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235-1


    《企業國有資產法》關於國有資產監管職責與零物權


    一、基本理念


    《企業國有資產法》關於國有資產監管職責與零物權,是限製國有資產監管與負責人的瀆職失職行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截留、破壞企業國有資產的係統性、權威性法律的特別物權關係法。此項特別規定,由國有資產監管保護法、所有製關係法、所有權關係法和零物權禁止法統一規範與嚴格控製,任何組織與個人不得損害企業的國有資產。否則,需承擔法律事務、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需承擔刑事責任。


    企業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的財產,是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基礎,必須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全麵監管。一切組織與個人均有權檢舉揭發侵占、哄搶、私分、截留、破壞國家財產的違法犯罪分子,國有財產監管機構和負責人更是責無旁貸。


    《企業國有資產法》運用係統工程原理和一般均衡原理,基於國家利益保護主義和公共利益保護主義宗旨原則,運用物權法“占有的保護”、“國家財產的保護”之法理基礎來監管、保護國有財產的職責。基本上由製度物權法來規範與調整,少數時候由普通物權法和擔保物權法來規範與調整,對於一切不符合國有財產監管法要求的,針對發生在國有企業的企業改製、企業解散、申請破產、合並分立、轉讓財產、分配利潤、違規擔保、進行大額捐贈、關聯交易、設立小金庫、合謀私分等過程中的違法犯罪現象,特別是對於侵占、哄搶、私分、截留、挪用、破壞國家財產的任何單位與個人,均以零物權的方式采取“一票否決權”。


    《企業國有資產法》關於國有資產監管職責與零物權,就是監管人和被監管人各自的或者共同的零物權。


    共同的零物權,係指監管人和被監管人共同的對國有資產的零侵占權、零哄搶權、零私分權、零截留權、零破壞權。


    監管人的零物權,主要係指:零違反法律程序權、零失職權、零瀆職權、零濫用職權權、零徇私舞弊權、零共同犯罪權、零獨裁專製權、零執法犯法權、零刑訊逼供權。


    被監管人的零物權很多,主要集中在:零違反法律程序權、零不當得利權、零侵占權、零挪用權、零低價轉讓權、零低價折股權、零非法交易權、零財務報告權、零惡意串通權、零貪汙權、零賄賂權、零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權、零獨裁專製權。


    零物權,即無物權以及反物權、負物權、被除數物權、被禁止被剝奪物權,是數理技術物權的否定性物權項目,它可以將確認複雜的有物權與無物權的紛爭中簡單易行。“一票否決權”、“一票歸零權”、“一票處分權”和“一票執行權”等都可以快刀斬亂麻,可以提綱挈領、舉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對於國家所有的各種財產的零侵占權、零哄搶權、零私分權、零截留權、零破壞權一旦認定,就可以結合行政法、行政經濟法和刑法來定罪量刑或者確定行政責任、國家財產的信托責任


    二、一般分析


    1.中國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加強重點國有企業控製力的戰略目標


    2006年12月5日《***辦公廳轉發國資委關於推進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對於中國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加強重點國有企業控製力的戰略目標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受到社會公眾廣泛讚同的方麵,就是國有經濟應對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製力,包括軍工、電力電網、石油化工、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其中,對於軍工、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開發及電網、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應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對以上領域的重要子企業和民航、航運等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應保持絕對控股;對於石化下遊產品經營、電信增值業務等領域的中央企業,應加大改革重組力度,引入非公經濟和外資,推進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


    國資委主體李榮融說,國有經濟對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製力,包括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九大行業。其中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的中央企業,要成為重要骨幹企業和行業排頭兵企業,國有資本和在其中保持絕對控製或者有條件的相對控股;承擔行業共性技術和科研成果轉化等重要任務的科研、設計型中央企業,國有資本保持控股。


    李榮融說,到2010年以上領域要擁有一批對行業發展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骨幹企業。其中石油石化、電信、電力、冶金、航運、建築等行業的重要骨幹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汽車、機械、電子行業的重要骨幹企業為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打下堅實基礎。(中央人民政府網2006年12月18日:國資委:國有經濟應保持對七個行業的絕對控製力)


    以上戰略地位指導思想基本麵是好的,應當是保護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最起碼的法律底線。不足之處有幾點:一是關於地方國有企業的戰略地位與戰略目標不明朗;二是標誌著全國性的家電企業的戰略地位已經放棄;三是關於國有企業股份製改造和其他改製辦法隱藏著不利因素;四遺憾的是沒有民主監督國有資產的內容。


    2.《企業國有資產法》關於國有資產監管職責與零物權


    2008年10月28日,一部關於國有資產監管職責與零物權的大法《企業國有資產法》千呼萬喚始出台。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製度物權法。明確了中央政府與中央企業、地方政府與地方企業各自的權利、義務與製度信托責任,對於嚴格規範政府與企業的行為有很大的強製力與執行力。這部法律與先前出台的《物權法》聯袂形成合力,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企業國有資產法》共9章77條,主要內容是:(1)關於本法的適用範圍;(2)關於國有資產監管體製;(3)關於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4)關於國家出資企業;(5)關於國家出資企業的管理者;(6)關於涉及國有資產監督的重大事項;(7)關於國有資本經營預算;(8)關於對國有資產的監督;(9)關於法律責任。由此可見,該法是《物權法》第57條內容的全麵展開,因此是係統性的“國有財產監管職責與零物權”的明確規定,且其法律效力能夠錦上添花。


    國有財產監管職責與零物權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重點突出。國有財產的重點保護對象、重點措施和重點監管職責與零物權都有明確規定。針對有些國有企業在改製過程中,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低價出售,甚至於無償分給個人,或者以其他方式和手段侵害國有資產權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比較嚴重的情況,設置了國有資產保護防火牆。


    第二,內容全麵。從各種各級國有企業的設立、變更、轉移、消滅或者整合、融合、變種、析產,以及國有資產的經營、預算、分配、分紅、監督、管理等等整個過程,全部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要素的集權監管與分權經營。在加強有形資產監管的同時,加強無形資產以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財產的監管。在加強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管理的同時,加強政府監管、人大監管和工會組織與職工群眾監管。


    第三,法紀嚴明。對於履行出資人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委派的股東代表、企業經理人、各種資產評估機構及其他關聯人員,均設置了零物權,均明確了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其中,第71條專門針對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零物權懲戒規定最為全麵。(1)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當利益的;(2)侵占、挪用企業資產的;(3)在企業改製、財產轉讓等過程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平交易規則,將企業財產低價轉讓、低價折股的;(4)違反本法規定與本企業交易的;(5)不如實向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有關情況資料,或者與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串通出具虛假資產評估報告、審計報告的;(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企業章程規定的決策程序,決定企業重大事項的;(7)有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企業章程執行行為的。


    《企業國有資產法》頒布實施以後,在加強國有資產保護方麵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但仍然有一些膽大妄為者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對抗這部製度物權法,采取更加隱蔽與陰險手段侵害和破壞國有資產,甚至於變本加厲地進行各種卑鄙無恥的勾當。


    捍衛憲法、物權法和企業國有資產法的尊嚴,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神聖使命。


    自從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是否堅持社會主義公有製問題上一直存在激烈的思想路線鬥爭。廣大幹部群眾每逢對於國家出台好的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就一致性地拍手叫好,每逢對於出台差的政策就一致性地叫苦不迭。對於國家出台差的政策規定以後,為什麽沒有人追究主持出台者的法律責任呢?政府“換屆選舉”經曆了幾一茬,人大會議開了一次又一次,為什麽對於哪些違反憲法規定炮製的惡法不予以清理,也不追究主持出台者的法律責任?


    《***辦公廳轉發國資委關於推進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和全國****會頒布的《企業國有資產法》是很好的,這是全國各族人民一致擁護的。為什麽才剛過幾年有的部門為什麽出台一些與這些法律不相符的政策呢?政府官員出爾反爾,起碼來說是沒有誠信可言的。對照《立法法》來說,政策的效力低於法律的效力,一切法律法規和條例、條令、規章製度低於憲法的效力。如果說,政策的內容與憲法、物權法、企業國有資產法有抵觸,自然就沒有執行的效力。


    維護憲法與法律的尊嚴,切實保護國家財產不受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的破壞,這是擺在全國各族人民麵前的一大民主權利。廣大幹部群眾多次泣訴,對於國家財產和國有企業不能再賣了,再也不能那樣瘋狂的窮折騰了!


    《企業國有資產法》第68條第3項規定:“違反法定的權限、程序,決定國家出資企業重大事項,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要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第75條嚴肅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物權法第57條


    相關名詞:【國有財產監管職責】


    字數:3888字


    全麵有效地保護我們的財產權是分分鍾的要務


    一切從現在開始hold住物權法精髓


    當代物權法的開山作


    宏觀物權法的奠基石


    物權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觀物權法


    全世界物權法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1000萬字的尚方寶劍


    從博士後到到中小學文化者的貼身保鏢


    世界上內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權法巨著


    中國品牌


    中國正能量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解析物權法》


    好書齊欣賞


    潤物細無聲


    啟動防火牆


    遁入物權門


    請瀏覽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電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絲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絲園並收藏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