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麥收,緊跟著就是耕種和田稅,耕種苦累磨人。


    交稅的麥子要飽滿,要幹燥,還要幹淨不能帶麥殼。


    好在天時好,一連多日豔陽高照,家家戶戶把先前粗粗碾出的麥子重新倒在麥場裏,再次晾曬,趁著傍晚起風時,拋麥揚殼。


    梁青娥帶著仨兒子,足足又忙活兩日,才把所有的麥子收拾的幹幹淨淨、曬的幹幹燥燥。


    麥子要交完稅,摻和好防蟲鼠的藥劑後,才能入麥穴。


    在村長林青峰宣布今年的田稅前,一家人暫且先拿起鐵鍬釘耙,開始翻土。


    田地板結壓的實在,眾人從早到晚忙活兩日,直累的腰酸背痛,才挖了不到兩畝地。


    “娘,要麽咱們今年也租頭牛翻地,早早把地翻好,也不耽擱去紅河碼頭擺攤。”


    林飛鷹合計一番,吃過晚飯後,找梁青娥商量。


    梁青娥沉吟幾息,點頭同意,道:“往年翻地都是在落了場雨後,耕牛金貴,隻怕人家嫌雨前麥茬地結實,怕累著牛,不願租賃。”


    林飛鷹聽老娘答應租牛翻地,心裏就鬆一口氣,忙拍胸脯道:“娘莫操心這個,我晚點就去村裏問問。”


    “也成,若他們不肯,莫要勉強,租金就十五文一天吧,草料咱們也給包了。”


    往年租牛耕地,租金也是十五文一天,不過不包草料。


    且因租金昂貴,租牛耕地的人家並不多。


    林飛鷹見梁青娥鄭重其事,不在意道:“這錢和撿來的一樣,又不用他們套犁翻地,有啥不肯的。”


    梁青娥聞言,隻是一笑,不再說話。


    村裏養牛的,一共有三家,村長林青峰,另還有村裏兩戶殷實些的人家。


    次日清早,林飛鷹從炕上爬起來,先往村長家去,村長婆娘聽到人是來租自家黃牛翻地,斷然拒絕。


    “等落了雨我家翻完地再說吧,草料倒還在其次,這好長時間沒下雨,田地結實的什麽一樣,莫把牛累壞了。”


    林飛鷹興衝衝上門,铩羽而歸,好在村裏還有人家養牛。


    他打起精神,又往別家去商量租借黃牛事宜。


    前頭一家同村長婆娘一樣,聽後搖頭拒絕,說辭都是一樣,麥茬地太結實,擔憂累壞了自個家耕牛。


    另一戶人家雖對每日十五文的租賃很心動,也隻是口頭先應承下林飛鷹,隻說等天落雨後,隻要能開始翻地,定然讓他家第一個使牛。


    回到家,林飛鷹摸著鼻子,訕訕同梁青娥說租牛結果。


    聽到沒人願意借牛,大家夥雖在意料之中,仍難掩失望。


    梁青娥看著眾人垂頭喪氣、悶悶不樂的模樣,溫聲道:“這有甚,若咱家有頭牛,保管你們也舍不得使,說不得難耕的田地,你們生怕牛累出個好歹,自個就當牛頂上了。”


    眾人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那可是耕牛啊,一頭壯年耕牛,少說也得七兩銀子,誰家舍得真拿它當牲口可勁造。


    梁青娥見幾人臉色和緩下來,繼續道:“你們好好幹,等家裏積攢下銀錢,等到秋日,說不準咱家也能牽回一頭大耕牛,到時不光翻田碎土有牛使,就是冬日裏往來碼頭擺攤,有牛車運貨,也能輕省好多。”


    這大餅烙的著實香甜,幾人聽完,眼睛亮的驚人!


    再一細想家裏擁有一頭牛後的美好生活,呼吸都急促起來。


    林老虎老大的漢子聲音都顫抖起來:“娘隻管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幹,絕不懈怠,爭取讓家裏早日買牛。”


    牛,大黃牛!


    那麽貴,那麽值錢的耕牛!


    既能耕種,又能拉車的耕牛,他們家將來也能擁有一頭!


    這事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


    眾人不約而同開始盤算起碼頭收益,和耕牛的價格,越算,越是興奮。


    碼頭每日收益大概在三百文左右,除去成本,再除去每月不能出攤的陰雨天……


    權且算每月出二十天攤,每日的純利潤就算兩百文,那一個月也有四千個銅子!


    一頭牛在七兩到八兩之間,哪怕利潤再低些,三個月,自家怎麽也能買回頭耕牛了!


    耕牛買回的時間,差不多就到秋收,到時往家運莊稼,再不用他們苦哈哈拉車。


    秋收後種冬麥,田地得深翻,拉犁拉耬車這苦累活兒,也終於有牛頂上了。


    林老虎仨兄弟是幹活的主力,這些年每到耕種時,不光家裏的漢子,就是婦人們,也得下地當牛使。


    想到擁有一頭耕牛後的農忙耕種,不光兄弟仨,就連妯娌三人,都興奮的紅光滿麵。


    秦蘭花也很是高興,她已經在心裏暢想著,她駕著牛車回娘家,那人人羨慕的風光場麵。


    哪怕到時婆婆不讓她駕牛車回娘家顯擺,單單不用她下地當牛翻土耕種,就足夠她高興。


    隻要有了耕牛,他們這些回回耕種時當牛使的人,就都能解脫出去了。


    許是心裏有了盼頭,再翻地時,個個力氣都更足一些。


    晌午梁青娥幾人從地裏回來,就聽陳秋蓮說村長從鎮上帶回了有關田稅的消息,讓大家夥午飯後都去村口集合,一起聽聽具體情況。


    幾人聞言,臉上含喜帶憂。


    喜的是交完田稅,家裏的麥子就都是他們自個的了。


    憂的是,不知今年田稅要交多少,會不會因為去年免除秋稅,有所增加。


    食不知味吃過午飯,碗一放,梁青娥就帶著林老虎幾人去了村口。


    村口大槐樹下,此時已經聚集很多人,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在猜測今年田稅情況。


    梁青娥站在人群最後,也盼著能有好消息傳來。


    等不多久,村長林青峰一身短打,高站磨盤上。


    人群瞬間一靜,俱齊刷刷望向他。


    “縣令大人已差衙役往各個鎮上發下賦稅役令,田稅和往年一樣,仍是二十稅一……


    徭役從六月到七月,每戶出一人丁,修補咱們鎮範圍內的官道,孤寡女戶無人丁者,需五戶作保簽押免役公文。”


    林青峰舉起手中幾頁滿是筆墨的紙,念出幾個人名,讓晚上去他家裏簽押上行遞呈公文。


    以前戰亂時,官府規定男子十六歲成丁,不止強製服兵役,更要一年兩季繳納丁銀。


    後來新朝建立,新皇下發政令,重新規定男子二十歲成丁,且廢除了丁稅。


    這幾十年間,四海升平,他們這地界,兵役更是從未下令發過,夏日徭役也多是修橋補路,疏通河道。


    夏日炎熱,入水不用受寒凍之苦,徭役雖辛苦,多數人咬牙也能扛過去。


    唯有秋役,因他們這兒進秋入冬早,要是補路的活兒還好,若是碰上疏通河道或者開山取石修橋,應役的漢子,硬扛過去也得脫成皮。


    修補官道比起其他徭役,也還算輕省。


    村人們提起的心總算放進肚子裏,和村長林青峰問好差役來家稱糧的時辰後,就都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女是福星錦鯉,我是黴星極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苗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苗青並收藏孫女是福星錦鯉,我是黴星極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