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名兒得多喊喊才響亮
孫女是福星錦鯉,我是黴星極品 作者:麥苗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日清早,梁青娥抱一回樂寶,就開始滿村子轉悠。
一行走,一行盯著人家房前屋後打量,想看看誰家有種稀罕果樹,哪知整個村子溜一遍,竟大多都是石榴和棗樹。
村裏人看見她,免不了恭喜她又當了阿奶,家裏兩個兒媳半個月內添了一雙孫子孫女。
這事不管擱哪家,都是喜事一樁。
“你這大清早的轉悠啥呢,是不是家裏尿娃娃多,屎尿布不夠了,想著同村裏誰家討兩塊。”
轉悠到林家老宅附近時,梁青娥被大陳氏拉住。
大陳氏拉著梁青娥就往家裏走,邊說自家這幾年沒有尿娃娃,家裏的尿布洗的幹幹淨淨,先借給她用用。
梁青娥原本沒這個意思,後麵想到兩個孩子每日換下的尿布怕還真不少。
天晴還好,遇到陰雨天怕是還真不夠換,也就沒再推托,跟著去了老宅。
老宅寬闊,黃泥夯成的土牆圍成一圈。
六間正房坐北朝南,東西兩邊各有三間廂房。
梁青娥和林青山就是在這座院子裏成的婚,三兒一女俱是在這座院子裏出生,滿打滿算,她在這座宅子裏生活了十三年。
現在想來,過去十三年的時光雖磕磕絆絆,然遇事有人商量,受了委屈有人撐腰,與妯娌拌嘴磨牙也有人安慰。
這竟是她半生中,難得的不用她事事操心的,悠閑時光。
梁青娥隨大陳氏進門,就見大伯哥林遠山正坐在院子裏的一棵棗樹下劈竹子,五個小子正磨著竹篾,祖孫之間其樂融融。
屋簷下坐著兩個手拿繡棚的小姑娘,八九歲的模樣,穿的幹淨整潔,正拿著繡線往花樣子上比劃。
小姐妹倆說說笑笑,一抬頭看見阿奶回來了,馬上坐正身形,連忙喚人:“阿奶,二阿奶。”
林遠山和大陳氏育有二子一女,女兒最大,名金鳳,是他們這一輩成婚最早的,如今被家事瑣事牽絆,等閑很少回來。
長子林來富和次子林來貴成婚後共生了五個小子,兩個姑娘,兄弟倆運氣不錯,娶的媳婦都賢惠持家。
雖祖孫四代十好幾口人同在一個鍋裏攪食,這十來年光景,處的也是親親熱熱。
村裏東家長西家短的閑話裏,幾乎很少會提到林遠山這一家子人。
聽見孫女叫人,林遠山抬頭看見梁青娥,淡聲道:“來了。”
梁青娥叫了句大哥,就隨大陳氏踏進了門檻。
路過灶房時,就見灶間煙氣氤氳,空氣中浮動著肉香。
來富媳婦劉春梅和來貴媳婦吳荷香正在灶間忙活,倆人一人燒火,一人做飯,言談很是和樂。
見到梁青娥,忙打招呼:“二嬸來了,聽說三弟妹昨兒給嬸子添了個小孫女,我娘早起還說吃過早食帶咱們去看三毛妮呐,快屋裏做,今兒有肉吃,二嬸可要留家裏吃飯。”
梁青娥腳步一頓,含笑糾正道:“咱家三丫頭有名字了,大名叫林颯,小名叫做樂寶,你們往後喊她樂寶就成,小丫頭機靈著呐,聽見人喊她名字,就樂的咧嘴笑。”
“成,要麽說二嬸多少識兩筆字呐,咱三毛妮這名字起的真不賴。”
梁青娥見這倆人張口三毛妮,閉口三毛妮,要不是知道這倆侄媳婦的脾性,她真當這倆婆娘專和她對著幹。
左右名兒是越叫越響亮的,梁青娥瞧著這二人屢教不聽的模樣,也懶得和這倆人繼續掰扯樂寶的小名。
和二人又扯兩句閑話,扭頭誇一誇小姐妹倆繡的花兒鮮亮,就隨大陳氏進了屋子。
房屋窗欞開的不大,大陳氏住的屋子放的東西又多,蘆葦蔑編成的糧食穴打著圈兒往上,高度足有成人高。
糧食穴擋住大半窗欞,屋裏光線有些昏暗。
大陳氏一邊往炕櫃裏掏東西,一邊絮絮叨叨:“你大哥那日知道秋蓮生了個小子,可是高興的不行,多灌了兩口馬尿喝醉了,大半夜非要上山去告訴青山這個好消息………”
“蘭花昨兒生三毛妮,我原說去搭把手,偏家裏老太太和老爺子鬧騰,就沒去成。”
梁青娥聽到林遠山還惦記著林青山,正滿心感動。
這會兒聽到三毛妮這個名,不禁額頭跳動。
待要鄭重提醒大陳氏往後不許叫三毛妮,突然想到大陳氏說家裏老太太和老爺子鬧騰,忙止住要出口的話。
問道:“爹娘可是哪裏又不舒坦了。”
大陳氏聞言,神色有些古怪,拿眼睛往梁青娥身上一溜,遲疑著搖搖頭,不肯說。
“大嫂有話說就是,咋也變得婆婆媽媽起來,一點不幹脆。”
大陳氏就笑了,把找出來的尿布放梁青娥手裏,拉她在炕上坐下,小聲道:“非是我婆媽,實在是這事說來也沒人會信。”
大陳氏的聲音越發低,附在梁青娥耳邊道:“老太太和老爺子昨兒天還未亮,就一直吆喝,說老二帶著兩顆碗大的橘子回來了。”
她小心覷著梁青娥的麵色,道:“你說,這可不是胡話嗎,怕是倆老的想兒子,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把假的當真的了,隻他們鬧騰不休,又是要打掃院子,又是要殺雞殺鴨給老二上供,直折騰的人仰馬翻。”
大陳氏搓搓胳膊,神色緊張,眼裏浮起憂色,遲疑道:“聽說人將要那啥的時候,總會看見去了的親人來接……你說,會不會是他二叔知道爹娘壽數將盡,回來接二老來了………”
梁青娥麵上不顯,心裏已然翻江倒海。
從那個夢後,她這大幾個月碰到啥好的,不好的事,總不由自主往深裏想想,習慣性探究下是不是和自家乖寶貝沾邊。
按照大陳氏說的,昨兒天不亮,老太太和老爺子齊齊夢到林青山帶著橘子回來看他倆。
自家樂寶也是昨兒天不亮發動的,且自個一直在為樂寶胞衣上種啥樹犯愁,這會兒就聽說這死鬼帶著橘子回來了。
這也太巧了。
梁青娥捧著一疊尿布,腳步虛浮去了東屋。
屋裏,老楊氏和林八斤正坐在炕桌旁打盹。
二老雖然頭發都白了,耳朵倒還靈,聽見腳步聲,抬頭見是梁青娥,便招手讓她過去坐。
“爹娘,還沒和你們道喜呐,飛鷹家的生了個小姑娘,大名叫林颯,小名叫樂寶。”
對,得把樂寶的名字多喊喊,省的老宅這些人張口就是三毛妮。
“哦,聽你大哥和嫂子說了,回頭等五壯和三毛妮滿月了,抱來家裏,給我和你爹瞅瞅。”
老楊氏笑嗬嗬從炕桌盤子裏抓一把炒黃豆,塞進了梁青娥手裏。
一行走,一行盯著人家房前屋後打量,想看看誰家有種稀罕果樹,哪知整個村子溜一遍,竟大多都是石榴和棗樹。
村裏人看見她,免不了恭喜她又當了阿奶,家裏兩個兒媳半個月內添了一雙孫子孫女。
這事不管擱哪家,都是喜事一樁。
“你這大清早的轉悠啥呢,是不是家裏尿娃娃多,屎尿布不夠了,想著同村裏誰家討兩塊。”
轉悠到林家老宅附近時,梁青娥被大陳氏拉住。
大陳氏拉著梁青娥就往家裏走,邊說自家這幾年沒有尿娃娃,家裏的尿布洗的幹幹淨淨,先借給她用用。
梁青娥原本沒這個意思,後麵想到兩個孩子每日換下的尿布怕還真不少。
天晴還好,遇到陰雨天怕是還真不夠換,也就沒再推托,跟著去了老宅。
老宅寬闊,黃泥夯成的土牆圍成一圈。
六間正房坐北朝南,東西兩邊各有三間廂房。
梁青娥和林青山就是在這座院子裏成的婚,三兒一女俱是在這座院子裏出生,滿打滿算,她在這座宅子裏生活了十三年。
現在想來,過去十三年的時光雖磕磕絆絆,然遇事有人商量,受了委屈有人撐腰,與妯娌拌嘴磨牙也有人安慰。
這竟是她半生中,難得的不用她事事操心的,悠閑時光。
梁青娥隨大陳氏進門,就見大伯哥林遠山正坐在院子裏的一棵棗樹下劈竹子,五個小子正磨著竹篾,祖孫之間其樂融融。
屋簷下坐著兩個手拿繡棚的小姑娘,八九歲的模樣,穿的幹淨整潔,正拿著繡線往花樣子上比劃。
小姐妹倆說說笑笑,一抬頭看見阿奶回來了,馬上坐正身形,連忙喚人:“阿奶,二阿奶。”
林遠山和大陳氏育有二子一女,女兒最大,名金鳳,是他們這一輩成婚最早的,如今被家事瑣事牽絆,等閑很少回來。
長子林來富和次子林來貴成婚後共生了五個小子,兩個姑娘,兄弟倆運氣不錯,娶的媳婦都賢惠持家。
雖祖孫四代十好幾口人同在一個鍋裏攪食,這十來年光景,處的也是親親熱熱。
村裏東家長西家短的閑話裏,幾乎很少會提到林遠山這一家子人。
聽見孫女叫人,林遠山抬頭看見梁青娥,淡聲道:“來了。”
梁青娥叫了句大哥,就隨大陳氏踏進了門檻。
路過灶房時,就見灶間煙氣氤氳,空氣中浮動著肉香。
來富媳婦劉春梅和來貴媳婦吳荷香正在灶間忙活,倆人一人燒火,一人做飯,言談很是和樂。
見到梁青娥,忙打招呼:“二嬸來了,聽說三弟妹昨兒給嬸子添了個小孫女,我娘早起還說吃過早食帶咱們去看三毛妮呐,快屋裏做,今兒有肉吃,二嬸可要留家裏吃飯。”
梁青娥腳步一頓,含笑糾正道:“咱家三丫頭有名字了,大名叫林颯,小名叫做樂寶,你們往後喊她樂寶就成,小丫頭機靈著呐,聽見人喊她名字,就樂的咧嘴笑。”
“成,要麽說二嬸多少識兩筆字呐,咱三毛妮這名字起的真不賴。”
梁青娥見這倆人張口三毛妮,閉口三毛妮,要不是知道這倆侄媳婦的脾性,她真當這倆婆娘專和她對著幹。
左右名兒是越叫越響亮的,梁青娥瞧著這二人屢教不聽的模樣,也懶得和這倆人繼續掰扯樂寶的小名。
和二人又扯兩句閑話,扭頭誇一誇小姐妹倆繡的花兒鮮亮,就隨大陳氏進了屋子。
房屋窗欞開的不大,大陳氏住的屋子放的東西又多,蘆葦蔑編成的糧食穴打著圈兒往上,高度足有成人高。
糧食穴擋住大半窗欞,屋裏光線有些昏暗。
大陳氏一邊往炕櫃裏掏東西,一邊絮絮叨叨:“你大哥那日知道秋蓮生了個小子,可是高興的不行,多灌了兩口馬尿喝醉了,大半夜非要上山去告訴青山這個好消息………”
“蘭花昨兒生三毛妮,我原說去搭把手,偏家裏老太太和老爺子鬧騰,就沒去成。”
梁青娥聽到林遠山還惦記著林青山,正滿心感動。
這會兒聽到三毛妮這個名,不禁額頭跳動。
待要鄭重提醒大陳氏往後不許叫三毛妮,突然想到大陳氏說家裏老太太和老爺子鬧騰,忙止住要出口的話。
問道:“爹娘可是哪裏又不舒坦了。”
大陳氏聞言,神色有些古怪,拿眼睛往梁青娥身上一溜,遲疑著搖搖頭,不肯說。
“大嫂有話說就是,咋也變得婆婆媽媽起來,一點不幹脆。”
大陳氏就笑了,把找出來的尿布放梁青娥手裏,拉她在炕上坐下,小聲道:“非是我婆媽,實在是這事說來也沒人會信。”
大陳氏的聲音越發低,附在梁青娥耳邊道:“老太太和老爺子昨兒天還未亮,就一直吆喝,說老二帶著兩顆碗大的橘子回來了。”
她小心覷著梁青娥的麵色,道:“你說,這可不是胡話嗎,怕是倆老的想兒子,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把假的當真的了,隻他們鬧騰不休,又是要打掃院子,又是要殺雞殺鴨給老二上供,直折騰的人仰馬翻。”
大陳氏搓搓胳膊,神色緊張,眼裏浮起憂色,遲疑道:“聽說人將要那啥的時候,總會看見去了的親人來接……你說,會不會是他二叔知道爹娘壽數將盡,回來接二老來了………”
梁青娥麵上不顯,心裏已然翻江倒海。
從那個夢後,她這大幾個月碰到啥好的,不好的事,總不由自主往深裏想想,習慣性探究下是不是和自家乖寶貝沾邊。
按照大陳氏說的,昨兒天不亮,老太太和老爺子齊齊夢到林青山帶著橘子回來看他倆。
自家樂寶也是昨兒天不亮發動的,且自個一直在為樂寶胞衣上種啥樹犯愁,這會兒就聽說這死鬼帶著橘子回來了。
這也太巧了。
梁青娥捧著一疊尿布,腳步虛浮去了東屋。
屋裏,老楊氏和林八斤正坐在炕桌旁打盹。
二老雖然頭發都白了,耳朵倒還靈,聽見腳步聲,抬頭見是梁青娥,便招手讓她過去坐。
“爹娘,還沒和你們道喜呐,飛鷹家的生了個小姑娘,大名叫林颯,小名叫樂寶。”
對,得把樂寶的名字多喊喊,省的老宅這些人張口就是三毛妮。
“哦,聽你大哥和嫂子說了,回頭等五壯和三毛妮滿月了,抱來家裏,給我和你爹瞅瞅。”
老楊氏笑嗬嗬從炕桌盤子裏抓一把炒黃豆,塞進了梁青娥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