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冬的注視下,陳玉樓一行人很快就消失在了他的視野之中。


    林冬隨後便一個人,趕往了瓶山的瓶口。


    而陳玉樓他們在路上的時候,花瑪拐卻突然好奇的向陳玉樓詢問:


    “總把頭,林道長昨天晚上,給你提了什麽建議啊?”


    陳玉樓此時已經回憶起了昨天晚上的情形,所以意識有些分散,隻是條件反射的回答道:“沒什麽!”


    花瑪拐終究隻是陳玉樓手下的一個頭目,所以不可能對陳玉樓追根究底,麵對陳玉樓的敷衍,他也隻能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此時的陳玉樓,已經跟隨著回憶,回到了昨天的晚上。


    當時大家都已酒過三巡,正直心情亢奮之時,但林冬突然將他叫到了一旁,然後對著他說道:


    “陳兄,你作為卸嶺一派的魁首,手上有著十幾萬的綠林好漢,個個敢打敢拚,現在又正值亂世,怎麽能將目光一直著重於,那些山間地溝裏麵的墳墓呢?”


    “我以前卜過一卦,在卦中看到日後國家將遭受外敵侵占,整片中原大地都將十室九空,比起現在的苟延殘喘,還要更加殘忍。”


    “我看陳兄不如揭竿而起,占據一方,也可守護一方和平啊!”


    本來喝的已經有些醉醺醺的陳玉樓,聽到林東這麽說,瞬間便清醒過來。


    不過林冬的話並沒有直接打動他,他反而是有些遲疑的說道:


    “林道長,我這也不會行軍打仗,而且也沒有能力治理一方水土,到時候我死了不要緊,別因為我禍害了一眾百姓呀!”


    麵對陳玉樓的遲疑,林冬僅僅一句話就將他說得啞口無言:“難道還能比現在更差?”


    過了一會兒,陳玉樓突然好奇的對林冬問道:“林道長,你這麽想讓我揭竿而起,難道我有做皇帝的命?”


    聽到陳玉樓這麽問,林冬突然想到了一個有關道士和皇帝的玩笑話。


    ‘如果一個和尚跟你說,你有王者之氣,你頂多就是笑笑,但是如果是一個道士跟你說,你有帝王之相,那麽你肯定會搏上一搏!’


    所以林冬並沒有覺得陳玉樓的話有多奇怪,而是笑著搖了搖頭:


    “陳兄說笑了,你並沒什麽帝王之相,隻是我想給陳兄一個新的選擇罷了!”


    “畢竟陳兄你們卸嶺一派挖墳掘墓這麽多年,不知積攢了多少業力,如果繼續下去,恐怕早晚會全部慘死在墓中。”


    “就像這一次,很多人連古墓都沒看到,就已經丟掉了性命!”


    “如果現在就開始積攢功德,也許卸嶺一派還能落得幾個安享晚年。”


    “就像陳兄你這次開倉放糧,傾盡陳家積攢的家底來濟世救民,雖然你身上的業力依舊沉重,但這份功德至少也可以保佑你活到八九十歲!”


    “話已至此,陳兄便好好想想吧!”


    說完話,林冬便拋下了陳玉樓,又走到了篝火邊。


    陳玉樓剛想追上林冬,繼續詢問,中途就被醉醺醺的老洋人給攔了下來。


    接著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陳玉樓漸漸的便醉了過去。


    一覺醒來,陳玉樓便暫時忘卻了,昨晚發生的事情,直到離開的時候才被林冬點醒。


    回到常勝山後,陳玉樓首先便將林冬的事情安排了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他就將自己一直關在了屋裏,不見外人。


    又過了幾天,思考再三,他也沒有勇氣做下決定,最後隻能去請教他父親——常勝山的老把頭。


    老把頭從陳玉樓那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經過後,也並沒有立刻就下決定。


    而是發動人脈,請來了一些精通術數的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長沙城的齊鐵嘴,摸金校尉的傳人孫國輔!


    在這些人的卜算下,除了一些重大的事情,他們無法算出來以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和林冬所說的一模一樣。


    整個卸嶺一派,幾乎沒有幾個可以安享晚年,甚至大多數弟兄們的命數,都停留在了最近的十幾年間。


    得知這個殘酷的事實後,陳玉樓兩父子隻能嚐試著聽從林冬的建議,搏上一把!


    不過,在徹底行動之前,老總把頭還是讓陳玉樓再去瓶山見林冬一麵,希望能從林冬那裏得到更多可靠的消息。


    而這個時候,林冬需要的各種藥材種子,正好被收集齊全,原本陳玉樓隻是準備派幾個可靠的親信去送。


    但是由於眼下的情況,陳玉樓幹脆跟著那幾名可靠的親信,一起連夜啟程,趕往了瓶山。


    等到陳玉樓一路奔波,再次來到瓶山附近的時候,時間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林冬雖然一個人待在這荒郊野外,但他並沒有感覺到孤獨,反而過得津津有味。


    他之所以在這一個月裏過得這麽充足,完全就是因為他修行了一門新的法術,而這門法術就是禦劍術。


    雖然這門禦劍術,他在茅山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但是想要修行禦劍術,必須滿足人師初期的修為。


    所以這麽多年以來,他都沒有正式的修習這門禦劍術。


    雖然林冬在對敵的時候,經常會隔空操控著桃木劍或法器。


    但是那些操控方式都隻不過是靠著靈力強行駕馭罷了,與禦劍術之中的奧妙完全截然不同。


    並且想要修行禦劍術,就必須煉製專門的飛劍。


    因此陳玉樓他們離開後,林冬就隨便煉製了幾把下品法器級別的飛劍,先做練習之用。


    經過這段時間的修行,林冬已經能夠同時將五把飛劍使用得遊刃有餘了。


    隻是礙於材料的原因,他現在所使用的幾把飛劍,依舊還是下品法器。


    至於更好的飛劍,他也隻能等到靈植成熟了。


    這天他一如既往的,練習著禦劍術時,突然便在瓶山周圍感受到了,他送給陳玉樓的那塊木牌。


    於是他就連忙召回了,空中搖搖欲墜的六把飛劍,趕往了木牌所在的位置。


    修行了禦劍術的林冬,趕路的方式要比以往更加迅速、更加酷炫。


    一把小巧的飛劍,從林冬的衣袖之中飛來,接著小巧的飛劍,在他的麵前逐漸變大,最後直到一塊木板的大小才停止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叔:從末法民國開始攀登仙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口曰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口曰目並收藏九叔:從末法民國開始攀登仙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