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這一餐,應該是劉國梁來到這個世界吃的最好的一餐了,包括上輩子也沒喝過珍藏版的拉菲紅酒。
一瓶茅台,劉國梁不到十分鍾就幹完了,果然未來能作為國酒,它的口感不是吹的。
喝完不上頭,而且也沒有大多數白酒喝的那麽辣嗓子。
說到茅台酒,我們不得不科普一下他的起源。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茅台酒可以追溯到明朝,因為從明朝中後期開始,民間是可以自己釀白酒的。
酒在古代作為身份的象征,隻有達官人才能享受,畢竟酒是用糧食釀造的。
那時候生產力比較落後,糧食本來就不夠吃,如果允許民間釀酒,那將會進一步抬高市場的糧食價格。
到時候會有更多的老百姓餓死,所以在明朝以前,朝廷是禁止民間釀酒的。
自從朝廷允許民間釀酒之後,貴州茅台鎮這個地方就一發不可收拾,酒作坊以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
茅台鎮四麵環山,毗鄰赤水河,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濕熱,這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也使得釀酒所需的酵母可以達到最佳狀態。
其次,茅台鎮土壤裏麵富含大量的紫砂岩,這些紫砂岩裏麵富含大量的人體所需的礦物質。
釀酒的水來自赤水河,赤水河河水清澈,也富含大量微量元素,這使釀出來的酒口感更好。
最後,釀酒所需的紅高粱也是茅台鎮自產的,由於土壤條件好,氣候適宜,所以高粱生長飽滿,穀物香氣更濃。
這使得釀造出來的酒自帶天然醬香口感。
總之,茅台酒之所以這麽好喝,它的地理因素大於人為因素。
茅台酒享譽東亞那是不爭的事實,甚至日本酒廠曾經偷偷得到了茅台酒的製作方法。
但不論他們如何嚐試,最終釀出來的酒,都沒有茅台酒的口感。
茅台酒在明朝已經開始逐漸普及,甚至一度成為宮廷禦酒,但那時候不叫茅台。
而且明朝的嘉靖皇帝還經常拿茅台酒來泡腳,泡完腳後下麵的太監還留著自己喝。
實則茅台酒這個稱呼是在1704年出現的,康熙年間,茅台酒開始逐步享譽全國,而這個時的茅台酒,多指貴州茅台這個地方產的酒。
這個時候,茅台鎮已經出現了三家規模較大的釀酒廠,其中“華茅”這個牌子的茅台酒名聲最響。
這三家酒廠分別為:成義華茅、榮和王茅,以及恒興賴茅,
這三家酒廠在1951年合並成為貴州茅台酒廠,自此茅台酒以品牌名字進入市場。
“劉隊長你適可而止,等下喝多了我們這幾個弱女子可抬不動你。”
喬夫人見劉國梁又去拿了一瓶拉菲,她不由得提醒道。
“小意思,過去我在部隊,至少三瓶茅台打底。”
劉國梁估計是一瓶茅台下肚,有點飄了,所以說話開始漏風。
“你過去在部隊做什麽?”
喬亞鑫疑惑的問道。
“那啥,我是說我酒量很大,不用擔心。”
劉國梁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趕緊打馬虎眼。
“美子小姐要來一杯嗎?”
劉國梁看了看乃月美子,示意她來一杯。
“半杯就好,這麽名貴的酒,不喝可惜了。”
見劉國梁將這裏最貴的一瓶酒打開了,乃月美子也想嚐嚐鮮。
“這酒很值錢嗎?那我也來一杯。”
“我也要!”
喬夫人、喬亞楠也都要來一杯,剛才還勸自己不要喝。
一瓶酒,五個人一分沒了,劉國梁隻得到了一杯,就連喬亞鑫也喝了一杯。
“你們可真會挑,這是珍惜版的添加了各種香料,其實普通拉菲也不貴,就幾千日元。”
三井櫻子拿起了拉菲酒瓶看了看然後說道。
家人們可不要誤解,覺得幾千日元很少,1931年,日元兌換美元的比例是二比一,而這個時候,一美元可以換四塊大洋。
“我說呢,怎麽口感要更好一些。”
劉國梁慢慢品了一口,然後說道。
後世的拉菲也沒有想象中那麽貴,隻要不是1982年的珍品拉菲,一瓶價格萬把塊錢就能搞定。
劉國梁在部隊裏也喝過拉菲,當然不是珍藏版的,據說82年的拉菲市場上早就沒了。
“如果還想喝,我這裏還有珍藏版的白蘭地,龍舌蘭,這幾個口感都不錯,反正這裏我很少來,你們喝了也沒關係。”
三井櫻子見眾人都在細細品味,她又指了指對麵的酒櫃說道。
“不了,酒這個東西,小酌怡情養性,喝多了傷身。”
劉國梁覺得適可而止,雖然這小蘿莉很有錢,但作為客人,要知道適可而止。
“櫻子小姐,我們是不是明天可以出發去北平了?”
劉國梁轉入正式話題問道。
“應該可以了,你們需要的東西已經送過來了,吃過飯我分別給你們。”
“太感謝了,你是中日兩國人民的朋友,我們會銘記在心。”
說實話,劉國梁是發自內心的感謝,畢竟一個日本人能如此真誠幫助自己這些中國人,確實難能可貴。
“切…..!不稀罕,你隻要別把我當敵人就好了,而且,本小姐可不會白幫,走之前你必須要做一期獨家采訪。”
三井櫻子雙手抱胸,然後直視劉國梁說道。
“這個沒問題,你們盡管問,我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劉國梁舉起右手,然後承諾道。
“我們離開了《朝日新聞》,然後自己開了一家報社。”
旁邊的乃月美子突然來了這麽一句,她說的英語,在座幾人都聽到了。
“那恭喜你們,其實我早就想勸你們辭職,因為你們在裏麵會格格不入。”
劉國梁先表示了祝賀,然後又放了一個馬後炮。
“《和平日報》,這是我們報社的名字,怎麽樣不錯吧?”
三井櫻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說道,她應該是吃飽了。
“這樣我也入股,以後咱倆五五開,你們采訪我我不收費,而且給你們提供相關資料。”
劉國梁知道這個報社存在的意義,所以他想和三井櫻子一起來承辦。
“ok,日本國內的新聞我來負責,然後中國國內的新聞你來負責。”
三井櫻子估計早就想這麽做,現在劉國梁自己上鉤,那她不用多費口舌了。
一瓶茅台,劉國梁不到十分鍾就幹完了,果然未來能作為國酒,它的口感不是吹的。
喝完不上頭,而且也沒有大多數白酒喝的那麽辣嗓子。
說到茅台酒,我們不得不科普一下他的起源。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茅台酒可以追溯到明朝,因為從明朝中後期開始,民間是可以自己釀白酒的。
酒在古代作為身份的象征,隻有達官人才能享受,畢竟酒是用糧食釀造的。
那時候生產力比較落後,糧食本來就不夠吃,如果允許民間釀酒,那將會進一步抬高市場的糧食價格。
到時候會有更多的老百姓餓死,所以在明朝以前,朝廷是禁止民間釀酒的。
自從朝廷允許民間釀酒之後,貴州茅台鎮這個地方就一發不可收拾,酒作坊以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
茅台鎮四麵環山,毗鄰赤水河,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濕熱,這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也使得釀酒所需的酵母可以達到最佳狀態。
其次,茅台鎮土壤裏麵富含大量的紫砂岩,這些紫砂岩裏麵富含大量的人體所需的礦物質。
釀酒的水來自赤水河,赤水河河水清澈,也富含大量微量元素,這使釀出來的酒口感更好。
最後,釀酒所需的紅高粱也是茅台鎮自產的,由於土壤條件好,氣候適宜,所以高粱生長飽滿,穀物香氣更濃。
這使得釀造出來的酒自帶天然醬香口感。
總之,茅台酒之所以這麽好喝,它的地理因素大於人為因素。
茅台酒享譽東亞那是不爭的事實,甚至日本酒廠曾經偷偷得到了茅台酒的製作方法。
但不論他們如何嚐試,最終釀出來的酒,都沒有茅台酒的口感。
茅台酒在明朝已經開始逐漸普及,甚至一度成為宮廷禦酒,但那時候不叫茅台。
而且明朝的嘉靖皇帝還經常拿茅台酒來泡腳,泡完腳後下麵的太監還留著自己喝。
實則茅台酒這個稱呼是在1704年出現的,康熙年間,茅台酒開始逐步享譽全國,而這個時的茅台酒,多指貴州茅台這個地方產的酒。
這個時候,茅台鎮已經出現了三家規模較大的釀酒廠,其中“華茅”這個牌子的茅台酒名聲最響。
這三家酒廠分別為:成義華茅、榮和王茅,以及恒興賴茅,
這三家酒廠在1951年合並成為貴州茅台酒廠,自此茅台酒以品牌名字進入市場。
“劉隊長你適可而止,等下喝多了我們這幾個弱女子可抬不動你。”
喬夫人見劉國梁又去拿了一瓶拉菲,她不由得提醒道。
“小意思,過去我在部隊,至少三瓶茅台打底。”
劉國梁估計是一瓶茅台下肚,有點飄了,所以說話開始漏風。
“你過去在部隊做什麽?”
喬亞鑫疑惑的問道。
“那啥,我是說我酒量很大,不用擔心。”
劉國梁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趕緊打馬虎眼。
“美子小姐要來一杯嗎?”
劉國梁看了看乃月美子,示意她來一杯。
“半杯就好,這麽名貴的酒,不喝可惜了。”
見劉國梁將這裏最貴的一瓶酒打開了,乃月美子也想嚐嚐鮮。
“這酒很值錢嗎?那我也來一杯。”
“我也要!”
喬夫人、喬亞楠也都要來一杯,剛才還勸自己不要喝。
一瓶酒,五個人一分沒了,劉國梁隻得到了一杯,就連喬亞鑫也喝了一杯。
“你們可真會挑,這是珍惜版的添加了各種香料,其實普通拉菲也不貴,就幾千日元。”
三井櫻子拿起了拉菲酒瓶看了看然後說道。
家人們可不要誤解,覺得幾千日元很少,1931年,日元兌換美元的比例是二比一,而這個時候,一美元可以換四塊大洋。
“我說呢,怎麽口感要更好一些。”
劉國梁慢慢品了一口,然後說道。
後世的拉菲也沒有想象中那麽貴,隻要不是1982年的珍品拉菲,一瓶價格萬把塊錢就能搞定。
劉國梁在部隊裏也喝過拉菲,當然不是珍藏版的,據說82年的拉菲市場上早就沒了。
“如果還想喝,我這裏還有珍藏版的白蘭地,龍舌蘭,這幾個口感都不錯,反正這裏我很少來,你們喝了也沒關係。”
三井櫻子見眾人都在細細品味,她又指了指對麵的酒櫃說道。
“不了,酒這個東西,小酌怡情養性,喝多了傷身。”
劉國梁覺得適可而止,雖然這小蘿莉很有錢,但作為客人,要知道適可而止。
“櫻子小姐,我們是不是明天可以出發去北平了?”
劉國梁轉入正式話題問道。
“應該可以了,你們需要的東西已經送過來了,吃過飯我分別給你們。”
“太感謝了,你是中日兩國人民的朋友,我們會銘記在心。”
說實話,劉國梁是發自內心的感謝,畢竟一個日本人能如此真誠幫助自己這些中國人,確實難能可貴。
“切…..!不稀罕,你隻要別把我當敵人就好了,而且,本小姐可不會白幫,走之前你必須要做一期獨家采訪。”
三井櫻子雙手抱胸,然後直視劉國梁說道。
“這個沒問題,你們盡管問,我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劉國梁舉起右手,然後承諾道。
“我們離開了《朝日新聞》,然後自己開了一家報社。”
旁邊的乃月美子突然來了這麽一句,她說的英語,在座幾人都聽到了。
“那恭喜你們,其實我早就想勸你們辭職,因為你們在裏麵會格格不入。”
劉國梁先表示了祝賀,然後又放了一個馬後炮。
“《和平日報》,這是我們報社的名字,怎麽樣不錯吧?”
三井櫻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說道,她應該是吃飽了。
“這樣我也入股,以後咱倆五五開,你們采訪我我不收費,而且給你們提供相關資料。”
劉國梁知道這個報社存在的意義,所以他想和三井櫻子一起來承辦。
“ok,日本國內的新聞我來負責,然後中國國內的新聞你來負責。”
三井櫻子估計早就想這麽做,現在劉國梁自己上鉤,那她不用多費口舌了。