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古來老子第一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 作者:江陵野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月十六開朝後,滿朝文武都在談一個字——錢。
但這和賈璉無關,他隻是個正五品的驍騎營協領,軍國大事還輪不到他決定。
所以每日在營中府裏隻是無聊,就這樣悠哉悠哉的來到了二十五日早上,此時賈璉在外書房外的回廊下拿著檀木棍逗鳥。
傅亨領了一人來,叫姚器,也是賈璉在莊子上選的人,專門負責幹髒活雜事。
傅亨隻領人來,人到了,也就退下去幹別的。
賈璉逗鳥的空,神色平靜地問了一句,“周瑞是不是有個兒子?”
在廊下的姚器馬上回道,“回爺的話,周瑞家的有一子一女,兒子已有十二三歲了。”
“品行如何?”接著問。
“是個偷奸耍滑慣了的,好賭。”
“如此年紀還喜歡賭博?”
“回爺的話,是的。因周瑞家的寵愛,驕縱了些,送到外頭上私塾,不想同一幫南城的地痞混到了一處,常在南城的幾個大賭坊出入。”
賈璉思忖良久,幽幽地說了句,“把人送到五城兵馬司住上十天半個月的,收收性。”
姚器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回了聲是,見賈璉隻看鳥,知道沒事了,也緩步退下。
.........
“你說老爺找我?”逗鳥的賈璉聽了廊下傅亨的匯報,有些詫異,要知道他那位父親除了他晨昏定省之外,很少找他,越大越如此。
如今找我不知又是什麽混事?賈璉這般暗想。
放下木棍逗鳥的心思,回書房整理了衣裝,便往東跨院去。
賈赦屋外隻有一小廝候著,見賈璉來了,忙上前迎。
賈璉隻點頭應著,在臨進門前,低頭看了身上有何不妥之處就改改,別讓這老家夥揪著罵。看差不多,呼了一口氣,推開門進去了,傅亨和那小廝留在外頭,隔著門有七八步遠。
進門後,賈璉先是施禮請安,賈赦隻淡淡地答了一聲嗯,依舊背著身翻書。
“老頭心裏這是什麽打算?翻書,你多少年不看正經書了,拿個瓷瓶也好呀。
可若是缺錢了,也不會來找我呀,總要從邢夫人那處轉著彎找鳳姐兒不是。”賈璉見賈赦裝出這副樣子,知道事不小,可也不急著開口,隻站立著等候。
徒留下空氣中逐漸詭異的安靜,賈赦在賈璉進來時,隻是從書架上隨便抽了一本,翻來看,反正不會多久。
不料賈璉進來後不說話,隻等著,這可難壞了賈赦,手裏翻書的速度是不斷加快,一本道德經先是一兩頁後是三四頁,隻那十個呼吸間,書已翻了大半。
“最近朝中因起複舊員,物議非常,你可知道?”賈赦咳了聲,清清喉嚨,蹦出一句話。
賈璉當然知道,中規中矩地回答,“不過全賴陛下聖心獨裁罷了。”
“金陵應天府知府是個叫賈雨村的,你可知道?”
來了,賈璉隻點頭待下文。
“外頭人都議論他是托了我們府裏的關係才得以起複,還選中了個如此好的位置,你可曉得?”賈赦的語調依舊是在陰間。
“知道。”賈璉還清楚,應天府知府是職級高、油水多的肥差,做這個位子的人首要條件是要背景硬,第二條件是圓滑,會當狗。
“如今不止文官位置太多,京中還空出好些個武缺,如今城裏有不少人在等候缺。”說到此處,賈赦停頓下來,轉過身麵對賈璉,“有那能力不夠、品行不佳的也妄圖做事為聖上效力,真是可笑,你說是不是呀。”
賈璉見這個老頭的圖太長,直接切入主題,“想是有人找到父親,想買官,不知那人花了多少。”
這話太過赤裸,有失體統,賈赦聞言大怒,“逆子,有你這麽說話的嗎,你以為你父親是那貪圖一二千兩銀子的人嗎?我不過是見那人有才能又有德行,又是早年間舊人之後,才找了你來,想著為他說些好話。”
賈璉聽了這話,頭一個反應是這人真有錢,第二個是這人眼睛有點瞎。
“不知是誰?”
“你不認識,是昔年的故交之後,叫江毅,如今是五城兵馬司的一個小官。”賈赦說話的聲氣有點飄,“現今南城兵馬司指揮使的位子空著,他是副指揮使,可候選名單上,他不在前列,所以想起你父親我這個故交來。這事你可做的?”
副指揮使是小官?品級是小了些,可論實權怕是不小了。
南城?指揮使?
賈璉腦海中有了個好主意,於是爽快地應下了。賈赦一聽,轉怒為喜,忙說,這才是我的好大兒,要賈璉坐下,聊聊父子之情。
賈璉推遲有事,又說父親既有事吩咐,他做兒子也該去快點辦才是。
退出屋子,一路不曾停歇,回到外書房,叫姚器先去查一個在南城兵馬司做官,叫江毅的,查查此人的背景,快些回話。
如此吩咐下去,姚器下午就查清,回了賈璉,“爺,這江毅家三代為官,都在兵馬司做事,其祖父做過五城兵馬司北城指揮使,在嘉祥31年犯事,被捉拿下獄,判了斬監候。其父親當時是剛入兵馬司行事,受牽連一同下獄。元年陛下恩赦天下,人方出了獄,恢複舊職。隆興三年病死,上準其子襲職,江毅方為副指揮使,今歲二十七了。”
賈璉坐在太師椅上,把玩著手上的玉骨扇,扇麵依舊是那幅《黃鶴樓圖軸》,隻是邊上多了一行小楷寫的詩,“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等姚器的話說完,賈璉不禁詫異,他父親居然還有好事交代給他,一時哭笑不得。
將候在門外的傅亨叫了進來,吩咐道,“你找蘊兒,就說我吩咐的,從賬上取兩千兩銀子來,你等會交給姚器。”
“是。”傅亨接了差事,退出去。
賈璉又對姚器說,“你把這筆錢退給江毅,就說求官不必如此,隻需行正道就好。汝家世蒙聖恩,公忠體國,隻需好好做事,陛下不會忘記你們的。待他做了指揮使,我還有一事找他,叫他等著吧。”
姚器點頭出去,領錢辦事。
.........
南城的一座兩進四合院內,江毅送走了榮國公府的姚器,回到待客的正堂,一臉疲憊地坐到下首靠門的椅子上,一手扶著頭,覺得頭痛了想喝茶,可朝桌子上一伸手抓了個空,方想起茶還在上首正中的桌子上擺著呢。
於是歇了喝茶的心,思慮起方才那個榮國公府來人的話,覺得真是天下少有的咄咄怪事。
自古花錢買官,受托者收了錢辦成了事已是上等,收了錢沒辦成事把錢退回那是上中之上的品行了,收了錢沒辦事那是壞透的下等作為。
如今收了錢卻又把錢退回來的,還說事會成的,怕是天下千古罕見。
方才那叫姚器的拿著驍騎營協領賈璉的拜帖上門時,他還愣了許久,他那認識驍騎營的人,若是步軍營的到還有幾個相識的熟人。
隻想著把人見了,再看下一步。等那人說是榮國公府的人,江毅這才想起這賈璉不就是榮國公府的他所送錢的賈赦之子嗎。
隻是拜帖上未寫榮國公府,方沒將驍騎營協領賈璉和榮國公府那位被京中好事者雲“墨狐”的賈公子聯係在一起。
江毅反應過來,卻變得有些緊張,畢竟他前腳送錢給賈赦,後腳賈璉就派人來上門,怕是與求官之事有關。
接下來姚器的話確實和他所猜的一樣,和買官之事有關,但事情的走向卻和他想的差的十萬八千裏。
姚器掏出那張兩千兩的銀票時,江毅下意識認為這事毀了。可姚器後頭地話卻讓他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什麽我江家世受聖恩,需行的正才好,還說等他做了南城兵馬司指揮使,有事托他幫忙。
一番話下來,江毅隻聽到兩個意思,一是錢他賈府是不收的,二是南城指揮使的位子他坐定了。
直到送走人,他腦子都是有些漿糊的,如今將那人的話細細揣度,覺得此事的詭異之處一在那句世受聖恩,公忠體國;二在後半句要他辦的事上。
想到這裏,江毅額頭上起了豆大的冷汗珠,想起舊年間江家的慘事來。
江毅如今二十七了,但他二十二歲前的人生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幼時祖父兩代人俱有官身,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在南城之中也算中上,江毅由此起了蒙,讀了些書,識得字。
可一朝獲罪,全家老小被羈押,家中財產悉數抄沒,祖父被判了斬刑,父親一直關在獄中,江毅及其母並家中親人雖幸免於被判為奴,獲釋。但出獄後家無生計,隻得以母親等婦人針織紡線過活,江毅稍長,就四處找事做。
可江家的故舊們在出事後都避之不及,不想染上是非,於是江毅同南城的地痞流氓們,混到了一處,靠盤剝弱小,賺取些許微利。直到今上繼位,改元隆興,大赦天下,被關了八年之久的父親才被放出來,不到兩月起複舊職,江家的家境方有好轉。
江毅父親出獄後知道江毅這些年的作為,惱怒異常,對兒子流入下流感到痛苦和悔恨,但又知道世道艱難、家道中落的苦,隻叫江毅不得再與地痞流氓們混在一處,若再有發現,不論是非,隻將腿打折。
起複後,將江毅帶入兵馬司做事,教他正經做人的道理。
如今求官,賈府不收禮,隻說有事要他辦。這讓他擔心起來,賈府何等顯赫人家,有事要人做,自有那心甘情願、自帶幹糧做事的,如何需要他?
便是那裘良,景田侯之後,現任北城兵馬司指揮使,與賈府這樣的人家交情深的很,有事他做不得?
隻怕事不是小事,到時江毅真做了南城指揮使該如何?
江毅之父出獄後,在短短三年裏就教了江毅小心做事的道理,不要想著投靠誰,持身中正方是頭等大事。
對於江家這樣的小戶人家而言,大人物眼裏的一點小漣漪都有可能化成滅門的滔天巨浪。對風險的低承受能力讓江毅此時苦惱至極。
至於前半句的世受聖恩、公忠體國,江毅思來想去隻覺得是搞笑逢迎的話,世受隆恩,有砍了頭,蹲在監獄裏享福的嗎。至於今上倒是對他們家有恩,可他父親從未提起江家為今上效過力的事,父親死後除世襲軍職外也未見有受上恩的,離得太遠了。
可惜江毅到底教養不大,在市井間隻學得一二小家之見,母親所能傳授的不過持家養性之言,不見大世麵。入了兵馬司後,江毅隻見身旁同輩中略有些位階的都是世襲軍職,所以不知他能襲其父職已是今上極大的恩典了。
江毅這般憂慮著,其妻子身著樸素,頭上隻有一根白玉簪子,進入正堂來看他。
走到近前關懷,江毅見了,隻說無大事,不用擔心。可卻忘了放在桌上的那張二千兩銀票,其妻薑氏看了,知道丈夫遇到難,可又不知如何安慰,她是貧寒出身,是江毅十九歲時娶的。
那時江毅混街頭,家裏貧,同薑氏門當戶對。但如今江毅已為南城副指揮使,在婆婆的教導下,薑氏學了管家、待人接物的諸多規矩,方不在同等人家麵前失禮,讓人恥笑。
江毅和其父母對薑氏都是滿意的,畢竟同患難的少,薑氏嫁時江毅不過混混,如今稍有富貴,就是外頭的貼過來,也歹是有身家的。不然你又窮又想攀高枝,簡直是癡心妄想,你隻看到薑氏家貧出身不好卻做了副指揮使夫人,沒看到薑氏同江家一同過的那些苦日子,就以為可以和薑氏一樣了。
可又說回來,江毅此番送的錢便是有些羞恥的。江家被抄家,窮了多年,便是父子二人做起官來,不過五年功夫,加之其父行事謹慎,如何能攢下二千兩的流動性現金?便是將這些年積攢的全當了也沒一千兩呀。
這是居在別院那位妾室家出的錢,妾室姓黃,祖上有些家資,黃家家主也是位眼光狠的人。
江毅之父方放出獄來,就商量將疼愛的幼女嫁於江毅做正妻,隻是江毅說不肯休妻再娶,豪言萬金不換妻。江家以為此事休了,不料黃家家主聽了這番言論,更看重了,說把女兒嫁為妾也可以。
如此江家也隻得將人娶進家門,收了這座二進院的房產嫁妝,做貴妾,居別院,地位與薑氏無差,這叫卿本無意,奈何人財天降。
而嫁女之事在黃家也有非議,江家赤貧,如何能娶他家女?要知道黃家長女嫁了管崇文門的一個步軍小校,幼女怎麽也要嫁個差不多的。隻是黃家一向黃父獨斷,盡管黃母、二子、長女長婿都反對,可還是把人嫁了。
黃氏心裏自然也不滿,她原隻盼著嫁於一個同姐夫差不多人家的做正妻,如今不僅嫁於一貧寒落魄人家,還是妾,如何受得了?跑到母親跟前訴苦。可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親下了狠,說什麽也不管用,隻得嫁了,心裏覺得要過苦日子了。
可不料嫁過去一個月,江毅父親起複舊職,江毅也得了官身。父喪後江毅又襲了父職任副指揮使,此時黃氏覺得父親真真是英明神武,黃家人和交好的故舊都說黃父眼光毒、絕。
便是此番南城指揮使職位空缺,花錢買官也是黃父攛掇江毅計劃的。
但這和賈璉無關,他隻是個正五品的驍騎營協領,軍國大事還輪不到他決定。
所以每日在營中府裏隻是無聊,就這樣悠哉悠哉的來到了二十五日早上,此時賈璉在外書房外的回廊下拿著檀木棍逗鳥。
傅亨領了一人來,叫姚器,也是賈璉在莊子上選的人,專門負責幹髒活雜事。
傅亨隻領人來,人到了,也就退下去幹別的。
賈璉逗鳥的空,神色平靜地問了一句,“周瑞是不是有個兒子?”
在廊下的姚器馬上回道,“回爺的話,周瑞家的有一子一女,兒子已有十二三歲了。”
“品行如何?”接著問。
“是個偷奸耍滑慣了的,好賭。”
“如此年紀還喜歡賭博?”
“回爺的話,是的。因周瑞家的寵愛,驕縱了些,送到外頭上私塾,不想同一幫南城的地痞混到了一處,常在南城的幾個大賭坊出入。”
賈璉思忖良久,幽幽地說了句,“把人送到五城兵馬司住上十天半個月的,收收性。”
姚器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回了聲是,見賈璉隻看鳥,知道沒事了,也緩步退下。
.........
“你說老爺找我?”逗鳥的賈璉聽了廊下傅亨的匯報,有些詫異,要知道他那位父親除了他晨昏定省之外,很少找他,越大越如此。
如今找我不知又是什麽混事?賈璉這般暗想。
放下木棍逗鳥的心思,回書房整理了衣裝,便往東跨院去。
賈赦屋外隻有一小廝候著,見賈璉來了,忙上前迎。
賈璉隻點頭應著,在臨進門前,低頭看了身上有何不妥之處就改改,別讓這老家夥揪著罵。看差不多,呼了一口氣,推開門進去了,傅亨和那小廝留在外頭,隔著門有七八步遠。
進門後,賈璉先是施禮請安,賈赦隻淡淡地答了一聲嗯,依舊背著身翻書。
“老頭心裏這是什麽打算?翻書,你多少年不看正經書了,拿個瓷瓶也好呀。
可若是缺錢了,也不會來找我呀,總要從邢夫人那處轉著彎找鳳姐兒不是。”賈璉見賈赦裝出這副樣子,知道事不小,可也不急著開口,隻站立著等候。
徒留下空氣中逐漸詭異的安靜,賈赦在賈璉進來時,隻是從書架上隨便抽了一本,翻來看,反正不會多久。
不料賈璉進來後不說話,隻等著,這可難壞了賈赦,手裏翻書的速度是不斷加快,一本道德經先是一兩頁後是三四頁,隻那十個呼吸間,書已翻了大半。
“最近朝中因起複舊員,物議非常,你可知道?”賈赦咳了聲,清清喉嚨,蹦出一句話。
賈璉當然知道,中規中矩地回答,“不過全賴陛下聖心獨裁罷了。”
“金陵應天府知府是個叫賈雨村的,你可知道?”
來了,賈璉隻點頭待下文。
“外頭人都議論他是托了我們府裏的關係才得以起複,還選中了個如此好的位置,你可曉得?”賈赦的語調依舊是在陰間。
“知道。”賈璉還清楚,應天府知府是職級高、油水多的肥差,做這個位子的人首要條件是要背景硬,第二條件是圓滑,會當狗。
“如今不止文官位置太多,京中還空出好些個武缺,如今城裏有不少人在等候缺。”說到此處,賈赦停頓下來,轉過身麵對賈璉,“有那能力不夠、品行不佳的也妄圖做事為聖上效力,真是可笑,你說是不是呀。”
賈璉見這個老頭的圖太長,直接切入主題,“想是有人找到父親,想買官,不知那人花了多少。”
這話太過赤裸,有失體統,賈赦聞言大怒,“逆子,有你這麽說話的嗎,你以為你父親是那貪圖一二千兩銀子的人嗎?我不過是見那人有才能又有德行,又是早年間舊人之後,才找了你來,想著為他說些好話。”
賈璉聽了這話,頭一個反應是這人真有錢,第二個是這人眼睛有點瞎。
“不知是誰?”
“你不認識,是昔年的故交之後,叫江毅,如今是五城兵馬司的一個小官。”賈赦說話的聲氣有點飄,“現今南城兵馬司指揮使的位子空著,他是副指揮使,可候選名單上,他不在前列,所以想起你父親我這個故交來。這事你可做的?”
副指揮使是小官?品級是小了些,可論實權怕是不小了。
南城?指揮使?
賈璉腦海中有了個好主意,於是爽快地應下了。賈赦一聽,轉怒為喜,忙說,這才是我的好大兒,要賈璉坐下,聊聊父子之情。
賈璉推遲有事,又說父親既有事吩咐,他做兒子也該去快點辦才是。
退出屋子,一路不曾停歇,回到外書房,叫姚器先去查一個在南城兵馬司做官,叫江毅的,查查此人的背景,快些回話。
如此吩咐下去,姚器下午就查清,回了賈璉,“爺,這江毅家三代為官,都在兵馬司做事,其祖父做過五城兵馬司北城指揮使,在嘉祥31年犯事,被捉拿下獄,判了斬監候。其父親當時是剛入兵馬司行事,受牽連一同下獄。元年陛下恩赦天下,人方出了獄,恢複舊職。隆興三年病死,上準其子襲職,江毅方為副指揮使,今歲二十七了。”
賈璉坐在太師椅上,把玩著手上的玉骨扇,扇麵依舊是那幅《黃鶴樓圖軸》,隻是邊上多了一行小楷寫的詩,“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等姚器的話說完,賈璉不禁詫異,他父親居然還有好事交代給他,一時哭笑不得。
將候在門外的傅亨叫了進來,吩咐道,“你找蘊兒,就說我吩咐的,從賬上取兩千兩銀子來,你等會交給姚器。”
“是。”傅亨接了差事,退出去。
賈璉又對姚器說,“你把這筆錢退給江毅,就說求官不必如此,隻需行正道就好。汝家世蒙聖恩,公忠體國,隻需好好做事,陛下不會忘記你們的。待他做了指揮使,我還有一事找他,叫他等著吧。”
姚器點頭出去,領錢辦事。
.........
南城的一座兩進四合院內,江毅送走了榮國公府的姚器,回到待客的正堂,一臉疲憊地坐到下首靠門的椅子上,一手扶著頭,覺得頭痛了想喝茶,可朝桌子上一伸手抓了個空,方想起茶還在上首正中的桌子上擺著呢。
於是歇了喝茶的心,思慮起方才那個榮國公府來人的話,覺得真是天下少有的咄咄怪事。
自古花錢買官,受托者收了錢辦成了事已是上等,收了錢沒辦成事把錢退回那是上中之上的品行了,收了錢沒辦事那是壞透的下等作為。
如今收了錢卻又把錢退回來的,還說事會成的,怕是天下千古罕見。
方才那叫姚器的拿著驍騎營協領賈璉的拜帖上門時,他還愣了許久,他那認識驍騎營的人,若是步軍營的到還有幾個相識的熟人。
隻想著把人見了,再看下一步。等那人說是榮國公府的人,江毅這才想起這賈璉不就是榮國公府的他所送錢的賈赦之子嗎。
隻是拜帖上未寫榮國公府,方沒將驍騎營協領賈璉和榮國公府那位被京中好事者雲“墨狐”的賈公子聯係在一起。
江毅反應過來,卻變得有些緊張,畢竟他前腳送錢給賈赦,後腳賈璉就派人來上門,怕是與求官之事有關。
接下來姚器的話確實和他所猜的一樣,和買官之事有關,但事情的走向卻和他想的差的十萬八千裏。
姚器掏出那張兩千兩的銀票時,江毅下意識認為這事毀了。可姚器後頭地話卻讓他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什麽我江家世受聖恩,需行的正才好,還說等他做了南城兵馬司指揮使,有事托他幫忙。
一番話下來,江毅隻聽到兩個意思,一是錢他賈府是不收的,二是南城指揮使的位子他坐定了。
直到送走人,他腦子都是有些漿糊的,如今將那人的話細細揣度,覺得此事的詭異之處一在那句世受聖恩,公忠體國;二在後半句要他辦的事上。
想到這裏,江毅額頭上起了豆大的冷汗珠,想起舊年間江家的慘事來。
江毅如今二十七了,但他二十二歲前的人生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幼時祖父兩代人俱有官身,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在南城之中也算中上,江毅由此起了蒙,讀了些書,識得字。
可一朝獲罪,全家老小被羈押,家中財產悉數抄沒,祖父被判了斬刑,父親一直關在獄中,江毅及其母並家中親人雖幸免於被判為奴,獲釋。但出獄後家無生計,隻得以母親等婦人針織紡線過活,江毅稍長,就四處找事做。
可江家的故舊們在出事後都避之不及,不想染上是非,於是江毅同南城的地痞流氓們,混到了一處,靠盤剝弱小,賺取些許微利。直到今上繼位,改元隆興,大赦天下,被關了八年之久的父親才被放出來,不到兩月起複舊職,江家的家境方有好轉。
江毅父親出獄後知道江毅這些年的作為,惱怒異常,對兒子流入下流感到痛苦和悔恨,但又知道世道艱難、家道中落的苦,隻叫江毅不得再與地痞流氓們混在一處,若再有發現,不論是非,隻將腿打折。
起複後,將江毅帶入兵馬司做事,教他正經做人的道理。
如今求官,賈府不收禮,隻說有事要他辦。這讓他擔心起來,賈府何等顯赫人家,有事要人做,自有那心甘情願、自帶幹糧做事的,如何需要他?
便是那裘良,景田侯之後,現任北城兵馬司指揮使,與賈府這樣的人家交情深的很,有事他做不得?
隻怕事不是小事,到時江毅真做了南城指揮使該如何?
江毅之父出獄後,在短短三年裏就教了江毅小心做事的道理,不要想著投靠誰,持身中正方是頭等大事。
對於江家這樣的小戶人家而言,大人物眼裏的一點小漣漪都有可能化成滅門的滔天巨浪。對風險的低承受能力讓江毅此時苦惱至極。
至於前半句的世受聖恩、公忠體國,江毅思來想去隻覺得是搞笑逢迎的話,世受隆恩,有砍了頭,蹲在監獄裏享福的嗎。至於今上倒是對他們家有恩,可他父親從未提起江家為今上效過力的事,父親死後除世襲軍職外也未見有受上恩的,離得太遠了。
可惜江毅到底教養不大,在市井間隻學得一二小家之見,母親所能傳授的不過持家養性之言,不見大世麵。入了兵馬司後,江毅隻見身旁同輩中略有些位階的都是世襲軍職,所以不知他能襲其父職已是今上極大的恩典了。
江毅這般憂慮著,其妻子身著樸素,頭上隻有一根白玉簪子,進入正堂來看他。
走到近前關懷,江毅見了,隻說無大事,不用擔心。可卻忘了放在桌上的那張二千兩銀票,其妻薑氏看了,知道丈夫遇到難,可又不知如何安慰,她是貧寒出身,是江毅十九歲時娶的。
那時江毅混街頭,家裏貧,同薑氏門當戶對。但如今江毅已為南城副指揮使,在婆婆的教導下,薑氏學了管家、待人接物的諸多規矩,方不在同等人家麵前失禮,讓人恥笑。
江毅和其父母對薑氏都是滿意的,畢竟同患難的少,薑氏嫁時江毅不過混混,如今稍有富貴,就是外頭的貼過來,也歹是有身家的。不然你又窮又想攀高枝,簡直是癡心妄想,你隻看到薑氏家貧出身不好卻做了副指揮使夫人,沒看到薑氏同江家一同過的那些苦日子,就以為可以和薑氏一樣了。
可又說回來,江毅此番送的錢便是有些羞恥的。江家被抄家,窮了多年,便是父子二人做起官來,不過五年功夫,加之其父行事謹慎,如何能攢下二千兩的流動性現金?便是將這些年積攢的全當了也沒一千兩呀。
這是居在別院那位妾室家出的錢,妾室姓黃,祖上有些家資,黃家家主也是位眼光狠的人。
江毅之父方放出獄來,就商量將疼愛的幼女嫁於江毅做正妻,隻是江毅說不肯休妻再娶,豪言萬金不換妻。江家以為此事休了,不料黃家家主聽了這番言論,更看重了,說把女兒嫁為妾也可以。
如此江家也隻得將人娶進家門,收了這座二進院的房產嫁妝,做貴妾,居別院,地位與薑氏無差,這叫卿本無意,奈何人財天降。
而嫁女之事在黃家也有非議,江家赤貧,如何能娶他家女?要知道黃家長女嫁了管崇文門的一個步軍小校,幼女怎麽也要嫁個差不多的。隻是黃家一向黃父獨斷,盡管黃母、二子、長女長婿都反對,可還是把人嫁了。
黃氏心裏自然也不滿,她原隻盼著嫁於一個同姐夫差不多人家的做正妻,如今不僅嫁於一貧寒落魄人家,還是妾,如何受得了?跑到母親跟前訴苦。可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親下了狠,說什麽也不管用,隻得嫁了,心裏覺得要過苦日子了。
可不料嫁過去一個月,江毅父親起複舊職,江毅也得了官身。父喪後江毅又襲了父職任副指揮使,此時黃氏覺得父親真真是英明神武,黃家人和交好的故舊都說黃父眼光毒、絕。
便是此番南城指揮使職位空缺,花錢買官也是黃父攛掇江毅計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