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兵臨城下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作者:普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濟君主沉思片刻後,命令道:“傳令下去,將各地城池的兵力全部調回都城,全力防禦!”
他打算把所有部隊撤回首都,集中力量守衛這座城市。
因為都城的城牆堅不可摧,在防守上占據極大優勢。
加上聚集起來的二十多萬大軍,可以確保都城不會輕易被敵軍攻破。
敵軍孤軍深入,若短期內無法攻克都城,必定會退兵,屆時百濟的危機自然化解。
“遵命,陛下!”
殿中的大臣們紛紛躬身應道。
緊接著,一係列指令從都城發出,傳達至各處城池,內容均是要求抽調當地的兵力回歸都城。
接到命令的各個臨近城池很快作出響應,士兵們紛紛啟程前往首都集合。
同一時間,另一麵,易風率領著三十萬惡魔軍團,離開剛剛攻克的一座百濟城池,直奔其他尚未收複的城市。
易風攻勢迅猛,所經之城往往還未收到警訊便已被攻擊。
由於這些地方的防守兵力不多,根本無法阻擋易風大軍的腳步。
隻見他手握巨錘,一擊碎門,率軍長驅直入,殺入城內與敵人展開激戰。
後續三十萬惡魔軍團緊隨其後,湧進城裏加入混戰。
在短暫的時間內,這些城市便接連失陷。
每占一座城池,易風不作逗留,繼續進攻下一座。
夜幕降臨時,他才會讓軍隊暫歇一夜,第二天黎明便重新出發。
就這樣,易風和那三十萬秦帝國的惡魔軍團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一個接一個百濟的城池被征服,改懸大秦帝國的旗幟,逐漸變成秦帝國土壤的一部分。
隨後,王翦率領大軍接收了 ** 的全部城池後,繼續進軍百濟境內,逐步接手易風所攻克的各個百濟城鎮。
隨著易風持續進攻並不斷推進,他越來越接近百濟的核心地區。
不久,他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情況:靠近百濟都城的城鎮駐軍越來越少,有些甚至幾近空虛。
易風向當地的居民打聽後得知,原來這些城鎮的將領收到了命令,把大部分兵力調回首都防守。
此前,因為易風攻占的城鎮距離較遠,百濟都城的命令未能及時傳到,所以那些城池在易風到來前未及調整 ** 。
正因為如此,靠近百濟都城的城鎮幾乎沒有重兵把守,使得易風幾乎不用費力便能輕而易舉地占領這些城鎮,幾乎像白撿了一樣容易。
這樣,易風的進攻速度更快,一座又一座百濟的城鎮接連落入其手中。
“傳令下去,命大軍今晚留在城中休息一夜,養足精神,明日準備攻下百濟都城。”
當易風剛剛拿下另一座百濟城鎮,並站在城牆上對著身後的將領們發號施令時,天色已晚。
而且下一座城鎮便是百濟的首都。
此次百濟當局應該已經調動了不少士兵前往都城,預計會有一場激烈的戰鬥。
為了確保士氣高昂和戰鬥力充沛,易風決定讓大軍休整一夜,第二天再行出擊,爭取一舉攻下百濟的都城。
“是,將軍!”
諸將紛紛領命,隨即開始指揮部隊休整。
次日清晨,易風再次集合起三十萬惡魔軍團,浩浩蕩蕩地向百濟的首都進發。
“再前行十裏便是百濟都城了。”
不到半個時辰,易風憑借其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已經感受到百濟首都的氣息。
他還能清楚地覺察到城牆上的軍隊動向,果然這裏部署了不少兵力。
看來百濟方麵也早有防備,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
易風粗略估計,百濟都城內大約有二十萬守軍,而他打算攻打的一側城牆就有四萬之眾,其他部隊則分散在其它三麵城牆以及皇宮之中。
然而,對於擁有三十萬惡魔大軍的易風而言,這種數量對他是構不成多大威脅的。
易風便率部繼續逼近百濟首都,並清除了沿途發現的一些百濟哨卡。
沒過多久,易風依靠他那過人的視力,遠遠地便望見了百濟都城的城牆輪廓。
這意味著他率領的三十萬惡魔軍團正式兵臨城下了。
“又一座城池被敵軍攻破了嗎?”
在百濟都城的王宮大殿中,百濟君主和群臣一個個麵色凝重,聆聽著前來報告情況的士兵匯報。
這是今天不知道第幾名士兵帶來關於城池失守的消息。
他們早就有所預見,這些被攻擊的城池難以抵擋如此強大數量的敵人,畢竟敵軍此次來勢洶洶,約有二十至三十萬的大軍來襲,而他們的守軍卻兵力分散且有限,不敵也屬正常。
但令他們震驚的是,敵軍攻城的速度之快讓人始料未及。
似乎沒多久的時間,就有多座城池連續淪陷。
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敵軍可能很快就會兵臨百濟都城之下。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因為信息傳播的滯後,實際上大秦帝國的軍隊早已兵臨城下了,可能不久便會發動對這座城池的進攻。
“查出敵軍究竟來自哪國沒有?”
百濟君主緊接著詢問麵前的士兵。
“啟稟陛下,尚未查明。”
那名士兵搖了搖頭,他隻是一心要將城池淪陷的消息第一時間帶回,根本沒有心思打探這支敵軍的確切來曆。
“南邊那些城市和稍遠一些地方的兵力都已經調配回來了嗎?”
百濟君主繼續問向站在殿下文武百官之一人。
一名大臣立即出列答曰:“稟告陛下,大多數已經被調回來,但仍有些許南部與更遠處城市的守軍還未到位。”
事實上這些位於南部未能撤回的城池此時早為易風攻克成了大秦帝國領土,並且原本應歸建的那部分軍力也已全數被滅絕。
對於那些較為偏遠的地方來說,由於距離問題它們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趕回來。
“當前都城內究竟有多少守軍可以調配?”
聽罷君主再次開口問道,顯然對此頗為關切。
“陛下,加上各處撤回來的力量我們已有二十萬大軍,其中每麵牆各有四萬防守,兩萬駐紮在宮殿中,剩下的人則在市內維持日常秩序。
一旦戰爭爆發那剩餘的人和宮殿中的部隊將會支援其他區域”
這位官員繼續道。
他打算把所有部隊撤回首都,集中力量守衛這座城市。
因為都城的城牆堅不可摧,在防守上占據極大優勢。
加上聚集起來的二十多萬大軍,可以確保都城不會輕易被敵軍攻破。
敵軍孤軍深入,若短期內無法攻克都城,必定會退兵,屆時百濟的危機自然化解。
“遵命,陛下!”
殿中的大臣們紛紛躬身應道。
緊接著,一係列指令從都城發出,傳達至各處城池,內容均是要求抽調當地的兵力回歸都城。
接到命令的各個臨近城池很快作出響應,士兵們紛紛啟程前往首都集合。
同一時間,另一麵,易風率領著三十萬惡魔軍團,離開剛剛攻克的一座百濟城池,直奔其他尚未收複的城市。
易風攻勢迅猛,所經之城往往還未收到警訊便已被攻擊。
由於這些地方的防守兵力不多,根本無法阻擋易風大軍的腳步。
隻見他手握巨錘,一擊碎門,率軍長驅直入,殺入城內與敵人展開激戰。
後續三十萬惡魔軍團緊隨其後,湧進城裏加入混戰。
在短暫的時間內,這些城市便接連失陷。
每占一座城池,易風不作逗留,繼續進攻下一座。
夜幕降臨時,他才會讓軍隊暫歇一夜,第二天黎明便重新出發。
就這樣,易風和那三十萬秦帝國的惡魔軍團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一個接一個百濟的城池被征服,改懸大秦帝國的旗幟,逐漸變成秦帝國土壤的一部分。
隨後,王翦率領大軍接收了 ** 的全部城池後,繼續進軍百濟境內,逐步接手易風所攻克的各個百濟城鎮。
隨著易風持續進攻並不斷推進,他越來越接近百濟的核心地區。
不久,他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情況:靠近百濟都城的城鎮駐軍越來越少,有些甚至幾近空虛。
易風向當地的居民打聽後得知,原來這些城鎮的將領收到了命令,把大部分兵力調回首都防守。
此前,因為易風攻占的城鎮距離較遠,百濟都城的命令未能及時傳到,所以那些城池在易風到來前未及調整 ** 。
正因為如此,靠近百濟都城的城鎮幾乎沒有重兵把守,使得易風幾乎不用費力便能輕而易舉地占領這些城鎮,幾乎像白撿了一樣容易。
這樣,易風的進攻速度更快,一座又一座百濟的城鎮接連落入其手中。
“傳令下去,命大軍今晚留在城中休息一夜,養足精神,明日準備攻下百濟都城。”
當易風剛剛拿下另一座百濟城鎮,並站在城牆上對著身後的將領們發號施令時,天色已晚。
而且下一座城鎮便是百濟的首都。
此次百濟當局應該已經調動了不少士兵前往都城,預計會有一場激烈的戰鬥。
為了確保士氣高昂和戰鬥力充沛,易風決定讓大軍休整一夜,第二天再行出擊,爭取一舉攻下百濟的都城。
“是,將軍!”
諸將紛紛領命,隨即開始指揮部隊休整。
次日清晨,易風再次集合起三十萬惡魔軍團,浩浩蕩蕩地向百濟的首都進發。
“再前行十裏便是百濟都城了。”
不到半個時辰,易風憑借其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已經感受到百濟首都的氣息。
他還能清楚地覺察到城牆上的軍隊動向,果然這裏部署了不少兵力。
看來百濟方麵也早有防備,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
易風粗略估計,百濟都城內大約有二十萬守軍,而他打算攻打的一側城牆就有四萬之眾,其他部隊則分散在其它三麵城牆以及皇宮之中。
然而,對於擁有三十萬惡魔大軍的易風而言,這種數量對他是構不成多大威脅的。
易風便率部繼續逼近百濟首都,並清除了沿途發現的一些百濟哨卡。
沒過多久,易風依靠他那過人的視力,遠遠地便望見了百濟都城的城牆輪廓。
這意味著他率領的三十萬惡魔軍團正式兵臨城下了。
“又一座城池被敵軍攻破了嗎?”
在百濟都城的王宮大殿中,百濟君主和群臣一個個麵色凝重,聆聽著前來報告情況的士兵匯報。
這是今天不知道第幾名士兵帶來關於城池失守的消息。
他們早就有所預見,這些被攻擊的城池難以抵擋如此強大數量的敵人,畢竟敵軍此次來勢洶洶,約有二十至三十萬的大軍來襲,而他們的守軍卻兵力分散且有限,不敵也屬正常。
但令他們震驚的是,敵軍攻城的速度之快讓人始料未及。
似乎沒多久的時間,就有多座城池連續淪陷。
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敵軍可能很快就會兵臨百濟都城之下。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因為信息傳播的滯後,實際上大秦帝國的軍隊早已兵臨城下了,可能不久便會發動對這座城池的進攻。
“查出敵軍究竟來自哪國沒有?”
百濟君主緊接著詢問麵前的士兵。
“啟稟陛下,尚未查明。”
那名士兵搖了搖頭,他隻是一心要將城池淪陷的消息第一時間帶回,根本沒有心思打探這支敵軍的確切來曆。
“南邊那些城市和稍遠一些地方的兵力都已經調配回來了嗎?”
百濟君主繼續問向站在殿下文武百官之一人。
一名大臣立即出列答曰:“稟告陛下,大多數已經被調回來,但仍有些許南部與更遠處城市的守軍還未到位。”
事實上這些位於南部未能撤回的城池此時早為易風攻克成了大秦帝國領土,並且原本應歸建的那部分軍力也已全數被滅絕。
對於那些較為偏遠的地方來說,由於距離問題它們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趕回來。
“當前都城內究竟有多少守軍可以調配?”
聽罷君主再次開口問道,顯然對此頗為關切。
“陛下,加上各處撤回來的力量我們已有二十萬大軍,其中每麵牆各有四萬防守,兩萬駐紮在宮殿中,剩下的人則在市內維持日常秩序。
一旦戰爭爆發那剩餘的人和宮殿中的部隊將會支援其他區域”
這位官員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