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婉這段時間的假期過得格外安靜且有些沉悶。她獨自一人關在那略顯狹小的屋子之中,靜靜聆聽著那悠揚的小提琴曲,那旋律仿佛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將她緊緊地包裹其中,讓她忘卻了外界的一切紛擾。她就那樣一整天都足不出戶,仿佛與整個世界隔絕開來。漸漸地,連鄰居們都產生了誤解,他們眼中的李家似乎隻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以及李家娘子和李師傅這溫馨的一家四口人,全然不知在這看似平靜的家庭背後,還隱藏著一個默默獨處的小女兒。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清婉的心境愈發憂鬱而孤獨。她像是被一層淡淡的陰霾所籠罩,心中那份對外部世界的疏離感愈發強烈。在她看來,這世界仿佛隻剩下了寫假期作業以及與家人相伴這些事情,其他的人與事都變得無關緊要,甚至不需要去和外人有過多的接觸。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任由那小提琴曲陪伴著她度過每一個寂靜的時刻,仿佛隻有這樣,才能暫時擺脫內心深處的那份孤寂與迷茫。


    在這段時光之中呀,她每日除了悠然地聆聽那美妙動人的音樂之外呢,就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那浩瀚無垠且深邃神秘的古典文學的海洋之中啦!那一部部經典之作,宛如璀璨奪目的星辰,將她的整個世界都裝點得絢麗多彩。


    《紅樓夢》,宛如一道神秘莫測卻又璀璨奪目的藝術之光,以一種極其細膩且波瀾壯闊的姿態,如同一幅徐徐舒展的巨幅畫卷,在她那澄澈而又靈動的眼眸前,悄然無聲卻又堅定有力地緩緩展開。這畫卷仿佛擁有著神奇的魔力,帶著她穿越時光的迷霧,一下子將她帶入到那個曾經輝煌無比的賈府之中,讓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府內的繁華似錦與無盡落寞,仿佛自己也成為了那繁華背後的一抹孤獨影子;同時,也讓她清晰地觸摸到了人情的冷暖變化,好似那四季更替般自然而又無情,世態的炎涼更是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刺痛著她的心弦,讓她對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書中所描繪的那一個個宛如從遠古時代走來的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啊,有的宛如山間清泉般聰慧靈秀,那靈動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世間萬物皆在其掌握之中;有的則似春日微風般溫婉嫻靜,那輕柔的舉止間散發著淡雅的氣質,仿佛世間的喧囂都與她們無關;有的又如夏日驕陽般潑辣張揚,那熱烈的性格如烈火般燃燒,將周圍的一切都點燃;還有的恰似冬日寒冰般陰險狡詐,那冰冷的目光中隱藏著無盡的陰謀,讓人不寒而栗。這些人物形象都仿佛被賦予了生命的活力,在她那廣袤無垠的腦海中歡快地躍動著,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如此清晰地呈現在她的麵前,讓她不由自主地深深沉醉其中,就像陷入了一片美麗而又危險的沼澤地,無法自拔,隻能任由自己被那無盡的文學魅力所俘獲,在那紅樓的世界裏盡情遨遊,去探尋那些隱藏在歲月深處的故事和情感。


    她為林黛玉那柔弱而又多愁善感的命運而悲傷,仿佛自己的心也被那無盡的哀愁所籠罩。然而,就在這悲戚之中,她不經意間被林黛玉那如泣如訴的詩詞深深感染了。那些詩詞宛如一把把鋒利的劍,直刺向她內心最柔軟的角落,讓她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每一句詩詞都像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在她的腦海中跳躍、舞動,將她帶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那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是如此的細膩、深沉,仿佛能穿透時空,將她與林黛玉的靈魂緊緊相連。她仿佛看到了林黛玉在瀟湘館中獨自落淚的身影,聽到了她那幽怨的歎息聲。這些詩詞就像是一座橋梁,跨越了歲月的鴻溝,讓她與林黛玉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情感紐帶。她開始用心去感受林黛玉的痛苦、無奈和對生活的熱愛,她的心靈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洗禮和升華。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多美美麗而憂傷的景色:


    在那寒冷的池塘之上,一隻孤獨的仙鶴緩緩飛過,它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仿佛在與自己的影子共舞。冷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宛如一層薄紗,輕輕地覆蓋在大地上。而在這冷月之下,卻隱藏著無盡的憂傷。


    那滿地的花瓣,宛如逝去的青春,被無情地埋葬在這片寂靜的土地上。它們曾經盛開,綻放出絢爛的色彩,如今卻隻能在寒風中凋零,化作塵土。每一片花瓣都似乎在訴說著一段悲傷的故事,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寒塘、渡鶴、冷月、葬花,這一切構成了一幅美麗而憂傷的畫麵。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也讓人感歎時光的無情與流逝。在這寂靜的夜晚,仿佛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憂傷的氛圍之中,讓人無法自拔。清婉時常沉醉在這些詩詞裏麵!


    她欣賞黛玉的《唐多令·柳絮》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球。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清婉也喜歡薛寶釵《臨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薛寶釵那端莊嫻雅、博學多才之態,宛如空穀幽蘭般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她精通詩詞歌賦,對於各種文學體裁皆能信手拈來,無論是豪放激昂之作,還是婉約細膩之篇,都能展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卓越的才情。她在詩社中常常妙語連珠,引得眾人紛紛讚歎不已,其才華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文人雅士之中熠熠生輝。


    林黛玉則是靈動聰慧、才情絕世之人,她的詩句往往帶著淡淡的哀愁與深情,仿佛是從心底流淌而出的清泉。她對世間萬物有著敏銳的感知力,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情感細膩地融入到文字之中,每一句詩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畫卷,讓人陶醉其中。她的才情如同一柄鋒利的寶劍,在文壇之上嶄露頭角,令人為之傾倒。正是這兩位女子的才情,如同絢麗的霞光一般,映照在清婉的心中,讓她不由自主地心生向往,渴望有朝一日也能擁有這般超凡脫俗的才華,在文學的世界裏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清婉在《紅樓夢》裏看到惜春和妙玉下圍棋,所謂“金角銀邊草肚皮”,“倒脫靴”式,似乎喚醒了清婉的潛在超能力,清婉在家裏,自己和自己下棋,鬥的天昏地暗!正趕上《射雕英雄傳》連續劇,老頑童雙手互搏的武功清婉雖然沒有參悟。卻練成了一手畫方一手畫圓的絕技!但必須是順時針,右手畫方,左手畫圓!以至於,時常自己暢想,若生在古代,沒準會笑傲江湖 成為俠女未未可知!


    清婉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禮物——一張精致的穴位圖,這是她同學給她的,那時候是很難得的。這張穴位圖仿佛帶著神秘的魔力,讓她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驚喜與好奇。從那一刻起,清婉便將這張穴位圖視若珍寶,每天都會抽出大量的時間,靜靜地坐在書桌前,對照著那張穴位圖,仔細地研究著那神奇而玄妙的奇經八脈,尤其是那備受矚目的任督二脈。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專注與癡迷,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了那經絡的走向和氣血的流轉。每一次的研究,都像是開啟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讓她內心深處對氣功打通任督二脈的渴望愈發強烈。她常常會想象著自己能夠像那些傳說中的高手一樣,憑借著對奇經八脈的深刻理解和修煉,輕鬆地打通那至關重要的任督二脈,從而獲得超凡脫俗的力量和境界。那份對氣功打通任督二脈的深深向往,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在她的心中不斷地升騰、蔓延,激勵著她日複一日地堅持著研究和探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自舊時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雨憐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雨憐風並收藏來自舊時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