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逸追著馬媛出去,大小姐既羞且怒,壓根不願意跟呂逸說話。
她心中氣苦,馬續托付之意這麽明顯,就是傻子也該聽得出來吧。
偏偏呂逸衝鋒的時候智勇無雙,定計的時候深謀遠慮,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卻像個榆木疙瘩一樣,蠢得要死!
還說什麽“定將師妹看作親妹妹一般悉心照顧,敬之愛之,絕不敢有絲毫怠慢!”
“誰稀罕當他妹妹!”馬媛越想越氣。
但轉念一想,自己這沒來由的氣惱又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他們才認識短短一日,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
呂逸到底是什麽時候走進了她的內心?
是那晚賊困愁城,卻驟然火起的那一瞬間,如同希望之火點燃了自己的內心?
還是陷於敵陣,臨危不亂的所向披靡,永不言棄的不屈鬥誌,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
又或是獨立千軍,帶著一百多人,義無反顧的殺入敵陣的無雙勇力,讓自己依稀看到先祖伏波將軍的身影?
仔細想想,似乎都不是。
她的身邊不乏這樣的人,自己的爺爺馬續就是大漢碩果僅存的帥才,師兄趙霆也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些場景在外人看來難得,於她而言也不過尋常而已。
是了!
是呂逸的信任!
這個時代,男尊女卑,雖然馬媛可以自信的說,自己已經將伏波兵法了然於心,融會貫通,就連馬續也曾說過,單論兵法一道,她已經青出於藍。
但馬續是自己的親爺爺,是看著自己長大的,而呂逸卻隻是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呂逸智勇雙全,卻沒有盛氣淩人。和自己說話的時候,可以看得出他從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信賴。
她不知道這樣的信賴是從哪裏來的。當她在城樓上說出自己可以破陣的一刹那,內心的忐忑隻有自己知道。
當時她已經做好了一番唇槍舌戰的準備,隻要呂逸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懷疑,她都不惜親自出陣。
哪怕明知自己的武藝稀鬆平常,但她也願意用性命相搏,向天下人證明,她這個最後的伏波傳人,不會讓先祖英名蒙羞。
但呂逸沒有絲毫的懷疑,更當眾說出“性命相托”這四個字。
他說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勉強和做作,是那樣的誠懇和真摯。
呂逸沒有把她當作女子,在呂逸的眼裏,自己和他是平等的,他對自己的尊重才是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
就在那一刻,呂逸不僅贏得了她的信任和感激,更直接走進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但是!現在看來,她似乎完全是一廂情願?自己芳心暗許,呂逸卻不解風情,怎能讓馬媛不氣結、委屈和羞惱?
呂逸也不是這個意思,事到如今,他要是再看不出來,真就成了傻子。
但他一時接受不了啊...
不是馬媛不好,想反,她不僅長相極美,更有普通女子沒有的颯爽和英氣,更添了七分別樣的氣質,他怎麽會不怦然心動?
但這一切來的太快了啊...
雖說這個時代都是父母之命,有了馬續的首肯,他們兩人其實名正言順。
可呂逸的身體裏住著的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靈魂,他承認自己對馬媛有欣賞和愛慕,但現在自己幾乎一無所有,更肩負著遠大的目標和理想。
自己能給馬媛帶來安穩的生活嗎?即便日後在塞外連年苦戰,最終或許也是馬革裹屍,馬媛也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他們都還年輕,自己如何能保證給人家一個安穩的未來?
或許有一天,馬媛醒悟過來,又或許有一天,馬媛發現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個女子的一生就這樣被自己耽誤了,到時候隻能顧影自憐,一輩子都不會真正的快樂。
呂逸不希望這樣,他願意給雙方更多的時間,更深入的了解彼此。
或許有一天,他們可以真正做到情投意合,攜手相伴,但肯定不是現在。
苦口婆心,委曲求全的向馬媛解釋了大半天,然而大小姐正在氣頭上,呂逸越嘮叨,她越生氣,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場麵一度極為尷尬。
鄔堡的糧草現在都聚集在東麵,一是為了調配方便,另一方麵也因為接連被圍困數日,著實有些捉襟見肘。
粟、栗、豆、野菜,琳琅滿目,就連陣亡的戰馬也沒有浪費,被剝洗幹淨,晾在一邊。
婦孺不能作戰,主動承擔起了戰飯的整飭活計,偶爾還有從家中找到些殘糧送來的老幼。
看得出來,雖然城中艱難度日,卻萬眾一心。
蘇雙類世經商,經濟頭腦在整個鄔堡堪稱第一。
張遼看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卻三言兩語,硬生生把僅有一點吃食,分派的井井有條,本來隻夠支應兩日不到的糧草,現在支撐上四天不成問題。
“蘇大哥這一手無中生有,小弟著實佩服!”張遼由衷讚歎道。
“說來也不過是些不入流的本事而已,文遠你過譽了。”蘇雙臉上殊無喜色,平靜的說道。
張遼隻當他是剛脫虎口,心有餘悸,大大咧咧的一拍他的肩膀,說道:“蘇大哥不必憂心,有我們兄弟幾個在,絕不會讓你再落入賊人之手。走走走,我給你備些吃食,咱們哥倆多日未見,小弟給你壓壓驚。”
蘇雙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卻不肯去堡內,他現在如同驚弓之鳥,非要親眼看著堡外敵營的動靜才能安心。
張遼見勸不動他,也理解他現在的心情,自去弄了一盤野菜端上城頭,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往事。
蘇雙突然說道:“有菜無酒,豈能盡興,文遠,為兄去找兩壇酒來佐菜!”
張遼一驚,說道:“褚賊兵臨城下,咱們陣前飲酒可是犯了大忌!”
“誒!文遠這話從何說起,我又不是你大哥麾下軍卒!”蘇雙搖頭說道,“再說,你現在又不當值,咱哥兩小酌幾盞有什麽打緊?”
見張遼還要拒絕,他突然一臉沉痛,說道:“就當給世安大哥祭奠一場,他走的太慘...”說罷泫然欲泣。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遼心裏一陣悲傷難以自抑,終於不再勸阻,任由蘇雙抱了兩壇酒過來斟滿。
兩人邊喝邊聊,越聊越感傷,不知不覺中,酒意上湧。
城頭上的戍衛守了大半日,堡外褚飛燕的賊營裏一點動靜都沒有。
戍衛們被酒香吸引,時不時眼饞的瞥上幾眼。
張遼見巡哨的賊兵離得遠遠的隻在營門口晃悠,連看都不看這裏一眼,心中大定,爽快的又搬了幾壇酒過來,
蘇雙見戍衛眼饞這裏,爽快的上前給戍衛們一人斟上兩盞酒暖身子。
幾碗酒下肚,蘇雙激蕩的心情明顯平複了許多,話匣子不由自主就打開了。
他行商多年,天南海北去過很多地方,那些山狐野怪的故事,塞北南疆的風物信手拈來。
蘇雙說的繪聲繪色,聲音又大,眾人聽得心馳神往,竟漸漸圍攏過來。
她心中氣苦,馬續托付之意這麽明顯,就是傻子也該聽得出來吧。
偏偏呂逸衝鋒的時候智勇無雙,定計的時候深謀遠慮,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卻像個榆木疙瘩一樣,蠢得要死!
還說什麽“定將師妹看作親妹妹一般悉心照顧,敬之愛之,絕不敢有絲毫怠慢!”
“誰稀罕當他妹妹!”馬媛越想越氣。
但轉念一想,自己這沒來由的氣惱又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他們才認識短短一日,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
呂逸到底是什麽時候走進了她的內心?
是那晚賊困愁城,卻驟然火起的那一瞬間,如同希望之火點燃了自己的內心?
還是陷於敵陣,臨危不亂的所向披靡,永不言棄的不屈鬥誌,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
又或是獨立千軍,帶著一百多人,義無反顧的殺入敵陣的無雙勇力,讓自己依稀看到先祖伏波將軍的身影?
仔細想想,似乎都不是。
她的身邊不乏這樣的人,自己的爺爺馬續就是大漢碩果僅存的帥才,師兄趙霆也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些場景在外人看來難得,於她而言也不過尋常而已。
是了!
是呂逸的信任!
這個時代,男尊女卑,雖然馬媛可以自信的說,自己已經將伏波兵法了然於心,融會貫通,就連馬續也曾說過,單論兵法一道,她已經青出於藍。
但馬續是自己的親爺爺,是看著自己長大的,而呂逸卻隻是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呂逸智勇雙全,卻沒有盛氣淩人。和自己說話的時候,可以看得出他從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信賴。
她不知道這樣的信賴是從哪裏來的。當她在城樓上說出自己可以破陣的一刹那,內心的忐忑隻有自己知道。
當時她已經做好了一番唇槍舌戰的準備,隻要呂逸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懷疑,她都不惜親自出陣。
哪怕明知自己的武藝稀鬆平常,但她也願意用性命相搏,向天下人證明,她這個最後的伏波傳人,不會讓先祖英名蒙羞。
但呂逸沒有絲毫的懷疑,更當眾說出“性命相托”這四個字。
他說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勉強和做作,是那樣的誠懇和真摯。
呂逸沒有把她當作女子,在呂逸的眼裏,自己和他是平等的,他對自己的尊重才是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
就在那一刻,呂逸不僅贏得了她的信任和感激,更直接走進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但是!現在看來,她似乎完全是一廂情願?自己芳心暗許,呂逸卻不解風情,怎能讓馬媛不氣結、委屈和羞惱?
呂逸也不是這個意思,事到如今,他要是再看不出來,真就成了傻子。
但他一時接受不了啊...
不是馬媛不好,想反,她不僅長相極美,更有普通女子沒有的颯爽和英氣,更添了七分別樣的氣質,他怎麽會不怦然心動?
但這一切來的太快了啊...
雖說這個時代都是父母之命,有了馬續的首肯,他們兩人其實名正言順。
可呂逸的身體裏住著的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靈魂,他承認自己對馬媛有欣賞和愛慕,但現在自己幾乎一無所有,更肩負著遠大的目標和理想。
自己能給馬媛帶來安穩的生活嗎?即便日後在塞外連年苦戰,最終或許也是馬革裹屍,馬媛也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他們都還年輕,自己如何能保證給人家一個安穩的未來?
或許有一天,馬媛醒悟過來,又或許有一天,馬媛發現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個女子的一生就這樣被自己耽誤了,到時候隻能顧影自憐,一輩子都不會真正的快樂。
呂逸不希望這樣,他願意給雙方更多的時間,更深入的了解彼此。
或許有一天,他們可以真正做到情投意合,攜手相伴,但肯定不是現在。
苦口婆心,委曲求全的向馬媛解釋了大半天,然而大小姐正在氣頭上,呂逸越嘮叨,她越生氣,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場麵一度極為尷尬。
鄔堡的糧草現在都聚集在東麵,一是為了調配方便,另一方麵也因為接連被圍困數日,著實有些捉襟見肘。
粟、栗、豆、野菜,琳琅滿目,就連陣亡的戰馬也沒有浪費,被剝洗幹淨,晾在一邊。
婦孺不能作戰,主動承擔起了戰飯的整飭活計,偶爾還有從家中找到些殘糧送來的老幼。
看得出來,雖然城中艱難度日,卻萬眾一心。
蘇雙類世經商,經濟頭腦在整個鄔堡堪稱第一。
張遼看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卻三言兩語,硬生生把僅有一點吃食,分派的井井有條,本來隻夠支應兩日不到的糧草,現在支撐上四天不成問題。
“蘇大哥這一手無中生有,小弟著實佩服!”張遼由衷讚歎道。
“說來也不過是些不入流的本事而已,文遠你過譽了。”蘇雙臉上殊無喜色,平靜的說道。
張遼隻當他是剛脫虎口,心有餘悸,大大咧咧的一拍他的肩膀,說道:“蘇大哥不必憂心,有我們兄弟幾個在,絕不會讓你再落入賊人之手。走走走,我給你備些吃食,咱們哥倆多日未見,小弟給你壓壓驚。”
蘇雙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卻不肯去堡內,他現在如同驚弓之鳥,非要親眼看著堡外敵營的動靜才能安心。
張遼見勸不動他,也理解他現在的心情,自去弄了一盤野菜端上城頭,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往事。
蘇雙突然說道:“有菜無酒,豈能盡興,文遠,為兄去找兩壇酒來佐菜!”
張遼一驚,說道:“褚賊兵臨城下,咱們陣前飲酒可是犯了大忌!”
“誒!文遠這話從何說起,我又不是你大哥麾下軍卒!”蘇雙搖頭說道,“再說,你現在又不當值,咱哥兩小酌幾盞有什麽打緊?”
見張遼還要拒絕,他突然一臉沉痛,說道:“就當給世安大哥祭奠一場,他走的太慘...”說罷泫然欲泣。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遼心裏一陣悲傷難以自抑,終於不再勸阻,任由蘇雙抱了兩壇酒過來斟滿。
兩人邊喝邊聊,越聊越感傷,不知不覺中,酒意上湧。
城頭上的戍衛守了大半日,堡外褚飛燕的賊營裏一點動靜都沒有。
戍衛們被酒香吸引,時不時眼饞的瞥上幾眼。
張遼見巡哨的賊兵離得遠遠的隻在營門口晃悠,連看都不看這裏一眼,心中大定,爽快的又搬了幾壇酒過來,
蘇雙見戍衛眼饞這裏,爽快的上前給戍衛們一人斟上兩盞酒暖身子。
幾碗酒下肚,蘇雙激蕩的心情明顯平複了許多,話匣子不由自主就打開了。
他行商多年,天南海北去過很多地方,那些山狐野怪的故事,塞北南疆的風物信手拈來。
蘇雙說的繪聲繪色,聲音又大,眾人聽得心馳神往,竟漸漸圍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