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884-2-2


    共有製


    一、基本理念


    共有製,係指所有權式共有製或者占有權式共有製,是經濟社會、物權社會、人文社會和法製社會普遍存在的占有形態。全麵規範與安全調整共有製的占有關係,是一個廣泛而深遠的課題。


    除了有權占有與無權占有、善意占有與惡意占有等數十種常規性占有形態以外,公然占有與隱秘占有、趨利性占有與非趨利性占有、內部占有與外部占有以及法定占有與意定占有等占有形態是其主要特點之一。


    所謂共有製,一是指按照特別優先權規定的共同所有製,二是按照自然法劃分的共同占有製,三是按照合同約定的共同占有製,四是按照人事關係或者親緣關係形成的占有製。不同的所有製、不同的占有製,會有不同的法律地位與占有效力。


    1、按照特別優先權規定的共同所有製


    按照特別優先權規定的共同所有製,是特指城市與鄉村的集體所有製,主要是鄉村的集體所有製。


    城市集體所有製經過30多年來的改製已經麵目全非了,多數特別優先權已經被取消或者被縮減了,共有物的占有體製上已經向私有權方麵傾斜。


    鄉村集體所有製,仍然對於占有土地等自然資源享有一定的特別優先權,各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享有法定的土地占有權,已經有許多農村集體經濟超過了城市集體經濟。由於農村承包製和集體企業改製等原因,已經弱化了公有製成分,下降為共有製體製。但是,在各種共有製體製中,以所有製而論,仍然是公有製成分最高的一類共有製。因此,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考量,仍然稱之為“公有製”;而從物權法理學考量,準確地說就是“共有製”。


    2、按照自然法劃分的共同占有製


    按照自然法劃分的共同占有製,係指合夥共有、業主共有、家庭共有、夫妻共有等傳統的常規式共有製。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新興的共同占有製,如集合、混合所有製或者股份共有製,有同一所有製和非同一所有製的共有製。


    所謂自然法,亦即與成文法不同的存在法,即使是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卻是實實在在的法律對象,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其反映人類思想的理性,表現出大家可以接受的行為方式。其思想內容的核心,是強調自然理性對人類本身的約束與指導作用。有許多成文法是在自然法基礎之上進行統一規範的,但成文法並沒有照單全收,而是有選擇或者有重點地收下一些付諸明文規定。


    如中國物權法第6章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規定部分的業主共有製與共有權;第8章共有,是籠統規定的共有、共有權、共有製、共有關係等,沒有具體規定哪些共有、共有權、共有製、共有關係等。雖然對於哪些共有製等沒有具體規定,人們完全可以自然法的理性來正確對待它們,不能隨意否定它們的存在價值與特定的法律效力。


    3、按照合同約定的共同占有製


    按照合同約定的共同占有製,係指占有權人對於有關物的占有依據書麵合同的約定或者其他契約方式的約定,形成物權式占有或者債權式占有、權利式占有等占有形態,在遵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開展共有關係。


    嚴格地說,此類共有製,不是法律明文規定的共有製,而是法律放權與調整的共有製。物權法、合同法、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以及企業國有資產法等法律法規、政策法規,僅作原則性、指導性規定,不作具體規定,不讚成給予合同的任何一方以任何的特別優先權,也不允許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而損害國家、集體、私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權益。


    此類共有製,主要流行於一般流通領域可交換的有形物、特定的無形物和特定的權利而成立占有關係,限製流通領域個別可交換的有形物、特定的無形物和特定的權利或許可以作變通處理而成立占有關係,禁止流通領域的肯定是不行的。


    按照合同約定的共同占有製,定然產生意定共有權。


    意定共有權,是二人以上共有人依據合同約定對某物共同占有之權利。


    所謂意定,是指基於意思自治主義精神的約定。在法律沒有限製的前提下,自主占有人、他主占有人、自己占有人、輔助占有人等,都可以選擇普通物權占有式、擔保物權占有式以及製度物權式意定共有權。


    物權法第241條規定:“基於合同關係等的占有,有關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使用、收益、違約責任等,按照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


    說明了按照合同約定的有權占有與共同占有製至關重要。否則,就無法鑒定其合法性、合理性、合適性程度,難以推定其有權占有與無權占有、善意占有與惡意占有等數十種常規性占有形態,難以推定其公然占有與隱秘占有、趨利性占有與非趨利性占有、內部占有與外部占有以及法定占有與意定占有等占有形態,難以推定其無過失占有與有過失占有、無瘕疵占有與有瘕疵占有等占有形態,有關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使用、收益、違約責任與損害賠償責任等重大事項也難以確定,對於占有權人和共有製、共有關係等是很不利的。


    4、按照人事關係或者親緣關係等形成的占有製


    按照人事關係或者親緣關係形成的占有製,係指各個單位、各個業主、各個家庭、各對夫妻等,按照人事關係或者親緣關係自然形成或者按照規章製度形成的占有製。


    這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常態化的共有製,非趨利性占有、扁平化占有、密切性占有、長久性占有以及信托式占有、中介式占有占大多數比例,以占有權式共有製為其代表作。因為主要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消費型共有製,與所有權、收益權、處分權或者質權、留置權等式樣的趨利性共有製有很大的差別。


    傳統物權法的各種占有製,都是財產權型占有製,言必稱財產權。倘若換位思考,我們就會有新的思考、理念與收獲。


    譬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財產,既是全民所有的財產,又是每個單位憑借人事關係無償取得、無償使用和無償占有的財產,並且自然形成了單位共同占有製。況且他們所占有的財產都是禁止流通、個別的嚴格限製流通的財產,他們的占有權都是非趨利性占有權,不能與經濟領域趨利性的共有製相提並論。


    業主、家庭、夫妻等共有形態,是根據鄰居關係、親緣關係、人緣關係等成立的。他們所占有的財產都是限製流通或者一輩子不流通的財產,他們的占有權同樣都是非趨利性占有權,同樣不能與經濟領域趨利性共有製相提並論。隻有在業主的財產發生物權變動時,在家庭解體、夫妻離異及其他物權變動時,在發生財產繼承、贈與等需要以財產權表示時,才能與經濟領域趨利性的共有製相提並論。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如此,民事主體的占有關係,在權利檔次與布局上,是優先權優於專有權、共有權、繼承權的,專有權優於共有權的,共有權優於繼承權的。


    比如,同樣是一套房屋,權利人享有繼承權的會受訴訟時效的限製,而共有權卻不受訴訟時效的限製。繼承權訴權是一種普通財產債權,共有權訴權是特定的物權,同樣是一套房屋,受法律保護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5、共有製的實行


    對於共有製的實行,包括法定共有製與意定共有製的實行。


    法定共有製,主要是從所有製關係法對共有物與共有權進行規定的,其次是從所有權關係法對共有物與共有權進行規定,至於從他物權關係法對共有物與共有權進行規定是比較少見的。


    意定共有製,是當事人自由約定的共有製,對於占有權、占有關係、占有結果等都可以自由設立或變更,也不完全按照法律規定的格式來實行。無論是自物權人或者是他物權人,都有權自由選擇或變更甚至消滅占有權、占有關係和占有結果,所有權式占有與非所有權式占有、變更共同占有或者按份共有等,權利人自由選擇的餘地很大。


    二、一般認識


    1.共有製


    對於共有主體的看法不同,也會有一些不同的說法的。製度物權法側重於所有製的,僅僅明確規定城鎮與農村的集體所有製―共有製,其他的共有製忽略了。一般物權法側重於共有權,應當說也將其他的共有製包括進來。


    2004年11月15日至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德國技術合作公司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了中德物權法研討會。討論德國的共同共有製度時,德國專家介紹了德國共同共有製的立法情況。在德國法律中,共同共有的前提條件是存在特定的法律關係。


    從類型上說,德國的共同共有包括以下三種:第一,人合社團;第二,夫妻共同財產;第三,共同繼承。從體例上看,同這三種共同共有相關的問題分別規定在債權關係法、家庭法或者繼承法當中。沒有在物權法上作一般規定。德國專家對是否應在物權法上對共同共有作出統一的一般性規定,持保留態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編著《物權法(草案)參考》第264頁)。


    德國的“人合社團”的組織架構,應當說與中國城鎮或者農村的“集體”―村民合作社是大體上相同的。但畢竟德國是私有化社會,土地類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完全是私有化、市場化運作的,這跟中國的物權製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有一點是可以充分肯定的,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國家,共同共有製是客觀存在的事物。


    中國的共同共有製,實際上分為兩種類別:


    第一種,是物權化方向是傾向於公共性質的,如城鎮、農村的“集體所有製”―共同共有製,主要是生產資料、勞動工具和勞動力三要素為共有。


    第二種,是物權化方向是傾向於私共性質的,如居民小區的業主共有、家庭或夫妻共同體及其共有物產等,主要是生活資料為共有。居民的地上權、地役權連同綠化麵積、同棟樓房的設施與附設設施等,也是共有物。


    以上第一種共有製,因為共有人的占有物數量巨大、麵積廣泛、時間恒久、物權活動頻繁等特征,遂一直存續主要共有物和主流共有製。


    2、共有製與共有關係


    共有物、共有權、共有製,也是物權法有權占有、占有條件、占有關係、占有利益以及占有形態、占有製度、占有保護、占有效力等項目的重要項目之一,尤其是集體共有物、共有權、共有製至關重要。


    共有關係是社會化的廣泛性物權關係,存在於各種所有製之中和各類物權人之間,品種繁多,花樣翻新,而共有物、共有權、共有製是共有關係的三大要素。


    共有關係,分為集權式與分權式、特殊的與一般的、自物權的與他物權的、法定的與約定的、有優先權的與無優先權的、內部的與外部的、趨利性的與非趨利性的等很多類型。依據合同關係或者依據法律規定、人事關係等辦法成立的共有關係,在生產、交換、流通、消費、分配等領域中都能找到共有關係的存在。


    共有關係,是共有人對於共有物的占有、共有權的行使、共有製的實行密切相關。


    對於共有物的占有,傳統物權法中專指有形物的占有,當代物權法中部分地引進了無形物的占有與特定權利的占有。


    對於共有權的行使,無論是自物權人或者是他物權人,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是共有人一同對於占有權的行使。所有權人的占有權與非所有權人的占有權肯定是有差別的。


    當共有人一同占有多物時,由共同共有中再劃分按份共有,或者從按份共有中再劃分共同共有,適用於習慣法、自然法、道德法、邏輯法的特殊辦法。


    一般而論,按份共有中多少存在一些共同共有的成分,如共同按份共有就是共同共有了。所有權按份共有體製中,占有權、占有關係共同共有的情形是很多的。如甲股權人占企業股份的七成,乙股權人占企業股份的三成,財產所有權按份共有是七三開;這兩個股權人共用一間辦公室,雙方的占有權是不論七三開的,而是共同共占有的。


    共有、共有物、共有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在於要正確對待它,不能回避它、歪曲它。物權法理學是很好的法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疑難問題。法學家的理念與政治家的理念是有些區別的,物權法理學就是一門法律哲學,講客觀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分析因果關係有獨到之處。


    平時我們不怎麽關注共有、共有物、共有製,我們沒有發現它們的矛盾焦點並不多,主要集中於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的內部矛盾。如果我們認真研究一番,就覺得它們很不簡單。這三樣東西是物權關係的潤滑劑,或者是膠粘劑,家庭共有製、業主共有製、私人企業共有製、集體企業共有製等共有製無處不在,甚至於國家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也可以成立共有製,混合所有製也是共有製。


    共有製,應當包括共有物的占有製、使用製、收益製和處分製在內。其中,分析研究共有物的占有製應當是一個重點課題,所有權共有製、用益物權共有製、擔保物權共有製和其他物權共有製,都應當從共有物的占有製開始分析研究。否則,就不得要領,事倍功半,甚至於得不償失。


    3、單獨占有與共同占有


    梁慧星、陳華彬兩位著名的專家學者合著的《物權法(第五版)》,詳細論述了“單獨占有與共同占有”等11對占有的類型,認真理解其中的法理學術,對於我們深入研究共有製、共有關係等方麵很有作用。


    文章中主要內容如下(梁慧星、陳華彬合著《物權法(第五版)第395~396頁)。


    以占有人的人數為一人或數人為標準,占有可分為單獨占有與共同占有。一人對於物所為的占有,為單獨占有;數人對同一物的占有,為共同占有。共同占有又可分為重複共同占有與統一共同占有。


    重複共同占有,又稱為通常共同占有,指各共同占有人於不妨害他共同占有人的情形下,各自管領其物的的占有。例如,數人租賃一個房間,每人可以單獨使用公用的浴室或廚房,或數人共同管理一個書房,每人各有鑰匙,各自可以單獨開門取書等,均屬於重複共同占有。


    統一共同占有(也稱共同占有),指全體共同占有人對於占有物僅有一個管領力,僅可結合全體占有人為共同的管領。統一共同占有,其占有人不能單獨管理占有物,係為與重複共同占有的不同之處。例如,數人共同管理錢櫃,錢櫃有數個不同的鑰匙,鑰匙分別由數人保管,任何一人均無法開櫃取錢,即屬於統一共同占有;又如,數個繼承人對遺產的共同占有,亦屬此種統一共同占有。


    區分單獨占有與共同占有的意義在於:單獨占有不存在著內部的關係(引者注:“內部關係”應當為“內部關係與外部關係”),而共同占有存在內部關係與外部關係。


    “1、在內部關係方麵又包括兩點:(1)占有保護請求權之排除。即數人共有一物時,各占有人就其占有物使用範圍,不得相互請求占有保護。……(2)即隻要符合構成要件,在共同占有人之間可成立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2、在對外關係方麵,單獨占有的場合,對於第三人的權利義務均均由占有人承受。而在共同占有的場合,則包括:(1)各個共同占有人可以單獨請求占有的保護,占有被侵奪時,僅可請求返還占有物於全體共同占有人;(2)各個共同占有人可以將其占有的地位(共同占有)轉讓給他人。轉移單獨占有時,各共同占有人應共同為之。例如,甲、乙共有某車,出售於丙時,甲、乙應共同使丙取得單獨占有;如甲將其應有部分出售於丙時,甲應使丙對車的共同占有,如交付汽車的鑰匙。”


    以上“單獨占有與共同占有”的論述是妙論,認真領會很有意思。


    相關法律:物權法第241條


    相關名詞:


    有權占有無權占有占有的基本概念普通物權法之占有關係擔保物權法之占有關係製度物權法之占有關係狹義的占有廣義的占有自物權占有主體自物權占有主體的主要類型他物權占有主體(一)他物權占有主體(二)主自物權占有與其他自物權占有的關係自己占有與輔助占有直接占有與間接占有占有的客體公有物國家專屬占有物及其物權化方針(一)國家專屬占有物及其物權化方針(二)國家專屬占有物(一)國家專控類特種占有物國家流通類占有物共有物共有權專有共有物與物權化專控共有物與物權化一般共有物與物權化合有物合有製及其物權化合有製私有物私有製私有物與物權化惡意占有人的損害賠償責任


    本文要點


    共有製,係指所有權式共有製或者占有權式共有製,是經濟社會、物權社會、人文社會和法製社會普遍存在的占有形態。全麵規範與安全調整共有製的占有關係,是一個廣泛而深遠的課題。


    所謂共有製,一是指按照特別優先權規定的共同所有製,二是按照自然法劃分的共同占有製,三是按照合同約定的共同占有製,四是按照人事關係或者親緣關係形成的占有製。不同的所有製、不同的占有製,會有不同的法律地位與占有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如此,民事主體的占有關係,在權利檔次與布局上,是優先權優於專有權、共有權、繼承權的,專有權優於共有權的,共有權優於繼承權的。


    比如,同樣是一套房屋,權利人享有繼承權的會受訴訟時效的限製,而共有權卻不受訴訟時效的限製。繼承權訴權是一種普通財產債權,共有權訴權是特定的物權,同樣是一套房屋,受法律保護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三、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如此,民事主體的占有關係,在權利檔次與布局上,是優先權優於專有權、共有權、繼承權的,專有權優於共有權的,共有權優於繼承權的。


    比如,同樣是一套房屋,權利人享有繼承權的會受訴訟時效的限製,而共有權卻不受訴訟時效的限製。繼承權訴權是一種普通財產債權,共有權訴權是特定的物權,同樣是一套房屋,受法律保護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父親去世後房產沒有分割,由母親管理使用,最後母親又去世了,相關財產由農村的老大繼續使用,老二在國外幾十年後回來向法院提起訴訟。


    倘若他以“侵害繼承權”為由起訴,老大自然會以訴訟時效經過作為抗辯,法院審查訴訟時效確已經過,於是依據“侵害繼承權”的保護時效駁回老二的訴訟請求。


    倘若老二以共有權、繼承財產共有製、房產的共有關係和以“分割共有財產”為由起訴,他不說侵害繼承權,因為父親去世時遺產就歸兄弟二人共有,隻是共有財產一直在大哥的掌管之下,他現在請求分割共有財產,而請求分割共有財產的請求權不適用於訴訟時效。老二以這個理由起訴,法院就不能駁回他。法院查明此項遺產沒有進行過分割,一直處於共有狀態,法院就應當認可老二的請求,作出“分割共有財產”的判決。


    由此可見,共有權優於繼承權,共有製優於個人所有製,共有關係優於個人的財產關係,共有權不是一般的有權占有,共有製不是簡單的財產占有製,共有關係不是簡單的占有關係;因繼承發生物權變動的這個規則,對當事人、對法院都關係重大,物權法理學比一般的財產權法理學更能說明道理,使人心服口服。


    此外,夫妻離異時未分割的財產,同樣適用於“分割共有財產”的物權保護請求權規則,應不受訴訟時效的限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絲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絲園並收藏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