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要說這“糊塗”啊,可別被它簡單的名字給騙了喲!這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糊塗呢,而是用玉米麵精心製作而成的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


    要想做出一碗地道又可口的糊塗,那這玉米麵可得好好挑選一番啦!既不能選那種過於精細的玉米麵,那樣會讓口感變得綿軟無力;但也絕不能挑太過粗糙的,不然吃起來就會咯嗓子啦。隻有那種粗細恰到好處的玉米麵才能完美地展現出糊塗獨特的風味哦。


    而且呀,這裏麵還得有一些麩子才行呢!千萬別小瞧這些麩子,它們可是這道美食的點睛之筆呐!當它們與玉米麵相互融合之後,不僅能增添一份濃鬱的香氣,更能讓整個口感層次都豐富起來。想象一下,每一口喝下肚時,那細膩中帶著些許嚼勁、香甜裏透著淡淡麥香的滋味兒,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話說這李家娘子啊,常常都會煮上一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糊塗。這糊塗裏頭呢,時不時地還會加上一些香甜可口的地瓜。而咱們的清婉姑娘呀,對這道美食可是喜愛至極!每次隻要一聞到那股熟悉的香氣,她就會迫不及待地跑過來,滿心歡喜地盛上一碗。


    而且呀,清婉還有個獨特的小癖好,她總喜歡在這碗美味的糊塗裏再放上那麽一點兒綿白糖。當那細膩如雪的綿白糖慢慢融入到濃稠的糊塗之中時,整個味道瞬間變得更加美妙絕倫了起來。那種甜滋滋、暖洋洋的感覺,仿佛能夠一下子溫暖到人的心底深處去呢!


    李家那三個粉雕玉琢般可愛的孩子如同三隻活潑的小鳥一般,嘰嘰喳喳地圍坐在那張古色古香的木桌之前。他們每個人的小臉蛋兒上都綻放著如春花般絢爛、比陽光還要燦爛的歡快笑容,那笑容就像是春日裏最明媚的陽光,能夠驅散一切陰霾。


    隻見他們正美滋滋地端起各自麵前的小碗,津津有味地品嚐著碗裏那香氣四溢、香甜可口的糊塗。那糊塗看上去濃稠適度,色澤誘人,每一勺入口,都仿佛是在舌尖上舞動的精靈,帶來無盡的甜蜜滋味。對於這幾個孩子來說,這小小的一碗糊塗簡直就是人間至味,讓他們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就在這時,李師傅和李家娘子靜靜地站立在一旁,宛如兩棵守護著幼苗的大樹。他們兩人的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過自己心愛的孩子們,那眼神中飽含著深深的愛意和溫情,猶如一泓清澈的湖水,平靜而又深沉。


    李師傅那張飽經歲月風霜洗禮的臉龐,此刻早已被滿滿的幸福所填滿。他的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微笑中蘊含著對生活的滿足以及對孩子們濃濃的慈愛之情。他那雙深邃而明亮的眼睛,此時正閃爍著柔和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默默地關注著孩子們的一舉一動。


    李家娘子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她那美麗動人的麵龐因為喜悅而顯得愈發嬌豔欲滴。她溫柔地凝視著眼前這溫馨美好的一幕,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表的欣慰與滿足。


    就在這一刹那間,整座屋子仿佛被一層如夢似幻的輕紗所籠罩,那層薄紗散發著醉人心脾的溫馨與和諧氣息,如同一股無形的魔力,悄悄地滲透進每一寸空間。屋內的空氣仿佛化作了一條潺潺流動的小溪,溪水中漂浮著絲絲縷縷的金色暖光,它們如同輕盈的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後輕輕地落在每個人的心坎上,溫柔地將其包裹起來。


    此刻,時間似乎凝固成了永恒,所有的喧囂與紛擾都在這一刻戛然而止。人們置身於這片靜謐之中,那些曾經縈繞心頭的煩惱和憂慮,就像清晨的薄霧一樣,漸漸地消散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那份源自內心深處的寧靜與安詳,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交融的濃濃親情。


    這座房子宛如一個溫暖無比的避風港,無論外界的風雲如何變幻莫測,驚濤駭浪如何洶湧澎湃,隻要踏入家門,就能立刻感受到那種安心和舒適。它就像是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著回家的路;又恰似一首悠揚動聽的樂曲,撫慰著疲憊的靈魂。在這裏,人們可以放下一切防備,盡情地享受家庭帶來的溫暖和關愛,讓心靈得到最純粹的滋養和休憩。


    家,宛如一個溫暖的避風港,承載著無盡的溫馨與美好回憶,深深地烙印在心靈深處。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即便多年以後,清婉依然能夠熟練地烹製出那道玉米麵糊塗。然而,無論她如何努力去還原當年的味道,卻再也找不回兒時那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美食的美妙感受了。


    如今的玉米麵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樣,它或許經過了改良或者加工,失去了原本的質樸與純粹;而那碗糊塗,也似乎缺少了一些關鍵的調料,使得味道變得陌生起來。曾經,家中有父親、母親以及其他家人共同陪伴,大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可現在,父母隻能存在於清婉的記憶之中,唯有那些泛黃的老照片和腦海深處模糊的影像,才能讓她短暫地重溫那份親情的溫暖。


    回想那時,每一口玉米麵糊塗都飽含著家的味道,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美味。而如今,這碗糊塗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對過去的懷念,成為了記憶長河中的一道珍饈佳肴。盡管現實中的食物已經發生了變化,但那段關於家的美好回憶,將永遠珍藏在清婉的心間,永不褪色。


    所謂“糊塗”還是“不糊塗”,其實這是一種令人感到迷糊卻又別具魅力的美妙感受。在清婉的記憶深處,留存著小時候在姥姥家吃飯時的情景。那時,姥姥將那種被稱為“曬要白粥”的食物端上桌來,而這裏所說的“曬要”實則就是地瓜。至於究竟是哪幾個字組成了這個名稱,就連清婉自己也並不清楚。


    那碗白粥中,偶爾還會出現一些黑乎乎的餃子。它們帶著淡淡的甜味兒,其中黑色部分乃是用地瓜麵製作而成,而餃子的餡料則是樸素的白菜餡。這種獨特的搭配與味道,深深地烙印在了清婉的腦海之中,成為了她童年回憶裏一抹難以忘懷的色彩。每當回想起那段時光,那股熟悉的香氣仿佛就縈繞在鼻尖,讓人不禁陶醉其中。


    清婉常常試圖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她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沒有找到。


    終於,在一個老舊小巷子裏找到了一家小店,招牌上寫著“家鄉味”。


    走進店裏,那布置竟和姥姥家有幾分相似。清婉滿懷期待地點了一份地瓜白粥和黑麵餃子。當食物端上桌,熟悉的香氣撲鼻而來。她嚐了一口,眼眶瞬間濕潤了。雖不完全相同,但已足夠喚起深深的思念。


    這時,店主過來搭話,原來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們聊起家常,清婉訴說著自己對已逝家人的想念。老奶奶輕輕拍著她的手,說:“孩子,家人雖不在身邊,但愛一直在心裏。這食物就是愛的延續呀。”


    清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即使生活不斷前行,這份童年回憶帶來的慰藉永遠不會消失。離開小店後,她感覺腳步比之前輕快許多,因為心中承載的不僅僅是思念,還有重新尋得的溫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自舊時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雨憐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雨憐風並收藏來自舊時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