魚自由自在,得固定坐在凳子上聽,中午又犯困,整個下午都是迷迷糊糊的,就一節劉老師的課他強打精神假裝聽了聽,其他的是啥也記不住,就想睡覺。
一旁的陳雯雯見李強與上午判若兩人,也是不知道說什麽,一天也沒和李強說一句話。
熬到放學,鈴聲一響,李強收拾好東西就準備回家了。
今天他還有大事,秦叔要來拿魚,出門時忘了跟父母說,也不知道他們記不記得,李小龍靠不靠譜。
想著事,李強也不耽誤,和陳雯雯、侯子文打聲招呼就快速地跑出教室,侯子文還笑著說他趕著去拉屎還是怎麽滴這麽慌,李強也不解釋,留下一句你吃不吃就在同學們的爆笑中瀟灑離去。留下侯子文獨自在位子上淩亂。
陳雯雯本來還想和李強討論一下習題這些,這不馬上高考了,同桌的時間越來越短暫,哪個少女不懷春,她也想多和李強聊聊天。
以前他們偶爾也會在放學收拾書包的時候簡單討論一番,今天李強表現得也是格外奇怪,下午打瞌睡,放學又跑得飛快,莫不是家裏有什麽事情。
李強一路小跑來到村口小賣部,平時走路要四五十分鍾的路程,他用二十分鍾就趕回來了,就擔心第一筆生意出什麽意外。
來到小賣部,見李小龍又在和村子裏的其他小孩玩打紙板,也是跑過去問李小龍有沒有接到電話。
李小龍和一眾小孩見李強過來,也是強哥強哥地喊道,並告知李強他也不知道,要問他媽。
李家村很多人都沾親帶故的,李強家又很是得李二爺照顧,再加上李強自己也長得不孬,人又老實巴交的,還是讀書人,村裏的人都還是比較喜歡他,比他小的孩子也愛找他帶著玩。
聽到李小龍這麽說,李強先是心頭一沉,難道是秦叔看他還是個窮小子變卦了。連忙走進小賣部找到坐在櫃台前剝著瓜子看著黑白電視機的李小龍母親鄧美麗詢問道。
“鄧嬸,下午有沒有找我的電話”。
“是小強啊,這麽早就放學了,下午是有人打電話來,說五六點鍾左右要來找你,還要去你家,沒說什麽事。我說你不在,讓他到我小賣部來我讓小龍帶他去,現在還沒來呢”。
正在看電視的鄧美麗見是李強進來很是客氣,抓了一把瓜子讓李強吃,她是村長家的大兒媳婦,村長是李二爺的哥哥,她也知道家裏二爺幫襯李強家,就沒把李強當外人。
李強一聽有人給他打了電話,不用猜就知道是秦叔,就放下心來,隻要沒變卦就行,至於還沒來很正常,這個時候的時間哪能說得準,交通不便,有條件的出門還能看表,沒條件的隻能看天,沒來正好,他等著一起回家裏去。
“小強這電話裏的人找你啥事呢?這也沒高考不得是學校來的人吧”。
剝著瓜子,鄧美麗的好奇心也上來了,倒不是她有什麽壞心思,實在是她一天看著店,有時候也沒啥人,就想著過路的人打聽些花花新聞增加一些談資。
“沒啥事,我家魚塘魚缺氧要翻,爸媽他們忙沒時間去賣,喊了魚販子來弄一些賣了”。
李強半真半假的說給鄧美麗聽,他知道鄧嬸也沒有什麽壞心思,家裏經常來小賣部買東西鄧嬸也沒克扣。他也沒打算瞞多久,隻是盡可能的讓他生意能先做一段時間,後麵有人效仿他也能占個先機。
聽到李強家是魚塘要翻打算賣魚,鄧美麗也沒了興趣,天氣熱了,魚塘翻塘是再正常不過了,不是啥新鮮事,還打趣李強說給她家拿條魚吃吃,就招呼李強一起看電視,轉身繼續嗑著她的瓜子去了。
李強進門的時候就瞄到這台老古董了,正播著他沒看過的電視劇,他也沒興趣,黑白的畫麵看著就沒啥興趣。
但是沒辦法,雖然是個黑白電視,但現在有這玩意的家庭在農村也還不多,他家就沒有,很多人吃完飯或者沒事做,就到小賣部這裏坐著看電視,現在是飯點,倒是沒有人。
等了幾分鍾,李強也看了一會黑白電視,還跟鄧嬸有一出沒一出的聊著,幹等著也沒啥事,隻能看看電視打發下時間,不可能掏出課本看書吧。
好在沒等多久,一聲喇叭傳來,隨後一輛摩托車駛進小院,車上的人也沒戴頭盔,李強一眼就認出是秦叔,連忙出來打著招呼。
秦貴一看李強也在,還是很高興的,他也擔心李強不靠譜放他鴿子。所以今天他裝魚的桶都沒拿,準備先來看看,真有魚的話第二天一早就來裝魚。
這也是正常的,魚不比雞鴨鵝,溫度越高越容易死掉,買魚賣魚一般都是在早上。
李強剛開始看秦叔摩托車上就帶著裝雞鴨鵝的竹籠,沒帶裝魚的桶,還有點不放心,經過秦叔的一番解釋也是表示理解,隨即給鄧嬸和小龍這些村裏的小孩打了招呼,就坐著秦叔的摩托車回到家。
好在他們村也比較平,摩托車就算行駛在泥巴路上也沒多少顛簸,一路上李強和秦貴聊著天,問秦叔一輛摩托車多少錢,得知一輛摩托車新的要五六千塊,舊的也得一兩千,隻能暗暗吞著口水,直呼好家夥。
也就幾分鍾,摩托車就跑到李強家裏。父母已經在家裏,李盛還是雷打不動的坐在門口編著魚簍,看樣子已經是馬上要完工了,估計昨晚是加了班的,母親已經在淘米洗菜了。
看到李強坐著摩托車回來,都知道是收魚的來了,他兩下午也很擔心,說好的今天下午要來收魚,夫妻倆今天地裏都沒去,就等著貴客上門呢。
等到太陽都要下山了還沒有動靜,還以為秦老板變卦了,這下看到李強和秦老板一起回來,那是相當激動,生意還能做。
李強下了車去放書包,李盛則是掏出平日不常抽的煙遞給秦老板,他也不擅長交際,遞個煙聊兩句就是極限了,好在屋裏的王惠蘭端出茶水給秦貴喝,算是給他解放出來。夫妻倆非常客氣,他們家裏平時來人也少,這又是兒子談好的第一門生意,他們倆都很重視。
寒暄一陣,李強也放好書包出來,帶著秦叔就往魚池去看魚。
既然今天不帶魚走,那就不著急,先看了再說。把秦叔帶到魚池,經過一天的沉澱和溪水的衝刷,魚池已變得清澈日通溪流一般,野生魚警惕性強,有人靠近,瞬間魚池炸開了窩,好在淤泥已經衝刷完了,下麵都是砂石,就算渾濁了魚群也看得很是清楚。
“行啊李強,這麽大的草魚也能捕到”,秦貴一眼就看到魚池裏的大草魚,十多斤的草魚也不常見,很多大家庭就愛買這種大草魚,肉厚,吃起來過癮,但是沒有十多斤的鰱魚來得好,肉還不夠肥。
一旁的王惠蘭還想給秦老板炫耀一下魚池裏的大魚是她丈夫李盛釣的,被李強給拉住了。
他連忙讓王惠蘭去把飯蒸上,不是李強耍心眼,主要還是這時候你給別人說你是釣的魚來賣,很多人是不信的,能釣這麽多魚,那大家都去釣了,但是你說你是用網捕撈的,別人信,因為網肯定比釣容易,而且一張大網幾百塊,普通人也沒這個勇氣投資買來捕魚。
旁邊的李盛和李強的想法一樣,他最開始也不信李強能釣這麽多的魚。等到他親自看到並參與後,才知道這並不是不可能。
魚看得差不多了,李強也是和秦叔商量起來,他給秦叔說了一下有哪些魚大概有多少斤,問他能不能收。
秦貴本來是沒抱多少希望的,他都打算白跑一趟然後再去經常合作的村子讓人明天一早打魚。
池塘養的魚雖然口感沒有野生魚這麽好,勝在供應穩定。這下看到李強有這麽多魚,他也放下心來,心想小夥子還是靠譜。
這池子裏的魚他也看了,都是野生魚,警惕性強,皮毛靚麗,又大小不一,唯一規格差不了多少的就隻有鯽魚了,都是土黃色的大板鯽,一個個肥碩無比,鯉魚也是以公鯉魚為主,一條條顏色亮麗,活力十足,絕對是搶手貨,明天鎮上居民的餐桌上估計得有一道紅燒大鯉魚了。
和李強定下草魚、鯽魚和鯉魚他都要的約定,又讓他們後麵繼續撈,賣完後還得要。
談好後他也是詢問李強怎麽沒有鰱鱅這些,這兩種魚價格更高,又好賣,秦貴也想進一些野生鰱鱅魚賣一賣。
對此李強隻能略顯尷尬地說沒碰到這兩種魚的魚群,後麵會有的。他也沒法說是他餌料不行,沒釣上來吧。
秦貴見今天來的目的已達到,約好明天早上5點來稱魚,就準備離開。
李強拉住了他,這個時間也是飯點,來都來了不吃了再走在農村說不過去,就準備去弄點魚吃招待秦叔,秦貴看推脫不了,隻能作罷,到前院和李盛聊起天來。
李強撈了一些鯽魚和一條鯉魚,準備用昨天的豆腐做一道鯽魚豆腐湯,再整個紅燒大鯉魚。
這兩種魚池子裏多,又值不了幾個錢,做起來還簡單,拿來簡單招待秦叔正合適。把魚殺好,王惠蘭用一口鍋蒸著米飯弄著青菜,李強則把另一口平日裏煮豬食的鍋洗幹淨,弄起了魚。
不到半小時,一桌豐盛的晚飯就搞好了。
四人圍坐一桌開始吃起來。李盛非要拉著秦貴喝兩杯,李強本來是不讓的,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是在以後大家的常識,架不住秦貴自己也饞了,就要了一小杯,二人就著紅燒大鯉魚喝了起來。
李強煮魚的做法和他多年以後的一樣,舍得放料,所以弄出來色香味俱全,幾人也是吃得賓主盡歡,中途李父還想多喝,李強已安全為由製止了二位的雅興,天色已晚,秦貴還拉著這麽多家禽,喝多了容易誤事。
送別了秦叔,李強幫著父母收拾完,又把父親給他編的魚簍看了一下就睡覺了。
不愧是老師傅,整個魚簍有一米長,三十公分寬,半米左右高,兩層結構,底下用厚實的竹塊做底,裏麵用細密的竹片一層一層十字堆疊,嚴絲合縫,沒有一點大的毛刺。
外麵再用寬一些的竹片依次堆疊,再加上一根布袋,既保證了魚簍的細密性,又保證了魚簍的堅固。用李父的話說,這魚簍裝個三四十斤的魚都沒有問題,還能裝點水保證魚不死自己扛著帶回來。
有了這樣的好裝備,李強也是對下次釣魚充滿了期待,就看什麽時候能爆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