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有一個朋友
夢境入侵,拯救從騎士開始 作者:雲下青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倒是平白浪費了。
回到院子裏,袁截有些感慨道。
看來,找人這事,最後還是得落在馬雄身上。
想到馬雄這個人,袁截有幾分猶豫,按理來說,人哪有不愛錢的,但袁截還真不敢試。
事成也就罷了,要是對方翻臉,袁截可就得重新找門路了。
今天這事,也算是給他提了個醒,最近這六扇門的動靜可不小,這段時間就算是想找門路,隻怕也不容易。
至於平樂王府,袁截說信命什麽的,自然是推脫的話,最主要是那個浮萍先生,讓他有些忌憚。
倘若你遇見一個和你朋友氣質相近的人,那麽這個人要麽和你朋友性格相近,要麽和你朋友職業相近,總歸不會是別的。
氣質這東西,就是這樣。
能看出這個人是什麽人,又是做什麽的。
雖然與公孫玉鬥相比,能感覺到這個人或許稍顯稚嫩,但終歸也是一個麻煩的人。
袁截還是覺得自己避而遠之比較好。
度過一夜,第二天清早,袁截帶著為馬雄準備的禮物,一壇好酒,兩塊臘肉。
初次登門拜訪,不好送太貴重的禮物,否則難免有以財權壓人的逼迫感,這種飲食之物,不算貴重,蹭上一頓早飯不說,還能增進感情。
就是這個計劃,剛出門就落空了。
浮萍先生就坐在院子對麵的小茶攤裏,兩碗茶,一碟點心,似乎在等人。
袁截假意沒有看見,走了兩步,被兩個護衛攔住了去路。
“請!”
語氣倒是客氣,就是將去路攔的嚴實,袁截臉色微沉,大清早被麻煩找上門,不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
坐到浮萍的對麵,將酒和臘肉放在了桌子上,動作顯得有幾分粗魯。
“什麽事?”
袁截沒好氣的開口問道。
“嚐嚐這茶,味道不錯。”
一個平樂王府出來的人,稱讚路邊一家茶攤的茶水不錯?
沒話找話是吧。
袁截抬起茶碗,猶豫了,最後將茶水放下,這種莫名其妙的發展,讓袁截對飲食多了一些警惕。
“不想喝,你找我到底什麽事?”
這是袁截問的第二遍,袁截心裏咬著牙,看著這個浮萍先生,要是再不回答他的問題,袁截就準備掀桌子了!
“我聽說你在打聽刑部和六扇門的事?”
我尼瑪!尚慶,你嘴這麽鬆的嗎?
合計著不僅我塞錢的時候你都說,別人問你,你也是都說是吧!一點職業素養都沒有嗎?
“嗯,有問題嗎?”
“能跟我說說為什麽嗎?”
我憑啥跟你說啊?袁截感覺有些無語,提起酒壇,準備起身離開。
“我這個人,好奇心重。要是你不願意說,我可就隻好自己調查了。
這人呢,不能是石頭蹦出來的。
從來處來,向去處去,總有點痕跡不是。”
浮萍再次為自己倒了一碗茶水,慢悠悠的說道。
看!這就是這種人麻煩的地方,袁截看著附近來往不少的行人,還有不少家支起來的食攤,放棄了當街行凶的想法。
小子!今晚上你給我等著。
浮萍也確定了自己的推測,這家夥不是個商行掌櫃,倒更像是個江湖人士。
一個江湖人士,改頭換麵,跟著商隊進了京都,還打聽刑部和六扇門的事。
有趣!
雖然和袁截隻有一麵之緣,但袁截的眼神,神態,給浮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管是出於對平樂王府的安全考慮,還是對未知威脅的不安,總之,浮萍決定試探一下這個‘袁掌櫃’。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好奇心曾經也和你一樣重,後來他因為好奇心太重,碰見了一個不講道理的莽夫,死了。”
“我倒是認識幾個刑部的朋友。
要是不介意,可以和我聊一聊,也許我幫得上忙。
找人做事,總得有個理由吧?你說是吧,袁掌櫃。”
袁截目光微動,複仇名單後麵或許還有名字,倒是不必急著翻臉,想聽故事是吧?
“我有一個朋友。
有一天晚上,他的全家都被殺了,隻有他一個人幸存下來。
幸運的是,他知道自己的仇人都是誰。
像你這樣的聰明人,能理解嗎?”
浮萍似笑非笑的和袁截四目相對,隨後開始思考。
第一,他真的有一個朋友。
那麽根據他所說,他打聽刑部或者六扇門,很有可能是他的朋友複仇,觸犯律法,被六扇門捉拿。
他是來救人的。
第二,這個朋友就是他自己。
那麽,他就是來複仇的。但有一點比較奇怪,什麽樣的複仇需要打聽刑部和六扇門的消息?還是打聽容易受賄的人。
他想要拿到些什麽,或者想知道些什麽。
他的仇人是個在逃的凶犯?而且找不到行蹤。
浮萍不知道哪個才是真相,但他自然有自己查證的辦法。
姓袁,年紀不超過25歲,滅門案件,曾在長馬川附近出沒,再將體貌特征加上,派人沿著商隊這條路一路搜尋。
然後再找人翻看一下刑部和六扇門的卷宗,主要找二十年間,凶犯仍舊在逃的滅門案件。
兩相對照,這個人的身份自然會浮出水麵。
今天派人出發,預計下雪之前,就能知道這個人的身份。
至於袁截是否說謊,這並不重要。
但謊言本身,卻很重要。
浮萍沒有再過多糾纏,他最近也有許多事情要做。
這一次,他的對手是四朝元老,連中三元,定國安邦,人稱文曲降世的姚太師。
天下文人,無不稱其一聲先生。
雖然姚太師已經年邁,已經幾個月沒有上朝,近年來多次乞骸骨,希望告老還鄉,但聖意明確,留中不發。
即便如此,想要瞞著姚太師,在京城挑動風雲,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段時間,京城裏的風雲變化,有可能就是這位姚太師的手筆,即便不是,隻怕也已經引起了姚太師的察覺。
但浮萍仍有一些把握,完成謀算。
其一,姚太師年邁,精力不濟,思考能力受限。
其二,敵明我暗,占據先機。
隻此兩點,浮萍便認為自己有了三分把握,目光眺望東方,那是六扇門總部的位置。
聰明人總是相信自己推斷出的真相,倘若真相再經過證實,那麽這‘真相’便不會再被推翻。
這是浮萍這麽多年來,和聰明人打交道,領悟出來的一個道理,他現在隻希望姚太師也是一個這樣的‘聰明人’。
回到院子裏,袁截有些感慨道。
看來,找人這事,最後還是得落在馬雄身上。
想到馬雄這個人,袁截有幾分猶豫,按理來說,人哪有不愛錢的,但袁截還真不敢試。
事成也就罷了,要是對方翻臉,袁截可就得重新找門路了。
今天這事,也算是給他提了個醒,最近這六扇門的動靜可不小,這段時間就算是想找門路,隻怕也不容易。
至於平樂王府,袁截說信命什麽的,自然是推脫的話,最主要是那個浮萍先生,讓他有些忌憚。
倘若你遇見一個和你朋友氣質相近的人,那麽這個人要麽和你朋友性格相近,要麽和你朋友職業相近,總歸不會是別的。
氣質這東西,就是這樣。
能看出這個人是什麽人,又是做什麽的。
雖然與公孫玉鬥相比,能感覺到這個人或許稍顯稚嫩,但終歸也是一個麻煩的人。
袁截還是覺得自己避而遠之比較好。
度過一夜,第二天清早,袁截帶著為馬雄準備的禮物,一壇好酒,兩塊臘肉。
初次登門拜訪,不好送太貴重的禮物,否則難免有以財權壓人的逼迫感,這種飲食之物,不算貴重,蹭上一頓早飯不說,還能增進感情。
就是這個計劃,剛出門就落空了。
浮萍先生就坐在院子對麵的小茶攤裏,兩碗茶,一碟點心,似乎在等人。
袁截假意沒有看見,走了兩步,被兩個護衛攔住了去路。
“請!”
語氣倒是客氣,就是將去路攔的嚴實,袁截臉色微沉,大清早被麻煩找上門,不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
坐到浮萍的對麵,將酒和臘肉放在了桌子上,動作顯得有幾分粗魯。
“什麽事?”
袁截沒好氣的開口問道。
“嚐嚐這茶,味道不錯。”
一個平樂王府出來的人,稱讚路邊一家茶攤的茶水不錯?
沒話找話是吧。
袁截抬起茶碗,猶豫了,最後將茶水放下,這種莫名其妙的發展,讓袁截對飲食多了一些警惕。
“不想喝,你找我到底什麽事?”
這是袁截問的第二遍,袁截心裏咬著牙,看著這個浮萍先生,要是再不回答他的問題,袁截就準備掀桌子了!
“我聽說你在打聽刑部和六扇門的事?”
我尼瑪!尚慶,你嘴這麽鬆的嗎?
合計著不僅我塞錢的時候你都說,別人問你,你也是都說是吧!一點職業素養都沒有嗎?
“嗯,有問題嗎?”
“能跟我說說為什麽嗎?”
我憑啥跟你說啊?袁截感覺有些無語,提起酒壇,準備起身離開。
“我這個人,好奇心重。要是你不願意說,我可就隻好自己調查了。
這人呢,不能是石頭蹦出來的。
從來處來,向去處去,總有點痕跡不是。”
浮萍再次為自己倒了一碗茶水,慢悠悠的說道。
看!這就是這種人麻煩的地方,袁截看著附近來往不少的行人,還有不少家支起來的食攤,放棄了當街行凶的想法。
小子!今晚上你給我等著。
浮萍也確定了自己的推測,這家夥不是個商行掌櫃,倒更像是個江湖人士。
一個江湖人士,改頭換麵,跟著商隊進了京都,還打聽刑部和六扇門的事。
有趣!
雖然和袁截隻有一麵之緣,但袁截的眼神,神態,給浮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管是出於對平樂王府的安全考慮,還是對未知威脅的不安,總之,浮萍決定試探一下這個‘袁掌櫃’。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好奇心曾經也和你一樣重,後來他因為好奇心太重,碰見了一個不講道理的莽夫,死了。”
“我倒是認識幾個刑部的朋友。
要是不介意,可以和我聊一聊,也許我幫得上忙。
找人做事,總得有個理由吧?你說是吧,袁掌櫃。”
袁截目光微動,複仇名單後麵或許還有名字,倒是不必急著翻臉,想聽故事是吧?
“我有一個朋友。
有一天晚上,他的全家都被殺了,隻有他一個人幸存下來。
幸運的是,他知道自己的仇人都是誰。
像你這樣的聰明人,能理解嗎?”
浮萍似笑非笑的和袁截四目相對,隨後開始思考。
第一,他真的有一個朋友。
那麽根據他所說,他打聽刑部或者六扇門,很有可能是他的朋友複仇,觸犯律法,被六扇門捉拿。
他是來救人的。
第二,這個朋友就是他自己。
那麽,他就是來複仇的。但有一點比較奇怪,什麽樣的複仇需要打聽刑部和六扇門的消息?還是打聽容易受賄的人。
他想要拿到些什麽,或者想知道些什麽。
他的仇人是個在逃的凶犯?而且找不到行蹤。
浮萍不知道哪個才是真相,但他自然有自己查證的辦法。
姓袁,年紀不超過25歲,滅門案件,曾在長馬川附近出沒,再將體貌特征加上,派人沿著商隊這條路一路搜尋。
然後再找人翻看一下刑部和六扇門的卷宗,主要找二十年間,凶犯仍舊在逃的滅門案件。
兩相對照,這個人的身份自然會浮出水麵。
今天派人出發,預計下雪之前,就能知道這個人的身份。
至於袁截是否說謊,這並不重要。
但謊言本身,卻很重要。
浮萍沒有再過多糾纏,他最近也有許多事情要做。
這一次,他的對手是四朝元老,連中三元,定國安邦,人稱文曲降世的姚太師。
天下文人,無不稱其一聲先生。
雖然姚太師已經年邁,已經幾個月沒有上朝,近年來多次乞骸骨,希望告老還鄉,但聖意明確,留中不發。
即便如此,想要瞞著姚太師,在京城挑動風雲,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段時間,京城裏的風雲變化,有可能就是這位姚太師的手筆,即便不是,隻怕也已經引起了姚太師的察覺。
但浮萍仍有一些把握,完成謀算。
其一,姚太師年邁,精力不濟,思考能力受限。
其二,敵明我暗,占據先機。
隻此兩點,浮萍便認為自己有了三分把握,目光眺望東方,那是六扇門總部的位置。
聰明人總是相信自己推斷出的真相,倘若真相再經過證實,那麽這‘真相’便不會再被推翻。
這是浮萍這麽多年來,和聰明人打交道,領悟出來的一個道理,他現在隻希望姚太師也是一個這樣的‘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