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楊兩家的親事終於落幕,婚期經兩家主事人商量定在臘月陰曆二十,也就是陽曆十九號這天。


    陰曆二十代表十全十美,陽曆十九代表天長地!


    還有十幾天時間到正日子。鄒家開始籌備婚禮用品。


    鄒家在前些日子,已經提前把家具桌椅板凳打製完畢。當然是楊占南,還有未來下一任接班人楊誌木匠活小跟班做輔助作用。


    說是輔助他學起木匠來還真是得心應手,可比他上的團頂山初級中學那口俄文好的多多。


    七零年代末結果家具也就是,一套高式上下兩層分別對開門的炕櫃,上麵對開門櫃裏放置被褥枕頭,下麵對開門櫃裏放置衣包袱,或其他針頭線腦等。


    在娘家人木匠師傅手下打製的樣子絕美,別說在自己親家鄒家,就是在本村和外村,楊占南都是大有名氣一套好手藝!


    娘家人的木匠師傅做自家親生的三女兒結婚家具,當然是一樣家具也少不了。


    雖然他平時每次外出做木匠活掙的錢回來上交到院子的母太後,可在其他方麵自家人,哪能胳膊肘往外拐的道理!


    家具按彩禮單子上定做,另外在彩禮單子上沒有的也會增加。


    畢竟這份彩禮單子已經寫了有半年時間,在這半年時間裏,年輕男女在訂婚結婚所寫的彩禮,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彩禮單子就跟走在大街上年輕人穿的衣服,這段時間流行什麽衣服就穿什麽衣服。


    三十條腿一樣也不少,當然這是在倆孩子訂婚那會開的彩禮單子上麵寫的。


    家具增添一套小木飯桌,四條腿的


    四鋪四蓋有;


    四蓋是四種顏色的四條花綢緞麵和白粗兩者與厚厚的白棉花合成的棉被子。


    一條是紅色綢緞花被麵,一條是綠色綢緞花被麵。一條是淺粉色綢緞花被麵,一條是淺藍色綢緞花被麵。


    四鋪就是四條被麵的顏色的燙容麵和著四種顏色的條格粗棉布做褥子裏麵。


    兩套枕頭顏色就是紅色和綠色的綢子,枕頭外麵圍著同種顏色的飛邊。


    剩下其他的東西,要說置辦也快,坐上生產隊老牛趕的生產隊的老白馬車,僅用共一天時間到團頂山公社正街裏的供銷社買了物品。


    鄒家按照楊家的要求把所有結婚的東西,籌備好了,接下來就盼著定下日子那天早早到來!


    鄒楊兩家的婚禮一結束,也就沒幾天快過大年了,此時各家各戶都在準備過大年物品,殺雞宰羊做新衣服,買鞭炮二踢腳等!


    楊家大院也不例外,開始為過大年準備物品!


    這天剛好是東北的1979年1月7號臘月節。


    東北的冬天一進入臘八意味著十二個節氣裏最冷的一節氣。


    俗話說 :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一大早楊家大院內傳出一陣陣一聲聲一頭豬,生命結束的最後掙紮中...


    這種聲嘶力竭的聲音傳進大院每一個房間。


    南廂房的楊玉寒透過窗玻璃上冰淩花的縫隙,模糊的看見在院子的稀疏的雪地上,有幾個大人的影子圍在院中一處木案板上,用粗麻繩捆綁一頭大白毛肥豬。


    更讓她毛骨悚然的見到,在豬的脖頸處向下流淌著一條筆直的粗紅線,這條粗個線徑直流下一個很大很大的白色大鐵盆內,最後大鐵盆內再也容不下,那條粗紅線的分量,粗紅線也就停止了它的流淌聲...


    隨後那個最先的求救聲消失殆盡...


    楊玉寒看了一會退下一頭磚進被窩,這他媽的也太血腥了。


    楊占南事先找好了同村王一刀屠夫前來幫忙殺豬,另外還有四五個幫忙做些瑣碎活的。


    王一刀將收拾好的大小肉塊分配好,放在木案板上等著東家處理,他便拿回自家東家不要的豬柞水。可能這就是當時那個年代殺豬屠夫的徒勞費。


    大事完結,接下來快要臨近中午飯了。按照當地習俗,每家都是如此,殺過豬後,忙完了,請上幾桌同村或是外村的親朋好友前來吃喝做為慶祝!


    老楊宏和楊占南在本村子的威望挺高,無論是木匠手藝活的絕無倫比,還是人品信譽上都是嘎嘎的!


    這周輪到劉淑蘭做飯,今天是特別日子,由楊占北做這頓中午飯的大廚,其他自家媳婦一同到廚房給大廚打下手。


    楊占北在外跑了多年,自然會了一些廚藝,也曾接觸過飯店大廚,今天他作為大廚菜係更特別,就是以豬肉為主的燉菜!


    有了自家婦女幫忙打下手,自然這個大廚炒起菜更得心應手了。


    楊玉寒楊玉秋倆姐妹也跟著忙乎,楊玉寒到大門外場抱玉米秸稈,楊玉秋蹲在大鐵鍋下添柴火。


    楊玉美還是老樣子,獨自站在自家門口看熱鬧,看了一會回屋寫寒假學業本子,等午飯做好後自然有人來叫她吃飯。


    另外到鄰居家借了盤子碗筷,三張木飯桌,擺放在南廂房東屋子火炕上。


    另外三張飯桌還是原有的,放在廚房後麵與廚房隻隔著一處薄薄的土牆。


    外麵男人和自家老爺們到南廂房東屋子飯桌上做客,自家小年輕男孩和婦女留在廚房三張飯桌吃喝。


    六張木飯桌上麵的,每張飯桌上麵有六付碗筷,就等著咱北大廚師開席了!


    片刻後,“菜來了?”一聲吆喝傳來!端盤子的人多,瞬間兩個屋子,分別三張飯桌上齊了豬肉菜係。


    每張飯桌上每道菜都是相同的,每道菜先上一盤,吃到減半在填滿。


    農村人吃飯菜講究的就是,用盆做菜,不像去飯店上桌的菜就是一盤。


    豬肉菜係;有豬身上的碎零件,有豬肥肉燉酸菜,五花三層肉片,純豬血腸,蒸豬血,豬大腸,紅燒肉,等等。


    菜擺好了,接下來來吃。


    吃著吃著,自家老娘們想起來今天是“臘八節”。


    “我這個吃肉吃多了,但覺得這個豬肉咋沒有那個玉米麵糊糊好吃了呢,每天吃玉米麵糊糊,那會就想著吃豬肉,這會吃上豬肉想麵糊糊。你們說說這是咋回事?”


    廚房飯桌上大家隻顧得大吃大喝,誰還顧得上她說話,她又接著問,“你們別光顧著吃,回答我啊?”


    大家稍作停頓夾菜,然後也沒人回答她繼續吃肉。


    “玉寒你平時不是愛反駁我,這會你也不說話了?你說說三嬸,這是不是一種病態?以前經常這樣,吃不到啥想啥。”


    玉寒抬頭看了看她紅光滿麵的平淡的一張不講理的臉,她不想和她說話,隻想好好享受盤子裏麵的新鮮的豬肉香氣。


    上輩子那會作為後世的人,哪能吃到這樣香的豬肉味!這時代豬肉不喂豬飼料,後世各種各樣家禽飼料喂著,吃起來咀嚼就像吃幹柴火混子。


    刁豔見玉寒也不理睬她,她又問了同樣的問題。


    “媽,你吃飽就先下去,老問那沒用的話題” 玉美斜視了她一眼。


    這回楊玉秋徹底的火了,好不容易,自己作為前後兩輩子,今天才吃點好肉,麵前的死娘們一個勁的攪鬧。


    她放下碗筷急火攻心“刁豔,不是我當輩的對你不恭敬啊,你那叫犯賤!”


    “艾瑪!玉寒你敢罵你長輩我你的三嬸子?”


    “三嬸你不講理了,還不是你非得讓我回答?”


    “玉寒少說點,吃飽了到一邊等著收拾。”


    “我讓你回答你就回答?趕緊給我賠不是。”


    “我憑什麽給你賠不是,你活該!”


    “呀嗬!你不是個東西,看我扇你...”刁豔說著站起身,朝她伸出一隻胳膊楊起,玉寒趁勢抓起她的這隻手臂向後扭去。幾乎要扭斷這隻多餘的手臂。


    “哇!哇!” 楊衝倆孩子哭泣。


    “小萍,秋生別哭我們不吃了回屋去。” 徐鳳英快速抱起小的,剩下的手拉著大的走出去。


    倆人還在僵持著,玉美見刁豔吃虧也上前撕打。


    “都她奶奶吃飽撐的,平時吃糠咽菜不打架,這會吃上肉打架,打明起豬肉不給你們吃我塊。”


    “奶奶我得吃肉。”玉美立刻放手。


    “奶奶我也要吃豬肉,太香了!”玉秋說著放開了刁豔的手臂。


    “淑蘭今天是你輪流做飯吧?”


    “媽,是我做飯時間。”


    “行,你趕緊把這幾張桌子撤了,晚上做玉米糊,一個豬肉菜不許上桌。”老太太說完晃晃悠悠走人了。


    “啊!憑啥啊!”玉美,玉寒同時說。


    “你少跟我說話。”玉美。


    “你在跟我說話,好不?”玉寒。


    “你們倆不用爭辯了,就憑今天是臘八節就得喝玉米粥,老太太下令,晚上吃玉米糊糊。”


    “真倒黴,好不容易穿越了,吃點新鮮豬肉,還被...” 玉寒說錯話及時收口。


    “你穿月,我就能穿太陽?去太陽上吃吃神仙豬肉。”玉美不服氣調侃。


    “噗呲!” 大家都樂了。


    “行了,你倆可胡說,都撤了吧。省點肚子晚上等著吃玉米糊糊!”


    一頓飯不歡而散!


    大家吃過中午飯,幫忙的男人都各自回了家。


    按照慣例,自家大男人小男人將院子案板上,一塊塊的肥豬肉,放在東廂房的窗戶前雪地上,用一根硬木棍在放置的肥豬肉周圍畫上一個大大的圓圈。


    然後再用大鐵鍬搓雪,用大雪將豬肉堆蓋上厚厚的雪山,再用水澆透了雪,這樣形成的大小有如一座白冰墳墓!


    然後事先將留下的,臨時廚房用的二三十斤的肥豬肉,還有一隻豬頭,放到裝糧食的西倉房內大磁缸裏保存,這隻豬頭肉留在大年三十,在院子擺桌子接神用。


    倉房內還有其他的零零碎碎,如,大灰色磁缸的黃粘豆包,白麵凍饅頭,白麵小豆餡包,或是臨近八月節高高吊起來的每人一斤幾塊月餅,或是放些小農具等等,通通的放入這處的土屋子。


    冰凍的一頭肥豬肉,去了請客吃飯用了半條,還有賣給本村上的人有半條豬肉,最後剩下一頭豬肉份量。


    把切好的豬肉塊和另一隻豬頭,這隻豬頭留到年後的過二月二龍抬頭用火烤著吃,一同放入冰雪裏麵凍上,可以用來防賊,還可以防備有老鼠的啃食豬肉。那個年代在農村沒有冰箱,這些豬肉必須在春暖花開之時一定吃掉,否則天氣升溫豬肉升溫就會腐爛。


    說起臘八今天還真挺冷。


    今天是臘八在民間流傳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粥作為城裏人當然是由許多材料做成的飯粥。


    對於一個農村來說那就是簡單明了了。尤其在經濟困乏七十年代,基本大多數農民沒有聽說過的話題。就算是有這個概念可做臘八粥的食材都無處可尋!


    晚飯,劉淑蘭按照老太太指示,做了玉米麵糊糊,中午剩的豬肉菜果真沒有放在女人飯桌上。


    除了南廂房母女三人外,其他每個人吃起玉米麵糊糊,像喝湯藥一樣吃呀咧嘴難以下咽!


    還好吃的速度就比中午那頓飯要快的多了,幾分鍾時間全部離開飯桌。


    玉秋玉寒幫忙劉淑蘭收拾廚房衛生,然後收拾完就回屋睡覺了。


    深夜


    “哐哐哐哐” 大門外傳出來一陣陣連續的敲門聲...


    “快點開門,大姐...快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姑娘並收藏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