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的腳傷是有些嚴重,化膿發炎,腫的幾乎成了一塊饅頭。
這個傳聞中的九公子,隻是在他的院子裏摘了幾株新鮮的草藥,單手就給煉製成了丹藥,讓他服下,而後對著他的傷口施法,不過兩天的時間,他的腳傷就全好了。
小和尚也明白了,這個九公子,不是人。
也是,懂得畫符咒的人,就算是人,必定個修仙者,隻是,這個家夥在他們這兩個和尚麵前,也太不遮掩了,也不怕被他們當成妖怪給收了。
反倒是他師父很喜歡這人的坦誠,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的不算火熱,但也算聊上了。
談話間,小和尚聽了一耳朵,才知道,這個九公子,名喚九闕。
這是一間木質的屋子,屋前屋後都種滿了花草,其中不乏些許的草藥,屋旁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按道理來說,這個季節才入春,樹葉應該沒有這麽的茂密鬱鬱蔥蔥的才對。
這麽細細的看來,小和尚才發現,不光這棵銀杏樹不對勁,整個屋子的花花草草都不對勁,它們居然在這種剛入春的季節,開的燦爛。
柵欄內的木屋不算大,可是屋子不怎麽朝陽,避光的地方還挺多的,看那屋後的幾盆花,應該是有些花喜陰,不可見光。
屋內的家具也是木質的,材質都是上好的桃花心木,不易腐蝕,樣式也時興。
陽光透過窗戶躍進了屋內,空氣中有些許像灰塵的東西,似乎被光驚動了,四處飄散,小和尚細細的聞去,那“灰塵”帶著花香,聞著聞著,頓覺五感豁達了很多,他才幡然醒悟。
這哪裏是什麽灰塵,分明是這些草木花朵的靈氣。
圍爐前,炭火燒著茶水,茶香沁人心脾,九闕給老和尚倒了一杯茶,淡笑一聲:“了無大師,在凡間修行已有五十載了吧?”
了無粗礪的手指輾過佛珠,一顆一顆的數過,他笑道:“是啊,看遍了人間煙火,也看多了人情冷暖,生離死別,人世間這一遭,老衲倒是收獲頗多,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屋內茶香繚繞,九闕喝了一口後,忍不住咳了幾聲,以至於原本偏白的麵孔,有了些血色。
“我雖修行數萬年,卻依舊跳不脫生死,是不是很可笑?”
對於九闕的來曆,了無沒有多問,卻似乎也不驚訝於九闕非人的身份,那雙眸子,也不知是否是因為看多了人間雜事導致的渾濁,還是其他的,可看向九闕的時候,仍舊沉穩祥寧。
“所以,你把她養在了身邊?”
九闕抬眸,沒想到一個修行不如自己的人,一眼便看穿了所有,他笑了笑,有些耐人尋味的問道:“算強求嗎?”
了無靜靜地看著他,緩緩道:“公子自己覺得呢?”
話及此處,九闕轉頭,看向那已經從窗台上被放下去的花盆,這個窗台是整個屋子裏最避光的位置了,他釋然一笑,輕聲道:“我覺得不算,我隻後悔一件事。”
了無不語,靜靜地等待著他的下文,九闕的眼眶微酸,他的聲音沙啞,似乎穿透了遙遠的時間:“隻後悔我去的太遲了。”
他因為相思的事情,回了青丘,衝著澤燁發了好大一通火,爭論不休下,揚言要和青丘斷絕關係,澤燁氣的和他打了一架,最終技不如人,讓人關在了青丘,等他逃出來後,見到天地間廢墟一片,才知道出事了。
當他趕到不周山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鴉姏,花二曲,淨世蓮,歸墟,全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關於花二曲為禍六界的言論,他聽了個遍。
撿起花二曲唯一留下的引魂鈴,九闕悲痛欲絕,自斷九尾,耗盡修為,以此煉製了一盞聚魂燈,係掛在腰間,配合著引魂鈴,他用了五百年的時間,踏遍了六界各處,隻找到了那丫頭的三魂兩魄,其餘的魂魄,似乎真的被打散了,他根本找不到。
在此期間,他為了防止澤燁抓他回去,便隱匿了氣息,一直躲在人間。
為了煉製聚魂燈,他的修為所剩無幾,也不能給花二曲重塑肉身,隻能以花種為根基,種在花盆裏,用最笨的方法去養育她,九闕自己修行的同時,還會給她渡靈氣,開靈智。
也不知是不是傷的太深,她這次的化形,比以往難多了,連芽都沒發,不得已,他才想死馬當活馬醫,用酒澆試試看,好像也沒有用。
他等這丫頭成形的時間有些久,自己又不會變老,久而久之怕引的人懷疑,九闕就會每隔十年換一個地方居住。
捧著一盆未發芽的花,他一路行醫,一路渡靈氣修煉,五百年就這麽一晃而過,而這丫頭還是沒有任何的起色。
小和尚聽不進去兩個大人的對話,他蹲在了那盆未發芽的花盆麵前,看了許久,不知為何,心裏總覺得有些熟悉,又有些莫名的悲傷,他理了理自己的衣服,捧著這盆花,走到了屋旁的銀杏樹下。
把花盆放下,小和尚在它的麵前打坐,誦起了師父才教不久的法華經。
山林裏忽起大風,吹的銀杏樹葉紛紛掉落,周圍的樹木發出了沙沙的聲音,驚起了樹上棲息的鳥兒,它們撲棱著翅膀尋求更加安穩的地方去。
誦經聲平靜祥和,總共七卷二十八品的法華經,小和尚完整的誦經完成,整整花了四個時辰,這一次竟然沒有一點的磕絆。
再度抬頭,晚霞浮現天邊,整座小屋子都處於一片涼薄的陽光裏,他居然從早坐到了晚。
正驚喜的時候,了無在院門口朝他揮了揮手,喊道:“蓮池,該走了。”
蓮池抬頭,笑容映在臉上,稚氣未脫的模樣十分可愛,他乖巧的應了一聲,又看了眼盆裏毫無動靜的花朵,奔向了他的師父。
牽著蓮池的小手,了無告別了九闕,繼續踏上他們未完的行程。
九闕進屋前看見了被放在銀杏樹下的花盆,他勾起唇角,笑了笑,就算皈依佛門,到底是個小孩子,還是挺調皮的。
他過去捧起花盆,僅僅隻是一個瞥眼間,他轉過去的目光又回來了,銀灰色的狐狸眼裏盡是不可置信。
那漆黑的泥土裏,抽出了一點點的綠。
大小和尚的身影被夕陽拉的修長,蓮池還是忍不住對了無道:“師父,你還記得九公子的那盆花嗎?”
能說出這樣的話,了無倒是不驚訝,他一早就知道這孩子悟性極高,能看出那盆花的不同之處也很正常,他慈祥的看著蓮池,笑道:“你也注意到了?”
蓮池點點頭,認真道:“師父,我好像認得它。”
了無看了他一會,嘴角的笑容更甚,他摸了摸蓮池的光溜溜的小腦袋,笑道:““前世今生,因緣如縷,絲絲相扣,交織成這紛繁世間的諸般情狀,你與她或許早就相識。”
想起了小涼鎮口的那個破廟,蓮池握緊了了無的手,稚嫩的聲音響起:“師父,你說,那廟宇裏的神像,真的是妖女嗎?”
了無笑了笑,又拍了拍他的腦袋,說了句諱莫如深的話。
“蓮池,不論是善惡還是是非對錯,都是相對的,你我不好決斷。”
蓮池抿了抿唇瓣,脫口而出的話,卻並不像他這個年紀的孩子會說的。
“師父,若是英雄蒙冤,被世人誤解,死後背負罵名,該當如何?”
了無愣了一下,而後笑了笑,攬過他的小肩膀,嗓音蒼老悠遠宛如古鍾。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輪回,事情終究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真相與公道,都會來的。”
蓮池抬頭看他,孩童的眼眸比大人更加的真摯清澈。
“師父,活著的人都沒有死過,無法知道人是不是有來世,大家都隻活今生今世,這樣的話,遲來的公道,還是公道嗎?”
了無看向蓮池的眼神裏,多了許多的欣賞,他隻是笑而不語,並不回答他。
這個傳聞中的九公子,隻是在他的院子裏摘了幾株新鮮的草藥,單手就給煉製成了丹藥,讓他服下,而後對著他的傷口施法,不過兩天的時間,他的腳傷就全好了。
小和尚也明白了,這個九公子,不是人。
也是,懂得畫符咒的人,就算是人,必定個修仙者,隻是,這個家夥在他們這兩個和尚麵前,也太不遮掩了,也不怕被他們當成妖怪給收了。
反倒是他師父很喜歡這人的坦誠,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的不算火熱,但也算聊上了。
談話間,小和尚聽了一耳朵,才知道,這個九公子,名喚九闕。
這是一間木質的屋子,屋前屋後都種滿了花草,其中不乏些許的草藥,屋旁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按道理來說,這個季節才入春,樹葉應該沒有這麽的茂密鬱鬱蔥蔥的才對。
這麽細細的看來,小和尚才發現,不光這棵銀杏樹不對勁,整個屋子的花花草草都不對勁,它們居然在這種剛入春的季節,開的燦爛。
柵欄內的木屋不算大,可是屋子不怎麽朝陽,避光的地方還挺多的,看那屋後的幾盆花,應該是有些花喜陰,不可見光。
屋內的家具也是木質的,材質都是上好的桃花心木,不易腐蝕,樣式也時興。
陽光透過窗戶躍進了屋內,空氣中有些許像灰塵的東西,似乎被光驚動了,四處飄散,小和尚細細的聞去,那“灰塵”帶著花香,聞著聞著,頓覺五感豁達了很多,他才幡然醒悟。
這哪裏是什麽灰塵,分明是這些草木花朵的靈氣。
圍爐前,炭火燒著茶水,茶香沁人心脾,九闕給老和尚倒了一杯茶,淡笑一聲:“了無大師,在凡間修行已有五十載了吧?”
了無粗礪的手指輾過佛珠,一顆一顆的數過,他笑道:“是啊,看遍了人間煙火,也看多了人情冷暖,生離死別,人世間這一遭,老衲倒是收獲頗多,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屋內茶香繚繞,九闕喝了一口後,忍不住咳了幾聲,以至於原本偏白的麵孔,有了些血色。
“我雖修行數萬年,卻依舊跳不脫生死,是不是很可笑?”
對於九闕的來曆,了無沒有多問,卻似乎也不驚訝於九闕非人的身份,那雙眸子,也不知是否是因為看多了人間雜事導致的渾濁,還是其他的,可看向九闕的時候,仍舊沉穩祥寧。
“所以,你把她養在了身邊?”
九闕抬眸,沒想到一個修行不如自己的人,一眼便看穿了所有,他笑了笑,有些耐人尋味的問道:“算強求嗎?”
了無靜靜地看著他,緩緩道:“公子自己覺得呢?”
話及此處,九闕轉頭,看向那已經從窗台上被放下去的花盆,這個窗台是整個屋子裏最避光的位置了,他釋然一笑,輕聲道:“我覺得不算,我隻後悔一件事。”
了無不語,靜靜地等待著他的下文,九闕的眼眶微酸,他的聲音沙啞,似乎穿透了遙遠的時間:“隻後悔我去的太遲了。”
他因為相思的事情,回了青丘,衝著澤燁發了好大一通火,爭論不休下,揚言要和青丘斷絕關係,澤燁氣的和他打了一架,最終技不如人,讓人關在了青丘,等他逃出來後,見到天地間廢墟一片,才知道出事了。
當他趕到不周山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鴉姏,花二曲,淨世蓮,歸墟,全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關於花二曲為禍六界的言論,他聽了個遍。
撿起花二曲唯一留下的引魂鈴,九闕悲痛欲絕,自斷九尾,耗盡修為,以此煉製了一盞聚魂燈,係掛在腰間,配合著引魂鈴,他用了五百年的時間,踏遍了六界各處,隻找到了那丫頭的三魂兩魄,其餘的魂魄,似乎真的被打散了,他根本找不到。
在此期間,他為了防止澤燁抓他回去,便隱匿了氣息,一直躲在人間。
為了煉製聚魂燈,他的修為所剩無幾,也不能給花二曲重塑肉身,隻能以花種為根基,種在花盆裏,用最笨的方法去養育她,九闕自己修行的同時,還會給她渡靈氣,開靈智。
也不知是不是傷的太深,她這次的化形,比以往難多了,連芽都沒發,不得已,他才想死馬當活馬醫,用酒澆試試看,好像也沒有用。
他等這丫頭成形的時間有些久,自己又不會變老,久而久之怕引的人懷疑,九闕就會每隔十年換一個地方居住。
捧著一盆未發芽的花,他一路行醫,一路渡靈氣修煉,五百年就這麽一晃而過,而這丫頭還是沒有任何的起色。
小和尚聽不進去兩個大人的對話,他蹲在了那盆未發芽的花盆麵前,看了許久,不知為何,心裏總覺得有些熟悉,又有些莫名的悲傷,他理了理自己的衣服,捧著這盆花,走到了屋旁的銀杏樹下。
把花盆放下,小和尚在它的麵前打坐,誦起了師父才教不久的法華經。
山林裏忽起大風,吹的銀杏樹葉紛紛掉落,周圍的樹木發出了沙沙的聲音,驚起了樹上棲息的鳥兒,它們撲棱著翅膀尋求更加安穩的地方去。
誦經聲平靜祥和,總共七卷二十八品的法華經,小和尚完整的誦經完成,整整花了四個時辰,這一次竟然沒有一點的磕絆。
再度抬頭,晚霞浮現天邊,整座小屋子都處於一片涼薄的陽光裏,他居然從早坐到了晚。
正驚喜的時候,了無在院門口朝他揮了揮手,喊道:“蓮池,該走了。”
蓮池抬頭,笑容映在臉上,稚氣未脫的模樣十分可愛,他乖巧的應了一聲,又看了眼盆裏毫無動靜的花朵,奔向了他的師父。
牽著蓮池的小手,了無告別了九闕,繼續踏上他們未完的行程。
九闕進屋前看見了被放在銀杏樹下的花盆,他勾起唇角,笑了笑,就算皈依佛門,到底是個小孩子,還是挺調皮的。
他過去捧起花盆,僅僅隻是一個瞥眼間,他轉過去的目光又回來了,銀灰色的狐狸眼裏盡是不可置信。
那漆黑的泥土裏,抽出了一點點的綠。
大小和尚的身影被夕陽拉的修長,蓮池還是忍不住對了無道:“師父,你還記得九公子的那盆花嗎?”
能說出這樣的話,了無倒是不驚訝,他一早就知道這孩子悟性極高,能看出那盆花的不同之處也很正常,他慈祥的看著蓮池,笑道:“你也注意到了?”
蓮池點點頭,認真道:“師父,我好像認得它。”
了無看了他一會,嘴角的笑容更甚,他摸了摸蓮池的光溜溜的小腦袋,笑道:““前世今生,因緣如縷,絲絲相扣,交織成這紛繁世間的諸般情狀,你與她或許早就相識。”
想起了小涼鎮口的那個破廟,蓮池握緊了了無的手,稚嫩的聲音響起:“師父,你說,那廟宇裏的神像,真的是妖女嗎?”
了無笑了笑,又拍了拍他的腦袋,說了句諱莫如深的話。
“蓮池,不論是善惡還是是非對錯,都是相對的,你我不好決斷。”
蓮池抿了抿唇瓣,脫口而出的話,卻並不像他這個年紀的孩子會說的。
“師父,若是英雄蒙冤,被世人誤解,死後背負罵名,該當如何?”
了無愣了一下,而後笑了笑,攬過他的小肩膀,嗓音蒼老悠遠宛如古鍾。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輪回,事情終究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真相與公道,都會來的。”
蓮池抬頭看他,孩童的眼眸比大人更加的真摯清澈。
“師父,活著的人都沒有死過,無法知道人是不是有來世,大家都隻活今生今世,這樣的話,遲來的公道,還是公道嗎?”
了無看向蓮池的眼神裏,多了許多的欣賞,他隻是笑而不語,並不回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