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想到這裏是蒙恬的府邸,能夠跟他交往的人自然都是鹹陽的貴族子弟,易風也沒過多在意。


    而易風對麵的蒙毅看到青年進來後,微微一怔,站起身來,正準備說話,卻被蒙恬製止了。隻見蒙恬站起來,拉住蒙毅,對易風介紹道:“易將軍,這位是我的好友趙公子。”


    蒙毅這時又是一愣,隨即立刻明白過來:那個青年男子正是秦王嬴政。


    贏政回宮後換了一身普通貴族的服裝,然後直接趕往蒙恬的府邸。蒙恬早已交代家中下人不可泄露秦王的真實身份。蒙毅則是後來進屋的,因此一無所知。


    所以當蒙毅見到秦王突然現身,身穿普通貴族衣物,府上的人卻沒有提前通報時,自然感到有些詫異。就在他準備向秦王行禮時,被蒙恬製止,並聽見了那番話後,他便立刻意識到,秦王這次並不希望暴露身份。


    “趙公子,這就是連續攻滅趙國、韓國的少年英雄易風。”蒙恬指著易風,向嬴政介紹道。


    “易風見過趙公子。”易風抱拳,向嬴政問候道。


    “原來你就是那位連續擊敗趙、韓兩國的少年英雄易風啊,久聞大名。”嬴政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但眼神仍舊不住地在易風身上上下打量。


    然而,眼前這個略微瘦弱的身影,怎麽看都不像是力大無窮的人。再看他那一臉微笑和平靜的神情,實在很難將他與戰場上斬殺數十萬敵軍的殺神聯係起來。若非眾人知曉他的身份,還真以為易風隻是個普通少年,隻除了相貌英俊外,並無其他特殊之處。


    “那都是秦軍將士們用命拚出來的功勞,我不敢獨占。”易風輕笑道。


    眾人心裏都清楚,這隻是他的謙遜之詞。他的功勞是所有人都看得見的。沒有易風,不僅難以攻破邯鄲城、覆滅趙國與韓國,甚至連鄴城都無法攻克,桓騎兵那十萬大軍說不定也會被李牧盡數殲滅。


    “不居功自傲”,這是嬴政對他的第一印象。


    細想便知,隻從易風送回的各種戰報便可看出,他是那種不願誇耀自己成就的人。


    不然,摧毀趙國如此功勳赫赫的事,怎麽會隻有簡短幾句?其他將領說不定得寫上一大段來渲染戰場的艱難,凸顯個人功績。有的人辦了天大的事兒說得跟雞毛蒜皮一樣輕鬆,而有些人做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則誇大其辭,生怕世人不知。


    嬴政雖表麵不說什麽,但他心裏卻牢牢記得易風的所有戰績。


    “這便是那柄擊破邯鄲城門的錘子?”接著,他又看向一旁的巨錘。


    此刻的嬴政像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想要了解這個年輕人的一切。“是的!”易風點頭答道。


    “朕要試一下。”他說,話說到一半時幾乎要說成“朕要”兩個字,但及時收住了口。


    說完,他便伸手試圖舉起點那錘子,畢竟是破城的重要兵器之一,聽說正是這柄錘破開了無數趙韓兩城的堅固大門。


    這無疑是個屢建戰功的利器,所以他感到無比好奇。


    “小心些,這東西可沉。”易風提醒道。


    嬴政卻不以為意,心想自己提起來應當不在話下。畢竟嬴政體格比易風壯得多,在他看來既然易風能夠提起來,那麽對自己來說應該也不會太難。


    結果,尷尬的是他費盡全身之力,那把錘子竟絲毫未動分毫。


    “咳咳,的確有些沉。”嬴政嚐試了幾回後,仍舊無法撼動一絲一毫,最終還是放棄了。他看著易風的眼神像是在打量什麽不可思議的存在。


    “真是個奇才!”嬴政不禁在心中嘀咕著,難以想象這把如此沉重的大錘,究竟是如何被易風拿起來的。


    “我來試試看。”血氣方剛的蒙毅見狀,也露出了躍躍欲試的模樣,他上前用雙手緊握錘柄,試圖將錘子提起,但不管他如何使勁,錘子紋絲未動。


    “這,這也算有些分量?”最終,蒙毅放棄了努力,幾乎想要責問易風:如果這算有重量,那麽什麽樣的東西才能叫沉?


    “你是怎麽提起來的?”隨後,他滿臉好奇地看向易風問道,他想弄清楚易風到底是如何搬起這麽沉重的大錘的。


    “就是這麽提起來的。”易風根本就沒有站起來,依然坐在原處,隻用手單手將大錘輕鬆拎起,又舞了一番。


    “這……”在一旁的蒙毅與嬴政都是驚得說不出話,兩人都曾嚐試過,即便是用雙手都無法使之挪移一絲。


    而易風卻僅用一隻手持起錘子,並輕鬆揮舞。這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像是在麵對一種超乎尋常的存在。“這,這把錘子到底多重?”嬴政驚訝得張口問道。


    “八百斤。”易風淡然一笑說。


    “八,八百斤?”聽了這個答複後,不管是蒙恬還是蒙毅及嬴政,全被嚇到了,無言以對。


    難怪他可以用這大錘輕而易舉擊毀一座城堡。揮舞那有八百斤的錘子威猛無比,整個秦王國甚至全天下可能都難以找到與之一比高下的勇士。


    “這錘有點太輕了,我還計劃日後找工匠給增重一點呢。”易風帶著微笑繼續說道。


    “太,太輕了?還要加點?”聽聞他如此言論的蒙恬和其他人在場人士都不由失語,看來不能以常規思路衡量易風了。


    “正好我也認識幾位出色的鍛造工匠,關於加重的問題,我之後聯係些工匠給你幫忙打造好了。”不久,嬴政從最初的震驚回複過來對易風承諾道,他知道易風的力量增強對其秦國隻有益處。


    “恩,暫時增到一千五百斤就好,太過了恐怕就提不起來了。”易風平靜笑著說。


    “呼—一,一千五百斤?”聽到這裏,在場之人都感到一陣眩暈。


    特別是聽到“太過重了可能都握不住”這樣的話時,對蒙恬與蒙毅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一定,到時候會找工匠幫您的忙。”嬴政臉上帶著笑容說。


    這時候,仆人們開始把提前備好的酒宴端到席間,接下來便是易風、嬴政、蒙恬與蒙毅四人推杯換盞的時間。剛開始,大家在喝酒之餘也不忘詢問易風那些戰場上所創造的佳績,易風沒有隱瞞自己那些輝煌的經曆,詳細講述了其中幾個重要戰事。


    聽到嬴政與蒙恬、蒙毅三人忍不住滿腔熱血時,真正男子漢的氣魄撲麵而來。“易將軍,等明年我可否與你同赴戰場?”蒙毅突然間向易風提問,滿懷期盼地看著易風。


    “隻要大王允準,我自然是沒有任何異議。”易風微笑著回答道。蒙毅顯然是具備將領的天賦,易風樂於看到他在戰場上有所作為。


    “真的?太棒了!”蒙毅聽罷即刻滿臉興奮地回應道。能與心中的英雄共赴戰場無疑是他最熱切的追求,怎麽能不激動?“我也要去。”旁邊的蒙恬隨即表態,表示一同前行的決心。


    “隻要你家裏人和大王點頭,我就歡迎。”易風笑著說道。若有蒙恬與蒙毅這兩位得力助手相助,他的負擔將減輕許多。


    “好,我一定會說服大王和我父親。”蒙恬點點頭許諾,顯然不願在宮廷內度日,向往著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日子。


    隨後幾人聊得愈發熱烈。在飲到微醺之時,蒙恬、蒙毅二人都醉倒在桌子旁,隻剩下了嬴政和易風還能清醒思考,嬴政這時望向易風問道:“易將軍以為我們接下來應該進攻哪一個國家最好?”


    “應當先攻魏,再破楚,終而吞並齊與燕。”易風毫不遲疑地答道。曆史上秦國統一六國順序先是韓,其次是趙,接著到魏、楚,而後依次是燕、齊。


    現在韓與趙皆已經被滅,則按照推論,下一個目標就是滅魏和楚。


    隻要消滅了魏和楚,那麽剩餘的對燕或齊的征服排序已無足輕重,那時秦國將足夠強盛。


    曆史上秦先是攻擊燕再取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荊軻試圖刺殺秦王引燃了秦國的憤怒,於是轉向了燕。正常的順序本應先是擊敗齊,隨後再解決最北端的燕。因而,易風的說法並無不妥之處。


    聽到這些話,嬴政心中暗自驚歎——與他內心想法竟不謀而合,對易風又多了一份欣賞。


    “那你認為還需幾年才能滅掉另外四國?”嬴政緊接著問道。“魏與楚各損兵馬十萬之數,若由我領軍,預計每年掃蕩一國,四年即可大成。”


    一提到作戰,易風立刻換了一副模樣,沒有了之前的隨性自在,渾身散發著蓬勃活力。或許是經曆了對抗韓與趙的戰鬥後,他已經有了獨特的戰術,並且秦軍隊自身的剽悍也給他增添不少底氣。


    而且,所說的“年破一國”也隻是相對保守預估,實際時間可能會更加提前。“此話當真?”聽到這些話,嬴政的眼神不由得一振,內心也充滿了熱血 ** 。


    征服六國,統一中國這是過去連想都不敢想象的事情。以往秦的唯一心願就是生存下來,不至於遭他國所吞並。


    贏政親政後,立即與李斯、尉繚等人製定了一係列滅六國的計劃。然而,他心裏其實並無太大把握能夠成功。


    不過,在易風出現之後,接連攻滅趙國與韓國的戰果讓贏政開始對其寄予厚望,他認為看到了秦統六國的曙光。這種原因使得贏政極其重視易風的存在價值。


    當聽到易風做出這樣的保證時,嬴政的信心更堅定了,四年或者說是長達八年的時間對他來說也值得等待;易風的能力毋庸置疑,並在現實中通過實際行動得到了證明,在秦國裏再沒有第二個可以媲美易風的存在了。


    尤其是看到易風自信十足的表情,更是給了嬴政莫大的鼓舞,“那是當然。” 易風點著頭堅定的回答。


    但隨後易風又不自覺地感慨到,“奪得天下的困難或許能輕易跨越,可是守護江山可要比征服更加困難啊!”這句話顯然是出於對曆史上秦二世速敗的擔憂。“那你認為該如何保住這份天下?”嬴政對此顯得頗為關心問道。


    易風平淡回答:“隻有獲得百姓的心,才有可能贏得整個天下。”


    嬴政細細琢磨這一席話,似乎若有所感,隨後他繼續探問:“若六國徹底 ** 之時,大秦願意委派你輔佐,你又會有哪些打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普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普化並收藏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