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順承郡王府,也就是現在的朝陽南路一號,劉國梁發現張小帥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下車見到這一幕,劉國梁還是蠻驚訝的,他身著青灰色毛呢軍裝,雙手背腰,麵露微笑的看著下車的劉國梁。
“司令,您太客氣了,我劉國梁何德何能讓您親自來迎接。”
劉國梁畢竟見過他的曆史照,雖然不能完全確認,但也八九不離十了,直接一個立正敬禮說道。
“哈哈哈……!你可是稀客,也擔得起這份榮譽,不要這麽見外,大家都是自己人。”
張小帥笑著來到高大的劉國梁麵前,然後伸出右手和他緊緊握在了一起,順帶左手拍著劉國梁肩膀說道。
“走走走,咱們進屋說,這外麵冷。”
這裏是他在北平的家,張小帥在家裏接待他,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要拉攏劉國梁。
看來正如曆史一樣,張家父子籠絡人心的本領的確不一般。
或許是他抽過大煙,整個人顯得很消瘦。
其實大家一個誤解,那就是認為張大帥矮,所以他兒子也矮,實則不然,張小帥身高一米七五左右,這放在民國那是妥妥的高個兒。
一眾軍官一起進入大廳,劉國梁估摸著能來的都來了,因為他看到了王以哲,這個後期東北軍的實際掌控人。
眾人按軍中的地位依次坐下,劉國梁本來要坐在王鐵漢身邊,結果被張小帥叫到了自己對麵。
“梁老弟你坐這裏,我們兄弟倆好好聊聊。”
見對方態度這麽堅決,劉國梁隻得勉為其難坐在首位右側。
丫鬟們端茶倒水,整個房間好不熱鬧,客廳中央以及四個牆角都放著火爐子,所以還是挺暖和的。
“梁老弟,今天我可是要好好感謝你,難得你能帶著部隊在東北堅持抗戰,張某身為東北人深感慚愧。”
張小帥眼裏充滿著無奈和自責。
“司令說的哪裏話,東北乃東北人之東北,更是中國之東北,民族抗戰不分你我,再則,沒有您提供的武器彈藥,我義勇軍也無法和小鬼子打仗。”
劉國梁說的很客觀,也是事實,他希望能借此次機會點撥一下對方,狹隘的抗戰思維是不可能將小鬼子趕出中國。
“我聽戴叔說過,梁老弟為人謙虛,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張小帥看了看下麵的戴青山然後笑著說道。
“話雖如此,可東北畢竟是在我手上丟的,別說老百姓罵我,就連我自己也看不起我自己。”
張小帥起身,然後背著手在客廳裏來回走動。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司令現在應該放下心結,不要老是想著過去,而是考慮接下來該怎麽辦,該如何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
劉國梁知道他的心病,但他想做的是幫對方理清未來。
“梁老弟說的沒錯,少帥讓您來北平也正有此意。”
這時候坐在劉國梁下位的參謀長榮臻接話說道。
“梁兄弟用兵如神,帶著一群老百姓就能和小鬼子打的有來有回,所以我們希望你能加入我們,帶領奉軍打回東北。”
王鐵漢和劉國梁有一麵之緣,而且倆人也聊的很來,今天,在這樣的場合下,他向劉國梁拋出橄欖枝,那肯定也是張小帥的意思。
“各位長官實在太抬舉劉某了,我隻是盡了一個軍人的職責罷了,另外,我剛才也說了,全民抗戰不分你我,這不簡單是喊喊口號。”
劉國梁這算是間接的拒絕了,但在場的人都聽出了另一層意思。
“這個估計很難實現,梁老弟,不瞞您說,要是當初校長支持我,我一定會帶著所有奉軍和小鬼子決一死戰。”
說到這個問題,張小帥氣就不打一處來。
“你可知,到了現在,我的幾個鄰居還在和日本人暗送秋波,全民抗戰何其難啊!”
“難道司令打算繼續將熱河拱手相讓?”
劉國梁聽著他的抱怨,所以隻能先試探一下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我退無可退了,現在我的主力基本都在熱河,在這裏我要和小鬼子決一死戰,也讓全國人民看看奉軍抗戰的決心。”
講到這裏,張小帥緊握拳頭,狠狠砸在了茶桌上,震的茶水飛濺。
“司令,恕我直言,此舉不可,今日之奉軍非昨日之奉軍,今日之日軍更非昨日之日軍。”
“此話何意?”
“丟失東北,使得整個奉軍已經沒有了凝聚力,比如你想在熱河決一死戰,但你的叔叔湯玉麟可不想打仗。”
此言一出,在座的人都驚呼起來,開始議論紛紛。
“而日本政府目前已經認可了關東軍的行為,並且到目前為止在東北的日軍已經高達十幾萬。
“這些軍隊可不是普通的墾荒軍和守備部隊能比的,他們可是日本的常備陸軍,對比一下第二師團的戰鬥力就知道了。”
“可你們不還是在輝山成功阻擊日軍的進攻嗎?”
這時王以哲拋出了自己的疑惑。
“天時,地利,人和,才造就了最終的勝利,而且是險勝,如果單純從正麵戰場來看,我們打不過日軍。”
劉國梁看了看王以哲然後笑著回答道。
“少帥我們不能在退了,這一仗我們必須要打下去。”
這時坐在王以哲旁邊的丁喜春坐不住了,他立即起身大聲說道。
此人也是張小帥的心腹,目前任職獨立第八旅旅長。
“劉隊長不要長他人誌氣 滅自己威風,雖然你說的可能是事實,但這次國府明確表態了,隻要日軍膽敢入侵熱河,政府會全力以赴支持。”
“而且,一旦日軍入侵熱河,西北的孫殿英和宋哲元也肯定坐不住,再則熱河是湯玉麟的老巢,難不成他自己會跑路?”
丁喜春說完,坐在劉國梁旁邊的張作相也開口說道。
“這位是?”
“這位是我七叔張作相。”
張小帥連忙向劉國梁介紹道。
張作相可是張小帥的鐵杆支持者,也是老一輩中為數不多的實力派。
如果不是剛好回去奔喪,作為吉林督軍的他是不可能看著漢奸熙洽帶著軍隊投降日本人。
有時候曆史就是這樣充斥著戲劇性,偶然性也很強。
下車見到這一幕,劉國梁還是蠻驚訝的,他身著青灰色毛呢軍裝,雙手背腰,麵露微笑的看著下車的劉國梁。
“司令,您太客氣了,我劉國梁何德何能讓您親自來迎接。”
劉國梁畢竟見過他的曆史照,雖然不能完全確認,但也八九不離十了,直接一個立正敬禮說道。
“哈哈哈……!你可是稀客,也擔得起這份榮譽,不要這麽見外,大家都是自己人。”
張小帥笑著來到高大的劉國梁麵前,然後伸出右手和他緊緊握在了一起,順帶左手拍著劉國梁肩膀說道。
“走走走,咱們進屋說,這外麵冷。”
這裏是他在北平的家,張小帥在家裏接待他,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要拉攏劉國梁。
看來正如曆史一樣,張家父子籠絡人心的本領的確不一般。
或許是他抽過大煙,整個人顯得很消瘦。
其實大家一個誤解,那就是認為張大帥矮,所以他兒子也矮,實則不然,張小帥身高一米七五左右,這放在民國那是妥妥的高個兒。
一眾軍官一起進入大廳,劉國梁估摸著能來的都來了,因為他看到了王以哲,這個後期東北軍的實際掌控人。
眾人按軍中的地位依次坐下,劉國梁本來要坐在王鐵漢身邊,結果被張小帥叫到了自己對麵。
“梁老弟你坐這裏,我們兄弟倆好好聊聊。”
見對方態度這麽堅決,劉國梁隻得勉為其難坐在首位右側。
丫鬟們端茶倒水,整個房間好不熱鬧,客廳中央以及四個牆角都放著火爐子,所以還是挺暖和的。
“梁老弟,今天我可是要好好感謝你,難得你能帶著部隊在東北堅持抗戰,張某身為東北人深感慚愧。”
張小帥眼裏充滿著無奈和自責。
“司令說的哪裏話,東北乃東北人之東北,更是中國之東北,民族抗戰不分你我,再則,沒有您提供的武器彈藥,我義勇軍也無法和小鬼子打仗。”
劉國梁說的很客觀,也是事實,他希望能借此次機會點撥一下對方,狹隘的抗戰思維是不可能將小鬼子趕出中國。
“我聽戴叔說過,梁老弟為人謙虛,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張小帥看了看下麵的戴青山然後笑著說道。
“話雖如此,可東北畢竟是在我手上丟的,別說老百姓罵我,就連我自己也看不起我自己。”
張小帥起身,然後背著手在客廳裏來回走動。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司令現在應該放下心結,不要老是想著過去,而是考慮接下來該怎麽辦,該如何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
劉國梁知道他的心病,但他想做的是幫對方理清未來。
“梁老弟說的沒錯,少帥讓您來北平也正有此意。”
這時候坐在劉國梁下位的參謀長榮臻接話說道。
“梁兄弟用兵如神,帶著一群老百姓就能和小鬼子打的有來有回,所以我們希望你能加入我們,帶領奉軍打回東北。”
王鐵漢和劉國梁有一麵之緣,而且倆人也聊的很來,今天,在這樣的場合下,他向劉國梁拋出橄欖枝,那肯定也是張小帥的意思。
“各位長官實在太抬舉劉某了,我隻是盡了一個軍人的職責罷了,另外,我剛才也說了,全民抗戰不分你我,這不簡單是喊喊口號。”
劉國梁這算是間接的拒絕了,但在場的人都聽出了另一層意思。
“這個估計很難實現,梁老弟,不瞞您說,要是當初校長支持我,我一定會帶著所有奉軍和小鬼子決一死戰。”
說到這個問題,張小帥氣就不打一處來。
“你可知,到了現在,我的幾個鄰居還在和日本人暗送秋波,全民抗戰何其難啊!”
“難道司令打算繼續將熱河拱手相讓?”
劉國梁聽著他的抱怨,所以隻能先試探一下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我退無可退了,現在我的主力基本都在熱河,在這裏我要和小鬼子決一死戰,也讓全國人民看看奉軍抗戰的決心。”
講到這裏,張小帥緊握拳頭,狠狠砸在了茶桌上,震的茶水飛濺。
“司令,恕我直言,此舉不可,今日之奉軍非昨日之奉軍,今日之日軍更非昨日之日軍。”
“此話何意?”
“丟失東北,使得整個奉軍已經沒有了凝聚力,比如你想在熱河決一死戰,但你的叔叔湯玉麟可不想打仗。”
此言一出,在座的人都驚呼起來,開始議論紛紛。
“而日本政府目前已經認可了關東軍的行為,並且到目前為止在東北的日軍已經高達十幾萬。
“這些軍隊可不是普通的墾荒軍和守備部隊能比的,他們可是日本的常備陸軍,對比一下第二師團的戰鬥力就知道了。”
“可你們不還是在輝山成功阻擊日軍的進攻嗎?”
這時王以哲拋出了自己的疑惑。
“天時,地利,人和,才造就了最終的勝利,而且是險勝,如果單純從正麵戰場來看,我們打不過日軍。”
劉國梁看了看王以哲然後笑著回答道。
“少帥我們不能在退了,這一仗我們必須要打下去。”
這時坐在王以哲旁邊的丁喜春坐不住了,他立即起身大聲說道。
此人也是張小帥的心腹,目前任職獨立第八旅旅長。
“劉隊長不要長他人誌氣 滅自己威風,雖然你說的可能是事實,但這次國府明確表態了,隻要日軍膽敢入侵熱河,政府會全力以赴支持。”
“而且,一旦日軍入侵熱河,西北的孫殿英和宋哲元也肯定坐不住,再則熱河是湯玉麟的老巢,難不成他自己會跑路?”
丁喜春說完,坐在劉國梁旁邊的張作相也開口說道。
“這位是?”
“這位是我七叔張作相。”
張小帥連忙向劉國梁介紹道。
張作相可是張小帥的鐵杆支持者,也是老一輩中為數不多的實力派。
如果不是剛好回去奔喪,作為吉林督軍的他是不可能看著漢奸熙洽帶著軍隊投降日本人。
有時候曆史就是這樣充斥著戲劇性,偶然性也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