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小姑小姑父來啦
孫女是福星錦鯉,我是黴星極品 作者:麥苗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聽到大陳氏說林喜心不日就要回家探親。
梁青娥那是一個高興,哪怕抱著樂寶遛彎,也不住嘴念叨關於林喜心還在娘家的一些瑣事。
閑暇時候,她更是帶著大毛妮和二毛妮,把堂屋院裏,包括後院的柴垛和豬圈雞窩,都收拾了一遍。
看著屋裏屋外亮亮堂堂,再想到自家妹子\/姑姑就要回來,家裏所有人都挺高興,隻除了秦蘭花。
她暗地裏碎碎念,話裏話外都是當日她和林飛鷹相看親事時,也不見婆婆這般重視,果然,兒媳婦就是不如親閨女。
她這些話也就在林飛鷹麵前過過嘴癮,見陳秋蓮和葉銀紅都沒反應,更是不敢放在明麵上不滿,生怕惹婆婆生氣,給她小鞋穿。
不過這話就算梁青娥聽見,她也不會放在心上,婆婆不是親娘,兒媳也不是親閨女,與她來說,合得來就親密些,合不來就冷淡些,無非緣分深與淺而已。
梁青娥盼啊盼,每日吃過早飯,都要站在院門口張望一番。
一連張望五六天,中間還下了場雨,她始終沒有等到林喜心帶著女婿回來。
“娘,別看了,明兒咱們去鎮上買油鹽,我去於家雜貨鋪看看小妹。”
林老虎坐在屋簷下,正拿柳條,一下下編纏著一隻藤筐,見老娘一臉愁容從門口折回,朗聲道。
因著前兒的一場雨,不管是官道還是鄉間踩踏出來的小道,俱都泥濘濕滑。
饒是天氣晴好,晾曬了兩日,地麵仍舊有些濕軟,一些凹窪路麵,至今仍有積水。
路不好走板車不說,且這小一月來,眾人起早貪黑,都累的狠了,梁青娥便讓他們好好在家歇歇,等路再晾的幹些,再出攤不遲。
天雨滋潤山林大地,菌菇、木耳、地皮子,皆長起來,林大熊和林飛鷹兄弟倆等不及,生怕去得晚了,近山腳處被村人撿的啥也不剩,碗一放,拎起背簍,就帶著大壯二壯去了山上。
今兒家裏的洗刷活計歸秦蘭花,吃完飯,大毛妮和二毛妮就抬著一盆髒衣裳去了河邊。
陳秋蓮在屋裏做著針線,時不時看一眼睡著的五壯和樂寶。
梁青娥估計閨女今兒怕是不回來了,她失望之餘,倒也收拾收拾情緒,把家裏麻布袋子,大小曬毯都抱了出來。
從屋裏翻出針線,給葉銀紅一根,又予秦蘭花一根,讓倆兒媳仔細翻找,把有破洞的地兒,都給補好。
秦蘭花剛從後院喂豬回來,桶還沒放下呢,手裏就被婆婆塞了一根大頭針。
她捏著針,看著地上滿是灰塵的破麻袋,強笑道:“大毛妮和二毛妮這幾天不是正折騰學針線嗎,這些破麻袋,給她們姐妹練手,她倆鐵定高興。”
梁青娥沒好氣道:“這針三文一根呐,給她們使,回頭手上沒輕沒重的,別壞了針,我找哪個賠!”
秦蘭花氣結,合著縫麻袋補丁就怕別壞了針,那學針線,咋不怕別斷了針。
說到底,還是更偏心孫女,可著兒媳使喚唄!
梁青娥才不管她怎麽想的,進屋又找兩件破爛不堪的衣裳出來,一件丟葉銀紅麵前,一件丟秦蘭花麵前,這就是做麻布口袋的補丁之用了。
葉銀紅拿起一個麻布口袋,抖了抖灰塵,找到破洞處,拿起剪刀,對著破衣就開始剪補丁。
梁青娥想起她做事有些毛糙,遂又叮囑道:“補丁縫的細密些,把那毛邊都折進去,省得脫線,回頭露了糧食。”
“哎,好嘞娘,我做事,娘隻管放心。”葉銀紅脆聲應道。
秦蘭花嫌棄拎起一個麻布口袋,聞言,眼睛轉了轉,笑道:“說起針腳細密,還是大嫂做活最仔細,娘,樂寶和五壯還沒醒,讓大嫂也一起縫吧,還快些。”
梁青娥一聽,就皺起眉頭,把手中的曬毯又放地上,道:“麻布口袋這麽髒,回頭你大嫂弄的灰頭土臉不說,再沾到孩子身上,別惹了毒氣,再起一身癢疙瘩。”
嗬,原來您老也知道這麻布口袋髒啊,合著就該她灰頭土臉,她就不怕毒氣,就活該長一身癢疙瘩是吧。
真是,攤上這麽個明晃晃偏心眼的婆婆,可上哪兒說理去。
不多會兒,大毛妮和二毛妮抬著清洗好的衣裳,嘻嘻鬧鬧從院門外走進來。
正要去晾衣裳,梁青娥道:“晾後院去,你二嬸三嬸翻口袋,抖的哪哪都是灰,別落樂寶尿布上了。”
小姐妹倆忙又抬著木盆去後院,待晾完衣裳,大毛妮磨磨蹭蹭走到梁青娥身邊,支支吾吾道:“阿奶,我們昨兒同萍萍和小丫約好了,今兒還去大阿奶家裏,跟著二伯娘學繡花。”
聽到這倆小妮子要去逛,秦蘭花不樂意道:“繡花哪天不能學,沒看見家裏一堆活計嗎,你倆無事,就把口袋翻翻,把需要打補丁的地方找出來,能省我和你們二嬸多少事兒。”
葉銀紅見小姐妹倆一臉失望,忙擺擺手:“這裏髒的很,你倆昨天剛洗的頭發,去你大阿奶家學繡花去吧,通共就十來個口袋,我和你三嬸一會兒就翻完了。”
倆小姑娘聞言,眼睛一亮,見阿奶沒出聲反對,忙道:“謝謝二嬸。”
謝完之後,二毛妮又補一句,歡快道:“等我學會繡花,定給二嬸繡一朵最漂亮的花兒。”
葉銀紅樂嗬嗬點頭,笑眯眯說自己記下了。
大毛妮和二毛妮生怕節外生枝,回屋拿了針線簍子,和梁青娥說定會在做飯前回來,一溜煙就跑了個沒影。
瞧著姐妹二人消失的身影,秦蘭花皮笑肉不笑道:“二嫂還真是心疼侄女兒。”
葉銀紅還是一副笑嗬嗬模樣,道:“那怎麽辦,誰讓我肚子不爭氣,沒生個閨女出來,現如今可不得多對侄女兒好些,以後一年三節,也有人惦記著給我送糕餅吃不是。”
秦蘭花以為這話是在諷刺她肚子不爭氣,生了個閨女,聽的十分紮心刺耳,正欲開口反譏回去。
就聽大毛妮和二毛妮氣喘籲籲道:“阿奶,阿奶……小姑回來了!”
梁青娥抬頭,就見倆姑娘因為跑動,額頭上滿是薄汗,紅彤彤的臉蛋上,一雙眸子興奮又明亮。
“阿奶,小姑和小姑父來家了。”怕幾人沒聽說,倆小姑娘又齊齊喊道。
梁青娥那是一個高興,哪怕抱著樂寶遛彎,也不住嘴念叨關於林喜心還在娘家的一些瑣事。
閑暇時候,她更是帶著大毛妮和二毛妮,把堂屋院裏,包括後院的柴垛和豬圈雞窩,都收拾了一遍。
看著屋裏屋外亮亮堂堂,再想到自家妹子\/姑姑就要回來,家裏所有人都挺高興,隻除了秦蘭花。
她暗地裏碎碎念,話裏話外都是當日她和林飛鷹相看親事時,也不見婆婆這般重視,果然,兒媳婦就是不如親閨女。
她這些話也就在林飛鷹麵前過過嘴癮,見陳秋蓮和葉銀紅都沒反應,更是不敢放在明麵上不滿,生怕惹婆婆生氣,給她小鞋穿。
不過這話就算梁青娥聽見,她也不會放在心上,婆婆不是親娘,兒媳也不是親閨女,與她來說,合得來就親密些,合不來就冷淡些,無非緣分深與淺而已。
梁青娥盼啊盼,每日吃過早飯,都要站在院門口張望一番。
一連張望五六天,中間還下了場雨,她始終沒有等到林喜心帶著女婿回來。
“娘,別看了,明兒咱們去鎮上買油鹽,我去於家雜貨鋪看看小妹。”
林老虎坐在屋簷下,正拿柳條,一下下編纏著一隻藤筐,見老娘一臉愁容從門口折回,朗聲道。
因著前兒的一場雨,不管是官道還是鄉間踩踏出來的小道,俱都泥濘濕滑。
饒是天氣晴好,晾曬了兩日,地麵仍舊有些濕軟,一些凹窪路麵,至今仍有積水。
路不好走板車不說,且這小一月來,眾人起早貪黑,都累的狠了,梁青娥便讓他們好好在家歇歇,等路再晾的幹些,再出攤不遲。
天雨滋潤山林大地,菌菇、木耳、地皮子,皆長起來,林大熊和林飛鷹兄弟倆等不及,生怕去得晚了,近山腳處被村人撿的啥也不剩,碗一放,拎起背簍,就帶著大壯二壯去了山上。
今兒家裏的洗刷活計歸秦蘭花,吃完飯,大毛妮和二毛妮就抬著一盆髒衣裳去了河邊。
陳秋蓮在屋裏做著針線,時不時看一眼睡著的五壯和樂寶。
梁青娥估計閨女今兒怕是不回來了,她失望之餘,倒也收拾收拾情緒,把家裏麻布袋子,大小曬毯都抱了出來。
從屋裏翻出針線,給葉銀紅一根,又予秦蘭花一根,讓倆兒媳仔細翻找,把有破洞的地兒,都給補好。
秦蘭花剛從後院喂豬回來,桶還沒放下呢,手裏就被婆婆塞了一根大頭針。
她捏著針,看著地上滿是灰塵的破麻袋,強笑道:“大毛妮和二毛妮這幾天不是正折騰學針線嗎,這些破麻袋,給她們姐妹練手,她倆鐵定高興。”
梁青娥沒好氣道:“這針三文一根呐,給她們使,回頭手上沒輕沒重的,別壞了針,我找哪個賠!”
秦蘭花氣結,合著縫麻袋補丁就怕別壞了針,那學針線,咋不怕別斷了針。
說到底,還是更偏心孫女,可著兒媳使喚唄!
梁青娥才不管她怎麽想的,進屋又找兩件破爛不堪的衣裳出來,一件丟葉銀紅麵前,一件丟秦蘭花麵前,這就是做麻布口袋的補丁之用了。
葉銀紅拿起一個麻布口袋,抖了抖灰塵,找到破洞處,拿起剪刀,對著破衣就開始剪補丁。
梁青娥想起她做事有些毛糙,遂又叮囑道:“補丁縫的細密些,把那毛邊都折進去,省得脫線,回頭露了糧食。”
“哎,好嘞娘,我做事,娘隻管放心。”葉銀紅脆聲應道。
秦蘭花嫌棄拎起一個麻布口袋,聞言,眼睛轉了轉,笑道:“說起針腳細密,還是大嫂做活最仔細,娘,樂寶和五壯還沒醒,讓大嫂也一起縫吧,還快些。”
梁青娥一聽,就皺起眉頭,把手中的曬毯又放地上,道:“麻布口袋這麽髒,回頭你大嫂弄的灰頭土臉不說,再沾到孩子身上,別惹了毒氣,再起一身癢疙瘩。”
嗬,原來您老也知道這麻布口袋髒啊,合著就該她灰頭土臉,她就不怕毒氣,就活該長一身癢疙瘩是吧。
真是,攤上這麽個明晃晃偏心眼的婆婆,可上哪兒說理去。
不多會兒,大毛妮和二毛妮抬著清洗好的衣裳,嘻嘻鬧鬧從院門外走進來。
正要去晾衣裳,梁青娥道:“晾後院去,你二嬸三嬸翻口袋,抖的哪哪都是灰,別落樂寶尿布上了。”
小姐妹倆忙又抬著木盆去後院,待晾完衣裳,大毛妮磨磨蹭蹭走到梁青娥身邊,支支吾吾道:“阿奶,我們昨兒同萍萍和小丫約好了,今兒還去大阿奶家裏,跟著二伯娘學繡花。”
聽到這倆小妮子要去逛,秦蘭花不樂意道:“繡花哪天不能學,沒看見家裏一堆活計嗎,你倆無事,就把口袋翻翻,把需要打補丁的地方找出來,能省我和你們二嬸多少事兒。”
葉銀紅見小姐妹倆一臉失望,忙擺擺手:“這裏髒的很,你倆昨天剛洗的頭發,去你大阿奶家學繡花去吧,通共就十來個口袋,我和你三嬸一會兒就翻完了。”
倆小姑娘聞言,眼睛一亮,見阿奶沒出聲反對,忙道:“謝謝二嬸。”
謝完之後,二毛妮又補一句,歡快道:“等我學會繡花,定給二嬸繡一朵最漂亮的花兒。”
葉銀紅樂嗬嗬點頭,笑眯眯說自己記下了。
大毛妮和二毛妮生怕節外生枝,回屋拿了針線簍子,和梁青娥說定會在做飯前回來,一溜煙就跑了個沒影。
瞧著姐妹二人消失的身影,秦蘭花皮笑肉不笑道:“二嫂還真是心疼侄女兒。”
葉銀紅還是一副笑嗬嗬模樣,道:“那怎麽辦,誰讓我肚子不爭氣,沒生個閨女出來,現如今可不得多對侄女兒好些,以後一年三節,也有人惦記著給我送糕餅吃不是。”
秦蘭花以為這話是在諷刺她肚子不爭氣,生了個閨女,聽的十分紮心刺耳,正欲開口反譏回去。
就聽大毛妮和二毛妮氣喘籲籲道:“阿奶,阿奶……小姑回來了!”
梁青娥抬頭,就見倆姑娘因為跑動,額頭上滿是薄汗,紅彤彤的臉蛋上,一雙眸子興奮又明亮。
“阿奶,小姑和小姑父來家了。”怕幾人沒聽說,倆小姑娘又齊齊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