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雨夜蓑笠翁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 作者:江陵野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下山時天下起了小雨,至黃昏雨愈大,賈璉四人簡單洗漱後,同眾人會飲同醉一番,到晚上九點後,各自分散。
但賈璉四個在眾人散後,又聚到了賈璉的院子裏。
十一橋每年賈璉隻來一兩回,院子不大,裝飾也很簡樸,四人進右廂房,裏麵早已放好了一張大圓桌、一張火爐燒烤架,上麵是一頭早已剝好的嫩羊。
四人圍著爐子坐下,便用小刀從烤好的羊腿上切下薄薄的一小片,沾上醬料,放入嘴裏,一邊談笑。
不知聊了多久,陸預有些乏了,想回去睡覺了,這一天累的,可不好提,眼前這三個兄長,好像根本隻是在閑聊,說的也是些無營養的話。
大家坐著聊天喝酒吃肉,這種事發生的時候通常是有事要談,社裏的老人們都是這麽個習慣,談事的時候一定在吃酒。
所以陸預強壓困意,掩住打哈欠的口鼻。
在昏昏欲睡中,洪暄進了來,在賈璉身邊附耳說了什麽,賈璉隻回了,“把人請過來吧。”
不多時,門又開了,陸預揉了揉眼,轉頭看是誰,一下驚醒了,站了起來,他意識到他的感覺沒錯。
這才是今晚的重頭戲。
站在門口的是兩個頭戴鬥笠、身披蓑衣、一老一壯的兩人,兩人進了屋子,解下雨具,依著靠門的牆角放下。
謝鱗、韓奇都起了身,等門再被合上,站著的謝鱗三人都恭聲道,“虞山先生。”
被喚虞山先生的老者,微笑點頭示意,眼光瞟向背對坐著的賈璉,他依舊烤著火。
“先生請坐,這雨也大了些,雖是三月了,但夜裏到底寒氣逼人,一夜雨路坐著烤烤火,暖暖身子。”謝鱗邀二人在方才抬進來的小火爐旁坐下。
老者依言坐了,“那老朽就不客氣了。”
陸預斟了兩杯茶,奉於二人,虞山先生接過,笑著看,“不過幾年不見陸二公子長個頭了,麵上也沉穩了些。”
“先生說笑了。”陸預躬身回了話,就退到後頭看著。
心裏想今天到底要談什麽?
他很清楚虞山先生在朝野的份量,陝西鳳翔府人士,本朝龍興之地,嘉祥十五年的進士,做過義忠親王的東宮僚屬,後來被上皇調到彼時剛出宮開府的今上處,做了陛下潛邸時的王府長史,嘉祥三十七年就已是內閣大學士,隆興二年去職還鄉。
這樣一個人深夜冒雨前來,身後隻跟了兒子,要談的一定是大事。
想到此處,陸預看向賈璉,他正同一整隻羊腿做戰鬥。
虞山先生同謝鱗寒暄過後,切入正題,“我深夜來此,是有事要談,不知道賈協領是否有談的想法?”
謝鱗聽了,將目光看向賈璉,到了這裏賈璉不得不理了,放下手中的烤羊腿,拿白絹擦了擦手,站起將坐的椅子搬到虞山先生對麵,中間隔著火爐,大咧咧地坐下,韓奇跟在身後依著圓桌。
他這副操作,讓虞山先生的兒子麵有怒色,隻是用眼的餘光看向父親的側臉,在這樣不禮貌舉動下,虞山先生的臉就像石頭,不改顏色。
率先開口的是賈璉,他盯著虞山先生,思忖良久,開口的話卻很傷人,“虞公,你們所提出的合作在我看來是大大的不利,如果不是你們通過齊國公府的路子找到我,我根本不準備和你在我的莊子見麵。
這樣太刺眼,如果兩宮知道了,我們會有很大麻煩的。
所以.......請說出你們的請求,讓我們考慮看看,值不值得我們合作。”
虞山先生,姓李,名嵇,字虞山。
“真的沒有利嗎?沒有利,你會坐在這裏等我?賈二公子?”李嵇沒有著急說條件,而是與那白蒼蒼的胡須鬢發截然不符的反駁。
賈璉沒有嗆話,嘴角依舊保留著笑。
和以前一樣,這是李嵇的第一想法,然後沉聲,正氣凜然,“我們準備施行新政,過去二十年裏,政生混亂,民生凋敝,世家橫行,官員貪墨、吏治腐敗,百姓困苦,這一切我們已經受夠了!天下的老百姓也已經受夠了!
此時時機成熟,我此番入京途中轉至此,便是為商議同你們聯合之事。”
他的話就像銅磬,洪洪然,震地屋內謝鱗三人頭腦昏昏,陸預沒有想到今夜會談這麽大的話題,這是死很多人的,而謝鱗和韓奇事先多少知道今夜的話題是什麽,但沒想到李嵇一開口就是這麽大的誌向,要幹的事已經超過了他們之前的預估,“簡直是個狂人。”
賈璉則是一臉無所謂中帶點嫌棄,“說點具體的,虞公,我們要吃飯的。”
“你還和以前一樣,可真是讓人討厭呀,怪不得當年宮裏的翰林們和你合不來。”李嵇對賈璉的反應沒有意外,從一開始就是個難纏的家夥,宮裏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這個時候李嵇看著賈璉平靜麵龐下眼睛裏的狡黠,想起了和他打過交道的翰林洪聞濤給的綽號,“墨狐”,太貼切了。
麵對一段可能席卷朝堂,掀起腥風血雨的話,就像看路邊的馬糞,一眼都嫌多。
他不喜歡和賈璉打交道,起先是地位,他原以為齊國公府是這群人的領頭羊,所以找的齊國公府,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齊國公府麵對這樣的大的利益居然讓麵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處理。
但在見賈璉之前,他仍然認為齊國公府隻是不想在事情未敲定前,就和他親自接觸,讓賈璉做這件事隻是代為中轉傳話,所以他一開頭用了一段大義試圖占據主動權,同時也是敷衍,一個驍騎營協領有什麽資格和他談論國家大政,就憑他未來會是榮國公府的繼承人?
但賈璉像是沒聽見,這讓他不得不想起出發前好友的提醒,
“你既然如此說了,那我簡單點,上皇繼位之初,敬天勤民、威服四方、政治清明、上下一心,可嘉祥二十五年之後,勞累傷身,弱體多病,使得奸人乘機誑惑,禱祠日舉,土木歲興,郊廟之祀不親,朝講之議久廢,百姓日煩。
現今陛下在位,正當壯年,以民為本,申明教化,誌在進取,革除宿弊。
如今朝局穩固,正是施行新政的大好時機。”
賈璉皺著眉頭聽完,隻覺得自己穿越過來十來年了,還是聽不慣這些夫子的話,太深奧,如果往深裏想,就覺得天地廣大,風吹草低見牛羊。
但賈璉四個在眾人散後,又聚到了賈璉的院子裏。
十一橋每年賈璉隻來一兩回,院子不大,裝飾也很簡樸,四人進右廂房,裏麵早已放好了一張大圓桌、一張火爐燒烤架,上麵是一頭早已剝好的嫩羊。
四人圍著爐子坐下,便用小刀從烤好的羊腿上切下薄薄的一小片,沾上醬料,放入嘴裏,一邊談笑。
不知聊了多久,陸預有些乏了,想回去睡覺了,這一天累的,可不好提,眼前這三個兄長,好像根本隻是在閑聊,說的也是些無營養的話。
大家坐著聊天喝酒吃肉,這種事發生的時候通常是有事要談,社裏的老人們都是這麽個習慣,談事的時候一定在吃酒。
所以陸預強壓困意,掩住打哈欠的口鼻。
在昏昏欲睡中,洪暄進了來,在賈璉身邊附耳說了什麽,賈璉隻回了,“把人請過來吧。”
不多時,門又開了,陸預揉了揉眼,轉頭看是誰,一下驚醒了,站了起來,他意識到他的感覺沒錯。
這才是今晚的重頭戲。
站在門口的是兩個頭戴鬥笠、身披蓑衣、一老一壯的兩人,兩人進了屋子,解下雨具,依著靠門的牆角放下。
謝鱗、韓奇都起了身,等門再被合上,站著的謝鱗三人都恭聲道,“虞山先生。”
被喚虞山先生的老者,微笑點頭示意,眼光瞟向背對坐著的賈璉,他依舊烤著火。
“先生請坐,這雨也大了些,雖是三月了,但夜裏到底寒氣逼人,一夜雨路坐著烤烤火,暖暖身子。”謝鱗邀二人在方才抬進來的小火爐旁坐下。
老者依言坐了,“那老朽就不客氣了。”
陸預斟了兩杯茶,奉於二人,虞山先生接過,笑著看,“不過幾年不見陸二公子長個頭了,麵上也沉穩了些。”
“先生說笑了。”陸預躬身回了話,就退到後頭看著。
心裏想今天到底要談什麽?
他很清楚虞山先生在朝野的份量,陝西鳳翔府人士,本朝龍興之地,嘉祥十五年的進士,做過義忠親王的東宮僚屬,後來被上皇調到彼時剛出宮開府的今上處,做了陛下潛邸時的王府長史,嘉祥三十七年就已是內閣大學士,隆興二年去職還鄉。
這樣一個人深夜冒雨前來,身後隻跟了兒子,要談的一定是大事。
想到此處,陸預看向賈璉,他正同一整隻羊腿做戰鬥。
虞山先生同謝鱗寒暄過後,切入正題,“我深夜來此,是有事要談,不知道賈協領是否有談的想法?”
謝鱗聽了,將目光看向賈璉,到了這裏賈璉不得不理了,放下手中的烤羊腿,拿白絹擦了擦手,站起將坐的椅子搬到虞山先生對麵,中間隔著火爐,大咧咧地坐下,韓奇跟在身後依著圓桌。
他這副操作,讓虞山先生的兒子麵有怒色,隻是用眼的餘光看向父親的側臉,在這樣不禮貌舉動下,虞山先生的臉就像石頭,不改顏色。
率先開口的是賈璉,他盯著虞山先生,思忖良久,開口的話卻很傷人,“虞公,你們所提出的合作在我看來是大大的不利,如果不是你們通過齊國公府的路子找到我,我根本不準備和你在我的莊子見麵。
這樣太刺眼,如果兩宮知道了,我們會有很大麻煩的。
所以.......請說出你們的請求,讓我們考慮看看,值不值得我們合作。”
虞山先生,姓李,名嵇,字虞山。
“真的沒有利嗎?沒有利,你會坐在這裏等我?賈二公子?”李嵇沒有著急說條件,而是與那白蒼蒼的胡須鬢發截然不符的反駁。
賈璉沒有嗆話,嘴角依舊保留著笑。
和以前一樣,這是李嵇的第一想法,然後沉聲,正氣凜然,“我們準備施行新政,過去二十年裏,政生混亂,民生凋敝,世家橫行,官員貪墨、吏治腐敗,百姓困苦,這一切我們已經受夠了!天下的老百姓也已經受夠了!
此時時機成熟,我此番入京途中轉至此,便是為商議同你們聯合之事。”
他的話就像銅磬,洪洪然,震地屋內謝鱗三人頭腦昏昏,陸預沒有想到今夜會談這麽大的話題,這是死很多人的,而謝鱗和韓奇事先多少知道今夜的話題是什麽,但沒想到李嵇一開口就是這麽大的誌向,要幹的事已經超過了他們之前的預估,“簡直是個狂人。”
賈璉則是一臉無所謂中帶點嫌棄,“說點具體的,虞公,我們要吃飯的。”
“你還和以前一樣,可真是讓人討厭呀,怪不得當年宮裏的翰林們和你合不來。”李嵇對賈璉的反應沒有意外,從一開始就是個難纏的家夥,宮裏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這個時候李嵇看著賈璉平靜麵龐下眼睛裏的狡黠,想起了和他打過交道的翰林洪聞濤給的綽號,“墨狐”,太貼切了。
麵對一段可能席卷朝堂,掀起腥風血雨的話,就像看路邊的馬糞,一眼都嫌多。
他不喜歡和賈璉打交道,起先是地位,他原以為齊國公府是這群人的領頭羊,所以找的齊國公府,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齊國公府麵對這樣的大的利益居然讓麵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處理。
但在見賈璉之前,他仍然認為齊國公府隻是不想在事情未敲定前,就和他親自接觸,讓賈璉做這件事隻是代為中轉傳話,所以他一開頭用了一段大義試圖占據主動權,同時也是敷衍,一個驍騎營協領有什麽資格和他談論國家大政,就憑他未來會是榮國公府的繼承人?
但賈璉像是沒聽見,這讓他不得不想起出發前好友的提醒,
“你既然如此說了,那我簡單點,上皇繼位之初,敬天勤民、威服四方、政治清明、上下一心,可嘉祥二十五年之後,勞累傷身,弱體多病,使得奸人乘機誑惑,禱祠日舉,土木歲興,郊廟之祀不親,朝講之議久廢,百姓日煩。
現今陛下在位,正當壯年,以民為本,申明教化,誌在進取,革除宿弊。
如今朝局穩固,正是施行新政的大好時機。”
賈璉皺著眉頭聽完,隻覺得自己穿越過來十來年了,還是聽不慣這些夫子的話,太深奧,如果往深裏想,就覺得天地廣大,風吹草低見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