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191-1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特性


    一、基本理念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特性是極為獨特的特性。最大的特性,是指其雙麵性的特性。一方麵,國家法人無償取得並充分利用這種無形的天然資源,對於整個國家甚至於整個世界都是極其重要、極為經濟開發利用,可以反複地無限次地指定其他物權人共同利用。另一方麵,其是最清潔的資源,又是最容易幹擾、破壞、汙染的一類資源。煤炭、石油、天然氣、柴禾等能源本身是汙染環境的能源,一旦開發使用就會程度不同地產生汙染源。礦產資源同樣是不清潔的資源,有的在采礦、選礦、冶煉和加工整個過程中產生土壤汙染、水質汙染、空氣汙染、顆粒汙染等汙染。然而,無線電頻譜資源不會產生土壤汙染、水質汙染、空氣汙染、顆粒汙染等汙染,如果使用得當也不會產生噪聲汙染或者電磁汙染。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產生噪聲汙染或者電磁汙染。


    我們認為無線電頻譜資源既最清潔的資源,又是最容易幹擾、破壞、汙染的一類資源,指的是有條件和相對的無形物特性。如果無線電頻率使用不當,就會受到其它無線電台、自然噪聲和人為噪聲的幹擾而無法正常工作,或者幹擾其他無線電台站,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使之無法準確、有效、迅速地傳送信息。因此,我們可以定義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特性具有雙重特性,一種是“正特性”,一種是“反特性”。前一種特性有利於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行使權利,有利於利用權人正常工作;後一種特性不利於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行使權利,也不利於利用權人正常工作,嚴重時會導致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遭到破壞,造成國家財產極大的損失或者軍事上嚴重的失敗。


    所謂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的保護、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的保護,就是指需要充分發揮無線電頻譜資源的“正特性”,防止和規避發揮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反特性”。正如針對水資源的保護一樣,一方麵要充分利用水資源造福人類,另一方麵要防止和規避水患、水害和水質汙染。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的保護不需要水患災害、水質汙染那樣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但需要打基礎投入很多的科技力量甚至於國防力量來保障通信安全,這也是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特性之一。


    無線電頻譜資源是極為特殊的自然資源,而人類社會所有的無線電業務都離不開無線電頻率。無線電頻率是自然界存在的電磁波,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電子物質,也是一種各國可以均等獲得的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無形的自然資源。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將電信定義為“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或其他電磁係統對於符號、信號、文字、圖像、聲音或任何性質的傳輸、發射或接收。”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茲將有線電、無線電的功能由單一化變成了多樣化、相互鏈接化,光纜和人造通電衛星的發明利用使得人類的日常生活發生質的飛躍。中國是個13億人口的大國,電話、手機、電視、電腦、網絡均有數以億計,一是得力於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的行使,二是得力於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大力開發利用,三是得力於國家經濟與科技實力的增強。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所謂無線電頻譜資源全是無線電通信係統的資源。由於科技的發展,如今的無線電頻譜可以接駁有線電設備了。手機通信可以接駁到固定電話機上,衛星電視可以接駁到有線電視機上,固定網絡信息可以傳播到無線電手機、無線電電腦上等。這種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特性,稱之為“雜交的特性”。


    二、特性類型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特性是極為獨特的,主要有以下幾種特性。


    第一,廣域性與局域性。


    廣域性與局域性,亦稱無限性與有限性。無線電頻譜資源一旦被開發利用,可以不限時間、空間、地點、人員地重複使用,甚至於永久性地重複使用。但是,盡管使用無線電頻譜可以根據時間、空間、頻率和編碼四種方式進行頻率的複用,而就某一頻段和頻率來說,在一定的區域、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使用頻率是有限的。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廣域性,是指它的電磁波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每個國家可以均等獲得,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覆蓋麵非常寬廣,小到一個國家與地區,大到全世界甚至於太空、外太空的其他星球上去。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局域性,是指盡管無線電頻譜可以根據時間、空間、頻率和編碼四種方式進行頻率的複用,但就某一頻段和頻率來講,在一定的區域、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使用頻率是有限的。這相當於城市交通樞紐中高峰時段的塞車現象。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廣域性與局域性,是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對立、又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統一的,主要看其物權因素、技術因素和自然條件因素是朝著哪個方麵發展。如長波、短波與微波電台的頻率不同,能夠覆蓋的區域就不同。


    第二,複用性與非耗竭性。


    複用性與非耗竭性,指頻域和編碼在一定的時間、地區內有效地重複使用,並排除他人的侵權幹擾和無線電對抗性幹擾。無線電頻譜資源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寶貴、最廉價、最耐用和無耗竭性的無形資源,任何一種資源均不能與無線電頻譜資源比擬。


    物權法第50條規定:“無線電頻譜資源屬於國家所有。”言簡意賅而一言九鼎,要使得全體人民深深地懂得這種規定的深刻含義,懂得維護國家的權益就是維護全國各族人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每個人從小到大都離不開無線電生活,並且這是一種最幸福的享受。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複用性,指無線電頻譜在非幹擾的條件下,在一定的時間、地區、頻域和編碼條件下,無線電頻率是可以重複使用與持續使用的,即不同無線電業務和設備可以頻率複用和共用。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非耗竭性,指無線電頻譜資源可以被人類利用、但不會消耗掉資源。不使用它是一種浪費,使用不當更是一種浪費,甚至於使用不當產生幹擾而造成電子危害與災難性後果。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複用性與非耗竭性是相輔相成的事物。特別是其非耗竭性的特質,其耐用價值與經濟價值遠遠超出物權價值本身,完全可以一本萬利,甚至於任何一種土地類資源也不能與之比擬。它永遠不耗竭,就永遠可以複用,甚至於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全不費工夫。


    第三,排他性與對抗性。


    排他性與對抗性,是無線電頻譜本身的技術特性,同時又是物權特性。首要因素,在於國家取得與行使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才能有權利用技術上的排他性與對抗性,否則是無效的和違反國際電信法的行為。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排他性,指在一定的時間、地區、頻域內,一旦編碼設定使用,其他設備是不能再用的。除非同一個無線電頻譜資源所有權授予其他人以相應的編碼或者密碼的使用權,才能使用相應的頻率與頻段。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對抗性,指行為人在一定的時間、地區、頻域內,盜用無線電頻譜資源所有權人的編碼或者密碼,惡意幹擾與破壞正常的無線電聯絡業務,這在惡性的商業競爭或者惡性的軍事鬥爭中表現得尤其突出。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排他性對抗性,有對立的也有互反的。正麵的排他性,是符合國際法和國家法基礎上的物權排他性加技術排他性,並且根據需要和可能采取正麵的對抗性,排除電子汙染、幹擾與破壞,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反麵的排他性,是不符合國際法和國家法的侵權排他性加技術排他性,人為的電子幹擾與破壞就是反麵對抗性。


    第四,廣泛傳播性與易汙染性。


    廣泛傳播性與易汙染性,同樣地包括無線電頻譜技術上和意識形態上兩個基本點的廣泛傳播性與易汙染性。聲、光、電、磁或者符號、信號、文字、圖像、聲音這些資源、技術與設備是為人類服務的。而黑客技術、汙染性傳播和傳播性汙染,以及恐怖性質意識形態上的精神汙染,有的會破壞無線電頻譜資源,有的會破壞無線電頻譜資源設備,有的會破壞人們的身心健康。技術與反技術、對抗與反對抗、汙染與反汙染、侵權與反侵權是客觀存在的,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人和無線電頻譜資源利用權人、使用權人都意識到這一點。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廣泛傳播性,指無線電波在不違反國際規定和國家規定的條件下允許廣泛傳播,是按照一定的傳播規律與技術要求進行傳播,是可以不受行政區域的限製、既無省界也無國界的廣泛傳播。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易汙染性,指無線電波在違反國際規定和國家規定的條件下,或者技術標準不達標、或者人為的幹擾破壞條件下,總之是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無線電台受到幹擾,受到自然噪聲或者人為噪聲的幹擾而無法正常工作,或者彼此之間相互幹擾而無法正常工作,使之無法準確、有效和迅速地傳送電子信息。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廣泛傳播性與易汙染性,客觀上要求國家法人對於無線電頻譜資源應當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國家的法製效力、管理能力、經濟基礎或者國防實力、無線電新技術實力等四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過去、現在與將來的世界都不太平,新老霸權主義、新型經濟殖民主義到處為非作歹,對於第三世界國家構成很大的威脅。《國際無線電規則》現有78條、3674個條款、45個目錄、116個決議和93個建議(百度百科《國際無線電規則》),不可謂不全麵,不可謂沒有強製力與執行力,但有些強權政治的國家卻是有法不依、公開對抗國際法。特別是美國這種世界上最邪惡的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國家,公然踐踏聯合國憲章,組建大規模的網絡黑客部隊和前線戰鬥部隊,公然幹擾與破壞主權國家的無線電頻譜資源與設施,公然出兵轟炸與侵略阿富汗、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亞等國家,根本不把《國際無線電規則》放在眼裏。


    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就是因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基本特性和國際無線電聯盟的規範而設立的特種所有權。每個國家無論實行什麽樣的社會製度,這種專屬所有權製度應當是完全一致性的。就是說,國家無線電頻譜國際化決定了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國有化,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國有化反過來又促進了國家無線電頻譜國際化,甚至於可以在國家之間實現無線電頻譜資源共有化或國際共享化。


    相關法律:物權法第50條


    相關名詞:【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專屬所有權】


    字數:3888字


    全麵有效地保護我們的財產權是分分鍾的要務


    一切從現在開始hold住物權法精髓


    當代物權法的開山作


    宏觀物權法的奠基石


    物權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觀物權法


    全世界物權法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1000萬字的尚方寶劍


    從博士後到到中小學文化者的貼身保鏢


    世界上內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權法巨著


    中國品牌


    中國正能量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解析物權法》


    好書齊欣賞


    潤物細無聲


    啟動防火牆


    遁入物權門


    請瀏覽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電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絲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絲園並收藏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