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登城而望,隻見十餘裏處煙塵滾滾,張角的大隊人馬正向博陵城這裏開拔。
兩萬餘人,看上去漫山遍野,無邊無沿。
賊勢浩大,關羽不免變得憂心忡忡。
這幾日來他和高順苦守博陵城,也已經殫精竭智,苦不堪言。
前幾日張角親率兩萬黃巾已經發動過一輪攻勢,他們二人用盡了渾身解數,更親冒矢石,與前鋒黃巾軍短兵相接,這才勉強保住博陵城不失。
張角隻是衝殺一陣,便帶著黃巾軍撤退。
關羽和高順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兩人早晚輪換,日夜不休,時刻留意著黃巾賊的動向,也早已疲憊不堪。
更為艱難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二人縱然都是當世難得的將才,現在麾下兵馬卻根本做不到如臂使指。
本來城裏就隻有他們從涿縣帶來的不到五百兵丁是自己本部人馬,收降的黃巾軍卻還剩下萬餘。
這些人雖然大多是流民出身,和黑山賊那些罪惡多端之輩相比,要良善不少。
但愚民易欺,張角慣會裝神弄鬼,一身詭譎的手段在這些人心目中如同天仙臨凡,威信實隆。
麵對張角親臨,這些黃巾軍降卒竟完全生不起抵抗之心,反而私下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降卒在角落裏竊竊私語。
內憂外患,關羽和高順不僅僅要關注城外張角大軍的動向,更要時時防備著城中嘩變,更加捉襟見肘,倍添憂愁。
關羽正在擔憂,城下趙雲已經將苦蝤一擊斃命。
這一幕被關羽瞧了個真切,眼前一亮。
趙雲槍法利落幹脆,出手如電,銀槍氣貫長虹,這一招似曾相識,和趙霆簡直如出一轍。
關羽鳳目微眯,凝神看去,隻見趙雲毫不停留,一夾馬腹,從苦蝤身邊錯馬而過,輕舒猿臂,探手從苦蝤屍身之後抽出銀槍。
猛地一提戰馬,馬蹄從空中劃過,頓時轉過身形,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關羽看的暗暗點頭,城上戍衛也忍不住叫好連連。
趙雲回身,挺槍躍馬向賊寇殺去,如同虎入群羊,連搠十餘賊寇於馬前。
眾賊見苦蝤連一個回合都沒有抵擋得住就已經命喪當場,早就心膽俱裂,這會看趙雲殺氣騰騰朝他們衝來,哪裏還敢站在原地,發一聲喊,丟盔棄甲,沒命的朝張牛角的後陣衝去。
隻恨爹娘沒跟自己多生兩條腿。
趙雲突然殺到,正是關羽苦等不至的轉機,此時張角尚未結陣,先鋒的賊寇已經崩潰,若是乘勢而為,既能讓城中軍心稍定,提振信心,更能給張角一個下馬威,好好舒緩一下連日以來積聚的鬱悶之氣。
而更讓關羽心中期待的,則是呂逸的消息。
自從呂逸跟著趙霆去常山救援之後,兩邊就隔著重重黃巾大軍,相互之間難通消息,至今讓關羽和高順掛心不已。
想到此處,關羽蠶眉一挑,吩咐身邊兵士道:“備馬,取刀,開城門!”
兵士大驚,忍不住出言提醒道:“二將軍,城下是敵是友尚未可知,這裏須臾少不得將軍坐鎮,您怎能親自涉嫌?”
關羽笑道:“無需多慮,這小將軍雖然素未謀麵,但這一路槍法某卻認得出來,絕對是友非敵。”
略作沉吟,也覺得兵士的提醒不無道理,萬一自己出城,再有什麽突發狀況,這些兵士恐怕六神無主,失了方寸。
當即又吩咐道:“速去將四將軍請來!”
兵士見關羽已經下定決心,不好再勸,火急火燎去找高順。
不一會高順一陣風似得衝到城樓下,見關羽正披掛上馬,急急問道:“二哥,可是張角那裏又來攻城了?”
還未等關羽答複,他側耳傾聽,城外動靜不大,根本不像是大軍殺來的情形。
頓時又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問道:“是小弟大驚小怪了,二哥喚我來有何事吩咐?”
關羽見他一臉疲憊,昨日守城就是高順親自指揮,一日一夜未曾合眼,此刻掛著兩個黑眼圈,顯然還沒來得及休息。
自己一時疏忽,倒忘了此節,不免心中有些痛惜,和聲說道:“城外有個驍勇小將正在和敵先鋒交手,某去助他一臂之力,城上防禦不可一時無主,隻好辛苦四弟再替愚兄擔此重任,有勞!”
高順挺身抱拳,行過軍禮,朗聲說道:“末將遵命!”
這才笑著說道:“二哥請放手施為,小弟責無旁貸,先祝兄長旗開得勝!”說完轉身衝上城樓,毫不拖泥帶水。
關羽手撚長髯,微微頷首,心中讚許不已。
四個兄弟之中,若說性情相投,他最愛張飛的豪爽、不羈和張遼的跳脫、率真,但最欣賞的卻是高順的公私分明和嚴肅、謹慎。
高順出身最低,本是九原城中一個小兵,充其量就是呂家的一個普通家將,直到後來被呂逸慧眼識珠,結為兄弟。
即便如此,他卻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禦下寬和,待對上恭敬,任勞任怨,不爭不搶。
就像此時,他都是先奉軍令,再敘兄弟之誼。
關羽最重倫理綱常,崇尚春秋大義,因此對高順的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耳中聽見城外廝殺聲越來越急,關羽按下心頭紛繁的思緒,大喝一聲:“開城門!”
拍馬舞刀,朝著城門口飛奔而去。
趙雲本來已經把張牛角的賊寇部眾殺的亂成一團,卻隻見遠處沙塵蔽日,大地震顫。
他是探過張角大營才來的,此時已然猜到是張角大軍殺到,頓時有些後悔自己托大。
張角人馬眾多,絕非這區區兩千烏合之眾可比,自己單槍匹馬是絕對不可能逃出生天的。
早知如此,便不該在城下和這些賊寇糾纏許久,現在城內連自己身份都不知道,萬一閉門不出,豈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正在他心裏有些擔心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後“砰!”的一聲,城門前吊橋轟然落下,煙塵中一人一騎翩然而至。
趙雲心中大喜,頓時催馬迎上,隻見那人赤麵長髯,手提青龍偃月大刀,威風凜凜,氣勢逼人。
兩萬餘人,看上去漫山遍野,無邊無沿。
賊勢浩大,關羽不免變得憂心忡忡。
這幾日來他和高順苦守博陵城,也已經殫精竭智,苦不堪言。
前幾日張角親率兩萬黃巾已經發動過一輪攻勢,他們二人用盡了渾身解數,更親冒矢石,與前鋒黃巾軍短兵相接,這才勉強保住博陵城不失。
張角隻是衝殺一陣,便帶著黃巾軍撤退。
關羽和高順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兩人早晚輪換,日夜不休,時刻留意著黃巾賊的動向,也早已疲憊不堪。
更為艱難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二人縱然都是當世難得的將才,現在麾下兵馬卻根本做不到如臂使指。
本來城裏就隻有他們從涿縣帶來的不到五百兵丁是自己本部人馬,收降的黃巾軍卻還剩下萬餘。
這些人雖然大多是流民出身,和黑山賊那些罪惡多端之輩相比,要良善不少。
但愚民易欺,張角慣會裝神弄鬼,一身詭譎的手段在這些人心目中如同天仙臨凡,威信實隆。
麵對張角親臨,這些黃巾軍降卒竟完全生不起抵抗之心,反而私下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降卒在角落裏竊竊私語。
內憂外患,關羽和高順不僅僅要關注城外張角大軍的動向,更要時時防備著城中嘩變,更加捉襟見肘,倍添憂愁。
關羽正在擔憂,城下趙雲已經將苦蝤一擊斃命。
這一幕被關羽瞧了個真切,眼前一亮。
趙雲槍法利落幹脆,出手如電,銀槍氣貫長虹,這一招似曾相識,和趙霆簡直如出一轍。
關羽鳳目微眯,凝神看去,隻見趙雲毫不停留,一夾馬腹,從苦蝤身邊錯馬而過,輕舒猿臂,探手從苦蝤屍身之後抽出銀槍。
猛地一提戰馬,馬蹄從空中劃過,頓時轉過身形,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關羽看的暗暗點頭,城上戍衛也忍不住叫好連連。
趙雲回身,挺槍躍馬向賊寇殺去,如同虎入群羊,連搠十餘賊寇於馬前。
眾賊見苦蝤連一個回合都沒有抵擋得住就已經命喪當場,早就心膽俱裂,這會看趙雲殺氣騰騰朝他們衝來,哪裏還敢站在原地,發一聲喊,丟盔棄甲,沒命的朝張牛角的後陣衝去。
隻恨爹娘沒跟自己多生兩條腿。
趙雲突然殺到,正是關羽苦等不至的轉機,此時張角尚未結陣,先鋒的賊寇已經崩潰,若是乘勢而為,既能讓城中軍心稍定,提振信心,更能給張角一個下馬威,好好舒緩一下連日以來積聚的鬱悶之氣。
而更讓關羽心中期待的,則是呂逸的消息。
自從呂逸跟著趙霆去常山救援之後,兩邊就隔著重重黃巾大軍,相互之間難通消息,至今讓關羽和高順掛心不已。
想到此處,關羽蠶眉一挑,吩咐身邊兵士道:“備馬,取刀,開城門!”
兵士大驚,忍不住出言提醒道:“二將軍,城下是敵是友尚未可知,這裏須臾少不得將軍坐鎮,您怎能親自涉嫌?”
關羽笑道:“無需多慮,這小將軍雖然素未謀麵,但這一路槍法某卻認得出來,絕對是友非敵。”
略作沉吟,也覺得兵士的提醒不無道理,萬一自己出城,再有什麽突發狀況,這些兵士恐怕六神無主,失了方寸。
當即又吩咐道:“速去將四將軍請來!”
兵士見關羽已經下定決心,不好再勸,火急火燎去找高順。
不一會高順一陣風似得衝到城樓下,見關羽正披掛上馬,急急問道:“二哥,可是張角那裏又來攻城了?”
還未等關羽答複,他側耳傾聽,城外動靜不大,根本不像是大軍殺來的情形。
頓時又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問道:“是小弟大驚小怪了,二哥喚我來有何事吩咐?”
關羽見他一臉疲憊,昨日守城就是高順親自指揮,一日一夜未曾合眼,此刻掛著兩個黑眼圈,顯然還沒來得及休息。
自己一時疏忽,倒忘了此節,不免心中有些痛惜,和聲說道:“城外有個驍勇小將正在和敵先鋒交手,某去助他一臂之力,城上防禦不可一時無主,隻好辛苦四弟再替愚兄擔此重任,有勞!”
高順挺身抱拳,行過軍禮,朗聲說道:“末將遵命!”
這才笑著說道:“二哥請放手施為,小弟責無旁貸,先祝兄長旗開得勝!”說完轉身衝上城樓,毫不拖泥帶水。
關羽手撚長髯,微微頷首,心中讚許不已。
四個兄弟之中,若說性情相投,他最愛張飛的豪爽、不羈和張遼的跳脫、率真,但最欣賞的卻是高順的公私分明和嚴肅、謹慎。
高順出身最低,本是九原城中一個小兵,充其量就是呂家的一個普通家將,直到後來被呂逸慧眼識珠,結為兄弟。
即便如此,他卻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禦下寬和,待對上恭敬,任勞任怨,不爭不搶。
就像此時,他都是先奉軍令,再敘兄弟之誼。
關羽最重倫理綱常,崇尚春秋大義,因此對高順的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耳中聽見城外廝殺聲越來越急,關羽按下心頭紛繁的思緒,大喝一聲:“開城門!”
拍馬舞刀,朝著城門口飛奔而去。
趙雲本來已經把張牛角的賊寇部眾殺的亂成一團,卻隻見遠處沙塵蔽日,大地震顫。
他是探過張角大營才來的,此時已然猜到是張角大軍殺到,頓時有些後悔自己托大。
張角人馬眾多,絕非這區區兩千烏合之眾可比,自己單槍匹馬是絕對不可能逃出生天的。
早知如此,便不該在城下和這些賊寇糾纏許久,現在城內連自己身份都不知道,萬一閉門不出,豈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正在他心裏有些擔心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後“砰!”的一聲,城門前吊橋轟然落下,煙塵中一人一騎翩然而至。
趙雲心中大喜,頓時催馬迎上,隻見那人赤麵長髯,手提青龍偃月大刀,威風凜凜,氣勢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